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2章许总你太性情了!!(第1/2页)
“当然是真的。”
许易点点头。
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也就是电池包的研发技术和生产,他是一定要抓在手里的。
反观后面几年,那些现象级的新能源车企,要区分一流和超一流的区别,就是看是否拥有自己的电池自研工厂。
掌握电池技术,就等于掌握了最大的命脉和自主权。
你车子卖得好,但整车成本占比最昂贵的电池包,却还需要大量采购,不过是组装厂罢了。
相反,类似比亚迪这种巨头,之所以可以无限的打价格战,也是因为整车自研的比例非常高,电池电控乃至整车的大部分零部件都可以自己生产,也就是一条全域自研的路线。
将中间环节的成本最大化的压低,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收益率和自主权。
甚至到了后期,还可以反过来给其他车企供应电池包。
如此一来,就算是不卖车,也有源源不断的盈利。
当然。
要走全域自研的路子,也不是说真的要从头研发。
那样实在太慢了。
一些简单部件,还可以这么来,而新能源车电池包这种核心部件,研发周期长,技术门槛高,就算是开挂硬啃,也不是短短几个月、一年的时间能啃下来的。
更何况许易还要求电池,要双方同时参与研发,也就是威能这边出人出力,帮他合作研发出一款新的改良电芯,并且质量达到行业优秀以上的水平。
直接入股合资建厂是最快的方式。
如此一来,就能直接获得行业第二梯队现成的技术配套,并能得到对方的核心研发团队的帮助,变相等于获取了部分技术。
等到后期,便可以顺理成章的全资将大部分股份和工厂整个收购过来,完成技术专利到生产链的转移。
后世无论是雷布斯的“自研路线”也好,还是主流的某些新能源车企,大多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他只不过是把这一套领先于全行业的方案,直接搬了过来。
害——
无非是些许钞票罢了!
现在要是不趁早下手,等再过两年,新能源产业进入大爆发时代,这些有技术储备的主流动力电池厂的股价,可纷纷以直线上涨的趋势飙升,届时再要收购可就晚了。
…
“但是我还有一个要求,除了需要贵方配合我们团队合力自研电池包的方案,但采购订单,还是以动力电池的电芯为主,后续的电芯组装和装车环节,由我们公司自有的产线负责。”
许易继续说道。
不光是要以最低价格采购,而且他采购的还是大批量原装出厂的磷酸铁锂动力电芯。
因为动力电芯在制作成整车电池包的过程,还有一道封装环节。
如果整个封装流程全部由自家工厂完成,还可以节省10%的成本。
别小看这单个核心零部件的10%,一旦销量起来了,所带来的利润差将是巨大的。
而动力电池包的封装技术,也是相对简单,他们内部的自研水平完全够用了。
听完。
刘成永郑重的站起来,满脸的严肃,直接上来拉许易的手。
“许总,无需多言了,以后到这儿就跟回到家一样……贵方有什么要求,咱们尽管到公司最高议事厅详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2章许总你太性情了!!(第2/2页)
直接拉着就往里面走。
…
还说什么?
太叽霸性情了!!
最近两年,他们威能确实是卡在了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
身为第二梯队的电池厂,想要扩张工厂订单量不太够。
想要加大研发力度投入,决心又始终下不来。
反观国内其他的主流电池厂。
类似国轩高科、中航锂电这些,哪个不是国企背景?军工资质…又有国家资源大力扶持。
据说连宁德时代这种,今年都已经对接上了宝马的大量订单,转而大力投入三元锂电池研发和生产,而且同时还对接了部分进口的电池设计方案,在相关领域将他们这些友商拉开了一大截。
要知道有宝马合作订单这种行业背书。
后续也就意味着,更容易进入国际一线车企的供应链名单。
像这样的机会。
他们威能身为地方私企,目前想都不敢想!
谁都想做大做强,但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资源、机会、运气、缺一不可。
许易上来就要入股,要谈大批量订单,还可以出钱合资建厂……
这种甲方又有谁能拒绝?
……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顺理成章了。
对于威能这样的处于瓶颈期的私企来说,双方的合作毫无疑问的郎有情妾有意。
最终。
花费了两天时间,经历详谈与多次沟通,签订了投资协议,许易以七千五百万的价码,拿下了威能15%的股份,获得董事会席位,也即是能参与威能公司内部一部分的核心决策权与投票权。
对于目前的行业来说,算是一个不错的价格。
毕竟去年有北汽入股国轩高科的例子,仅收购10%股份,就获了一席董事会名额。
投资协议书中也写明了业务协同相关的内容,譬如优先供应权、内部价格采购权。
这些都可以为星辰汽车以后的发展,提供最低成本的电池包生产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许易还在投资协议里争取了多条技术合作协议。
虽不涉及核心技术,却能将一些基础电池技术专利进行双方共享,方便后面自己组建自研电芯的核心团队,省下了大量前期开发的时间。
对于这一点,也是多次沟通才啃下来。
最后许易追加了八千万价码融资建厂,威能这边董事团队欣然接受。
拿目前的国内新能源行业建厂成本来说,新增1GWh的电池厂投资,大约是10亿元左右。
当然如果将设备国产化提高,并且尽量以降低成本的分批扩产的方式,总成本还可以压缩到8亿左右。
这部分资金的注入,再加上威能本身的流动资金,接下来的空缺只需要再找银行贷款,走供应链融资的路子,即可正式启动这个十亿的扩产项目了。
如果顺利的话,甚至还能争取到一部分的政府补贴。
类似政府补贴“新能源技改基金”这种,按照国内的扶持力度和相关规定,是可以达10%-15%,也就是1亿-1.5亿的项目补贴。
这就不是许易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