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260章:新一代军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60章:新一代军人(第1/2页)
    故居纪念馆的落成和“亮剑精神”的广泛传播,如同一座桥梁,跨越了时间的鸿沟,将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脉动紧密相连。
    在这座桥梁上行走最频繁、感受最深刻的群体之一,便是人民军队的新一代军人。
    他们生长于和平年代,驾驭着现代化的装备,却依然需要从老一辈的精神矿藏中汲取永不枯竭的力量。
    在老虎团营区,这种传承显得尤为具体和生动。
    团队的历史荣誉室里,李云龙生前最后一次来团视察时拍摄的那张巨幅照片——老将军身着礼服,向训练场敬礼——被悬挂在最醒目的位置。
    照片下方,镌刻着他的那句名言:
    “军人,就是准备打仗的!能打仗,打胜仗,才是最大的负责!”
    每年新兵入伍,第一课不是队列条令,而是来到这里,聆听团长亲自讲述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讲述老团长李云龙传奇的一生,以及他与这支团队血脉相连的历史。
    新兵们仰望着照片上那位不怒自威、眼神锐利的老人,听着那些堪称军事奇迹的战例,眼神中充满了好奇、震撼与难以置信的崇敬。
    “首长,那个时候没有精确制导,你们是怎么做到一炮端掉鬼子指挥部的?”
    一次参观后,一名刚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年轻排长,忍不住向陪同的团参谋长(一位资深中校)提问。
    他的问题里带着新时代军人特有的技术思维。
    参谋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如果你当时在场,只有一门老旧的迫击炮和两发炮弹,你敢不敢接受那个命令?
    你有没有把握在敌人火力压制下,把炮推到前沿?”
    年轻排长愣住了,沉思片刻,老实回答:“我…我需要计算弹道,需要侦察,需要火力掩护…光靠人冲,太难了。”
    参谋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深沉:
    “是啊,很难。
    他们靠的不是技术,而是这里——”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和这里!”他又用力敲了敲自己的头。
    “是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是豁出性命的血性,还有在极限压力下迸发出的智慧和创造力!
    技术很重要,我们现在拼命学习高科技,就是为了让你们将来亮剑时,剑更锋利!
    但剑的灵魂,永远是持剑的人!
    这股子气,不能丢!”
    这番话,在许多类似场合,被不同层级的军官,用不同的方式,反复地向年轻军人们灌输着。
    他们开始明白,“亮剑精神”并非鼓励蛮干,而是强调在拥有过硬本领的基础上,培养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克敌制胜的决心。
    在战术研讨和实战化训练中,这种精神的体现更为具体。
    红蓝对抗演习,蓝军往往拥有技术装备优势。
    一次丛林渗透任务,红军一支特战小队被蓝军无人机和传感器层层封锁,陷入绝境。
    队长,一名绰号“钉子”的上尉,看着队员们有些沮丧的神情,突然低声说:
    “想想老团长当年被坂田联队包围在苍云岭,装备比咱们现在差远了吧?他怎么做的?”
    队员们眼神一动。“正面突围!打他的指挥部!”
    “对!”钉子队长眼睛发亮,
    “蓝军以为我们用特种作战思维,我们就偏给他来个‘蛮不讲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0章:新一代军人(第2/2页)
    他们的指挥所肯定依托技术节点,找出来,端掉它!
    技术不如人,就用土办法+狠劲弥补!”
    他们放弃了原定渗透路线,利用暴雨天气和复杂地形,用最原始却最隐蔽的方式迂回穿插,甚至故意制造小规模混乱吸引注意力。
    最终,他们奇迹般地摸到了蓝军野战指挥所附近,用炸药包和密集突击,
    “同归于尽”式地打掉了对方的指挥中枢,为红军主力反击创造了决定性战机。
    复盘总结时,蓝军指挥官感叹:
    “你们这打法…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有点…有点当年李云龙将军的味道了。”
    这话,让红军特战小队的所有队员,感到无比的骄傲。
    除了战斗精神的传承,新一代军人对老一辈的敬仰,更体现在对他们战略眼光和治军理念的重新发现上。
    军事学院的兵棋推演课上,学员们分析李云龙在平安县城之战中“围点打援”的战术,以及其引发的巨大连锁反应。
    有学员惊叹:“这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胜利,更是一次战役级别的主动造势!
    在当时通讯条件下,能有效调动那么多兄弟部队,形成默契配合,并对整个晋西北局势产生重大影响,这需要极高的战场阅读能力和…一种非凡的号召力!”
    还有学员深入研究了他当年开办“随营军校”、重视后勤建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做法,感慨道:
    “这完全符合现代军事管理中人本管理、后勤先行、体系作战的理念雏形!
    老一辈革命家的实践智慧,远远超越了他们的时代!”
    这些发现,让年轻军官们对历史的敬畏更深了一层。
    他们意识到,他们继承的不仅仅是“不怕死”的口号,更是一笔丰富的、充满辩证法的军事思想遗产。
    当然,两代人之间并非没有“代沟”。
    年轻的军人们也会在私下讨论:
    “老团长那脾气,搁现在估计天天得挨处分。”
    “那种带兵方式,有些可能不符合现在人性化管理的要求。”
    但这些讨论的结果,往往是更加辩证的认识:
    他们理解那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们学习的是其精神内核,而非简单模仿所有具体行为。
    他们钦佩的是其在原则问题上的坚定和在战术上的灵活。
    这种敬仰,最终化为了强大的练兵动力。
    “像老团长那样能打仗”
    “当好亮剑精神的传人”成为许多部队的口号。
    训练场上,士兵们喊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口号,进行着残酷的极限训练;学习室里,军官们研读战例、学习高科技知识,努力磨砺新时代的“剑锋”。
    一支军队的脊梁,不仅需要钢铁铸就的装备,更需要由历史和英雄精神锻打的灵魂。
    新一代军人,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着未来的战场。
    他们手中的武器早已更新换代,但血脉中流淌的勇气与忠诚,却与半个多世纪前那些前辈们,一脉相承。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后辈的敬仰,绝非简单的怀旧与模仿,而是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
    而支撑他们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正是那支在党领导下,历经战火洗礼,如今正向着世界一流目标迈进的——
    现代化的钢铁洪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清河仙族 雨夜你陪白月光,我让位后你哭啥 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我死后,妻子浪翻了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重燃2001 谁让他玩游戏王的! 世子稳重点 神话高武:开局契约孙大圣 让你重生弥补遗憾,你却霸占校花 被流放后,五岁奶团带全家致富 桃花诡劫 皇修 水浒:靖康耻?我先登基称帝 红楼之扶摇河山 灰烬领主 黄泉逆行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入棺活埋?重生嫡女手握空间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