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770章 建业纠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连续三封书信,彻底在这个吴国三万军队逆江全军向西的当口,将孙权的心态彻底搞崩。
    若是一封也就算了。连续三封,其中间隔不过一刻钟,与其说是书信,更像是挑衅和捉弄!
    孙权怒极,声似低吼:「子璜,整军,朕要全军现在立即折返去攻魏军!」
    说罢,孙权好似力竭一般,捂着血管不断剧烈跳动的额角,直接卧在了席上。全琮当即叫来随船医者,诊断了些许,确认孙权是因动怒而暂时头晕,需卧床休息为要,全琮这才放下心来,安排了心腹士卒在孙权身边照看后,全琮正了正衣冠,大步走出舱室。
    「全军向西移往柴桑!」全琮面孔紧绷:「传令各船全速向西,日夜不停,不得稍有怠慢!」
    「可是,将军,陛下方才……」参军朝舱内瞟了一眼。
    孙权刚刚的低吼声众人都听到了。
    全琮瞪了参军一眼:「若再多说一句,摸摸你项上人头还在不在!」
    ……
    收到书信之人并非只有孙权一人,位于建业城中的吴国尚书令顾雍顾元叹,也收到了城外曹植派使者入城送来的自家长孙顾谭亲笔之信。
    尚书台佐吏行至顾雍门前,拱手行礼:
    「顾公,城外使者已经到了。此人还带来了一封书信。」
    顾雍点头:「把书信取来,使者就不见了。」
    「遵命。」佐吏转身出去,不多时就将使者书信取来,再次行礼后掩上屋门缓缓退去。
    顾雍不见使者的原因也很简单。
    送来书信,顾雍可以先独自收信,再和城中其他官员转告。但是若独自一人私下会见魏国使者,传出去恐就不是那般好听的了。
    打开信函,顾雍一眼就认出了自家长孙顾谭的笔迹来。
    至于书信的内容,既然能送到顾雍手中,楼玄丶毌丘俭丶曹植几人都是审查过的。内里书写的内容无外乎是什麽大魏皇帝是真命天子丶吴地已降丶劝祖父以社稷苍生家族延续为念,速速开城归顺大魏方可。
    顾雍的长子顾邵三十一岁就因病身故,故而长孙顾谭是随顾雍身旁一同长大的。加之顾谭自幼才思敏捷丶高见卓识,故而被顾雍看重,将其作为未来继承家业之人来培养。
    顾雍本就对魏丶吴之事有了摇摆,如今从魏军使者和顾谭书信处得知了吴县已归了毌丘俭的现实之后,非但没有定下决心开城,反倒进一步纠结起来了。
    人一上了年纪,脑子里所考虑的事情就愈加庞杂。若顾雍现在四十岁,他定会二话不说直接开城迎魏军入内,接下来以归顺良臣的名义在魏国仕官,岂不美哉?在此之前也并非没有成例,先汉后汉交替之时那麽多从敌对势力归顺光武的大臣们,不都活得好好的吗?
    但顾雍不同。
    顾雍已经六十六岁了,大半截身子都埋在土里的年纪。
    家族传承固然重要,子孙前程也很重要,但顾雍心下所虑的还是自己仕官吴国这数十年积累的名望。这里是建业,是吴国的都城所在。若一朝开城,又如何对得起自己过去三十年的过往经历?
    反覆纠结之下,甚至显得有些瞻前顾后,顾雍出声令佐吏将城中如今主事之人唤来。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六名或年长或年轻的官员前后入内,各自行礼后坐于席上,等待闭目养神中的顾雍发言。
    在孙权将中军几乎全部带走的情况下,建业内的主事之人以尚书台为主。阚泽丶薛综丶纪亮丶屈晃四名尚书在前,丹阳太守兼都下督诸葛恪丶骑都尉顾济同样在场。这六人就是如今建业城中真正掌权之人了。
    诸葛恪去年春日被孙权拔擢为丹阳太守,说起来是重用,但诸葛恪父亲诸葛瑾以大将军丶荆州牧之尊坐镇荆州,负半国之重,这等安排也不好说是重用还是监视。
    顾济是顾雍的小儿子,以二千石骑都尉的官职负责建业宫的戍卫。
    如今建业周边的兵力,石头城有兵四千,由孙氏的一名宗室偏将戍卫。剩下的六千兵中,诸葛恪掌兵四千丶顾济掌兵二千。
    等了许久,顾雍方才长叹一声,睁开了双眼,环视一周,从容说道:
    「诸位,眼下是何等形势不必多说。魏国宗室将军曹子建在城外送来了濡须城告破丶朱义封和胡伟则困守芜湖的消息。老夫长孙顾谭从吴县送信,称魏将毌丘仲恭已克吴县,以武力丶官职迫使吴郡归降,吴郡各族正在帮助魏军徵调民夫粮草围攻丹徒。」
    「方才魏国又来了使者,给老夫送信劝降。」顾雍向堂外眺望着,又叹了一声:「老夫想问一问诸位,你们是想做张子布呢?还是周公瑾呢?」
    作为吴国尚书令丶曾经的吴国丞相丶江东士族领军之人,顾雍的名声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孙权不在的时候,顾雍开口,未必比孙权本人的效力能差多少。
    而堂中这六人的政治倾向,顾雍也早已摸清。
    阚泽丶薛综丶纪亮丶屈晃四人都是当时在尚书台中看着陆瑁被拖走的,早就心存不满。若孙权依旧安稳的当着皇帝,他们也不介意一辈子做个忠臣。可魏军已经过了江,吴国形势颓唐如此,谁又会真心为孙权死节?孙权刻薄寡恩的一面他们已经见识过了,都是汉末乱世过来的人,谁不知道谁啊!
    顾济是顾雍儿子,顾雍毫不疑他。
    而诸葛恪……建业被围之后,顾雍曾经找诸葛恪深谈了几次。
    诸葛恪三十馀岁,正是最具野心和冲劲的年纪。
    诸葛恪一方面明确表示了对孙权应变能力的不满,并称换他来为朝廷军情分派做个决策,定会将军事安排的从容不迫,何以导致今日的窘迫境地?
    另一方面,诸葛恪也深表对自家父亲困守江陵的担忧,称自己家中人丁单薄,若父亲有了万一则宗族无以为续,总之并无多少忠君死守之语。
    顾雍多年的识人之能,能看出诸葛恪眼神里藏着的炽热心思,以才能自矜自傲。
    说句老实话,国事军事打成这个样子,大臣们对孙权这个皇帝的不满已经几乎是公开的了!尤其是孙权将中军几乎全部带走,若有万一,孙权可以拍拍屁股跑到武昌继续当皇帝,可他们呢?
    顾雍开口之后,堂内尚书们和诸葛恪丶顾济一共六人,尽皆陷入了沉默之中。
    顾雍不是在说古,周瑜和张昭二人都是他们曾经见过甚至熟悉的人物。
    建安十三年,赤壁战前。张昭主降,周瑜主战。
    周瑜为国事死后,长子周循娶孙鲁班,后病死,孙权即将公主召回身旁,后又将周瑜儿媳丢于战场之中。次子周胤被孙权找了个可大可小的罪名贬斥,诸葛瑾和步骘等人多次上书请求宽恕周胤,反覆陈述周瑜旧时之功,这都没被孙权准许。
    这是主战者周瑜后人的下场。
    而张昭呢?更是落得个被活活气死的下场。
    换句话说,主战的周瑜没有好下场,主降的张昭也没好下场。
    尚书薛综左右望了一望,轻叹一声:「顾公,如今是何等形势我们都清楚。我等虽不愿反叛,但城中百姓军士六万馀人皆是性命……顾公意下如何?」
    而阚泽此时开口答道:「顾公,我等不愿做张子布!也做不成周公瑾!」
    「是啊,顾公。」
    「还请顾公说一说吧。」
    纪亮和屈晃二人也在一旁劝说。
    顾雍迟疑不定,又与四名尚书谈了许久,方才由阚泽总结道:
    「既然如此,不若属下替顾公做使者去一趟魏营,问一问那曹子建!」
    「好,那就辛苦德润了。」顾雍点头。
    随着顾雍坐在席上挥手,面色萧索,堂中众人也随即走了出去。尚书们都在台中为官,故而真正出去的只有诸葛恪和顾济二人。
    没走多远,诸葛恪就将顾济拉住了。
    「孝先兄。」
    「元逊何事?」顾济诧异问道。
    「此非说话之地。」诸葛恪看了看左右:「孝先兄随我去郡中官署,我有要事要说。」
    顾济想了一想,又朝着尚书台的方向一望,略带纠结的点了点头。
    不多时,丹阳郡官署内,诸葛恪与顾济二人坐在一间关了门的房间内,诸葛恪直言说道:
    「今日顾公和诸位尚书之举,实在是令我大失所望!」
    顾济是个典型的士人,对子说父,这并不在顾济的预料之中,顾济皱眉问道:「元逊这是何意?若有意见,方才为何不说?」
    「不说,我怎麽说?」诸葛恪冷哼一声:「刚才顾公和尚书们说得清楚。既然有意降魏,城外只是魏国水军一将军罢了,份量不足,欲要直接降魏国皇帝,而且还欲谈一谈条件。」
    「孝先,我且问你,若你是城外曹植,看到阚尚书与你问三问四,还不欲当即开城归降,你会如何?」
    「我……」顾济一时愣住,想了片刻,而后摇了摇头:「只会以为阚尚书过于迟疑了。」
    「这是迟疑吗?这是延误军机!」诸葛恪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直言说道:「就算魏国真许诺了什麽,日后收回来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怎麽能考虑这种虚名呢?」
    「况且,既然有了降意,那还不如当即速降,这样才是对局势有益之事!」诸葛恪站起身来,走到顾济面前,声音也大了几分:「孝先兄,顾公老了,尚书们也都老了,这种事情怎麽能迟疑呢?每晚一日,我等能立之功就愈加变小!」
    「我是都下督,你是顾公亲子丶又执掌宫禁。我们二人此刻应当意见一致,直接开城便是!于你,于我,于顾公,于尚书们并无害处!」(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到底谁教你这么当新兵的?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 太虚剑主! 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七零军婚:女特种兵她能一打十 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后,全球震荡! 四合院:开局退婚 我的东莞姐姐 重回1980,我考上了哈工大 影视世界的逍遥人生 女主本就是我的,截胡系统什么鬼 联姻当天,我被京圈太子爷亲红温了 绝世神龙小傻医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娇妻人设也能爆改龙傲天吗 仙逆:杀神归来,开局娶妻李慕婉 道士被离婚,无数女神来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