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当然要20岁的美啊。”大哥想也不想的说道。
“要不再想想呢?”
“emmm……”大哥在张哲的提示下想了想,改口说:“那我还是要18岁的更好一点。”
“18?你35了,年龄差距这么...
“优点的话……”樱花妹歪了头,手指轻轻点着下巴,像是在认真回忆,“我做饭很好吃,会做很多日式料理,也学过中式菜。我叔叔说,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就是能让丈夫吃得安心、住得舒服。所以我每天都会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衣服也会按时洗好叠好。而且……我不喜欢出门玩,周末更愿意待在家里看书、织毛衣,或者给朋友做点心。”
张哲听着,笔尖顿了顿。
这话说得温柔体贴,可在他耳朵里,却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简历??不是爱情,是岗位说明书。
【这不就是标准贤妻模板吗?】
【感觉她不是来找对象的,是来招标的】
【但凡有个稳定工作、脾气不错的男生,估计都扛不住这种“居家型女友”攻势】
【问题是……她到底爱不爱啊?】
弹幕刷得飞快,有人心动,有人警惕。
张哲没急着点评,而是问了一句:“那你喜欢他们三个里的谁?”
樱花妹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他会这么问。
“我……我不知道。”她声音轻了下来,“我觉得感情这种事情,不能只靠喜欢。我喜欢樱花,但它开的时间很短。婚姻是一辈子的事,要比花更长久。”
“所以你是打算用理性选老公?”
“对。”她点头,“就像买房子一样,要看地段、价格、户型、未来升值空间。人也是一样,要看收入、性格、家庭背景、健康状况,还有……能不能让我有安全感。”
张哲笑了下:“你这个比喻挺狠啊。”
“我不是狠,我只是现实。”她说得平静,“在日本,很多人结婚都是这样。我们不指望爱情能维持一生,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找‘合适’的人。如果你非要等到那个‘心动’的人,可能一辈子都结不了婚。”
直播间沉默了一瞬。
然后弹幕炸了。
【卧槽,扎心了】
【她说的好像没错……但我还是想为爱发电】
【现在连樱花妹都在搞婚恋理性主义,我还有什么资格谈纯粹的爱情】
【张哥快告诉她,中国男人虽然穷,但我们浪漫啊!】
张哲抬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他看着摄像头,语气沉了几分:“你说得没错,婚姻确实需要理性。可你要知道,在中国,很多男人娶老婆,不只是为了找个保姆+理财师+情绪供应商。”
“我们也想要一点心动的感觉。哪怕那感觉像樱花一样短暂,我们也愿意赌一次。”
樱花妹眨了眨眼,没反驳,只是低声说:“可是……如果只有心动,没有保障呢?万一他失业了怎么办?万一他父母生病要花钱呢?万一他以后变了,不再对我好了呢?”
“这些我都想过。所以我才要挑。”
张哲点点头:“我能理解你的顾虑。但我想告诉你一件事??在中国,彩礼、房子、车子这些东西,确实是门槛,但真正决定一段婚姻能不能走下去的,往往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比如信任,比如共同成长的意愿,比如在对方跌倒时,愿意伸手拉一把的决心。”
他顿了顿,继续道:“你现在有三个备选对象,咱们不妨一个个分析。但在此之前,我想先确认一件事。”
“你有没有跟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单独出去旅行过?或者一起经历过什么困难?比如生病照顾、家人出事、工作低谷?”
樱花妹摇头:“没有。我们都只是吃饭、看电影、聊天。最多一起去过一次动物园。”
“那就说明,你还停留在‘了解阶段’,根本没进入‘考验阶段’。”
张哲写下第一条结论:“真正的伴侣关系,不是靠条件匹配出来的,是在风雨里走出来的。你现在做的,更像是在超市挑商品,而不是在培养感情。”
【张哥说得太对了!】
【现在很多相亲局就是这样,一堆人在那儿比资产比学历,搞得像并购谈判】
【但她毕竟是外国人,思维方式不一样也能理解】
【问题是,她想留国内,就得适应国内的感情逻辑】
“行吧。”张哲收起感慨,转回正题,“来说A男的情况。”
“哦,A男35岁,国企中层,年薪大概40万左右,有房有车,无贷款。家在二线城市,父母退休,身体还好。他自己性格比较稳重,不太爱说话,但我们聊天的时候他很耐心听我说话。”
“听起来不错。”张哲记下,“缺点呢?”
“他……有点大男子主义。”樱花妹犹豫了一下,“有一次我提议去京都旅游,他说:‘女人不要太任性,钱要省着花。’我当时就有点不舒服。”
“但他后来道歉了吗?”
“道了,还请我吃了顿饭。”
“那算小事。”张哲写下“A男:稳重务实,略有控制欲”。
接着问:“B男呢?”
“B男28岁,互联网公司程序员,年薪60万以上,单身公寓在上海浦东,自己供的房,每个月房贷两万三。他很聪明,懂很多科技产品,我也觉得他挺厉害的。而且他对我很大方,请我吃饭从不让我付钱,还会送我小礼物。”
“物质条件比A男强。”庞朗插话,“但职业风险高,互联网这行说裁员就裁员。”
“而且上海房价太高,他一个人扛一套房,压力太大。”张哲补充,“你有没有问过他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比如几年内结婚?要不要孩子?定居哪里?”
“问过。”樱花妹说,“他说想再拼五年,等攒够五百个W再考虑结婚。至于孩子……他说暂时不想要,怕影响生活质量。”
张哲和庞朗对视一眼,同时叹了口气。
“典型的延迟满足型人格。”张哲写道:“B男:经济能力强,但情感投入意愿低,倾向于自我优先。”
“最后C男。”
“C男30岁,自由职业者,做跨境电商,收入不稳定,有时候一个月赚十万,有时候亏钱。他很有冒险精神,去过三十多个国家,会六国语言。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就带我去攀岩,说我太拘谨了,要学会释放自己。”
“听起来很刺激。”张哲挑眉,“你喜欢这种风格吗?”
“我……说不上喜欢不喜欢。”樱花妹坦白,“他让我感到新鲜,但也害怕。他喝酒喝多了会说脏话,有一次差点跟服务员打起来。他还说结婚没必要,两个人相爱就够了,干嘛非得领证?”
“所以他反体制?”张哲冷笑,“自由过了头,就是不负责任。”
“而且收入不稳定,又不愿被约束,这种人很难成为长期依靠。”庞朗总结,“除非你也追求极致自由,否则迟早出问题。”
直播间一片议论。
【A男太闷,B男太冷,C男太疯】
【这不是三个选项,是三种人生模式】
【她要是敢选C男,等着哭吧】
【其实B男最靠谱,就是太卷了,婚后估计也是一个人过】
张哲放下笔,看向樱花妹:“你现在明白了吗?这三个男人代表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A男是传统派,求稳,适合过日子,但可能压抑你的个性;
B男是现代精英,能力强,但把婚姻当作人生阶段性任务,情感温度不高;
C男是理想主义者,活得潇洒,但缺乏责任感,不适合组建家庭。”
“你真正的问题,不是选谁,而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妻子,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樱花妹怔住了。
良久,她轻声问:“那……你觉得我该选哪个?”
张哲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来中国多久了?”
“一年半。”
“这一年半里,你交了多少朋友?参加过几次社区活动?有没有尝试融入本地文化?”
“我……mostly跟日本人圈子来往。工作之外,很少接触陌生人。”
“那就对了。”张哲语气温和却不容回避,“你一直活在一个安全区里。你所谓的‘三个选择’,本质上是你为自己设定的安全测试样本??一个稳定型,一个成功型,一个激情型。你在用实验的方式找老公。”
“可婚姻不是实验,是共生。”
“如果你自己都没真正打开过自己,怎么指望别人走进你的心?”
“我建议你??先别急着选。”
“去找一份让自己独立的工作,不要依赖叔叔;
去参加志愿者活动,认识不同背景的人;
试着一个人旅行,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大;
甚至可以谈一场不考虑结果的恋爱,只为感受心跳。”
“当你不再把婚姻当成‘避难所’或‘投资标的’时,你才会遇见真正适合你的人。”
樱花妹眼眶微微泛红。
她低头咬唇,许久才说:“我从小就被教育,女人要懂事,要节省,要为家庭牺牲。我妈妈就是这样过来的。她嫁给了一个不爱的男人,只为让全家搬进城市。她从没抱怨过,可我知道她不快乐。”
“我不想变成她。可我又怕选错,怕孤独终老。”
“所以你宁愿货比三家,也要确保万无一失?”
“是……”她承认了。
“可你知道吗?”张哲声音低沉下来,“最可怕的不是选错人,而是因为你太怕犯错,结果一辈子都没真正活过。”
弹幕静了几秒。
随即涌出大片泪目表情。
【破防了】
【这句话说给我听的吧】
【今年三十,相亲十八次,每次都被嫌弃工资不够高,我已经不敢再心动了】
【张哥今天不是在直播,是在渡劫】
张哲深吸一口气,换了个轻松的语气:“当然啦,我说这么多,也不是让你立马辞职退圈去追求诗和远方。咱现实点。”
“你现在可以做的,是给这三个男生每人一次‘深度体验机会’。”
“比如,邀请A男一起规划一次长途旅行,看他是否愿意为你改变行程安排;
约B男陪你去医院做个体检,观察他在你脆弱时的态度;
跟C男一起去他老家见见父母,看看他对家庭的真实看法。”
“用真实场景去测试他们的反应,而不是靠聊天猜心思。”
“三个月后,再来告诉我,你还想选谁。”
樱花妹用力点头:“好,我会试试。”
“顺便提醒一句。”张哲笑着补充,“你刚才说自己抠门,其实不算缺点。但如果这份‘节省’只针对别人,对自己却毫不心疼,那就是问题了。”
“真正健康的消费观,是既能存钱,也能花钱取悦自己。不然你省下半辈子,最后却发现从来没为自己活过。”
“谢谢主播。”樱花妹鞠了一躬,笑容终于有了温度,“今天收获很大。”
下麦前,她忽然回头问:“那你呢?你会因为害怕而错过喜欢的人吗?”
张哲一怔。
镜头前的笑容微微凝固。
他知道这个问题不该答,可嘴比脑子快了一步:
“会。我错过一个女孩,整整七年。”
话音落,直播间瞬间爆炸。
【???】
【张哥居然有过故事?】
【七年……这是要开启主线剧情了吗】
【等等,是不是之前那个戴红绳的女孩?】
他没解释,迅速切话题:“好了各位,今天就到这里,记得点赞关注,下期我们聊‘如何识别伪暖男’!”
关播后,张哲靠在椅背上,久久未动。
窗外夜色如墨,城市的光污染让星星都躲了起来。
手机震动。
一条私信跳出来。
是七年前那个女孩的朋友圈评论。
“最近回国了,听说你在做相亲主播?还挺有意思的。”
头像是她抱着一只布偶猫,站在东京塔下。
笑容一如当年。
他盯着看了十分钟,最终回了一个字:“嗯。”
手指悬在发送键上,迟迟没按下去。
第二天清晨,张哲照常去菜市场买早餐。
路过一家花店时,老板娘叫住他:“小张,今天要不要带支玫瑰回去?”
他摇头:“我不送花。”
“可你上次说,有个女孩最喜欢黄玫瑰。”
张哲脚步一顿。
记忆翻涌。
那是七年前的春天,她蹲在路边看一朵野花,笑着说:“你知道吗?黄玫瑰不是代表分手,而是‘为爱付出不后悔’。”
“我愿意为你做饭洗衣,为你熬夜改PPT,为你放弃出国机会??因为我从不后悔。”
可他当时说了什么?
“你太理想化了。这个世界,靠喜欢是活不下去的。”
于是她走了。
三年后他在朋友圈看到她结婚的消息,配图是一束黄玫瑰。
如今七年过去,她回来了。
而他的直播间,正在教别人如何挑选合适的伴侣。
讽刺吗?
或许吧。
但他清楚,有些人注定是用来错过的。
就像有些答案,必须走过千山万水,才能明白当初那道题该怎么解。
回到工作室,助理递来一份资料:“张哥,昨晚的数据出来了。樱花妹那期播放量破千万了,粉丝涨了二十万。平台说想让你做个‘跨国婚恋专题’系列。”
张哲接过文件,翻开第一页。
上面写着:《当东方女性遇上西方规则》《异国恋的七个致命误区》《如何判断外国人是否真心》……
他合上本子,淡淡道:“不做专题了。”
“啊?为什么?数据这么好??”
“因为我不想再帮别人选了。”他望着窗外初升的太阳,“下次直播,我想聊聊‘怎么找回曾经弄丢的人’。”
助理愣住:“你是说……那个传说中的前任?”
张哲没回答。
他打开电脑,新建文档,敲下标题:
《直播相亲第七十三期:我曾经输掉的爱情》
然后保存,设为草稿。
他知道,有些话一旦说出来,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但他也知道,如果再不说,也许这辈子都不会有机会了。
与此同时,樱花妹坐在出租屋的餐桌前,面前摊开着三张纸。
分别是A男、B男、C男的信息表。
她拿起笔,在每一张纸上画了一条线,划掉了“年收入”“房产情况”“家庭背景”等栏目。
只留下三项:
“他会不会在我生病时陪我去医院?”
“他能不能接受我偶尔想任性一次?”
“我和他在一起时,会不会忘记时间?”
她笑了。
这是她第一次,把“感觉”放在第一位。
而在地球另一端,某个机场大厅。
穿着米色风衣的女孩拖着行李箱走出海关。
她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上是昨夜那场直播的回放。
视频里的男人说着:“婚姻不是精算题,它是两个灵魂的共振。”
她轻声自语:“张哲,这次换我来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