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如果,如果你没去过北方。
你大概不会明白,秋天的美。
你以为漫天的落叶伴随的是萧索的秋风?
其实它洒落的是满地的金黄。
你以为它万物停止了生长?
其实它瓜果正熟,鱼儿正肥。
鸡鸭牛羊膘肥体壮,金黄色的原野上,泛着的是菌子的清香。
~
“今儿射的鹿肥,给我蒸一碗血。”
燕王朱棣,从一匹健硕的口外枣红马上下来,扔了猎物给仆人之後,在一众仆人侍卫恭送之中,从王府的西苑,朝王府中路走去。
燕王府的前身,正是前元皇宫,太子居住的宫禁。
形式格局都比其他大明藩王的府邸,更带着几分威严。
他一路前行,脚步极快,走到自己的体仁斋内,就见妻子徐妙云正坐在院落之中,跟几名老嬷嬷,仔细的做着手中的针线。
“王爷回来了?”
徐妙云抬头,温和一笑。
其实她算不得美人,但举手投足之间却满是一种,让男人格外的安心的气质。就好似一池春水,带给人前所未有的安定。
“这又忙什麽呢?”
朱棣笑声之後,周围几个老嬷嬷识趣的起身,让院落之中只有他们夫妻二人。
“做几件棉袄!”
徐妙云的银针在头发上摩擦两下,“马上就冬天了!”
“那里就用你做了!”朱棣坐下笑道,“咱们府上养着那麽多裁缝......”
说着,他眼神一顿,因他发现徐妙云所做的棉袄,比寻常人的尺寸要了大了几分。
“咱们府上的自然不用妾身做!”
徐妙云笑道,“可是老大在京师,我怕他.....?”
说着,她低下头,“寄人篱下人的日子,可不好过!”
骤然,朱棣心中的好心情顿时不翼而飞。
寄人篱下!
他的嫡长子朱高炽如今就在京中,过的可不就是寄人篱下的日子吗?
若是在北平,他的嫡长子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嫡皇孙,未来的燕藩继承人。可是在京城,只不过是寻常皇孙而已。
“我多做几件,让我弟弟们给老大送去!”
徐妙云又道,“南边的冬天,其实比北平还冷....老大从小就最怕冷....”
朱棣默默的看着妻子,心生几分歉意,“都是我不好,当初不让老大去京城就好了!”
“爷,您又多心了!”
徐妙云抬头笑笑,“妾身就是想儿子了,可没那个意思!”
“我...”
朱棣刚开口,馀光瞥见一名心腹侍卫出现在院外。
~~
“千岁,两封信!”
偏院密室之中,心腹张玉双手捧着两封信,送到朱棣的面前。
“何时来的?”朱棣沉声问道。
“就在刚才!”张玉说着,後退出去关上门窗。
朱棣等待片刻之後,透过琉璃窗朝外眺望片刻,打开其中一封。
“曹国公李景隆,再获圣心.....”
寥寥两语,一手极其工整的馆阁体,显然出自名家之手。
“再获...?”
朱棣沉吟片刻,而後一笑,“二丫头,我就知道,你没那麽简单!呵呵呵.....”
脸上笑着,他打开第二封。
但眨眼之间,身子猛的一抖。
哐当一声,撞在门框上,魁伟的身子好似站不稳一般不住的发抖。
眉眼之间,先是深深的恐惧,而後是不可抑制的狂喜,再然後又是微微的迷茫...
但随即他马上低头,再次仔细的看了一眼那三个字,好似有着千言万语一般。
“事成矣!”
“成?”
朱棣的瞳孔瞬间放大,口中喃喃,“成了?”
然後,他好似不确定再看了一眼。
接着,他靠着墙壁,缓缓无力的坐在椅子上。
闭着双眼,微微仰头。
“这不怪我!”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请到用户中心-「站内信」页面查看!
他念叨一句,“真不怪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我不该死呀!”
然後,似乎有泪萦绕着他的眼眶。
他不经意抬头,正看见屋内墙壁正中央挂着的一幅字。
物竞天择!
这几个字好似给了他力量一般,让他坐直了身体。
“呵!”
朱棣陡然一笑,“成了!???哈哈!呵呵!哈哈哈!”
笑着,他又突然捂住嘴,似乎生怕别人听见他的笑声。
而後他低着头呆呆的坐着....
~
许久之後,朱棣站起身。
拿起火摺子,将手中两封信点燃,看着它们在痰盂之中化作灰烬,然後才慢步出屋。
守在远处廊檐下的张玉,低着头快步走来。
“千岁?”
“今年给曹国公的年礼多加些!”朱棣低声道。
张玉面露迷茫,“已比东宫的更多....”说着,他陡然改口,“再加倍?”
“不够!”
朱棣摇头,“要有诚意!”
说着,他继续朝徐妙云所在的方向走去,口中继续道,“秋来了,一年也快过去了。北平诸将,尤其是岳父以前手下的将领,年礼全部加倍!另外,朝中那些老军侯们....嗯,挑教过我骑射的,多给年礼!”
~~
北方的秋奔放,南方的秋...温和。
在北方漫天落叶的时候,应天府才刚去了夏日的燥热。
皇太子朱标於洪武二十四年十月初一返回京师应天府。当然,他的回归,带着无上的,专属於大明帝国储君的荣光。
其实对大明帝国的武臣而言,皇太子去哪里,见了谁,得到了什麽赞许对他们而言一点都不重要。反正他们将来要效忠的,也是这个人。
但对於文官集团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欢欣鼓舞。
因为皇太子已经明确的对天下释放了一个信号,他治理大明帝国的方式,不再是一味的单纯的...武力!
而是更看重官绅的意见,以及民间的声音!
~
“怎麽瘦这麽多?”
紫禁城郭惠妃所在的万安宫中,朱元璋皱眉看着朱标,“脸都尖了?”
说着,他抓起朱标的手,反覆的看,“外边吃的不好?”
朱标低头笑道,“回来的时候赶上秋老虎了,中暑一回!”
“啧!”
朱元璋顿时怒道,“都是那些狗奴才伺候的不尽心....”
“爹!”
朱标笑笑,“谁都不怨!”说着,他感叹道,“以前在宫中,儿子以为自己的身子够强健了,可这回出去才知道,什麽叫长在深宫夫人之手....哎,看着五大三粗,其实....都是虚胖,哈哈!”
“啥话!”
朱元璋皱眉,“又不让你骑马打仗!吕布身子壮,能打几个?项羽万人敌...”
说着,他似乎觉得不太吉利,骤然改口道,“让你姨娘好好给你补补!”
话音落下,就见郭惠妃带人端着数十样菜肴,笑着走来。
“听说你要回来呀,你爹早就吩咐了!”
郭惠妃对太子朱标笑道,“好吃好喝,赶紧给他的好大儿子预备着!呵呵呵!”
闻言,朱元璋莞尔。
但朱标却看着桌上,那.......满是油腻,甜口的菜肴,有些心中发怵。
这一路回来,只要吃的稍微油腻些,他就呕吐不止。
时间长了,现在见着这些荤腥是打心里怕了。
“多吃点!”
但越是怕什麽越来什麽。
朱元璋夹了一筷子芋头蒸肉,放在朱标面前的碟子当中,“这广西的芋头,总共就进献来三筐,知道你喜欢吃,咱都没舍得先用!尝尝你姨娘的手艺,趁热!”
朱标迟疑片刻,“父皇,二弟呢?”
“别提他,又出去瞎胡闹了!”朱元璋闷声道,“就长了一颗玩闹的心!”
这样也好!
朱标心中暗道一句。
这回去西安,其实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对西北军务进行了无声的洗牌。而是他发现,他的二弟,大明第一强藩秦藩,其实并无野心。
“你快吃呀!”朱元璋催促。
朱标提起筷子,微微有些犹豫。
“哎!”
突听朱元璋继续道,“老三病了,也不知这时候戴先生到了太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