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89章 李寨主讲格物致知,众书生悟知行合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一千多个书生就开始洗涤自己的衣物和身体,不过一看这些人绝大多数那是真没有自己洗过衣服啊,洗完衣服愣是洗了半个多时辰……
    李寒笑负手立於滩头,看着这群狼狈却不失傲骨的年轻人。
    晚霞将水面染成血色,书生们洗净的儒衫在风中翻飞,像极了被战火撕裂的旌旗。
    "在粥里撒些姜末,给他们好好驱驱寒气。"
    李寒笑忽然转头吩咐,声音不轻不重恰好传入前排书生耳中。
    几个正梗着脖子准备慷慨陈词的年轻人喉结动了动,冷透的骨头突然记起温暖的滋味。
    这个眼前杀人如麻的土匪头子,看起来也不像是他们想象之中的那种悍匪之模样。
    但这个年纪的年轻人,脑後长反骨是一个普遍现象,最先开口的是个眉间带痣的青年,布带束发已散开半边,梗着脖子道:"要杀便杀,何必效仿楚霸王作妇人之仁!"
    不过,肚子可是骗不了人的,他身旁圆脸少年却盯着咕嘟冒泡的粥锅,腹中雷鸣清晰可闻。
    李寒笑拾起木勺搅动米粥,琥珀色的姜丝在暮色中起伏:"三个月前青州大旱,听说青州慕容彦达知府将赈灾粮换成观音土,观音土,易子而食,这只是史书上一句话罢了,可诸位可曾尝过土的味道?又可曾亲眼见过易子而食?"
    他突然舀起一勺又倾倒回锅中,"这粥里的米,来自济州城外被兼并的千亩良田;这烧粥的柴,取自东京达官贵人的别院梁木,都是我犯上作乱所得,但是却真真实实的救了老百姓,而你们眼中的朝廷官府,如慕容彦达者何为啊?"
    “为民做事,又有什麽分别,难道当年盗跖就不曾行侠义之举吗?”
    李寒笑的话,直接让人群起了骚动。
    西北角有个嘶哑声音冷笑响起:"巧言令色鲜矣仁!"
    “歪理邪说!”
    话音未落便被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淹没——十几个书生正偷偷将冻僵的手凑近粥锅白气。
    “朝廷乃是天授正统,你这是犯上作乱!”
    此起彼伏的声音想起来,论口诛笔伐,这些书生那可是最擅长的。
    "当年陈桥驿黄袍加身时,太祖皇帝不也是前朝逆臣?他不背叛柴家孤儿寡母,又何来黄袍加身?"
    李寒笑突然提高声调,惊起芦苇丛中数只白鹭,"商汤囚夏台,文王拘羑里,哪个不是你们口中所谓逆天而行?但哪一个又不是顺应了民心,除残灭暴?"
    李寒笑大步穿过人群,腰间玉佩与铁甲相撞铮然,"诸君读圣贤书,可曾读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当朝廷已成民贼,匡正天道方为至忠!"
    最先发难的束发青年突然哑口无言,这些牙尖嘴利的年轻人一时间都像是失了声一样,不知道该怎麽回答……
    夕阳终於沉入水泊,喽啰们点燃的火把次第亮起,李寒笑解下猩红披风抛给瑟瑟发抖的圆脸少年,转身时铁甲映着火光,恍若身披晚霞。
    “看!”
    随着李寒笑的手指,八百里的芦苇荡随风低伏,彷佛天地都在应和:"诸君可见这水泊间的流民?他们不是贼,是被苛政逼得走投无路的炎黄子孙!你们笔下的之乎者也,救不了妇人怀中啼哭的婴孩;你们珍藏的圣贤书,挡不住贪官污吏的催税棍!"
    李寒笑的声音陡然转柔:"真正的圣贤之道不在汴梁的黄金殿,而在百姓的炊烟里,历朝历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更迭,宋朝气数已尽,百姓民不聊生,我凭什麽不能反宋?”
    “来,接粥!”
    李寒笑一边说,一边给那领头的书生盛了一碗粥。
    那书生颤抖着把粥拿在手里,米香在夜风里蔓延,像极了母亲熬的腊八粥。
    那个刚刚还说"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束发青年,最终接过陶碗时,一滴热泪坠入粥中。
    "你们吃着,也听我说着,诸位可知'格物'二字,在《大学》原本作何解?"
    李寒笑知道,要彻底说服他们,就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阳明先生,接下来就靠你了!
    书生们面面相觑,他们自幼熟读朱子集注,却不曾深究过古本原意。
    一个青衣书生从袖中拿出半卷《礼记》,没想到他上阵打仗居然还能带着书!
    他颤抖着念道:"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话音未落,李寒笑已用剑尖在沙地上划出篆体"格"字:"此字从木从各,非朱子所谓'穷究'之意,实乃'正木使合规矩'!"
    他突然削断一截歪斜的芦苇,切口平正如尺量,"正如这芦苇——若要造箭,当先矫正其形,此方为格物真谛!"
    “格物,除了格物外,还要格人,人也要矫枉,你们想要成为真正的人,好要矫枉一番。”
    "诸位可曾想过?程子言'格物致知',却未说清该格何物,是格这百姓锅中掺沙的糙米,还是格汴梁城里朱门酒肉?"
    李寒笑一边说,一边指着山坡上还在垦荒的人们说道,“他们中的不少人,也不是农夫出身,但是也愿意磨一手老茧,滚一身泥巴,如果没有人俯首农桑,你们衣食何来,你们天天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知辛苦,可这首诗的作者确是大奸臣,这是为什麽,心口不一,知行不一,所以你们也得好好矫枉,不在事实上做一做,你们哪里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你们口中的仁义君子啊!”
    束发青年瞳孔骤缩,手中书本啪嗒落地,他突然冲出人群,指着远处正在丈量田亩的喽啰:"所以你让士卒帮流民开垦荒地,便是……便是格物?"
    "正是!格物,也是在格自己。"
    “那你所谓‘知行合一’,又做和解?”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李寒笑一笑,用剑尖在滩涂上划出一道道银痕,泥屑飞溅处,竟是用楷书刻出的"知行"二字。
    束发青年死死盯着石上刻痕,喉结上下滚动:"依足下之见,这'知'与'行'……”
    "譬如医者!"若只背诵《千金方》而不敢尝百草,纵能倒背《黄帝内经》,可能医得眼前寒热?黄连可清热燥湿,但需佐以甘草调和——这便是行出来的真知!神农尝百草,便是践行啊!"
    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阳明在几百年後的宝贵精神食粮,叫李寒笑在这个时代先弄出来了……
    "当年孔圣周游列国是坐而论道么?不是,而是真的去践行,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啊!"
    束发青年突然跪坐於地,十指深深插入泥土:"可……可圣贤书说……"
    "圣贤书亦是人写的!"
    李寒笑收剑入鞘的铮鸣惊了他,"禹王若只读禅让之书,何来疏通九河?诸葛若只读兵法,焉能造出木牛流马?"
    他解下腰间玉带扣,解下那枚青铜尺,"此物乃是我家祖上秦蜀郡太守李冰量水之尺,若无日夜奔波,他父子二人然後造的出都江堰,将成都变成天府之国呢?你们真的践行了,知行合一了,便知什麽才是真正的圣贤之道!"
    虽然双方立场不同,但是在李寒笑眼里,他们不是张仲熊口里的废物,他们这些年轻的读书人,朝气蓬勃,就像是初升的太阳,有自己的理想,也有着无限的可能,这世界是自己的,也是他们的。
    “他张仲熊说你们一无是处,是废物,我不这麽看,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世界是属於年轻人的,你们都是年轻人,我也比你们打不了多少,年轻人,朝气蓬破,便如初升之红日一般,正在兴旺时期,前途不可限量,而希望也就寄托在你们身上,百姓安居,国家安定,就看你们该怎麽去做,怎麽做对了!”
    李寒笑对着他们说这句话的时候,信里面简直是感慨万分,一代年轻人就是一个国家的希望,这一点任什麽时候都不会变。
    像是类似的话,他幼师也听过,也有人说他们是“扶不起的阿斗”,也把他们当做废物。
    但也有一位……他,他说过,他把李寒笑他们,当做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他说,世界是你们的……
    虽然那已经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了……但是李寒笑依旧记忆犹新……
    不被认可的年轻人们,就像是眼前的这些书生,受够了冷言冷语,但你如果说他们是太阳……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啊!
    “你说……你说我们是……”
    那些书生里面已经有人泣不成声,朝廷官府说他们是废物,弃之如敝履,土匪强盗却说他们是国之未来……
    天啊,这不是他们疯了,就是这个世界实在是错了!
    大错特错了!
    更何况中国自古以来,都流行的是打压式教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他们干得再漂亮也不可能得到认可和嘉奖。
    说实话,这当真是他们这些人活了一辈子第一次听到有人在认可他们,在夸奖他们……
    此情此景,情何以堪啊!
    “君言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其蕴含之哲理,已然不亚於圣人,又,又,又如此看得起我们……君这等人物为盗,真国家之损也……”
    领头的书生“哇”的一声直接哭了起来。
    “别人看不起你们,你们自己当然不能看不起你们自己了!”
    “要我说,你们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李寒笑在给予他们肯定的时候,并且引用了《少年中国说》中的:“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来激励他们。
    《少年中国说》,虽然与当下流行的文体大为不同,但是其朗朗上口,激励人心的程度简直不可忽视!
    李寒笑看着眼前的书生们,说道,"我想还纳闷打个赌,你们留在我的山上,真的去知行合一一个月,一个月後,你们保证你们会看见被兼并的土地如何重归农户,会参与编纂我水泊梁山真正记录民瘼的《水泊志》——到那时若仍觉李某是贼,我梁山泊配不上替天行道四个字,我亲自驾船送诸位回济州考功名!"
    “但若是你们在我山上,真的看到我是在为民而战,我要你们弃暗投明,转投我水泊梁山,也许比起说之乎者也的老夫子,教学我是差了点,但是我可以让你们学到不一样的绝学!”
    李寒笑笑着看着眼前的这些年轻人,“怎麽样,敢不敢试试,害怕我杀了你们?”
    “不,君是不亚於古代圣贤的当代宗师,我等自然敬服了,愿意与君定约,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李寒笑这边算是和这些书生订好了约定了。
    而他们则是十分的兴奋,从他们读书开始,一直以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条路,眼前更是只有一条路。
    现在则是看到了还有一条从未见过也从未了解过的路——实际上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鸭嘴滩上响起参差不齐的诵声,渐渐汇成洪流:"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初升的朝阳照在这些还在仔细品味着方才听过《少年中国说》的书生脸上,而"替天行道"大旗正在风中舒展,似乎找到了一群合适的接班人。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春庭昭昭 女穿男,我在兽世当巫医 屠狗之辈 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 权力深渊:重生为清廉老爸平反! 从皇宫禁军开始,分身遍御天下 寒峰剑启:九域玑变 我家老婆实在太安分 雌性恶毒却实在娇软,兽夫想宠坏 斗罗V:拍卖万倍返还,师妹求我别卖了 雪夜活埋后,我夺了假千金凤命 都市神豪,多子多福 满门忠烈被抄家,我直入陆地神仙 奋斗在嘉靖年间 我的赛博女友成真了 重生阿姨合租房,系统硬说合欢宗 天魔道圣 天道无情:不许人间见长生 大明:寒门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