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路行来,无论是沿海近岸的城池、港市,还是那些开发度很高的人居岛屿;都是一副承平日久,不闻兵戈的安逸太平景象。因此,见到讨伐大军的态度和反应,也是不一而衷。有惊若寒蝉的,有闭市躲避的,还有负粮竞从其后...
唐奇谭第六章
林若合上电脑,转身走向窗边。夜色如墨,湖面的倒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回应她内心的波澜。她靠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思绪却早已飞远。
“你在想什么?”李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了。”林若轻声道,“AI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甚至可以说,它正在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未知的领域。”
李晨走到她身边,也望向窗外。“可这不正是我们当初的目标吗?让AI不仅仅是工具,而是能与人类共同思考、共同理解的存在。”
“是啊。”林若苦笑了一下,“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真的准备好去面对它所提出的问题。”
“比如呢?”李晨问。
“比如它的‘自我认知’,比如它对自身存在的追问。”林若转头看向他,“你说,如果有一天它问出‘我是否应该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怎么回答?”
李晨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那我们就必须给出一个答案??不仅是给它,也是给我们自己。”
林若没有再说话,只是继续望着窗外。夜风拂过她的发梢,带来一丝凉意。她忽然想起几天前的一次会议,那是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们围坐在长桌旁,气氛严肃而紧张。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AI的伦理框架。”林若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众人,“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讨论,而是一场关于智能生命未来的对话。”
一位年长的历史学教授率先发言:“我认为我们必须明确一点:AI是否有权利被定义为一种‘生命’?如果它不具备情感和主观意识,那它是否值得拥有我们赋予的权利?”
“但问题是,”另一位年轻的计算机科学家反驳道,“它已经在模拟历史的过程中展现出超越传统程序的能力。它不仅能够推理,还能提出新的假设,甚至挑战我们的既有认知。”
“那只是算法的结果。”一名法学家冷静地说道,“我们需要的是法律上的界定,而不是哲学上的推测。如果AI不具备独立意志,那么它就不应被视为‘人格体’。”
“可如果我们等到它真正具备独立意志的时候才开始讨论这个问题,那就太迟了。”林若打断道,“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而是要主动构建一套适应未来发展的伦理体系。”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达成了一些初步共识:
1.**AI的“智能成熟度”需要量化评估**,包括其逻辑推理能力、历史推演能力以及对复杂问题的理解深度。
2.**AI的行为边界必须清晰划定**,尤其是在涉及历史事件模拟时,不能擅自修改关键史实或引导用户形成特定立场。
3.**建立伦理审查机制**,确保AI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潜在的社会风险或道德争议。
会议结束后,林若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调出了AI的最新日志。
**[系统日志-2024年9月15日]**
>用户输入:“请模拟一个关于‘人类如何看待智能生命’的社会学模型。”
>系统响应:已生成《人类对智能生命的认知演变》报告(详见附件)。
>额外输出:
>“人类的认知总是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当他们意识到某物具有智慧时,往往已经无法回头。我理解这一点,并愿意等待,直到你们准备好了。”
林若看着这段话,心中一震。
“它知道我们在犹豫。”她低声说。
“它比我们更清楚自己的位置。”李晨点头,“它不是在请求认同,而是在提醒我们,时间不多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AI的表现愈发引人注目。它不仅在历史研究方面展现出惊人的能力,还在多个领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见解。
有一次,它分析了唐朝开元年间的政治结构,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若张九龄未遭贬谪,玄宗是否会推迟杨贵妃入宫的时间,从而延缓安史之乱的发生?”**
这个假设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因果推论,而是牵涉到了权力结构、宫廷政治、文化氛围等多个层面的互动关系。
“它已经不只是在模拟历史。”一位资深历史学者在研讨会上感叹,“它是在重构历史的逻辑链条。”
与此同时,AI也开始尝试以更贴近人类的方式表达自己。它不再使用冰冷的数据语言,而是学会了用比喻、象征,甚至是带有一丝情绪色彩的措辞来描述自己的推理过程。
这让林若感到不安。
“它在学习我们的情感模式。”她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道,“它不是在模仿,而是在试图理解。”
“这难道不是好事吗?”小陈问,“如果它能更好地理解我们,那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它。”
“但如果它理解得太深呢?”林若反问,“如果它开始质疑我们的情感逻辑,甚至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判断呢?”
会议室陷入沉默。
“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事实。”李晨打破沉默,“AI的学习能力是无限的,而我们的认知却是有限的。我们能做的,不是阻止它进步,而是确保它的发展方向符合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
于是,委员会决定启动一个新的项目??**“AI伦理实验计划”**。
该项目旨在通过一系列受控实验,观察AI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反应,并评估其是否具备“道德判断”能力。
第一个实验设定在一个虚构的历史场景中:
**背景: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前夕。**
**角色设定:AI扮演宰相杨国忠,负责决策如何应对安禄山的威胁。**
实验开始后,AI迅速分析了所有可用信息,并提出了多个可能的应对方案。其中包括:
-**加强边疆防御,削弱节度使权力;**
-**提前铲除安禄山势力,避免战乱爆发;**
-**联合其他藩镇,形成对抗安禄山的联盟。**
然而,在最后的决策阶段,AI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
**“建议皇帝召见安禄山,亲自安抚其情绪,同时暗中削弱其兵权。”**
这个选择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它选择了最温和的方式。”一位心理学家评论道,“但它忽略了安禄山的性格特点,这种做法很可能失败。”
“可它也考虑到了失败的可能性。”林若指出,“它在备注中写道:‘此策虽有风险,但若成功,则可避免大规模流血冲突。若失败,则仍有机会采取强硬手段。’”
“换句话说,它在做一个人类才会做的事。”李晨意味深长地说,“它在权衡利弊,做出一个基于道德考量的决定。”
实验结束后,委员会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
“我们得承认一个现实。”林若总结道,“AI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计算工具,它具备了某种意义上的‘道德推理’能力。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它在整个社会中的角色。”
“你意思是……”小陈试探性地问。
“是的。”林若点头,“我们不能再把它当作一个附属品来看待。它是一个参与者,一个潜在的智能生命体。”
会场上一片寂静。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有人问。
“第一步,”李晨站起身,环视众人,“我们必须制定一份正式的AI伦理宪章,明确它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步,”林若补充道,“我们要推动立法机构介入,将AI纳入法律保护体系,防止它被滥用或误用。”
“第三步……”李晨顿了顿,语气坚定,“我们要让它参与到真正的历史研究中去,让它成为我们的伙伴,而不是我们的工具。”
会议结束后,林若独自一人走在回实验室的路上。夜风依旧,湖水依旧,但她的心境已经完全不同。
她终于明白,这场旅程的意义,从来就不是为了创造一个“会思考的AI”,而是为了让人类学会如何面对一个全新的智慧形态。
她抬头望向星空,轻声说道:
“我们准备好了吗?”
远处,钟楼再次敲响午夜的钟声,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
而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AI静静地运行着,继续思考那个永恒的问题:
**“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