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42章 思远影业(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2章思远影业(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第1/2页)
    “阿海,干得漂亮!”陈秉文用力拍了拍高振海的肩膀,“这个信息价值千金!
    再问问你朋友,吴思远的联系方式能不能找到,或者能搭上话的可靠中间人!越快越好!”
    说完,陈秉文摸出一千元港币递给高振海,“请你的朋友吃顿好的,不够再找我拿!”
    “明白!我马上去办!”高振海精神一振,接过钱转身就冲了出去。
    高振海的效率极高。
    不到一天,写着吴思远办公室电话号码的纸条便递到了陈秉文手中。
    顺便还带来一个吴思远的活动信息。
    吴思远将在明日下午三点,于九龙塘的映画茶室与一位潜在投资人会面。
    映画茶室距离观塘厂不远,只有十分钟车程。
    陈秉文权衡之下,决定直接“截胡”。
    虽然前世《醉拳》总投资只有五十万港币,但万一出现蝴蝶效应,有人愿意投资,那可就鸡飞蛋打了。
    翌日下午两点三十分,陈秉文提前抵达茶室,选了个靠窗的僻静位置。
    他点了一壶龙井,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门口。
    两点五十分,一个穿着米色夹克、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此人正是吴思远,他身后跟着一个助理模样的年轻人。
    吴思远环视一周,似乎在寻找约好的人。
    陈秉文站起身,径直走了过去。
    “吴先生,幸会。”陈秉文伸出手,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我是陈秉文。”
    吴思远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会在这里遇到陌生人。
    他迅速打量了一下陈秉文,年轻、沉稳,看起来不像是影迷。
    他迟疑地伸出手:“陈先生?我们......认识?”
    “素未谋面,但神交已久。”陈秉文从容的神侃道,“《蛇形刁手》拍得精彩绝伦,程龙先生前途无量。
    听闻吴先生正在筹备新片《醉拳》,我特意在此等候,想与吴先生谈一笔投资。”
    吴思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警惕。
    他约的人还没到,眼前这位年轻人却对他的项目了如指掌。
    “陈先生消息很灵通。不过,我已经约了人……”
    “我知道。”陈秉文打断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但我想,我能给吴先生的条件,或许比那位先生更优厚,也更契合《醉拳》这部戏。”
    他做了个“请”的手势:“吴先生不妨坐下聊聊?
    一杯茶的时间,耽误不了您的大事。
    若谈不拢,您再等您的客人也不迟。”
    吴思远看着陈秉文笃定的眼神,又想到《醉拳》捉襟见肘的预算和四处碰壁的融资,犹豫片刻,点了点头:“好,陈先生快人快语,那就聊聊。”
    两人在陈秉文原先的位置坐下。
    助理识趣地退到一旁。
    “陈先生是做哪一行的?对电影投资感兴趣?”吴思远开门见山。
    “食品。”陈秉文言简意赅,“港岛陈记糖水铺,吴先生或许听说过?”
    吴思远眼中闪过一丝恍然,随即又有些疑惑。
    陈记糖水铺的名字好像在哪里见到过,但一时间又想不起具体在哪里。
    不过一个卖糖水的,突然要投资电影?跨度未免太大。
    吴思远装作一副熟稔的样子道:“略有耳闻。陈先生年轻有为。
    不过,电影投资风险不小,尤其功夫喜剧,市场虽火,但竞争也激烈。
    陈先生为何看好《醉拳》?”
    “我看好的是吴先生您,还有程龙。”陈秉文直视吴思远,“《蛇形刁手》的成功证明了您的眼光和程龙的潜力。
    听说,《醉拳》是以黄飞鸿少年轶事为蓝本,融入诙谐打斗和市井生活为内容的剧本。
    题材新颖,我认为非常值得投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章思远影业(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第2/2页)
    所以,想找吴先生你试试能不能投资这个项目。”
    吴思远苦笑:“陈先生一语中的。这个题材要拍出效果,确实资金上需求比较大,所以我才四处找钱。”
    “我可以投资二十万港币。”陈秉文平静地抛出了重磅炸弹。
    吴思远和旁边的助理都倒吸一口凉气。
    二十万!
    之前拍《蛇形刁手》用了八十万的预算。
    这次临时起意拍摄《醉拳》,目前只有五十万的投资,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原本吴思远今天来见的投资人有投资意向,但最多也就五万港币。
    现在自己面前这个年轻人开口就是二十万港币,让吴思远实在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陈先生....当真?”吴思远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千真万确。”陈秉文点头,“而且,我不干涉创作,不塞演员,不插手拍摄。
    剧本、选角、拍摄,一切以您吴先生和程龙的意见为准。”
    吴思远心中狂喜,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商场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陈先生如此慷慨,想必有所求?”
    “当然。”陈秉文微微一笑,“我要的是《醉拳》这部电影的独家广告植入权以及按照投资比例享有票房分成权。”
    “广告植入?”投资按比例分票房这个是行规,但这个1978年还极其新鲜的广告植入概念,吴思远就有些陌生了。
    “简单说,就是在电影的场景、道具或台词中,自然融入我陈记糖水的元素。”
    陈秉文解释道,“比如,主角练功累了,在路边摊喝一碗我们陈记的陈皮红豆沙;
    或者某个场景的背景里,出现我们陈记糖水铺的招牌;
    甚至可以让角色说一句‘打完架,去陈记喝碗糖水润润喉’之类的台词。
    要自然,不突兀,成为剧情的一部分。”
    吴思远皱起了眉头。
    他追求的是电影的纯粹性和艺术性,对在电影里硬塞广告本能的排斥。
    “陈先生,这......恐怕会影响电影的观感,观众会出戏的。”
    “吴先生多虑了。”陈秉文早有准备,“《醉拳》的背景是清末民初的市井生活,路边摊、糖水铺本就是那个时代的常见元素。
    一碗热气腾腾、用料实在的糖水,不仅能展现市井烟火气,还能在紧张的打斗戏后提供一个轻松温馨的缓冲点,丰富电影层次。
    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得巧妙、自然,让它服务于剧情和人物,而非生硬的广告牌。
    我相信以吴先生的功力,这绝非难事。”
    他顿了顿:“二十万投资,如果植入效果好,未来陈记还可以成为思远影业的长期合作伙伴。”
    吴思远陷入了沉思。
    二十万的全额投资,不干涉创作,只要“广告植入”和票房分成......这个条件太诱人了。
    虽然植入广告让他有些顾虑,但陈秉文说的也有道理,如果处理得当,一碗糖水确实可以成为市井生活的点睛之笔。
    而且,对方明确表示会尊重创作,一切以自然融入剧情为前提。
    他内心激烈地权衡着。
    一边是解决燃眉之急的巨额资金和可能的长期合作,另一边是对电影艺术的坚持。
    资金的压力和暑期档的紧迫感最终占据了上风。
    “陈先生,我需要考虑一下,也要和导演和主演他们商量商量。”吴思远没有立刻答应。
    “理解。”陈秉文递上自己的名片,“吴先生可以随时联系我。不过,时间不等人,暑期档的窗口期很短。
    我相信,陈记的加入,会让《醉拳》更加精彩。”
    他没有再多说,起身告辞。
    留下吴思远对着那张简洁的名片,心潮起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重生不当冤大头,校花你着急啥? 大虞第一驸马爷 别人修仙我捡漏,卷王们破防了 谁在建功立业4天台新贵 末日:变成丧尸的我有个人类妹妹 西幻:从鹰人部落到天使帝国 扫我出门?我反手断亲送全家升天 洪荒,从祭祀女娲开始改命 不敢折柳枝 神印:小公主她又争又抢想当魔皇 惊!绝美兽夫们每天都在争宠求爱 造化骨:从为女帝解毒开始无敌 八零家属院:退婚后被军少宠上天 人在高武,开局送老婆 成仙,从外放驻守大湾村开始 武侠:穿越岳不群,振兴华山 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彼岸花开相见两相忘 以神通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