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陛下突然提及这两个问题,让石亨心中有些不安。
好不容易才爬到了侯爵的位置,得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他可不想再被关进大牢!
朱祁钰看到群臣沉默不语,继续说道:“军队高层剥削中层,中层又剥削基层,基层再将这种压力转嫁到士兵身上。”
“层层剥削,永无止境,如果不革除这些弊端,又怎能实现强军呢?”
“再说军户制度,一个人需要承担三个人的赋税,还常常被私下奴役以谋取私利,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极少数善良的人或许还能为这些军户留下一线生机,不至于让他们饿死。”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军户宁可选择成为无户籍的‘黑户’,也不愿继续忍受的奴役。”
“这是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他们有骨气,而是因为即使成了‘黑户’,还有可能活下去;但如果继续受奴役,就只能走向死亡!”
朱祁钰的表情逐渐变得冰冷,冷冷地说:“军卫法当初设立时,我大明天下无敌。而今却衰败到这般境地,这两个弊端,功不可没啊。”
“我想强军,但若不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不过是空想罢了。”
“诸位大臣,有什么想法,现在都可以大胆地提出来。”
一场早朝下来,文武大臣各有诉求,皇帝又怎会没有自己的考量呢?
事情处理完毕后,朱祁钰终于提出了今日想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文武大臣彼此对视一眼,徐有贞此时站了出来,高声说道:“陛下,臣以为可设立各地的督抚院,监督地方军务,如此才能遏制不良风气!”
确实,徐有贞不久便要逃亡了。
然而在其位谋其职,徐有贞仍是御史们的领头人物,因此他必须为御史们争取利益。
这项监督军权背后的利益巨大,徐有贞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否则的话,会被同事在背后议论的!
石亨瞪大双眼,忍不住向前迈出一步,既想骂人,也想反驳这提议,但转念一想,还是忍住了。
石亨深知自己的作为多么不堪,此刻站出来反对,只会适得其反。
幸好,朝廷中的武将终究还是有几个相对清廉的。
杨洪脸色一沉,站了出来!
石亨不够干净,杨洪出身名门望族,无需私下奴役军户便能养活自己和军队,此刻反而显得更为清白,有了站出来发声的资格。
“陛下,臣以为此议不妥。”
杨洪郑重地说:“历朝历代,御史监军从来都没有好结果。无论是北宋、南宋,还是其他任何朝代,结局都很相似。”
“军纪败坏,军规混乱,士气低迷,军队陷入一片混乱!”
“没有人敢打胜仗,也没有人能打胜仗,只知道平时耀武扬威。一旦遇到真正的战争,就如同一张千疮百孔的破纸。”
“甚至不用敌人进攻,自己就已经腐朽了。”
杨洪提到的这些问题,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宋朝。
宋朝重文轻武,文官掌握监督军队的大权。
为了稳固自身的地位,一旦军队中有功勋卓著的名将涌现,文官便会立刻寻找借口将其杀害。
久而久之,军队中再无英雄崛起,确实没有人再敢与文官争夺权力,因为军队已经彻底腐朽了。
自此之后,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宋朝一路衰败,直到覆灭!
用御史来监管军队,效果和用文官监管军队相差无几,甚至可能更糟糕。
徐有贞屡次提出的设立地方督察院的建议,显然是一种极为愚蠢的策略,在历史中已被反复验证过无数次,最终的结果都是失败。
杨洪话音刚落,偌大的奉天殿内竟无人再出声。
文武百官彼此互望,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为御史说话。
徐有贞有些慌了,疯狂地向熟悉的老臣递眼色,但对方却目不斜视,仿佛充耳未闻。
这是怎么回事?徐有贞感到疑惑,不明白为何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以他以往的经验来看,此时提出这种意见,虽然多半不会被皇帝采纳,但也应该会有人站出来支持才对。
毕竟在奉天殿里,损人不利己的事并不少见。
殊不知,他提出的这个建议太过愚蠢,实在令人难以支持。
更重要的是,他选错了时机和场合,不该在此时提起此事。
当今圣上,可是志在成为马上天子的啊!
在守卫战期间,他还亲自登上城楼,下令开炮,炮轰敌人!
像这样的皇帝,你跟他讨论用文官监督军队?简直是在开玩笑!
皇帝怎么会同意呢?
这无疑是故意触怒皇帝。
正因为如此,朝堂上的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
这些人的沉默,使得原本摇摆不定的墙头草也不敢跳出来自寻死路。
在朱祁钰沉默良久后,依旧无人开口,这才对这件事做出了定论。
“由外官监督军队,不会有好结果。”
“徐大人的这个计策,还是放弃吧。”
“但如果军队没有监督,时间一长,必定会产生,必然变得不堪。”
朱祁钰眯起眼睛,终于摊牌。
“朕打算让锦衣卫承担这个职责,今后小的问题由军队自查自纠自律,但如果出现严重违反军规军纪的大事,就由锦衣卫来督查。”
“此外,每个月锦衣卫都会巡查军营,在必要时,有权将都督级以下的士兵抓获,就近审问。”
“于少保认为,朕的这个想法如何?”
结合之前的表现来看,皇帝的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了。
文官不能干涉军队,武将也不能完全掌控军队,军队必须牢牢掌握在皇帝手里!
锦衣卫负责监督军队军规军纪,对军队里爆发的严重问题进行处理,这就是皇权踏入军队的第一步!
只要这第一步走得稳妥扎实,朱祁钰自然能够逐步渗透进京城十几万大军之中,将这支军队牢牢掌控。
于谦向前迈出一步,脸上带着笑意说道:“臣以为陛下此决策甚是妥当!”
他不是曹操,更不是董卓,于谦更希望自己能成为诸葛亮,或是文天祥那样的人物。
基于这样的抱负,于谦并不需要紧握军权,皇帝愿意收回权力,这对于谦来说反而是好事。
这样一来,于谦可以全心投入工作,不再担心京城军队的问题。
于谦原本认为,这十几万大军最终会落入张軏、张輗等功勋贵族手中。如今看来,陛下似乎还有更好的安排。
这是好事,是极好的事。
朱祁钰愣了一下,他明白于谦无意揽权,却没想到于谦竟然如此配合。
从这情形来看,似乎早已打算将军权完全交出。
这样以来,朱祁钰为皇权介入军队所做的准备完全没有机会施展。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料。
朱祁钰的目光扫过文武百官,于谦已经明确表态,现在只看这些人如何反应了。
如果他们不,这件事就能尘埃落定。
王直站在原地沉思,最终一句话没说,坚决选择沉默。
张輗、张軏略有不满,依他们看,皇帝此举表明对他们的不信任。
但话又说回来,若勋贵与皇帝之间真的毫无隔阂,那么军权在皇帝手里还是在勋贵手里,又有何区别呢?
张軏、张輗想到今日目的已经达到,皇帝特意为他们这些亲戚敞开了一扇门,也就没有多言。
以免惹恼皇帝,这位当今圣上可是真的敢行动。
这两股大势力保持沉默,朝堂上的其他势力要么对此事漠不关心,要么没有干预此事的资格,自然随之沉默。
就这样,在机缘巧合之下,朱祁钰顺利迈出了皇权介入军队的第一步。
在于谦的配合下,这一步走得十分稳固。
成敬偷偷瞥了眼身边的皇帝,随后上前一步,朗声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一次,文武百官沉默,这场充满气息的早朝,终于结束。
文武大臣相继离开奉天殿,每个人心中都满是忧虑。
于谦走在最后面,故意放慢脚步,果然没多久,就等到了朱祁钰。
“陛下。”于谦笑着回头,行礼致意。
朱祁钰随意挥挥手,神情放松地说:“这一别已有数月,朕非常想念于少保,不如一起走走,边走边谈,如何?”
于谦笑着回应:“谨遵陛下旨意。”
皇帝和大臣边走边聊,旁边倒是不缺人,太监和侍卫都护卫在一旁。
距离最近的,都在十米开外,这是为了能让皇帝聊得更舒适些。
朱祁钰先关心了一下于谦的病情,于谦笑着回答说:“多亏了陛下的棉布口罩和鲜竹汁。”
“有了棉布口罩,我的病就不会再加重,有了鲜竹汁,在病情发作时,都能及时缓解、抑制,感觉好多了。”
“陛下给的鲜竹汁效果真的很好,难受的时候,喝下去一瓶,很快就不再咳嗽了,见效非常快。”
朱祁钰呵呵笑了三声,这样就好,于谦的身体好了,他才能抓住一个人才狠狠使用。
什么叫做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这就叫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随后两人又聊起了于谦在山外九州的经历。
于谦在山外九州待的这几个月,收获颇丰。
朱祁钰耐心地听于谦讲述心得,频频点头,很是认可。
比如说,“如果要实行农庄法,山外九州村子里那些游手好闲的人,那些村里的恶霸,是必须要剔除的毒瘤。”
“他们习惯了不劳而获,习惯了勒索,让村官去约束他们是不行的,有些村里的村长、副村长本身就是恶霸的一员。”
“对付这些村霸恶霸,最好的办法是组建巡逻队,定期巡逻走访。一旦发现,就把他们送到军队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