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皇叔出手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在皇城的另一头,太子府中却灯火通明。
    朱标披衣立于案前,身旁站着王侍郎与曹给事,两人皆神情凝重。
    “太子殿下,魏国公旧部近日频繁出入驿馆,几位退役校尉竟也聚于坊市酒肆,属下担心......”王侍郎压低声音,“这恐是借机聚众。”
    朱标垂眸不语,指间敲着玉案,片刻才开口:“此人当年拥兵百万,虽有功,但亦多私。”
    曹给事插话:“张安一事后,东宫声威骤起,魏公旧部或心生忌惮,妄动军心,是要试探太子底线。”
    朱标摇头:“不,他们不是在试探我,是在押注。
    “押注?”两人面面相觑。
    “押皇位将来是否还在我身上。”朱标目光如刃,语气清冷,“张安被废之后,谁都看得出,父皇未再言语,既未深追东厂,又未召我训示,正是留白??给人等自乱阵脚。”
    王侍郎若有所思:“这......倒与皇叔之前所言如出一辙。”
    朱标顿了顿,忽抬头道:“传信皇叔,就说我明日早朝后亲访,求教‘世族制衡‘之策。”
    翌日清晨,寒霜凝地,朱标果然早早结束朝议,披风离宫,直赴朱瀚府邸。
    朱瀚早已等候,两人入室相对,朱标开门见山:
    “皇叔,魏国公府欲动兵,我不动,是让他们轻狂;我动,又恐满朝议论我心生忌惮,欲除宿将。此局,进退皆难。”
    朱瀚不答,反问:“若让你亲征魏国公,你敢否?”
    朱标眼眸一震:“亲征?”
    朱瀚缓步行至案前,取出一卷舆图,摊于案上:“魏国公勋旧,虽退不忘权。若东宫有人亲赴军地,以整训为名,招兵训练,实为接掌调兵之权。你若亲行,一则平其野心,二则掌其势。”
    朱标思索片刻:“如此,倒也可试。”
    朱瀚却轻轻摇头:“试?你以为这是下棋?这是兵锋所指,稍有不慎,就是弑臣、逼功之名。你若真亲行,便不能只是平心抚旧,要让他们‘心服,还得让朝臣口服”,百姓‘目服‘。”
    他眼神渐冷,缓缓道:“此行一动,便是你为储君以来,第一次带兵、出征、掌调动、建威信。若不能胜,你的位置,将岌岌可危。”
    朱标深吸一口气:“我若不胜,也绝不退。”
    朱瀚看着他,点了点头,语气忽然一转:“那便去。黄册清点,将旗移交、旧军换操,我会让人事先安排好。但此事之后,你将不再是只会读书的太子。”
    他收起舆图,语气顿重:“你将成为,能坐镇乾坤的大明储君。”
    朱标起身,拱手一拜:“皇叔之教,标儿铭心。此行若不成,我也不配称朱家之子。”
    三日后,太子朱标亲赴西南演武场,以天子储君之名,祭旗训兵。
    魏国公之子世子徐昂亲自迎接,满面春风,然言语之中却暗藏试探:
    “太子殿下亲临,乃军中之幸,只是......寒冬将至,军伍未必操练如常。”
    朱标微笑颔首,轻声回道:“本宫来此,不为操练,而是为拣将。”
    徐昂怔住:“……………将?”
    朱标转身看向满营将卒,朗声道:“大明江山,需能征善战之将。旧人若堪用,本宫敬之;若不能用,哪怕是百战老将,也得让贤。”
    他话音未落,身后早有人将纸笔奉上,立时张榜:
    择良将十人,调入内营,亲授军策;失训懈怠者,?籍归农,永不录用。
    此举一出,魏国公府震怒,而军中却群情激荡。
    数位年轻将领踊跃而出,当夜即入营操演。
    三日之后,朱标亲自设擂,点将比试。
    其人虽无军功,但素读兵书,临场指挥不落下风,连连调兵设阵,破旧营布防三处,逼得徐昂不得不亲自上场解围。
    至此,军心尽归太子,旧将亦不敢妄言。
    而后,朱标亲笔奏疏:
    “旧营可用者五百余人,余皆老朽,奏请裁汰,择新锐补入。并请皇上诏令,设太子护军府,以备调遣。”
    此奏一出,朱元璋沉吟良久,终于批下四字:“善,可照办。”
    这日清晨,朱瀚换了便服,随行仅带一人,悄然入了西华坊。
    此处乃京中旧坊,少有显贵涉足,却人声鼎沸,街铺紧凑,极具市井气。
    他走进一家字铺,掌柜看他一眼,连忙笑迎:“客官要纸?还是笔砚?”
    朱瀚并不答话,只低声道:“叫‘红泥,她还在吗?”
    掌柜一听,神色一凛,目光在他面上扫过一瞬,低声答:“阁楼上间,第三扇门。”
    朱瀚点头,缓步登楼。
    推门而入,房中陈设极简,窗外枯竹萧萧。
    一位衣衫素净的中年女子正研墨写符,眉宇深沉。见他进来,也不惊讶,只道:
    “殿下终于来了。”
    朱瀚轻笑,关上门:“你果然早已知道。”
    “我若不知,怎敢留这摊子?”
    女子放下笔,抬眼看他,“三年前你安排我入市井,说要我查活脉”,我便猜到,你是在为将来布子。如今太子立威,勋贵焦躁,你却出现在这儿,说明......你知道有人要动‘命脉‘了。”
    朱瀚缓缓坐下,沉声道:“兵权之争未完,接下来,是粮道、钱谷、漕运、户部??这些,才是真正的命脉。”
    女子皱眉:“你要我查谁?”
    朱瀚低声报出三个名字。
    女子手指一顿,眼底划过一丝震动:“他们三人......一个是中书省的录事,一个是工部的旧吏,还有一个是吏部的小官,谁都不显眼。”
    朱瀚淡淡道:“不显眼,才敢动真手。”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录,轻声交代:“他们过去五年里,在洛阳、扬州和大名府各设私庄,且皆与数位解职勋贵暗通款曲。这背后若无牵连,我也不信。”
    女子接过,略一翻阅,点头:“我明白了。这是第二局。”
    “也是最难的一局。”朱瀚语气缓缓,“此局无兵、无将、无战阵,但败则根毁,赢则根固。”
    女子一怔,忽然轻笑:“你在为朱标打根基。”
    朱瀚神色微变,看着她许久,忽而道:“我为朱家打根基。”
    与此同时,太子东宫。
    顾清萍正为朱标整理早朝所用衣冠。
    她目光专注,手法温和,朱标望着她,忽然问道:
    “你说......皇叔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顾清萍抬眼一笑:“太子何出此言?”
    朱标沉声道:“自我出征以来,他只与我通了一封言简意赅的密信,回京后亦未召我同议。以他之性,不是冷漠,而是刻意。
    顾清萍想了想,低声回道:“也许是因为你已能独当一面,皇叔想让你自行应局。”
    朱标默然。
    他并非不明白朱瀚的苦心??正因太子渐稳,权柄初学,他不能再事事依仗皇叔,否者无论外朝怎么看,他自己心里也站不直。
    顾清萍忽然扶住他袍角,低声道:“你去找他吧。别做太子,去做侄儿。”
    朱标一怔,随即轻声应:“好。”
    夜色沉沉,朱标披风步入朱瀚府中时,府内一片寂静。
    他未通禀,径直穿过庭院,来到后堂,只见朱瀚正立于香案前,焚香静坐,身旁桌上,是刚封好的三封密信。
    “皇叔。”朱标低唤。
    朱瀚睁眼,似早已知他来,淡笑:“你来了。”
    “我想来看看你。”朱标走近一步,看着桌上信封,问,“这是......?”
    朱瀚起身,不避讳:“给三人写的信,都是我过去的旧部,如今多隐于野,有的改名换姓,有的佯作疯癫。”
    朱标神色复杂:“你要他们回京?”
    朱瀚摇头:“不。我要他们散入江南、山西、山东,去盯那些学谷、理户、执漕的低阶吏员。”
    “这是第三局了。”
    朱标怔然:“又是第三局?”
    朱瀚将他拉至窗前,指着远处宫阙灯火,一字一句道:
    “第一局,是除心腹之患,张安、东厂,皆是利刃所向。”
    “第二局,是立军威。你亲征平旧将,立太子威信。”
    “第三局,是断根断血,剪除那些依附旧勋、贿通官场的腐枝??这才是打牢你根基的根本。’
    朱标眼中泛光,声音低沉:“你一直在做这些,却不让我插手,是怕我惹祸?”
    朱瀚摇头:“是怕你染手。”
    “政争之中,最污浊的就是这根脉之斗。你是太子,是储君,你不能沾得太深,否则,便落人话柄。你要的,是威信,是姿态,是“势”;而这些暗地清扫的手脚,该我来做。”
    “你只需,走在光里。”
    朱标再难自抑,重重跪下:“皇叔……………”
    朱瀚却叹了口气,伸手将他扶起:“别叫我皇叔,叫我一声‘朱瀚’。”
    “从今往后,你才是主君。我为你扫雪除荆,可终有一日,你要独自披甲破风。”
    朱标立于灯下,双手紧握,久久无言。
    京师已入冬,晨雾缭绕,灰白天色似水墨泼洒,给这座权势交缠的古都披上了几分肃杀之气。
    朱瀚慢慢合上册子,抬眸道:“从山东入漕,至扬州分粮,途中三省五府,几处漕渠都有‘漏‘,更员上下联手,所吞皆以十万计。再往上追,三年内更替的地方小吏,大多是吏部‘平调”,背后......皆是一人手笔。”
    亲信沈岩肃声问:“是那位姓祝的吏部郎中?”
    朱瀚点点头:“祝茂阳,工于表忠,不显锋芒,却在五年内连提七位吏员入京为用,皆在要口任职。如今这股水脉,已成一条暗流。”
    沈岩面露冷色:“王爷,是否需将其交予太子府处置?”
    “不急。”朱瀚微笑,却带寒意,“朱标的护军府才成,不宜过早动吏部之根。再者,祝茂阳此人虽暗,却并非野心家。他这般布线,只为自己日后求一个侍郎之位,不值得动太子的刀。”
    他顿了顿,忽道:“但他背后那位......就值得了。”
    沈岩眼神骤冷:“您是说??兵部尚书,罗文谨?”
    朱瀚颔首。
    “祝茂阳为人谨慎,不敢轻动,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过是‘尾鳍”。但罗文谨却不一样,他能让祝茂阳调吏、掌漕、输粮,却又不留下痕迹,这种人,才是朝堂真正的‘老狐’。
    “更重要的,是他未表态。”
    沈岩点头:“太子威立之后,大多朝臣皆暗中示好,唯独罗尚书按兵不动,不贺,不忤,不谏,极为诡异。”
    “诡异才说明他在等。”朱瀚缓声道,“等东宫之局能否长稳,等皇上是否有变心,等朱标是否真能执政。他不赌,他要坐收‘。”
    他眼中划过一抹讥讽:“可惜他忘了,大明不是他罗家的鱼池。’
    数日后,一场风波悄然酝酿。
    户部尚书沈宜之,因查验山东漕仓时突发疾病,暴毙于官舍。
    同一夜,工部侍郎吴谦自府中骑马而出,途中坠马身亡。
    两位朝廷实任重臣,先后“猝死”,在朝中掀起不小波澜。
    消息传入东宫时,朱标正与王侍郎议新年赈粮一事。他手中笔一顿,脸色凝重:
    “二人皆属同脉,一夜之间尽亡......是凑巧?还是有人拔根?”
    王侍郎面色也极为严峻:“殿下,臣查阅前奏折,两人虽职不同,却皆涉鲁南漕道近年亏损案,且......皆为罗文谨门生。
    朱标眼神一冷,放下笔,沉声道:“皇叔出手了。”
    “他为何不告我?”
    王侍郎低声道:“王爷之性,凡事先定后奏。他若要动人,必已锁定证据,再由人亲动,不留痕迹。他这样做,是怕太子卷入其中,沾染党争之讥。”
    朱标沉默良久,终是缓缓道:“可这次,我不能再避事了。”
    他站起身,望向窗外漫天雾色:
    “若我真想登那座高台,就不能总靠他去掀风。”
    “该是我,接下一场雷了。”
    三日后,太子朱标在午朝之后,忽然启奏:
    “臣于近日阅漕折有感,诸多仓储司署亏损不明,若不清核,必致军饷溃乱。请皇上准许东宫设专署‘清漕司”,暂借五品以下户部吏员十人,驻鲁南查仓,旨在惩贪补空,厘清漕策。”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名义:我下场后,祁同伟必须进步 皇修 纵横游戏世界,从拉满被动技开始 亲哥当她路边草,豪门继兄宠她超标 超凡大谱系 随母改嫁旺新家,重生嫡女嘎嘎乱杀 五个哥哥上门接,大佬假千金她不装了! 开局齐祖模板!梅西C罗求我入籍 穿越七零做外贸 开局丹田被废,我靠炼丹杀疯了 开局晋升亲王,一念破境大宗师 神话高武:开局契约孙大圣 当怂包穿进现代灵异文中 陆江仙的修仙之路 洪荒血神分身演星河 游戏王:我有全额外 不无辜 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看到弹幕后,我爬了皇帝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