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556章 分城:铁炉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56章分城:铁炉堡
    「建立分城。」苏奈法没有任何迟疑,就做出了决议。
    放在一两个月前,「在凛冬之锤设立分城」这件事,对苏奈法与整个臻冰部族而言,都像是一道无解的难题。
    从菲尼克斯到凛冬之锤的驻地,纵横千里的冰原上并不存在任何一条规整的道路。
    更关键的是,两地之间没有任何快速通讯手段。
    若凛冬之锤遭遇突发状况,诸如工匠叛乱丶工坊出现问题丶食物短缺等情况。
    消息传到菲尼克斯主城至少需要五天,等主城派出支援,黄花菜都凉了。
    偏偏凛冬之锤的核心价值:地脉火渠与锻造工坊,又是「动不了」的根基。
    这就意味着,臻冰部族若想消化「打下凛冬之锤」的胜利果实,只能在原地设立分城;
    可若没有有效的管控手段,分城很可能成为独立王国,不仅无法为菲尼克斯提供锻造支持,还可能成为新的隐患。
    毕竟凛冬之锤的族人对臻冰仍有芥蒂,一旦主城管控不力,异心很容易死灰复燃。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
    在高德的牵线下,菲尼克斯已经建立起了乙太网。
    只需要在凛冬之锤这边同样拉上「网线」,就能做到两地消息无延迟传达,再往凛冬之锤这边派遣一定数量的可信任的臻冰法师,通过乙太网进行远程遥控指挥,就可无痛接管凛冬之锤,无需等消息往返浪费时间。
    这就是通讯的意义,它可以打破地理阻隔。
    也就是说,其实现在的菲尼克斯完全具备了建立分城的条件。
    以往需要大量人力驻守才能解决的问题,如今只需一套乙太网系统加少量可信任的派驻法师,就能轻松解决。
    当然,交通问题还是存在的,不过在通讯问题已经解决的情况下,这并不是不能克服的问题。
    事实上,苏奈法的决议,也正是艾莎心中所中意的解决办法:凛冬之锤的工坊扎根于地脉火渠,工坊无法迁移,在此设立分城已成必然。
    不过如何让这片曾属于「敌人」的土地,真正融入臻冰部族,避免凛冬之锤的族人再起异心,也是一个大难题。
    幸好,在这方面,艾莎算是驾轻就熟。
    她早已理出了一个大致思路用来逐步消解凛冬之锤族人的抵触情绪,让此处分城成为菲尼克斯稳固的「锻造之城」与「工业之城」。
    苏奈法与艾莎巡视完锻造工坊,就回到帐篷当中,连夜敲定了接下来的分城建立计划。
    首先是改名。
    在此处建立分城之后,原先「凛冬之锤」的名字肯定是不能继续沿用了。
    凛冬之锤』这四个字,是原部族的精神图腾。
    只要还在使用,凛冬之锤的族人就会下意识记得自己曾是凛冬人,而非菲尼克斯之人。
    名字是身份的第一重印记。
    事实上,这也是高德一直在做的事。
    他一直在用无声息的方式,摒弃臻冰旧部的名头,改用菲尼克斯居民,为的就是打破部族隔阁。
    在凛冬之锤,就更是如此了。
    必须要改名,以此消除凛冬之锤族人身上凛冬之锤的印记。
    不过具体要改为什麽名字,艾莎与苏奈法达成一致,准备交由高德来定夺。
    解决了名字的精神印记后,接下来便是更为实际与直接的物质绑定。
    通过掌控分城的生存资源,让分城彻底依赖菲尼克斯,从根本上断绝独立的可能。
    方法很简单,核心就是六个字:「断其源丶控其流」。
    断其源是指,收缴凛冬之锤原有的所有食物获取渠道,全部交由菲尼克斯人手接手掌控。
    控其流则是之后分城所有的粮食都将由菲尼克斯进行按月供应。
    这虽然会增加不少运输成本,但却是必要的管控手段,北境人最看重的就是食物,只要掌控了食物,就掌控了生存底线,就断绝了反叛可能而凛冬之锤的收编过程中,人员调控将会是平衡分城功能与安全风险的重中之重。
    若让凛冬之锤的族人全员留守在原驻地,臻冰则需要派遣大量法师与管理人员入驻才能监管一切,压制潜在异心。
    这既消耗资源又易激化矛盾。
    可若强行将凛冬之锤大半族人迁移至主城菲尼克斯,不仅会破坏分城锻造体系,还会引发「被迫背井离乡」的抵触情绪。
    为此,艾莎围绕「锻造需求」「人员属性」「融合进度」三个维度,进一步细化出「分类留迁」与「梯度融合」的方案。
    所谓分类留迁,其实就是让「关键工匠留」「非核心人员迁」,保障分城运转且分散风险。
    凛冬之锤的核心价值在于锻造体系,人员调控需要服务于「锻造功能」保留,避免因人员流动导致工坊停摆。
    为此,对于凛冬之锤的族人按照对锻造体系的必要性分为两类,差异化制定留迁策略。
    包括炼金工匠丶学徒以及辅助工坊工匠等人员在内,他们是凛冬之锤锻造体系的核心但凡离开,分城的工坊将陷入瘫痪,且他们的技能与凛冬之锤的工坊丶锻造设施深度绑定。
    在这边,他们是人才,一旦迁移至菲尼克斯,就无法发挥自身价值。
    所以,这些人员必须是全员留守分城,绑定分城功能。
    但也正因为这些人是分城的核心人员,又都是凛冬之锤出身,如果不做出一定手段制衡,难免出现抱团,阴奉阳违之事。
    所以艾莎这边的思路也相当简单粗暴,一个是这些核心人员的家庭成员,特别是未成年的子嗣,都需要迁移到菲尼克斯。
    不过说法会好听许多一一搬迁到菲尼克斯接受义务教育。
    这是菲尼克斯的基本政策,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从这点看这个举动属于落实菲尼克斯的教育政策,任何人都挑不出半点毛病。
    而且让工匠们的孩子从小接受菲尼克斯文化教育,也是一种柔性制衡。
    同时,从菲尼克斯这边选出一定数量,对于锻造感兴趣的人员,进入分城工坊,跟着凛冬之锤的工匠学习锻造技艺。
    当然,他们除了是学习者,同时也将是监督者。
    另一类不直接参与锻造的非核心群体,则是采取三留七迁。
    即三成人员留守分城,跟菲尼克斯之后即将派来的管理人员混编。
    负责分城日常运转与工坊辅助工作,避免因人员过度迁移导致分城功能断层,又能在日常互动中消除隔阁。
    七成的非核心人员,分批迁移至菲尼克斯主城,避免一次性迁移引发混乱。
    他们是人员调控的主要流动群体。
    迁移前,主城会提前根据其技能匹配岗位。
    而且人员调控并非一而就,而是需要按「初期丶中期丶后期」三阶段逐步推进,避免一步到位引发反弹。
    这一思路源自高德出兵前的特意叮嘱一一他已经提早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首先是初期,即前三个月,要进行刚性管控,通过物理隔离快速稳定局面。
    分城与主城之间的人员往来将通过「通行凭证」进行管理。
    凛冬之锤留守的族人离开分城需经审批,避免核心工匠私自离开或非核心人员无序流动;
    主城派遣至分城的人员,需集中居住在「臻冰驻区分区」,与凛冬族人的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减少初期摩擦。
    核心工匠与臻冰学徒丶辅助人员的协作需严格按「岗位职责」执行。
    每日工作内容与材料使用需记录在案,由臻冰派驻法师审核,确保锻造过程透明可控;
    迁移至主城的人员需在「过渡安置区」完成培训与岗位适应,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主城核心区域工作。
    中期阶段,则是可以进行柔性互动与利益绑定,逐步消除隔阁。
    到了后期阶段,至少是半年之后,分城与主城之间的「通行凭证」制度取消。
    族人可根据工作需求与个人意愿自由往来。
    臻冰驻区分区与凛冬族人居住区的物理隔离拆除,两地人员可混居居住丶共同参与分城建设。
    核心工匠若想前往主城传授技艺,可申请「跨城任教」。
    迁移至主城的族人若想返回分城,也可申请回到分城工坊工作,无需额外审批。
    此时,人员流动已不再是管控需求,而是个人发展选择。
    凛冬之锤族人将从被动接受融合转变为主动参与融合。
    菲尼克斯,市政厅。
    一道银白色的身影掠过中央广场上空,精准地落在高德办公室的窗台上,发出一声短促的鸣叫,在提醒高德。
    高德放下手中的羽毛笔,起身走到窗边,取下绑在它脚上的信纸。
    上面写着来自凛冬之锤前线的战报丶凛冬之锤的情况汇总以及苏奈法与艾莎敲定的分城建立计划。
    一乙太网还未在凛冬之锤那边搭建,所以目前还只能通过苏奈法的魔法猎鹰苍狼进行传讯。
    「娅尔娜已伏诛,尸体以臻冰封存;凛冬之锤族人无抵抗,大长老乔兰率族归降.....工坊与地火渠完好,核心工匠全员愿留·
    战报与情况汇总都与高德预想的大差不差。
    毕竟实力差距摆在这,还是由苏奈法亲自带队,能出意外才是稀奇事。
    唯一让高德没想到的是,「凛冬之锤」的大长老乔兰会这麽识时务,在苏奈法斩杀娅尔娜之后,果断选择了投降。
    这倒是省了一些麻烦,使得这一次出征,达成了真正的无伤。
    所以,怪不得都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若是高德选择先统一再发展,在成为臻冰之王后,就指挥着臻冰法师南征北战,统一北境。
    单单出兵凛冬之锤这一事,放在小说中,少说也得二十章节起步:
    徵兵备战丶粮草筹集,到行军途中的波折丶与凛冬之锤的数次交锋,再到决战时的险象环生,最后才是惨胜后的收编.....
    另外收编面临的难题更是一个都解决不了:没有乙太网与充足的粮食,根本做不到建立与掌控分城。
    而如今经过两年的发展,强盛的菲尼克斯再兵发曾经与自己齐名的凛冬之锤,直接就是一个平推,连一场像样的硬仗都没有,乏善可陈。
    至于两人敲定的分城建立计划,在高德看来也是相当周全。
    每一步都考虑到了北境的特殊性与凛冬之锤的部族属性,基本没有什麽可以改进的地方了。
    毕竟在这一块领域,其实苏奈法与艾莎才是专业的。
    一个熟悉北境部族的生存逻辑,一个擅长统筹管理与细节把控,他反而是个门外汉。
    顶多说是凭藉前世的见识,能提供一些两人一时想不到的思路。
    但要将思路完善,因地制宜地进行落地,还是得靠她们两人自身的才能。
    整个收编凛冬之锤的过程顺风顺水,到最后落在高德手上真正要做的事情,竟然只剩下一个给分城定名之事。
    这种「甩手掌柜」的感觉,让他忍不住轻笑出声。
    分城的名字。
    高德略一沉思,很快就有了主意,伸手拿过一张羊皮纸,执笔写下了回覆:
    铁炉堡。
    既是为了在难以回去的情况下,给这个世界增添一点自己熟悉的事物,也是寄托他对于这座分城的厚望。
    毕竟在前世,铁炉堡就是工业城邦的标杆。
    高德希望,这个世界的铁炉堡也同样如此,成为北境乃至诺兰大陆的标杆工业城市。
    送走苍岚,又扫了眼桌上的人口迁移计划,高德忽然意识到一点:
    北境看似落后,却藏着一个天然的「城市化红利」。
    这里没有农耕文明的束缚,没有自耕农对土地的执念,城市化进程几乎没有阻力。
    农耕社会,城市化最难的就是土地解绑。
    农民祖祖辈辈依赖土地生存,哪怕城市里有更好的机会,也不愿轻易离开。
    可北境不一样,这里天寒地冻,根本不适合耕种,北境人从一开始就靠打猎丶采集丶
    锻造为生,过着游牧生活,没有土地是根的观念。
    这意味着,菲尼克斯推动城市化时,无需像前世那样「废除井田制」「土地改革」。
    无需面对农民的抵触与反抗。
    只需提供稳定的工作丶充足的粮食丶安全的住所,北境人就会主动向城市聚集。
    「统一之后,北境的发展速度会比我想像中的还要快。」高德忍不住感叹。
    北境人本身就过着「逐资源而居」的生活,只要城市能提供稳定的生活,他们自然会「用脚投票」,主动融入城市。
    更关键的是,北境的「无农业」特性,让菲尼克斯从一开始就能按「工业化标准」建设农场,而无需改造传统农业。
    高德当初筹建农场时,就没有走「小农经济」的老路,而是直接引入「规模化种植」
    理念。
    这同样也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柱,而城市化,正是工业化的基础。
    工业化,则是能引发城市的快速发展跃迁。
    两者相辅相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权力巅峰从借调纪委开始 天山画壁 重回末世,从抛弃白眼狼全家开始 我在规则怪谈里无视规则 黄袍加身 斗罗:绝世之永世曦光 年代:重生五六,大国工业 诡骨匠:纸人点眼不要命啦! 隐秘买家 末日求生:我靠农场系统堆满粮仓 老公哑巴我喇叭,一言不合怼全家 用成仙骗我送外卖? 造化图 翅膀硬了你叛师,我留一手你哭啥 全民航海:我的载具是玄武 穿越兽世后,恶雌被兽夫们追着宠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人在峨眉,开局获取金色词条 玉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