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质的这番话,顿时在一干科道当中,引起了一阵议论。
科道这个群体,一般情况下会被贴上两个标签,分别是年轻和敢言,往往带着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拗劲儿。
但事实上,六科和十三道还有不同。
十三道御史,有很多都是从新科进士当中选用的,所以,他们是最符合科道官刻板印象的群体。
相对而言,六科就有所不同,因为六科给事中属于言官中的高阶群体,无论是职能繁复程度,还是对中枢的参与程度,都比普通的御史要高的多,所以,任职的要求也更高。
和宋朝的给事中职在拾遗补缺,劝谏君上不同,明朝的六科,其实更倾向于对部门的职能监督。
从职责上来说,六科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
一是承接来自内阁的旨意,起到监督内阁的作用,定期向皇帝覆奏核实,保证这些旨意都是经由皇帝批红过的,不存在伪造或者欺瞒的情况。
二是要将这些旨意抄发到对应的部门,并在规定的时限内要求其回复执行状况,保证朝廷政令的落实。
三是要将批红过的章奏,在审阅之后,删去不宜公开的内容,再次分类抄出,发送有司协助办理。
这几个职责,每一个都需要给事中们,具备足够的政务识别和处理能力,绝不是新科进士能够胜任的。
所以,一般能够担任六科给事中的,除了要求有进士出身外,更要有地方政务经历,或者是部院办事经历。
这也就导致了,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外,给事中们几乎是没有纯新人的,至少也是进入官场两三年的半新人,自然不会像十三道御史们那样愣头青一样的往前冲。
别看如今,他们对这两份诏书,好似是义愤填膺的样子,但其实,真让他们出头,怕是在场的人,立刻就要缩回去十之八九。
所以,王质的这番话,虽然不能说是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但是,也符合在场大多数人的想法。
因此,立刻就得到了不少人的附和。
「不错,内阁势大,我等不可轻举妄动,否则,李进士这般孤勇为我等探出的路,可就白费了。」
当然,不同的声音也有。
「那难道说,我等就这样看着李进士蒙受如此冤屈,不发一言?」
虽然是在人群当中,但王质还是一眼就瞧见了说话之人……兵科给事中夏祚。
此人是少詹事刘健的门生,尽管同为清流,但此前因为一点小事,王质和他闹过矛盾,以致于二人后来始终都不对付。
但也正因于此,王质对自己这个老对手熟悉的很,毫不客气的开口道。
「我等清流科道,行的是正道,当然要守规矩,陛下旨意当中已然明令禁止为李文祥说情,可见震怒之意,此时再上奏陈情,既是违抗旨意,也是授人以柄。」
「个人前途生死不足为惜,但若再让内阁以此为由,继续将清流斥出朝局,岂非助长奸佞气焰?」
于是,夏祚顿时就不说话了。
左顺门自辩的那天他也在场,当然还记得,刘吉当时斥责李文祥的理由之一就是,在朝廷禁止仅以风闻言事的情况下,仍旧顶风作案,有冒犯朝廷权威之嫌。
科道官员们上谏,的确有些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道义,但是,讲道义的同时,也不能把自己的前途给赔进去。
因此,王质的话,再次吸引了很多人的认同。
不过,科道终归是科道,不管是真的相信言官有劝谏之责,还是混在这个群体里面不得不相信,总归表面上是得有姿态的。
所以,很快就有人继续问道。
「那既然上奏为李进士辩驳不是良策,我等到底应该怎麽做呢,总不能坐视内阁如此欺凌言路吧?」
「今日内阁敢以言将李进士功名革除,难保来日,不会有更多壅塞言路,排除异己的举动。」
这算是大明的惯例了,因为内阁负责草拟诏旨,也负责票拟章奏,所以,但凡是出现什麽满朝舆论反对的情况,所有人都会默契的将矛头对准了内阁。
当然,更重要的是,其实在场的这些科道官员们,也没有几个人是真正关心李文祥的,他们更加关心的是,这件事一旦开了口子,那麽以后科道的处境只怕会比现在要更加恶劣。
王质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煞风景,他沉吟片刻,继续朗声开口,道。
「当然不能坐视不理,这次李文祥的事,的确是他奏章中言辞不当,被内阁抓住了把柄,这才有了今日之局。」
「所以,我等若要反制,便不能纠结于小节,而要抓住本质。」
「我刚刚已经得到了消息,内阁当中其实对此案的处置也有分歧,刘吉和尹直二人,都曾在御前为李文祥说情,而最终在陛下面前,搬出皇明祖训,鼓动陛下严惩李文祥的,正是那首辅万安。」
「诸位,万安此人,素以谄媚用事,窃居台阁多年,不思为民请命,只知清除异己,朝中诸多正直之辈,皆被其逐出朝堂,远谪乡野,如此奸佞之臣,我等岂能坐视他立于君侧?」
「此次李文祥之事,不过是万安故技重施罢了,此人一日不除,朝廷一日难有安宁之日,故而我以为,要澄清吏治,必先除万安,此人一去,则朝局可安矣。」
话音落下,在场众人顿时一阵振奋,纷纷道。
「不错,究其根本,李进士被贬,还是万安从中作祟,只要除去万安,此事自然能够平反。」
「万安此人,罪行累累,我等身为科道,自当奋力弹劾。」
但群情激奋之下,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万安固然当除,可是,如今宫中旨意,既不许风闻奏事,又不许随意赞否大臣,我等若上奏的话,岂不反而成了那万安的把柄?」
这个疑问,也让在场的众人有些担心。
不过,王质却显然早有准备,道。
「诸位不必担心,陛下圣明在上,自然不会让那万安一手遮天。」
「虽然此次诏书当中重申祖训,文武百官不得随意赞否大臣,但是,我等科道言官,本就职在纲纪,若朝中大臣果有不法之事,我等自当弹劾。」
「万安多年以来,任人唯亲,党同伐异,收受贿赂,罪行不胜枚举,我等只需如实弹劾,不止以风闻劾奏,陛下自有圣断。」
「大善,我这就回去拟本上奏,诸位同僚,可愿与我一同?」
人群中再次传来振奋的声音,周围人纷纷响应,一时之间,众意汹汹,矛头直指如今的首辅大臣,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