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965章 处置平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65章处置平息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对某些字词的定义是非常清晰的。
    比如「民变」和「造反」这两个词,看似都是推翻统治的暴乱,实则两者有根本的区别。
    「民变」带着某种被动性,大约有点「官逼民反」的意思,而且是临时性的,事前没有首领,没有谋划,纯粹是一时冲动的临时暴动。
    但「造反」就不一样了,造反一定有首领,有团伙,下面有明确的分工,事前有处心积虑的计划,也有规模庞大的跟随者。
    南京留守李淮的奏疏上,对这次的暴乱定义为「民变」,其实是更坐实了一切都因刘泽宁下到地方后引发的,这是一场临时性的动乱。
    这样定义下来,应天府官员的责任就能摘乾净了。
    官家明鉴,刘泽宁下来之前,我们应天府啥事儿都没有,一切都在刘泽宁下来之后才发生的,所以责任人只能是他,与我们应天府官员无关。
    请苍天,辨忠奸。
    简单一个词的定义,其中就暗藏了这麽多小心思,可见官场人心是何等的复杂。
    赵孝骞很愤怒,不管这场民变的背后究竟藏着什麽阴谋,还是说它真的就是表面上的原因,赵孝骞都无法遏制愤怒的心情。
    李淮的奏疏通篇只是平静地阐述事实,可字里行间却分明在打官家的脸。
    因为罪魁祸首刘泽宁是监察官员,而监察府,是当初官家不顾群臣阻拦反对,不惜处置了一大批官员,在天下一片激烈反对声中坚持设立的。
    如今监察府刚设立不久,监察官员在地方上就惹出了这麽一桩大祸,所以,归根结底,最后脸都被扇肿的人只能是官家,群臣都在静静地看着他,看他的脸肿到什麽地步。
    此事幕后的真实原因,现在来不及查实,眼下最重要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消弭民变。
    盯着手中的奏疏看了许久,赵孝骞铁青着脸,冷冷道:「散朝!政事堂,监察府和枢密院主官留下,文德殿议事。」
    说完赵孝骞起身就走。
    朝会散去,朝臣们表情各异,沉默地走出了延福宫。
    知道这场民变令官家非常震怒,朝臣们自然也不敢私下议论,大家难得安静地走着,没人敢说话。
    大庆殿后殿,散朝后的赵孝骞甚至都没更衣,而是阴沉着脸匆匆步行走向文德殿。
    郑春和在他身后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地挥手,让前方挡路的宫人赶紧避让。
    赵孝骞的脚步很快,快走到文德殿时,突然道:「老郑,急召皇城司甄庆来见。」
    「还有,朕的丈人狄谘也叫来文德殿。」
    郑春和赶紧领旨,匆忙转身离去。
    文德殿内。
    赵孝骞依然脸色铁青,章惇,蔡京,韩忠彦,李清臣和许将等人坐在面前,也都是一副噤若寒蝉的样子。
    龙颜大怒的皇帝没人敢招惹,性格强势的宰相也不敢。
    许久后,殿内的君臣还没说话,甄庆和狄谘便已奉诏入殿。
    赵孝骞隐怒的目光盯上甄庆,冷冷道:「应天府辖下民变,皇城司知情否?」
    甄庆还没入殿就知大事不妙,应天府民变的消息他也是刚刚收到,结果却比李淮的奏疏慢了一步。
    这显然是皇城司的失职,他这个一把手是要被问责的。
    于是甄庆神色惶恐扑通跪下,道:「臣万死!皇城司刚刚才收到民变的消息。」
    赵孝骞冷冷道:「如此说来,民变的起因,肇事的人,等等这些你们皇城司也不知道了?」
    听出赵孝骞话里不善的语气,甄庆愈发惶恐,低声道:「此次陪同刘泽宁赴应天府的,是皇城司勾押官赵信。」
    「按照规矩,刘泽宁在明,赵信在暗,但不知何故,应天府民变发生后,直到现在臣也没收到赵信的奏报,赵信和属下十数人仿佛凭空消失在应天府地面上似的,臣以为,此事其中或许另有内幕。」
    赵孝骞咬牙道:「搞出如此严重的事,满朝文武都在盯着朕,天下人都在看朕的笑话!他们都在私下议论,说监察府的设立是朕倒行逆施,故得此恶报!」
    「甄庆,你的皇城司难道不想为朕做点什麽吗?」
    甄庆猛地将头磕在冰凉的地板上,沉声道:「臣知道怎麽做了!皇城司马上将人手散布到应天府辖下各地,不仅要找到赵信和刘泽宁的下落,也会找出民变的幕后真相!」
    赵孝骞的目光一凝:「李淮的奏疏上说,刘泽宁已死在乱民之中……」
    甄庆接口道:「官家,奏疏是奏疏,真相是真相,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皇城司的规矩就会默认他没死。」
    在座众人神情错愕之后,仿佛明白了什麽,各自捋须不语。
    甄庆这话看似含蓄,实则立场已经很鲜明了。
    站在皇城司勾当公事的立场上,甄庆不信李淮奏疏上的内容,他更相信找到赵信后,从赵信嘴里说出来的才是真相。
    赵孝骞点了点头:「那就去找,需要任何帮助朕都给你,这件事必须查清楚,不能稀里糊涂把民变镇压下去,事情就算完了,这件事完不了!」
    甄庆领旨退下,走出文德殿,甄庆的脸上已是一片骇人的杀意,他的目光阴森地扫过每一个路过的宫人,然后咬着牙匆匆朝皇城司官署快步走去。
    文德殿内,赵孝骞又将目光望向他的老丈人狄谘。
    狄谘如今是宫里的禁军诸班直都指挥使,负责拱卫皇宫的安全,赵孝骞和他后宫一众妻妾的个人安危也全交给了他。
    自家老丈人自然是信得过的,应天府民变这件事实在太恶劣,影响太大,对皇权威严是严重的挑衅,赵孝骞必须让最信任的人去解决。
    「老丈人,接下来恐怕还是要辛苦您走一趟应天府。」
    狄谘躬身抱拳:「官家但有差遣,臣赴汤蹈火。」
    赵孝骞嗯了一声,道:「调拨汴京殿前马军司两万,由您亲自率军,直奔应天府辖下下邑县和楚丘县,如今民变人数已有四万馀,他们已占据了两个县城,老丈人的任务就是平息民变。」
    狄谘有点迟疑地道:「官家说『平息』的意思是……」
    赵孝骞点头:「没错,是『平息』,不是『镇压』,这两个字眼儿的区别,老丈人应该清楚。」
    「朕深信,民变是极少数人居心不良的煽动,那四万百姓不过是听信了谣言,或是因愚昧而盲从。」
    「不到万不得已,朕不愿对普通百姓下杀手,所以辛苦老丈人平息民变,兵围两座县城,以兵威吓之,以律法慑之,以道理动之,但尽量不要动刀兵,以劝降安抚为主。」
    「平息民变后,普通百姓概不追究,释归故土,朝廷只究首恶。」
    狄谘明白了,于是抱拳道:「臣领旨。」
    赵孝骞见狄谘一脸苦色,不由同情地道:「老丈人为难了,这场仗打得没那麽痛快,但天下人都在盯着朕,若是镇压民变,大造杀孽,难免动摇社稷国祚,老丈人是自家人,还请勉为其难帮愚婿解决这个麻烦。」
    狄谘点头:「官家放心,臣尽量不动刀兵,以攻心为主,劝降民变的百姓放弃抵抗,释归故土。」
    「事不宜迟,老丈人这就调兵出城吧。」
    狄谘匆匆领旨而去。文德殿内此刻只剩了政事堂,监察府和枢密院的几位大佬。
    蔡京这马屁精顿时现出了原形,立马拱手恭维道:「臣观官家处置事态沉稳睿智,有理有据,有条不紊,足可见官家之圣明,臣不由钦敬万分,拜伏仰叹,大宋有官家掌舵,盛世可期矣。」
    事发突然后的恶劣心情顿时松快了不少,赵孝骞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就是重用奸臣的好处了,看看人家这情绪价值提供的,不偏不倚,无论时机还是力道,都把握得非常精确巧妙。
    那些自我标榜的道德君子可拉不下脸干这事儿,不信让章惇现在试试,这老货能把自己憋到窒息,也放不出一个囫囵屁。
    「元长先生会说话,以后多说一点。」赵孝骞对蔡京毫无下限的马屁行为表达了充分的赞许。
    蔡京两眼放光,他知道,自己遇到明主了!
    然而在座的章惇,许将,韩忠彦等人,却纷纷朝蔡京投去不易察觉的鄙夷目光。
    都已是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了,马屁拍得如此不知羞耻,特麽的一把年纪脸都不要了。
    章惇清咳了一声,沉声道:「官家,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弄清楚民变发生的真正原因,南京留守李淮的奏疏是否属实,其中有怎样的内幕,都必须查清。」
    旁边的监察左丞李清臣缓缓道:「禀官家,刘泽宁此人,是臣亲自召进监察府的,臣可以担保,刘泽宁的品行没有问题。」
    「无论是当年他任翰林院编撰时的秉公修史一字不改,还是后来通过的监察府考验,都足以证明刘泽宁的品行毫无瑕疵。」
    「说实话,臣不相信李淮说的话,刘泽宁下到地方后勒索贪墨,逼反当地百姓,以至酿成民变,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赵孝骞冷着脸道:「现在一切下不了定论,李淮说刘泽宁死在乱民之中,更是死无对证,只能等皇城司找到刘泽宁和赵信的下落,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 玄幻:苟家十年,我举世无敌 过分野 血之圣典 摆烂就无敌,出生秒仙帝 兵王之我是一个交警 唯冠 流放神级生育力?摆摊养崽兽夫宠 穿越成反派,男主被我爆改成女生 神医下山:美女总裁非我不嫁 温总别跪了,夫人要二婚 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 听懂食材讲话,我打造5A级景区 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 大唐:请陛下归天 替嫁病秧子,夫君他装弱骗我生崽 三岁萌娃下山寻亲,全世界争着宠 相父北伐,刘禅率魏延奇袭长安 被吃绝户?侯门主母重生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