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之前伊莲娜听从了苏远的建议,带着那批电风扇返回毛熊国后,立即采取了快速销售的策略。
她精明地适当压缩了部分利润,以求尽快回笼资金。
果然,就在她出手了大批电风扇后不久,毛熊国的气温便开始骤降,风扇市场迅速转冷。
最后剩余的一小部分库存,她几乎是以成本价清理完毕。
伊莲娜心里清楚,若是将这些货压到明年夏天,必定能赚得更多。
但她更明白,苏远早已向她透露,华夏这边还有更好的、更应季的货品在等着她。
资金必须保持流动,绝不能被困在过时的商品上。
虽然这次利润薄了些,但总体上仍是赚了一笔,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罢了。
此番再次来到轧钢厂,伊莲娜在车间里仔细巡视了一圈。
当她看到那堆叠整齐、刚刚生产完毕的电热毯时,眼中立刻闪过好奇的光芒。
她随手拿起一条,按照工作人员的示意接上电源试用。
不一会儿,她的脸上便涌现出难以抑制的激动!
这带着电线和插头的毯子,看起来确实有些奇特,可一旦通上电,短短时间内,整条毯子便迅速温暖起来,热度均匀舒适。
若是在上面再铺一层普通毯子或薄被,那温暖的感觉便被牢牢锁住,足以抵御严寒。
“我的天!这真是太神奇了!”
伊莲娜忍不住用母语低声惊叹,眼中闪烁着发现宝藏般的光芒。
此刻的四九城,秋意虽浓,但远未到酷寒之时。
然而她的故乡毛熊国,广袤的土地上许多地方早已是零度以下的冰天雪地,冬季漫长而严酷。
这种电热毯,在她看来,绝对是应对寒冬的利器,市场前景不可限量!
这次产品是现成的,无需等待。
伊莲娜毫不犹豫,不仅将上次回笼的本金全部投入,似乎还动用了另一笔来源神秘的资金,筹措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货款,吃下了大批电热毯。
时间就是金钱,她必须抓紧。
而且,得益于上次运输电风扇的经验,她已经摸索出一条比传统水路更为便捷的新通道。
通过铁路运输,可以更快地将货物送达毛熊国。
赚钱的机遇稍纵即逝,必须牢牢抓住。
伊莲娜在四九城紧张忙碌了几天,将所有事务安排妥当后,便再次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不过,她这次在四九城的“忙碌”,可不仅仅局限于生意。
其余的时间……她几乎全都“耗”在了苏远身上,仿佛要将分别这段时日所有的“缺失”,加倍地弥补回来,尽情享受着二人之间的“快乐时光”。
待伊莲娜离开后,苏远才总算得以“消停”几日。
他不禁感慨,这毛妹的体能和热情,确实与华夏女子大不相同,简直就像是安装了某种超能电池。
只需休息片刻,便能立刻“续航”许久,精力旺盛得令人咋舌。
.......
红星轧钢厂,科研技术中心实验车间。
一座小型实验炉内,红彤彤的钢水正缓缓流出。
围在四周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们,个个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仿佛目睹了某种神迹。
这座炼钢炉体积不大,是专为实验所建造。
但它与厂里常见的平炉截然不同。
按照苏远的说法,这叫做“顶底复吹转炉”。
这是在现有转炉技术基础上,由他亲自设计改良的。
在炉体的上方和底部都增加了高效的吹气装置,能极大地提升炼钢的效率和钢材质量。
起初,大家虽然期待,但并未太过震惊。
毕竟苏远创造的奇迹已经够多了,他说能提高炼钢效率,大家觉得理所应当。
但当苏远断言,采用这种改良转炉炼钢法,效率提升将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呈数量级的、颠覆性的飞跃时,不少人心里还是存了一丝怀疑。
然而此刻,亲眼看到炽热的钢水这么快就冶炼完成,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许多人下意识地抬头去看墙上的挂钟。
从投料到出钢,这才过去了……十分钟?!
要知道,目前国内主流的炼钢技术仍是平炉。
用平炉炼一炉钢,动辄需要七、八个小时甚至更久。
而现在,这个过程被缩短到了区区十来分钟!
这听起来简直如同天方夜谭!
刚才转炉开始工作时,大家原本都打算先离开去处理别的事情,等几个小时后回来再看结果。
谁能想到!
他们这步子还没迈开呢,这边一炉钢竟然已经炼好了!
这效率,何止是离谱,简直是骇人听闻!
旁边一位老师傅忍不住咂舌惊叹:
“苏高工!您这这法子也太神了!”
“这.......这简直没法用常理解释了!”
“我老刘在炼钢车间干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敢想过,一炉钢还能这么快就出来!”
他刚说完,立刻有人接话:
“有啥不敢想的?在别人那儿是不可能,但经苏高工的手改造出来,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苏远听着众人的吹捧,不由得笑着打趣道:“你小子,说话中听!下次开会,你坐前排,多说点!”
这明显的调侃,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被点名的年轻技术员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旁边另一位工程师笑道:
“苏工心里明镜似的,一眼就看出你在拍马屁!”
“也不知道刚才是谁,看见钢水出来,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嘴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
他转而看向苏远,语气充满了敬佩,“不过说真的,苏工,这转炉炼钢法,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您到底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苏远摆摆手,语气平和地说:
“不用这么惊讶。”
“其实这种转炉炼钢法,在国外一些地方已经有了。”
“这并不是我首创的东西。”
他话锋一转,带着自信的说道:
“不过,我确实在其基础上做了一些关键的改进和创新。”
“可以说,目前我们使用的这种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法。”
“解决了原有技术的不少痛点,算得上是比较先进和高效的。”
他借此机会勉励大家:“你们啊,平时也要多关注国外的技术动态,多学习。现在国外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尽管苏远说得谦虚,但大家对他的钦佩之情丝毫未减。
对于此时的普通华夏工人和技术人员来说,“国外”太过遥远和模糊。
反正苏远提出的这种高效炼钢法,他们闻所未闻,这就是苏高工的本事!
而且大家都明白,虽然这是实验室数据,实际大规模应用时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但效率的提升依然是颠覆性的。
未来的炼钢行业,必将因此迎来巨变。
跟不上技术革新步伐的人,很可能会被时代淘汰。
苏远看着大家又是兴奋又是忧虑的眼神,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开口宽慰道:
“不用想那么多。”
“虽然转炉炼钢代表着未来的方向,会越来越成熟,成为主流。”
“但平炉炼钢也不会立刻被完全淘汰。”
他理性地分析道:
“全面更换设备,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
“一般的炼钢厂不会轻易进行大规模更新换代,而且新设备的制造也需要时间。”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他们这座实验炉改造起来就已耗费不少,若是大型钢厂的整体改造,成本确实是天文数字。
这转炉炼钢虽好,但考虑到现实条件,短期内难以大面积推广。
不过,对于一些特殊钢材、高品质钢材的炼制,完全可以优先采用这项新技术。
经过初步测试,转炉炼出的钢材,杂质含量显著降低,质量比平炉钢高出不少,这更让大家兴奋不已。
就在众人围着出炉的钢材热烈讨论检测数据时,车间外有人进来,找到苏远,恭敬地说:“苏副厂长,杨厂长请您过去一趟,说是有要事商量。”
平时杨厂长主要在轧钢厂行政办公楼那边办公,很少亲自来技术中心,有什么事情通常都是派人来请苏远过去。
苏远点了点头,对身旁的几位技术骨干嘱咐道:
“你们继续盯着,等钢材完全冷却定型后,立即进行全面性能检测,详细记录数据,和之前的平炉钢做一份详细的对比报告。”
交代完毕,他便起身离开技术中心,朝着办公楼走去。
在办公楼楼下,他注意到有几个人正站在不远处,对着技术中心的方向指指点点,低声讨论着什么。
看到苏远从里面出来,那几人只是瞥了他一眼,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继续他们的交谈。
苏远目光扫过那几张陌生面孔,眼睛微微眯了一下,也没有主动上前打招呼,径直迈步走进了办公楼。
来到厂长办公室外,他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后,便推门而入。
只见杨厂长的办公室里,除了杨厂长本人外,还坐着两位客人。
一位是年纪约莫六十上下、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精神矍铄的老者,虽坐着也能感受到一股久居上位的沉稳气度。
另一位是坐在老者侧后方、大约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看起来低眉顺眼、气质文雅的中年男子。
看其姿态,很像是老者的秘书或助理。
苏远快速扫了一眼,确认自己并不认识这两人,便没有贸然开口,只是对杨厂长点了点头,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坐了下来。
他心里明了,杨厂长急着找自己过来,多半和这位气度不凡的老者有关。
只是不知对方究竟是何身份,此行目的又是什么。
看到苏远进来,杨厂长立刻热情地站起身,笑着介绍道:
“苏远同志,你来得正好!”
“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郑厂长,京都第一轧钢厂的厂长同志。”
“郑厂长今天特地过来,是有些事情想和我们商量,所以我这才赶紧把你请过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