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骥的做法还是十分谨慎的。
应该说,在历代的锦衣卫指挥使当中,朱骥算是为数不多名声还算不错的。
至于原因嘛,也很简单……朱骥守法!
这话听着有点荒谬,但对于锦衣卫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了。
这些年来,但凡是朱骥办过的案子,基本上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审案的时候,他也很少动用酷烈的刑罚。
正因如此,在成化朝东,西厂猖獗的情况下,朱骥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反而受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赞誉。
但对于朱佑樘来说,朱骥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他是成化皇帝的亲信。
一个被文臣清流赞誉的锦衣卫指挥使,却是皇帝陛下的真正心腹,这听起来好像有些矛盾。
可事实就是如此,朱骥当年被流放之后,是成化皇帝亲自赦免了他,将他官复原职。
后来也是成化皇帝一步步提拔他,让他坐上了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
所以对于朱骥来说,成化皇帝对他,是真正的天恩浩荡。
这也是这次朱佑樘愿意将这桩案子交给朱骥来审的原因。
他想看看,这位被自己的父皇信重多年,甚至愿意让他以都指挥使的身份掌锦衣卫事的大臣,到底是否如他印象当中的那般忠心不二。
所幸的是,朱骥也没有让他失望。
刚刚呈上的这份密奏当中,列举了李孜省一党的许多罪状,事实清楚,脉络明晰,涉及的人员范围虽广,但也足够精确,有尚未审查清楚的地方,也专门做了解释和标记。
这麽短的时间内,能够查出这麽多的东西,无疑是朱骥能力的体现。
但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外朝对此,并没有任何特殊的反应。
那些科道言官,虽然还在追着李孜省一党不放,但密奏当中呈现的这些证据和供词,他们的奏章当中,都没有明确提及。
甚至于,现如今朝堂上的主攻火力,都已经集中到了阁部大臣这边。
这意味着锦衣卫虽然查到了这麽多的罪证,但是,却没有一丝一毫向外泄露。
单从这点来说,朱佑樘还是十分满意的。
不过,也是时候了。
将奏章看完之后,朱佑樘沉吟片刻,很快便做出了决定。
他将一旁的朱笔拿起,在奏章当中圈定了几个人名,随后,命人送回到朱骥的手中,道。
「司礼监这边对梁芳等人的审问也差不多了,这几个人是李孜省一党的核心党羽,所涉案情众多,不可姑息。」
「你可持此朱批,率锦衣卫将其捕入诏狱,严加勘问,相关人员一应田宅家产,俱行封存,待朝廷有所定议之后再行处置。」
沉吟片刻之后,朱佑樘又侧身对着一旁的郭镛吩咐道。
「传一道旨意下去,近段时间朝廷政务繁忙,文武百官凡有品级者,无公务不得随意出城。」
这话一出,朱骥和郭镛二人齐齐一惊。
如果说,将李孜省一党捕入诏狱还算是顺理成章的话,那麽,禁止百官随意出城,可就更让人忍不住多想了。
拖了这麽久,天子总算是打算彻底处置李孜省一党了吗?
不过即便猜到了这些,他们也不敢多说什麽。
就在此时,朱佑樘的第三道口谕也随之下达,只见他将内阁刚刚呈递上来的几份奏章找出来,在上头批了两句话之后,又吩咐道。
「派人分别去内阁和万安的府邸传话,所请致仕不允,万安那边,让戴义亲自去。」
「是……」
宫中的这些命令,最先得到消息的人,自然是内阁。
毕竟,草拟诏旨还得内阁出面,因此,当刘吉听了宫中传出的口谕之后,立刻就绷紧了心神。
此时,尹直刚好过来,手中拿着一份奏章,道。
「次辅大人,这是万阁老的致仕疏,已经是第二份了,你看,我等是否要跟上?」
到了他们这等地步的人,不管是不是真的想要致仕,流程是必须要走的。
所以,乞骸骨的奏章呈递上去之后,宫中不出意外的下了慰留的旨意,驳回了请奏。
「我听说,今天午后,司礼监的戴公公亲自去万安的府邸传旨的?」
刘吉想着天子下令拘捕李孜省一党的消息,看着面前新的致仕疏,若有所思的开口问道。
尹直点头,道:「不过看这情形,万阁老并没有想要回来的意思,和这道奏章一起送来的,还有他告病的条子,说是突发风疾,卧床不起了。」
这也是让尹直觉得有些奇怪的地方。
作为内阁首辅,受到激烈的弹劾之后,不管是为了避嫌,还是为了面子,暂时归府待勘,都还能算说的过去。
但这种举动本是为了表明态度。
一般情况下来说,天子派人慰留,就是在表示自己的信任,算是递了台阶,全了万安的面子。
这种情况下,只要万安不是真心想要求去,那麽,他就应该顺坡下驴,赶快回内阁办事。
可没曾想,天子都亲自派戴义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过去了,万安竟然还是不肯回来。
难道说,这老东西真的打算致仕?
尹直皱了皱眉,心中又觉得这不太可能,毕竟,以万安的性格,不像是这麽容易就放弃的人。
刘吉闻言,眉头也有些微拧,片刻之后,他摇了摇头,道。
「万阁老那边如何,不是你我能管得了的,致仕的奏章,你我上一道就够了,当下京中局势动荡,不宜再生变故。」
「相较这个,我更关心的是另一桩事。」
说着话,刘吉站起身来,在身后的案牍当中,抽出了几份奏章,放到了尹直的面前。
「这些是自万阁老回府待勘之后,这几日科道新上的奏章,你看看……」
尹直立刻打起了精神,翻开奏章开始细细看了起来。
不出意外的是,越看下去,他的眉头越发的皱紧。
自打上次李文祥之事后,科道弹劾朝中重臣的情况越发频繁。
尤其是内阁的这几个人,更是几乎每天都要被弹劾一遍。
如今摆在面前的这几份奏章更是胆大,不仅弹劾了内阁,更是连六部的尚书侍郎,都一并纳入了弹劾的范围。
粗粗翻了一遍奏章,尹直发现,六部当中有近一半的尚书侍郎,都受到了弹劾。
甚至于,连都察院的右都御史和右副都御史都未能幸免。
「这帮清流,这到底是想做什麽?」
「难道说一个万安回府待勘,竟然让他们得意忘形成了这个样子?」
刘吉有些沉默,片刻之后,他微微抬头,目光当中也多了几分慎重。
「科道这次的反扑来势汹汹,万安归府待勘助长了他们的气焰,这种敏感的时候,陛下又下了这样的旨意,怕是要不了几日,就该是最关键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