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九百一十八章小民逃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回到王府后,朱祁钰在前院看到了已经准备好的布袋,还有陈凝香。
    布袋旁边,朱见济正好奇地摸着那个袋子。
    陈凝香主要是来问圣人是否满意,其次也想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
    “这里不太合适,去另一边吧。”
    朱祁钰知道她的意思,就说了这句话。
    有人把卷着的布袋搬到另一间房里。
    “你可能要搬走了。”
    陈循要搬家,作为他的女儿,自然也要跟着搬。
    “发生什么事了?陛下?”
    陈凝香皱着眉头问道。
    “陈卿要办大事,可能会有危险,这段时间他会暂时住在西城,你也一样。”
    朱祁钰平静地说。
    “民女明白了。”
    陈凝香没多问,点点头。
    “爹爹,是要做大的灯笼吗?”
    跟在朱祁钰身边的朱见济仰头问。
    “真聪明。”
    朱祁钰听了,摸了摸朱见济的头。
    “太好了!”
    朱见济立刻举起双手喊起来。
    大家来到另一边,朱祁钰又让人去学校叫陶有道过来。
    李老头和徐老头都在,但吴老头还没回来,去了西山。
    因为朱祁钰来了,原本上课的学生临时停课,都聚集到了那边。
    朱祁钰让人先把布袋固定在四方,钉上铆钉。
    李老头他们拿出风箱和特制的炉子,按照朱祁钰的指示开始组装。
    差不多准备好了,陶有道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一看到布袋,他眼睛一亮,和图纸上画的一模一样,只是还差一个能坐人的篮子。
    一切准备就绪后,朱祁钰让人点起炭火,把新木炭放进炉子里,然后一个人不停地踩风箱。
    布袋被吊在炉子上方,热气随着风箱吹进布袋里,慢慢开始膨胀。
    换人踩风箱,布袋一点一点鼓起来,虽然速度不快,但一直在动。
    “陛下,这就是用热气让气体膨胀吗?”
    陶有道站在布袋旁边,摸着外面能感觉到一点点温度。
    朱祁钰点点头:“吹进去气就会胀,要是整个布袋都飞起来,那不是说明热气能产生浮力吗?”
    陶有道听了,又盯着布袋看,心里有点紧张,如果飞不起来,那岂不是错了?
    风箱不断往里吹热气,布袋越来越鼓。
    大家看见那个水滴形状的袋子开始往上飘。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陶有道兴奋地大喊,脸都红了,看着朱祁钰。
    朱祁钰只是点头,看着布袋慢慢稳定下来。
    “注意绳子,别让它飞走。”
    朱祁钰说完,几个壮汉走到四个固定点,紧紧抓着粗绳。
    炉子里不断加新炭,底部的灰烬也被清理掉,保持炉子高温。
    布袋被拉直,带着炉子一起升了起来。
    “停风箱,所有人,退后,离远点。”
    朱祁钰大声喊。
    众人立刻退到远处,围成一圈。
    虽然不再用风箱吹风,炉子依旧不断往布袋里送热气。
    很快,四边的绳子也被拉了上来,最后紧紧绷住。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陶有道抬头望着十几米高的布袋,自言自语。
    “哇!爹爹,真的飞起来了!”朱见济蹦蹦跳跳地拍手叫起来。
    其他孩子们也兴奋起来。
    “这是什么?会飞!”
    “肯定是皇上弄的新玩意儿。”
    “不过这东西有什么用?”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李狗蛋看着布袋,对旁边的人说:“会不会能载人上天?”
    旁边的男孩瞪大了眼睛:“怎么可能?”
    但这个想法传开后,孩子们渐渐安静下来。
    这也太神奇了吧!
    陈凝香仰头看着布袋,又看了看陶有道,最后望向朱祁钰。
    从外面就能看见一个大袋子被绳子拴着,悬在院子里飘荡。
    路上的行人全都好奇地朝这边看,指着那个大袋子议论纷纷。
    陶有道忙得不可开交。
    从陶家到国子监讲课,讲完课又去学校教书,接着再到郕王府旁边的院子,每天回家都很晚。
    而朱祁钰已经没心思再管热气球的事了。
    朝廷上的争论已经开始。
    “安定国内、救百姓才是最重要的,远征外族只是下策;汉光武帝关闭关隘拒绝西域,唐太宗不接受康国归附,都是明白根本之道的人;现在百姓饿得吃不上饭,逃的逃,躲的躲,连衣服都穿不齐,只能裹着草席,卖儿女都没人要。希望陛下用和亲的钱,再加上国库的银子,赶紧派使者赈灾,也许还能救活这些灾民。”
    户部右侍郎张昭站出来,语气沉重,恳切请求皇上三思。
    陈循狠狠看了张昭一眼,心里发苦,没想到是户部的人先跳出来反对。
    但陈循没有说话。
    六部尚书站在前面,一直沉默不语。
    而朱祁钰听完张昭的话,也没有回应,只是摸了摸放在腿边的短枪。
    看到这情况,工部右侍郎也站出来,说水师的船保养费太高,沿海经常发生,大明的财政不该花在这类奢侈的事情上。
    从头到尾,朱祁钰都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其实很简单,他根本没有说要下西洋,怎么就传成这样了?
    吏部郎中李贤上奏:“不允许任何船只下海,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只针对日本一国。日本虽然表面称臣,实际上心怀不轨,一直在沿海布置力量,防备倭寇,所以才断绝往来。如果放开海禁,百姓的禁令无法执行,倭寇就会再次出现,沿海百姓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北方的战事还没结束,沿海又出现了倭寇和海盗的扰。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北方,朝廷才决定实行海禁。
    比起皇位的稳固,沿海百姓能不能活下去,根本没人管。
    另外还有互市的问题,就像断绝与塞北的贸易一样,明朝的统治者担心技术会外流。
    如果草原上也能炼铁造炮,如果倭寇能从民间拿到铁器,那大明就永远不得安宁。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看向吏部尚书王直。
    现在,北方短时间内不敢轻举妄动,甚至还在希望明朝不要去招惹他们。
    “沿海的百姓没有活路,加上灾荒不断,穷苦的人只好跑到海上当强盗,聚集一帮亡命之徒;一旦海禁太严,他们吃不上饭,就会抢劫沿海村庄,东南诸岛的夷人很多都是我们逃走的人在帮倭寇,各位觉得怎么办?”
    朱祁钰收回目光,第一次开口问大家。
    上面怎么做,下面自然跟着学,没有什么比一刀切更省事的办法了。
    朱元璋严禁与外藩交往,其实对百姓并没有太多限制,只要你不私自制造三桅以上的违规大船,不带违禁货物出海,不去外国做生意,或者暗中勾结海贼、聚众抢劫,或者做向导抢百姓,正常捕鱼是没问题的。
    但问题就在于,有些人打着捕鱼的幌子,偷偷贩卖,也就是的铁器。
    虽然多次禁止,但还是管不住,官员们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连下海捕鱼都不让,那老百姓还怎么活?
    所以两广、漳州一带,逃到海外谋生的人多得数不清,大多数都去了东南亚。
    可是这种事,真的能禁得住吗?
    邓茂七从沙县起兵,现在那个地方改名叫什么我忘了,但短时间内沿海各地纷纷响应,两年内占领了二十多座县城,这是为什么?
    虽然邓茂七也不是什么好人,只是一个江西来的流民头目。
    但不可否认的是,沿海百姓确实苦到了极点。
    王振掌权后,福建一带的官场成了公开的秘密,有三分之二的官员都是花钱买来的。
    这些官吏大肆剥削百姓,各种名目的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在这种情况下,下西洋之后经济有所恢复,集市上开始出现一些资本主义的萌芽。
    商人们和流民交了钱,官员就假装没看见,很快乡村里就出现了各种集市,而这些集市,大多被像邓茂七这样的地头蛇控制着。
    后来,就是这个邓茂七,牵制住了明军所谓的六支精锐部队。
    这让瓦剌误以为明朝军队不堪一击。
    朱祁钰一开口,朝堂立刻安静下来。
    谁要是敢说话,接下来等着他的,就是更严厉的海禁政策。
    一边是沿海的官员,一边是沿海的百姓,自从皇帝登基以来,最看重的是百姓,而不是那些官绅。
    从于谦被派去通州就能看出,皇帝或许还想再查抄几个官绅的家。
    “张昭,你来说说,刚才你说的小民饿得逃命,妻儿连衣服都穿不暖,那么沿海的百姓,算不算小民逃亡?”
    大臣们都不说话,朱祁钰便决定先拿一个出头的开刀。
    张昭低着头,他和邓茂七有个共同点,都是江西人,巧的是陈循也是。
    他们离福建很近,来往方便。
    “陛下,如果放开海禁,百姓根本拦不住,倭寇会从我们这里得到军需铁器,时间一长,就会养寇成患。”
    张昭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朱祁钰拿起手里的东西,另一只手摸着枪管,回答道:“那是以前的事了,如今大明军队已经装备了新式武器,军需铁器也不是老百姓能造的,对咱们没威胁。”
    说着,朱祁钰抬手,枪口对准了张昭。
    这个动作让满朝文武都惊呆了。
    大家都知道朱祁钰手段狠辣,百步穿杨的本事,难不成皇上要在奉天殿?
    张昭抬头一看,看到皇上的动作,双腿一软,直接坐到了地上。
    “放心,里面没。”
    朱祁钰慢慢说道:“你们怕铁器外流,无非是觉得工艺简单,但你们有没有想过,百年前的武器,能比得上百年后的吗?”
    “就像我现在手里的这把枪,给你,你能造出来吗?”
    这不是胡说,大明的工匠和周边小国的工匠比起来,简直天上地下。
    比起铁器外流,人才流失更可怕。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美人棺 邪龙出狱:我送未婚妻全家升天! 错嫁随军,禁欲大佬一胎多宝! 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小师妹明明超强却阴的发邪 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军火商奶爸,带娃清扫娱乐圈 朕真的不务正业 我将以女友形态出击 七姊妹山迷雾 我一魔术师,为什么都叫我法神 神话之后 忽悠华娱三十年 ABO我那善妒但貌美的反派妻子 小道士陈不欺 综影视之我为女配平遗憾 替堂妹下乡?搬空全家祖坟蹦迪 恐怖屋:我的员工都是大凶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