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马寻度过了愉快的一晚,随即自然是要认真的早起锻炼了。
在马寻跟着练功的时候,不速之客来了,就大咧咧的坐在凳子上看着。
这厚脸皮还真厉害,前几天见不到人。知道事情...
马寻回到府中,心绪难平。那黑衣男子的话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仿佛一记重锤敲打在他心头。他将那封信反复看了几遍,越看越觉得事情不简单。常遇春的失踪,绝非偶然,背后必然藏着一场惊天阴谋。
夜色深沉,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马寻紧锁的眉头。刘姝宁与马祖也未离去,二人神色凝重,静静等待马寻开口。
“那人说,常将军已察觉到他们的阴谋。”马寻缓缓道,“可问题是,这阴谋到底是什么?朝中权贵,到底是谁?”
“会不会是胡惟庸?”马祖低声猜测。
“极有可能。”马寻点头,“胡惟庸近年来权势日重,深得陛下信任,却也树敌无数。若他真有异心,常遇春作为军中第一猛将,自然是他必须铲除的对象。”
“可胡惟庸真有胆子动常遇春?”刘姝宁皱眉,“陛下对军权把控极严,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警惕。”
“正因如此,才更显蹊跷。”马寻沉声道,“若胡惟庸真有异心,必定会谨慎行事。可常遇春的失踪,太过突兀,连个影子都没有留下,这说明对方不仅有胆量,更有手段。”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马祖问。
“继续查。”马寻目光坚定,“常遇春不会无缘无故失踪,他既然能收到那封信,说明他身边有人在暗中协助。我们必须找到这个人。”
“可那黑衣男子已经走了。”刘姝宁提醒道。
“但他留下的线索还在。”马寻道,“我记得他说话时,语气中带着一丝外地口音,应该是南方人,而且年纪不大,身形瘦削,动作敏捷。我已命人暗中查访,或许能顺藤摸瓜。”
“那我们现在就等?”马祖问。
“等,但也不能坐以待毙。”马寻道,“我明日便去见陛下,试探一下胡惟庸的反应。若他心中有鬼,必定会露出马脚。”
……
翌日清晨,马寻便入宫求见朱元璋。
朱元璋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见马寻到来,神色略显疲惫。
“查得如何?”朱元璋抬头问道。
“尚未有确切消息。”马寻如实回禀,“但臣怀疑,此事与胡惟庸有关。”
朱元璋眉头一挑,目光如炬:“你有何证据?”
“并无确凿证据。”马寻道,“但臣怀疑,常遇春可能察觉到了胡惟庸的某些秘密,因此才被逼离开。”
朱元璋沉默片刻,缓缓放下手中的朱笔,语气低沉:“朕知道你与胡惟庸素来不睦,但你可有想过,若你错了,会是什么后果?”
“臣不敢妄断。”马寻拱手道,“但常遇春的失踪太过蹊跷,若不尽快查明,恐怕军心不稳,甚至影响边防。”
朱元璋沉思良久,最终点头:“好,你去查。但记住,不要轻举妄动,若有证据,再来见我。”
“臣遵旨。”马寻躬身退下。
……
离开皇宫后,马寻并未直接回府,而是前往胡惟庸的府邸。
胡惟庸府邸位于京城东侧,占地极广,门前守卫森严。马寻并未通报,只是远远观察。他注意到,府中进出之人皆神色谨慎,似乎在防备什么。
“看来胡惟庸最近确实有些动作。”马寻低声对身旁的亲信道,“你去查查,最近有哪些人进出过他的府邸,尤其是夜间。”
亲信点头离去,马寻则悄然离开,转而前往兵部。
兵部尚书是李善长,与胡惟庸关系密切。马寻此去,便是想试探一二。
李善长见马寻来访,神色略显惊讶:“国舅爷今日怎有空来兵部?”
“听闻最近军中有些变动,特来请教。”马寻笑道。
“军中之事,一向由陛下亲自过问,老夫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李善长含糊其辞。
“那常遇春的事,李大人可有耳闻?”马寻不动声色地问道。
李善长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常将军失踪之事,老夫也略有耳闻,但具体情形,尚不清楚。”
“听说他最近与胡大人来往密切?”马寻继续试探。
“哦?”李善长微微一笑,“国舅爷的消息倒是灵通。不过,胡大人公务繁忙,未必有时间与常将军深谈。”
马寻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那倒是臣多虑了。”
两人寒暄几句,马寻便告辞离去。
……
回到府中,已是傍晚。
亲信已等候多时,见到马寻归来,立刻上前禀报:“属下已查到,最近几日,胡惟庸府邸夜间确实有陌生人出入,其中一人,身形瘦削,与那黑衣男子极为相似。”
“果然如此。”马寻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看来胡惟庸果真在密谋什么。”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亲信问。
“今晚,我们去会会这位神秘人。”马寻道。
夜色降临,京城街头灯火阑珊,行人稀少。
马寻带着几名亲信,悄然来到胡惟庸府邸附近,藏身于一处暗巷中。
不久,果然见到一名身形瘦削的男子从侧门走出,四下张望后,迅速朝城南方向走去。
马寻等人尾随其后,一路穿过数条小巷,最终来到一处偏僻的客栈。
男子进入客栈后,马寻等人也悄然跟进。
客栈二楼一间房内,男子正与一人低声交谈。
马寻示意亲信守住门口,自己则轻轻推开房门,闪身而入。
屋内两人惊愕抬头,男子正是那夜送信之人,而另一人,则是常遇春!
“国舅爷!”常遇春见到马寻,神情复杂。
“常将军!”马寻目光锐利,“你果然还活着。”
常遇春苦笑:“国舅爷,此事说来话长。”
“那你现在可以说了。”马寻坐下,目光紧盯着他,“你为何突然失踪?胡惟庸到底在密谋什么?”
常遇春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胡惟庸……他要谋反。”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谋反?”马寻眉头紧锁,“你有何证据?”
“我原本奉命巡视边关,却在途中接到密报,说胡惟庸暗中联络北元,准备在京城发动兵变,推翻陛下。”常遇春低声道,“我本想立刻回京禀报,却被胡惟庸察觉,派人追杀。幸好这位兄弟相助,我才得以脱身。”
“这位兄弟是谁?”马寻看向那瘦削男子。
“在下姓赵,名无名,原是兵部密探。”男子拱手道,“因察觉胡惟庸有异动,便暗中调查。常将军是我唯一能信任的人。”
“那你现在为何又回到京城?”马寻问。
“因为胡惟庸已经开始行动。”常遇春道,“他计划在下月初一,陛下前往太庙祭天时,趁机发动兵变,控制皇宫。”
“我们必须立刻禀报陛下!”马寻起身。
“不可!”常遇春急忙拦住,“胡惟庸早已在宫中布下眼线,若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那该如何?”马寻问。
“我们必须掌握确凿证据。”常遇春道,“否则陛下不会相信。”
“证据……”马寻沉思片刻,“我有办法。”
……
次日,马寻再次入宫,面见朱元璋。
“陛下。”马寻神色凝重,“臣有要事禀报。”
朱元璋放下手中奏折,抬眼看他:“说吧。”
“胡惟庸意图谋反。”马寻一字一句道。
朱元璋神色不变,淡淡道:“你有何证据?”
“臣已找到常遇春,他亲口所言。”马寻道,“胡惟庸计划在下月初一,陛下前往太庙祭天时发动兵变。”
朱元璋沉默片刻,忽然冷笑:“马寻,你可知诬告大臣谋反,是何罪?”
“臣知道。”马寻毫不退缩,“但臣所言句句属实,若陛下不信,可暗中调查。”
朱元璋盯着他良久,终于缓缓点头:“好,朕给你七日时间。若七日内你拿不出证据,你便自己去锦衣卫大牢领罪。”
“臣遵旨!”马寻拱手退下。
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