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换成前朝那个废物皇帝朱祁镇,自己别说受到这般关怀,恐怕早就因为不给太监塞钱,被随便找个莫须有的罪名关进大牢了!
这可不是于谦在杞人忧天,他在外巡抚十几年,第一次回京城,就因为没钱给太监送礼,就被找了个莫须有的借口,直接关进了锦衣卫大牢。
于谦很快收起思绪,转身离去。
只留下皇帝一个人坐在亭子里,手里拿着军报,摇了摇头,打算换个地方继续看。
这小亭子啊,有合适的人一起看,军报才更有意思。
不然还是换个安静的地方,最好是室内,免得被冷风吹着。
朱钰拿着军报,来到办公楼。
说是办公楼,其实不过是一座两层的小楼。一楼是两位副校长的办公室,二楼则是皇帝专用,属于皇帝专属的办公区域。
朱钰对此曾表达过意见,他以后会经常来军校,但肯定不会怎么使用这里的办公室,没必要给他那么大的空间。
有这么大的空间,这么多经费,不如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但这件事牵涉到尊卑有序、宗族礼法,还有许多复杂的因素。
后来折腾来折腾去,也就不了了之。
最终,还是专门给皇帝划出了一层楼作为办公场所。
这是朱钰第一次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在锦衣卫的簇拥下,他顺着楼梯一步步上到二楼。
推门进去,里面有许多人在忙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听到门口的动静,有人回头一看,发现是皇帝来了,立刻跪倒在地,口中高呼:“皇上圣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人听到动静,也纷纷跪下,齐声高呼三声“”。
对于这些繁复的宗族礼法,朱钰已经有些麻木了。等众人喊完,他才挥手说道:“诸位起身吧。”
“今后见朕,行稽手礼或鞠躬礼就行,不必再行跪拜礼,我大明太兴这一套。”
“行完礼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别总想着朕在旁边,影响了做事。”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起身。这位天子和蔼可亲,与民同乐,不摆架子,态度温和,在民间口碑极佳。
而民间却流传着另一则说法:这位皇帝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亲手砍死十个人才能安心入睡。这传言与前面的说法并列,成为关于皇帝最著名的几条流言之一。
现在看来,前者似乎是真的?
陛下对这些礼节,确实并不在意。
那后者呢?是真的吗?
众人想到菜市场口,每天都有犯人被砍头,鲜血喷溅,连热水都冲不干净,顿时感到一阵寒意。
都说伴君如伴虎,他们所见到的陛下,一面是和蔼可亲,能和百姓聊得来,不摆架子;
另一面却是铁面无情,冷酷嗜杀,上任几个月内杀的人,比正统皇帝在位十四年加起来还要多几百倍!
朱钰见众人还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便摇摇头,大声说道:“都愣着干什么?”
“刚才朕说的话,都记住了吧?记住了就赶紧去干活!”
众人这才一哄而散。
旁边的锦衣卫看在眼里,直皱眉头。
这些人离开前,本应回一句“草民遵命”。
不过对他们,也实在不能抱太大期望。
大明终究是封建王朝,底下普通老百姓,能活着就已经不错了。
哪里懂得那么多繁复的礼仪?
就算是读书人,大多数也只懂得一部分礼仪,会喊一句“皇帝”,做不到事事都做到位。
成敬站在一旁,小声解释道:“陛下,关于军校的大小事务,都会整理成册,记录下来。”
“目前这些记录,都会再抄写一遍,放到陛下的办公室里,方便陛下需要的时候随时查阅。”
“这些文员,就是做这个工作的。”
“陛下要看军报,是否要微臣让他们先出去?”
朱钰摇摇头,朝办公室深处走去。
“让他们继续干活吧。”
他总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刚才嘴上才说让大家别在意,让他放松点,该做事就做事,该干活就干活。
结果转头就把人清出去,只为让办公室安静一点。
好在办公室够大,最深处还有一间为皇帝专门打造、做了隔音处理的房间。
里面摆着书桌和书架,什么都有。
更里面还有一扇门,朱钰推开门一看,发现这竟然是一间卧室,床上铺着柔软的被褥。
朱钰顿时脸色一沉,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意图?
用这个来考验皇帝?
开玩笑!朱钰有远大的志向,整天忙于国家大事,哪有时间搞这些!
朱钰默默关上门,打算等以后有空再来看看。
接着,他就在这间小书房里,开始阅读起军报来。
房间里看不到锦衣卫守卫,只有成敬在一旁伺候。
但房外就不一样了。
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锦衣卫,从楼下到楼上,再到附近的制高点,甚至小书房窗外,都有人在监视。
王恭厂刺杀案震动了大明朝廷,从文武百官到普通百姓,不知有多少人因此受到牵连。
作为负责保护皇帝安全的锦衣卫,从此彻底改变了,不敢有丝毫松懈,跟在皇帝身边时,整天绷着脸,一点疏忽都不敢有。
朱钰坐在房间里,看了半个时辰的军报,这些体格健壮的大汉,就在冷风中站了半个时辰。
放下军报,朱钰吐出一口浊气,这份军报对他而言,价值不菲。
凭借其中的各种细节,以及杨洪本人亲笔的注解,朱钰收获颇多。
“再好的事情,也要适度,否则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军报就看到这里吧,等以后有空,再拿出来仔细看看。”
朱钰站起来,走出书房,打算去演武堂逛一逛。
今天是军校开业的日子,他作为皇帝,是第一个发表演讲的人,也是第一堂课的老师,算是打响了的第一炮。
演武堂和神工堂,皇帝没有去,但也都正式开课了。
神工堂主要是讲一些工程技术、杂学之类的内容,朱钰对这些不太了解,干脆也没去打扰。
这演武堂,该去还是要去,朱钰还真挺好奇,专门培训的课程,会是怎么个模样。
听说演武堂第一堂课,本来应该由杨洪亲自授课,后来杨洪有要事,必须要回边关,推行农庄法,这份责任也就落到了石亨身上。
这憨货,演技不俗,脑子灵光,说谎不眨眼,敢拼命,能拼命,是个肚子里没有几两墨水的糙汉子。
由他来负责讲的课,朱钰还真有些想象不出是什么模样。
一群人来到演武堂教学楼,远远的,便听见石亨大嗓门讲个不停。
朱钰挥挥手,提醒锦衣卫们行动小声一些,不要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而后便一步一步靠近过去。
越靠近,石亨的声音越来越清楚,朱钰耐心听了一阵,发现原来是拿前段时间的京城守卫战,作为教材,给学生们上课。
估计石亨是先讲好的,然后再讲坏的,此时正在讲的,正好是京城守卫战最大的耻辱,勋贵高层将领不尊军令,率兵逃跑,后续换防军队无力衔接,导致防线空虚,遭到突破。
于谦布下多道防线,自然是从一开始就打算打一场持久战。既然要打持久战,就不能一次性把所有兵力都压上去,必须轮换防守,才能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俗话说,疲惫之师,千人不如百人。于谦对此深有体会,他制定了一份相当合理的轮换时间表,让各位将领轮流上前线守卫,避免己方军队因过度劳累而崩溃。
勋贵高层将领被安排负责第二波上阵的部队,结果谁都没想到,刚刚冲上战场,他就被敌军吓跑了。
跑到一半,他觉得这样逃跑恐怕是要掉脑袋的,竟然回头要求士兵和副官跟着他一起跑!
都说军令如山。
服从命令是每个士兵的天职。
即使察觉到情况不对,勋贵高层将领率领的那支部队,还是跟着他一起撤了下来。
瓦剌负责突破此处的先登部队,也是一脸懵逼。
不知道为什么敌军原本防守得挺好,突然就撤退了。
难道有什么陷阱吗?
但这么好的机会,就算有陷阱,也得硬着头皮上啊。
于是,原本的一场防御战,变成了追击战,接着又演变成了一场大溃败。
负责换防的将领在远处看到情况不对,立刻率军火速赶往前线,试图挽回局势。
可惜,等他赶到一半时,于谦布置的多道防线,已经被接连突破了一半以上!
在勋贵高层将领带头逃跑的情况下,原本应该坚不可摧的防线,竟然就这样被轻易突破了!
换防将领拼死抵抗,手下士兵也十分英勇,但终究无法扭转败局。
好在就在这时,石亨带领骑兵赶到,疯狂冲击瓦剌的先登部队,总算稳住了局面。
石亨率领的骑兵,是京城二十万大军中勉强凑出来的部队。
总共也就两千多人,其中真正有实战经验的不到一半,受过正规训练的也不到三分之二。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被委以重任,在战场上执行极为艰难的攻坚任务。
石亨赶来支援时,整个人连刀都快拿不稳了。
有学生举手问道:“老师,您刚才明明教导我们,疲惫之师,千人不如百人,不能用疲惫的部队去对抗敌人,一定要调整好军队状态才能取胜。”
“那为何您现在却选择率领疲惫的部队去支援即将崩溃的前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