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61章另一种人生(47)(第1/2页)
华夏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她的帝国,必须是华夏人当家做主。
不过,蓝绫并不着急。
后世灵魂穿越而来的她,精通文史,太熟悉大明的历史了。
朱元璋驱逐鞑虏,建立大明王朝,干了很多事,也杀了很多人,看着牛逼哄哄,却埋下了很多的雷,也有很多事情解决不了。
而最最让朱元璋头疼的,莫过于江南士绅。
李世民对五姓七望无可奈何。
朱元璋亦对江南士绅咬牙切齿,却难以发动九族消消乐大招。
盖因江南士绅代表着整个文人士大夫群体。
皇帝治理天下,则少不得读书人辅佐。
得罪江南士绅,就等于得罪天下读书人。
为了安抚读书人,朱元璋赐予了考取功名的文人士子免税免徭役的权利。
殊不知,此举会让土地兼并这一千年顽疾变得更加严重。
封建社会,乃是以农耕为主的小农经济。
土地,决定着社会经济,王朝的根本。
封建王朝之所以有三百年这个周期,也是因为土地。
就以大明为例,朱元璋当了皇帝,头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分封赏赐功臣。
自家子孙,自不必说,肯定是最大的一块蛋糕。
与老朱家有关系的亲戚,还有追随他打天下的功臣,每个人都得分一块地盘,以此来保障子孙后代的富贵荣华。
他们不需要努力,也不需要奋斗,也不需要耕种,只要把土地租给佃农,就可以躺着收钱,
但老话说得好啊,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这件东西得到了,就想要更好的。
没有哪个权贵会嫌自己名下的土地太多?
此外,上层男性三妻四妾是常态,妻妾多了,子孙也会跟着变多。
为了给每个子孙一份家业,未来不至于饿死了,他们也会想办法掠夺更多的土地。
稍微善良一点的,会用市场价来购买。
那些缺德丧良心的,则会采用各种下作手段,威逼利诱,用最小的代价抢走农民的土地,再反过来让无地的农民变成自己的佃农。
就这样,一代代土地兼并下来,贵族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多,拥有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少。
无地的农民要是不想饿死,只能老老实实给贵族打工。
然而,能租上贵族老爷土地的农民还算幸运。
更倒霉的是那些没有土地,又租不上地的,最后只能沦为乞丐,饿死在某座无人问津的破庙里。
王朝历史越往后发展,吃不上饭的老百姓只会越来越多。
加之,古代天灾不断,洪水、干旱、蝗虫等。
灾荒年,哀鸿遍野,饿殍遍地,惨不忍睹。
当所有的生存资本都被无情掠夺,底层农民就会团结起来,为自己杀出一条活路。
反正都是死,不如豁出性命搏一搏。
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底层逻辑莫不如此。
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会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去干这样的事?
农民揭竿而起的原因,无非就俩字——活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1章另一种人生(47)(第2/2页)
因元朝包税制的缘故,到了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江南一带的土地兼并已经相当严重了。
她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大量吸纳大明的人口,让华夏人来主导大虞王朝。
其实蓝绫心里也明白,以大虞如今的发展状况,想要引入华夏人口并不是很难。
毕竟她统一之后,已经将土地国有化,并按照种姓制度不同,逐级分配。
作为天字第一号高种姓的华夏人,分到的土地是最多最好的。
社会地位高,又有土地可以分,这样的诱惑,哪个底层百姓能顶得住?
蓝绫之所以不立马行动,原因有两个。
其一,锦上添花固然好,却不如雪中送炭来得更珍贵、更刻骨铭心。
别人快饿死时,哪怕只是一口馊饭,也能够救人性命,让被救之人铭记一辈子。
反之,不愁吃穿,纵然送了你一千斤大米,也没什么意义。
蓝绫想要最大程度收割民心,就必须等到生死关头再出手。
其二,蓝绫是想要引入华夏人口,却并不是什么歪瓜裂枣都要。
王朝新兴,她需要一批辛勤耕耘的人民,与她一起创造发展,迎接盛世的到来。
社会是残酷的,人的命运总是那样讽刺与可笑。
钱流向不缺钱的人,爱流向不缺爱的人,肉都长在了不缺肉的人身上。
同理,能吃苦的人往往吃了一辈子的苦。
封建社会的士绅、地主不做人,越是勤劳肯干的,往往被压榨得越厉害。
反倒是那些一肚子心眼,擅于偷奸耍滑的人,最是轻松惬意。
当天灾来临,粮食绝收,这群最勤劳的底层劳动人民却是受创最严重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老实人就应该被人拿枪指着吗?
蓝绫的回答是:“不——”
最勤劳的底层百姓,需要一位明主来带领他们走出贫困,奔向小康,迎接幸福生活。
蓝绫作为一国之君,也需要他们来为盛世添砖加瓦。
你需要我,我需要你,君民同心,携手共进,双向奔赴,岂不美哉?
而洪武一朝,天灾人祸不断,又是洪水,又是干旱的,连续好几年没完没了的。
蓝绫心想,要不了多久,机会就会来了。
不过,在这之前,有件事要提前安排好了,才能让移民计划丝滑流畅展开。
且说朱标接受凤辰奕的调教磋磨,宁死也不肯屈服。
凤辰奕见他这般死硬派,也来气了,奏请蓝绫催发生死符,植入体内,让他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儿。
蓝盈袖念着一夜夫妻百夜恩,不愿让蓝绫做的太绝,更不想看到凤辰奕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朱标这样不值得人的身上。
于是,蓝盈袖就以太上皇的名义下旨,免了朱标的调教,将他禁足在漱芳斋,不许踏出一步。
蓝盈袖此举,看似发了善念,对于朱标而言,又是一种全新的折磨。
历朝历代被打入冷宫的女人之所以没过多久就疯掉,除了看不到希望之外,更在于冷宫太安静、太荒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