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六科的办公地点,设置在午门之内,各房离得很近,所以,吏科这边的动静,很快就吸引了其他给事中的注意。
一时之间,众人皆是义愤填膺,议论纷纷。
「王给事中,陛下向来仁厚,听言纳谏,此等诏书,定然是内阁的主意,依我看,我等应当即刻入宫,当面向陛下陈情。」
一阵议论当中,礼科给事中韩重,将目光看向了最先发出质疑的王质身上。
按照惯例,六科每科应有都给事中一名,左,右给事中各一名,给事中数名。
但实际上,由于种种缘故,现如今除了礼科和兵科各有一名都给事中外,其他各科都只有普通的给事中理事。
事实上,这段时间的朝堂上,不少给事中之所以蹦躂的这麽欢实,本质上也是想要藉此机会露露脸,然后拿下那空缺已久的官职。
而毋庸置疑的是,吏科当中,王质就是那个一直冲在最前头的人。
「不错,这份诏书明显是万安的报复,定非陛下圣意,王给事中可带领我们,一同入宫覆奏,定能保李文祥安然无恙。」
人群中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王质却迟迟未曾开口。
此时的他,心里可谓是无比的纠结。
诚然,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传奉官一事上,冲在最前头,既是为了正本清源,扫清朝堂妖氛,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再进一步。
但是,他到底也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样,完全的大义凛然之辈。
王质很清楚,这个时候进宫意味着什麽。
不管这份诏书,是不是出自万安的手笔,那份票拟上的朱批,都写的清清楚楚,照票拟旨。
也就是说,天子肯定是看过内阁的票拟的。
所以其他的给事中所谓的万安蒙蔽了皇帝,概率非常小。
真要是进宫了,万一这就是皇帝的旨意,那六科可就成了抗旨加逼宫的双重罪名了。
别看大明的科道好似蹦躂的很欢,但实际上,真要是惹恼了皇帝,什麽言官御史,通通都不好使。
所以王质心里,其实是不敢冒这个险的。
但问题是,这气氛都已经烘托到这了,他要是退缩,岂不显得有些怯懦?
眼瞧着让他前去的呼声越来越高,王质的心中也有些着急,正当他犹豫着要不要说些什麽的时候,忽然一道身影的出现,让他像是看到了救兵一般。
「看,是吏部的徐侍郎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之间一个五十多岁的清瘦老者,正朝这边走来。
「出什麽事了?」
此人正是如今的吏部左侍郎,也是曾经的东宫旧臣,在清流当中同样威望很高的徐溥。
他的到来,总算是让原本有些混乱的六科平静了下来。
于是,很快便有人将实情的经过对徐溥说了一遍,后者看着眼前的奏章和诏书,眉头紧皱,道。
「官员上奏广开言路,这是劝谏陛下,岂有革除功名之理?内阁此举,确实不妥。」
话音落下,周围的给事中们顿时深表认同。
不过,还未等他们继续开口,徐溥便继续道。
「不过,尔等围聚在此聒噪,也同样并非正道,既有朱批御笔,圣旨诏书,吾等亦不可抗旨不遵。」
「何况,此等事情,只有我等知晓,如何能与万安等人相抗,还是应该即刻抄发有司,再行论救。」
这一番话,顿时说进了王质的心坎里。
要知道,六科名义上虽然有批驳之权,但是,这种批驳和唐朝门下省的批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六科的职能在于监察诏书的流程,换句话说,六科最大的用处实际在于,保证诏书的下达,的确是出自皇帝,而非被他人矫诏。
这一点,从六科需要留存批红的奏章副本,并检查诏书,朝发各部的日常差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本质上来说,六科是不具备封还圣旨的权力的,只要确定流程没有问题,诏书的确是经过皇帝批准的,那麽,六科就必须要执行,否则便是失职。
因此,哪怕对于这份诏书,他们这些给事中再不满,也仍旧需要照旨意执行,然后再另外上奏抗议。
这才是正常的流程。
「徐侍郎所言有理,我等这就去做奏章,务必不能让李文祥这等忠直之臣,就此含冤被罢。」
有了徐溥的这番话,王质连忙就坡下驴,将话题引导开来,于是,一场风波便就此暂时消弭下来。
待到众人都渐渐散去之后,徐溥在王质的公房当中坐下,后者这才松了口气,道。
「今日多谢徐侍郎替下官解围,否则,真要是闹将起来,怕是不仅李文祥救不得,还要把我等都搭进去。」
徐溥的面容清癯,坐在那里,莫名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感觉,他点了点头,道。
「科道乃是言路所在,理当踊跃进言,匡正君过,但是,也要注意不可言辞过激。」
「这份奏章我刚刚看过,李文祥的有些言语,的确不妥,你们若要论救,也需谨慎一些,不可再在这一点上,被人抓住把柄。」
「是……」
吏科和吏部之间,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存在绝对的统属关系,甚至于,吏科大多数时候,还肩负着监督吏部职能执行的责任。
但事实上,这也只是理论上而已,虽然六科号称职小权重,可职小就是职小,在吏部侍郎这样的三品大员面前,还是要以下官自居的。
何况,徐溥本人在清流中的声望很高,早年在东宫侍读,后来虽然被调离东宫,但始终被视为是东宫旧臣,其地位甚至要比尚未有实职的少詹事刘健,要更高上几分。
「不知徐侍郎今日亲自前来,可有何事?」
让人送上一杯热茶,王质很快便开口问道。
吏部和六科的办公地并不在一个地方,所以,徐溥肯定是有事前来。
「没什麽大事,只是马上月中,该到了吏部文书核查之时,我将最新一批的文书送到吏科来,给你们过目。」
说着,徐溥拿出了一叠文书,送到了王质的面前。
这可让后者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的确,按照惯例,吏科每隔半个月,要核查一遍吏部的文书记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监督吏部对于下发的诏书命令执行的状况,避免拖延。
但是,这样的小事,劳动徐溥这个吏部侍郎亲自前来,也未免太过兴师动众了些。
于是,迟疑片刻后,王质很快站起身来,来到门口看了看外头。
眼瞧着没人注意这边,他这才将房门半合,转回头压低了声音,问道。
「此时人多眼杂,老师亲自前来,可是有什麽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