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98章 明摆着告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8章明摆着告状(第1/2页)
    因此,一个花生糖的方子而已,江暖还真没放在眼里。
    而且,她今年打算种花生,顺便也是为自家的花生提前打一波广告。
    今天来跑马场一趟,江暖竟然意外地交到了不少朋友。
    且不管他们原本的心思如何,起码自己将来再想出来玩的时候,不至于连个脸熟的玩伴都没有。
    不得不说,邹统领的教学还是很有成效的。
    江暖在接连学习了几个休沐日后,还真就学会了骑马,并且真心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尤其是策马奔腾的时候,迎面而来的风混合着花草的香味打在脸上,吹起衣袂翻飞。
    那种天大地大,任我遨游的自在感,让人豪情顿生。
    这完美的圆了她前世想要做一个江湖侠女的梦,简直不能更棒。
    时间匆匆而过,在赋税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江暖和江彦庄子里的麦子也黄了。
    江暖特地请了几天假,到庄子里指导麦收后种植花生的工作。
    这东西,庄子里的佃户们别说是种了,连见都是第一次见。
    因此她不来都不行。
    来的时候还顺便给司农寺那边递了个话。
    司农寺卿冯宽在接到她的消息后,立马带着人屁颠儿屁颠儿的赶来了。
    花生的种植分南北。
    南方气候湿暖没有保暖保湿的需求,大多是把地整成一厢一厢的,开沟撒种种植。
    一般是中间高,两边略低。
    这么做有利于排水,还可以尽量减少因为潮湿带来的病虫害及烂根等毛病。
    而北方降雨量少,为了保水保温,一般都会起垄种植。
    但这个年代没有地膜,这一项也就省了去。
    反正这个季节的天气已经足够暖和,也不需要再额外的保温。
    司农寺的人做事情十分的认真。
    江暖在给佃户们教授种植方法的时候,他们就在一边认真的听着,用心观察,并仔细的记录下来。
    怎样整地,怎样起垄,垄高一尺几寸,种子隔多远种两颗,覆土多厚等等。
    事无巨细,并附上详细的图文。
    江暖很喜欢他们这样的做事态度,认真严谨又谦虚。
    当老师的遇到这样的学生,自然也就不吝啬多教导他们一些自己种地的经验。
    江暖甚至直接把自己从前记录的那些手稿全部给了他们,可把他们给乐得够呛。
    江暖的这个庄子有一千多亩,江彦的庄子也有一千多亩。
    两块地耕下来,司农寺也算是获得了花生种植的第一手详细资料。
    种完花生回宫的第二天刚上班,江暖就又被工部玻璃匠作组的工匠们给拉了过去。
    他们最近烧出来的玻璃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透明度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大幅提高。
    虽然还达不到她前世的工艺,那样透明无一丝杂质。
    但做个玻璃窗和器具之类的也够用了。
    所有工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慢慢提高的。
    工匠们仅凭着她口述的笼统见识,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到这个程度,真的非常了不起。
    江暖狠狠地夸赞了工匠们一通,并重重地赏赐了他们。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来就不可小觑,他们并不笨,他们缺的只是信息差。
    只要给他们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提示,他们就能创造出无限的惊喜。
    为此江暖又把水泥的配方写给了工部尚书,让他找人试试烧制一下。
    毕竟雨过天青色的青瓷他们都能烧制出来,一个水泥而已,应该也是……可以的吧。
    万一也研制出来了,大景帝国岂不是又多了一项利器。
    工部尚书看到手里的水泥配方笑的大牙花子都快露出来了。
    他现在第一万次后悔,当初没有再努力的争一争。
    凭什么就让姓赵的把公主给先扒拉了去?
    这样的人才就应该放到他们工部。
    时间进入六月,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
    好在老天爷给力,今年的雨水格外的好。
    每隔几天都要下上一场,地里的庄稼喝饱了水长得自然格外的好。
    江暖种的花生已经顺利的出了芽,长到了两寸多高,再过不久就能开花坐果了。
    期间江暖又趁着休沐骑着马儿跑了两趟庄子,交代佃户们接下来的一些田间管理的事宜。
    不得不说,自从他学会骑马后,去哪里都方便了许多。
    只可惜朱嬷嬷等人不会骑马,以至于她骑马出城的时候,她们就不能再随侍身边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一来,她从来就不是需要别人时刻伺候的娇弱公主。
    二来,庄子离的京城也不远,打个来回也就一天的事。
    江彦来了信,他和老师已经走到了孔圣人的故乡,拜谒了文庙。
    并且拜访了老师的朋友,他们都是大景赫赫有名的学问大家,他这一趟收获良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8章明摆着告状(第2/2页)
    江暖回信叮嘱他,要照顾好自己和老师。
    随信又寄去了一张千两的银票。
    孩子节俭,可身边有老师在,穷家富路的,有些钱该花就得花,家里又不是没钱。
    老家江家村也来了信。
    说前阵子雨下的多了,河里涨了两次大水。
    下游沿河地势低的那个庄子遭水淹了,好在水只淹到了禾杆子的一半就退了下去,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江暖也很庆幸,水稻刚出穗杨花的时候真要淹那么一下,哪怕只有半天也要减产一半。
    此次实属老天爷保佑。
    信中还说了,小丫头豆蔻与江家村的后生江树生看对了眼。
    江树生的娘也就是胖婶特地请了人上门求亲。
    因为豆蔻是江家的死契下人,管家也不敢答应,所以特地来信询问江暖是否应允。
    江暖这才想起来,豆蔻只比自己小一岁,已经十七了。
    按照这个时代人们的想法,早该成亲生子了。
    江暖也觉得这是好事,胖婶家的人,人品都不错。
    江树生也是个勤快机灵的孩子,待人热忱,豆蔻真要嫁了他也是个好归宿。
    于是回信送了两套纯银的头面,和一套九件的纯金头面。并把豆蔻的卖身契也送了回去。
    她在信中嘱咐陈管家,务必给豆蔻消了贱籍改回良籍。
    再给她置办一副丰厚的嫁妆,给五十两银子做压箱钱,如此,也不枉这忠心丫头跟了自己一场。
    又叮嘱陈管家,家里的下人们不管男女。
    到了合适成亲的年纪,遇到对眼儿的尽管让他们成家生子。
    若是男的,不仅给分房子,家里还给出一半的聘礼。
    若是女的,就给全副的嫁妆,标准就按她之前定下的来。
    以至于陈管家收到信后,也暗暗的感激老天爷,让自己跟了一个如此厚道的主子。
    七月初十是江暖生母,孝慈皇后的忌日。
    这一天江暖身穿素服,和父亲以及两位哥哥一起前往太庙祭拜了母亲。
    江暖轻抚着画像上美丽温婉的女子,眼泪串珠子似的往下落。
    从前不知道原因的时候,江暖无数次怨怪过她,想问问她为什么把自己丢掉?
    可后来,她才知道,就是这个柔弱的女人拼尽全力给了自己两次生命。
    可到死也没能听到女儿喊她一声娘亲,这是何等的遗憾。
    江暖抱着母亲的遗像,抽抽答答的说了许多话:“娘亲,女儿现在过得很好。
    爹爹和哥哥们待我很好,我还入朝当官了。
    我跟您说,朝堂上那些老家伙们可能计较了。
    屁大点的事情都要在朝堂上吵上半天,有时候气的我真想拿戒尺把他们挨个都抽一顿。
    都不知道爹爹这些年是怎么忍受下来的。
    太子大哥过得也很好,除了有点穷,没别的毛病。
    我敢说,他绝对是有史以来最最穷的太子了。
    打突厥的时候捐个款还得要大嫂拿私房钱支援他。
    大哥已经有一儿一女了,他的侧妃肚子里还怀着一个。
    晋王二哥也成亲了,娶了一个正妃,两个侧妃。
    我二嫂也怀孕了,今年秋天我又要做姑姑了。
    我现在在想该给我即将出生的小侄子,或是小侄女们准备什么礼物。
    爹爹也还凑合,他身体挺好的,吃嘛嘛香。
    就是在您走后纳了一堆的小老婆,还生了好几个庶子庶女,好在没有再立皇后……”
    江暖的话前头听着还好,后面的话越说越离谱。
    虽然这是事实,可真要说出来还是挺尴尬的。
    听得明光帝父子三人额角的青筋直跳。
    这臭丫头,都在皇后灵位前胡说八道些什么,这不明摆着告状吗,说得他都有些心虚了。
    再说了,有这么说自己老爹和哥哥的吗?
    未免这臭丫头恒温的嘴里说出更加冰冷可怕的话来,明光帝忙提溜着她走了。
    七月下旬,西北再度传来捷报。
    征西大将军时常空再次大破突厥四大贵胄之一的执失部,以及苍突厥十二部中的葛罗枝牙部,和贺鲁部等。
    再俘牛羊十二万头。
    至此,大景已将突厥将近三分之二的领土并入版图中。
    剩下的突厥两大部族,阿史那部和阿史德部一分为二,为东、西突厥。
    其中的东突厥阿史德氏自知不敌大景帝国,于是主动归降。
    征西大将军时长空,不日即将率大军押解俘回京受降。
    (本文的背景都是架空,架空,架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因此,本文只是借用一些历史事件作为创作的背景蓝图,并非真实历史。
    喜欢看严谨文章的,最好去看真实的史书。想要大喷特喷的宝子,请右上角点X,谢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万族战场,F级英雄的我照样无敌 疯书生无敌剑 剑帝 道上青天 傀儡皇帝?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盗墓:我被小花反向养成了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 休夫当日,整个国公府跪求我原谅 和咒术师恋爱吧! 太渊之烬 魔头她干甚去了 理综挂科后我被迫屠龙了 公主当年欲占春 苟在末法福地当树祖 灾后物资成精,我靠封印囤货暴富 七零前夫不回家,我转头嫁给大佬 大明世家五百年 八零极品老太太,全家跪求不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