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83章抡语出世——针对儒家(第1/2页)
把册封王玄策的圣旨当场宣读,交给他之后,李承乾开始说下一件事。
百官心中明白,这又是一个被提拔的年轻人。
只不过这个王玄策,因为去了一趟天竺,似乎有不少的收获,当时就直接提升为五品,现在这件事是有言在先,谁也无话可说。
“都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近日以来,朕听闻民间有许多人都骂,说是仿照官服造的那些衣服,什么有失体统,什么有辱斯文。
总而言之,就是骂得好像大家都没穿衣服上街,就这群辱骂的人自己穿了衣服。
这件事情,可能在御史台看来都是小事,都没有一个御史跟朕说过一句……”
御史台的人,一个个脸色都变了。
这个事情他们当然知道,不管是自己爱听八卦,还是为了在朝堂上站着,他们都要多多打听各种风声。
他们不可能一年到时候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报。
可这件事情,在他们看来只是小事,完全无关紧要,对什么都没有影响,所以就没有报过。
他们再无聊,也不能拿些民间八卦传到朝堂上来。
比如说,东家媳妇去西家偷汉子这种事,只要不是什么典型案例,或者不是刑部的判案有问题,他们是肯定不会拿来说的。
现在的御史们,还没有那么无耻。
在李承乾的手下当官,根本不敢随便攻讦别人。
李承乾上位以来,对民间下的功夫很大,朝堂上一直变革。
搞得很多时候,他们根本就不敢乱说话。
现在李承乾提起这个事,难道又想以这个为切入点,开始动他们了?
其他百官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都竖起了耳朵。
谁知道,李承乾话音一转,却说:“朕还发现一点,不管在酒楼或者其他地方,高谈阔论这一个点的,都是一些郁郁不得志的寒门书生。
他们似乎认为自己满腹经纶,但又得不到重用,所以只能在民间夸夸其谈,发挥自己的才华。
朕就很好奇,这种人如果朕抓一个来朝堂上做官,他们是不是宁愿砍头都不穿官服?”
百官嘴角抽动,那种人真要来朝堂上,不穿官服才见鬼了,保证舔得比谁都快。
绝大多数当官的,最高的目标就是站在这朝堂上。
哪怕站在最后,站在门边,甚至站在门外。
只要能走到这一步,那就足够族谱单开,足够光宗耀祖了。
真以为三四品的官,是那么好当的吗?
有些时候皇帝都换好几个了,三品官可能还是原来的那几个站在朝堂上。
要不然那些托孤大臣,甚至三朝老臣,四朝老臣是怎么来的?
除非开国那会儿,一般当官的,都没想过当五品以上的官。
“正所谓,看事情要看本质!
为何这一个服装的变革,会引起他们的讨论?
朕思来想去,突然发现,核心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那就是礼仪教化!
这些人苦读圣贤书,也相信圣贤书,认为圣贤书里面写的那一切,就是绝对的真理。
圣贤书是不是真理,在朕看来,从来不是。”
如此离经叛道的言论,百官只是静静的听着,没有人跳出来反对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3章抡语出世——针对儒家(第2/2页)
那种食古不化的存在,早就在朝堂上站不住了。
剩下的,他们或许三观还是老古董,但他们聪明,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
反正李承乾离经叛道,又不是第一次,这种话算是毛毛雨了。
“人是往前看的,也是往前走的。
圣贤的目光,就算看得再怎么长远,也是看不到全部的。
朕在工部那边的时候,曾经提出过求真、务实的要求。
怀疑一切,实践一切,验证一切。
不能因为自认为不可能,于是就觉得绝对不可能。
这种思想,在工部是行不通的,甚至在一切地方都行不通,唯有实践出真理。
朕思来想去,强压是不对的。
因为他们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他们的思想之中,这种事情确实是不对的。
朕再仔细想想,读书人嘛,别的可能没有学过,但是论语十成十学过。
于是,朕就编著了另一本论语,有解释每句话的意思!”
说着,李承乾拍了拍手。
含元殿外,一群太监抱着箱子进入。
打开箱子,这是一本本书。
太监们把这些书,分发给所有的大臣,每人都有一本。
大臣们拿起来一看,只见封面上是一个肌肉壮士,明明看起来应该是五六十岁,偏偏那肌肉相当的发达。
跟现在武将的脂包肌不同,那一块块肌肉,就像是雕琢而成,还是彩绘的,一看就极为精致。
再一看标题,横着写了两个毛笔字。
他们第一时间就领悟出来——抡语!
看到这两个字,百官脑子懵了一下。
这怎么书名就有错字?
李承乾嘴角荡起一抹微笑,这是他在民用商城里找到的一本‘杂书’,全名是抡语混编版,作者是——佚名!
也就是,无法确定作者是谁的意思。
这本书,应该是后世网络集成的。
那群网友一天到晚吃饱了没事干,就喜欢搞一些乱弹琴的事。
正因为作者无名,而且是混搭编著,连哪个出版社都没写,更加没有写哪年哪月出版。
李承乾也就没有管书皮,就这样直接买了。
他先买了一本,自己读了一遍,感觉相当有意思,其中也没什么会被百官猜到来历的内容。
于是就突发奇想,干脆用这玩意,改造一下大唐人的思想。
作为皇帝,他也不是真的任性妄为。
用这个东西来改造思想,就是因为他知道,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
与其杜绝,只剩下所谓好的一面,不如两面皆存,越辩越明。
既然大唐是信奉道教,道教又有阴阳理论。
就连百官的朝服,你从前都设计了太极图案。
把这个抡语拿出来,也算是应有之理。
同时,这玩意能够从根本上,狠狠的冲击现在的儒家思想,冲击孔家的无形地位。
别的世家李承乾还能容忍,反正通过各种手段,就可以让他们变成普通富家翁。
孔家和儒家这俩玩意,就不是那么好对付了。
这本书,正好就是对付他们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