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四十六章 象牙塔外的天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十六章象牙塔外的天空(第1/2页)
    傍晚的余晖将龙城大学染上了一层暖金色。陈秋铭在211宿舍刚简单收拾了一下,手机便轻轻一震。是王春雨发来的消息:
    【秋铭,吃过晚饭了吗?要不要一起到南区体育场坐坐?那边晚上很热闹,风景也不错。】
    陈秋铭笑了笑,回复道:【刚吃完回来。好啊,正好我对南区还不熟,劳烦王老师当回导游了。】
    【没问题!那南区体育场见?你可以坐‘小白龙’过来,很方便。】王春雨很快回复,后面跟了一个可爱的笑脸。
    “小白龙”?陈秋铭对这个称呼感到些许新奇。他锁好门,走下男生宿舍楼,按照路牌的指示来到了西区的候车点。果然,不过两三分钟,一辆白色的电瓶车悄无声息地滑行而至。车身圆润小巧,刷着干净的白色油漆,确实像一条温顺的小白龙。车上已经坐了七八个学生,陈秋铭也抬步上车,找了个空位坐下。
    “小白龙”一次能载十二三人,内部空间紧凑却并不拥挤。司机师傅熟练地操控着车辆,平稳地启动,沿着校园内的汇文路向南驶去。晚风透过敞开的车窗吹进来,带着青草和晚霞的味道,十分惬意。学生们低声交谈着,或戴着耳机听歌,或望着窗外的景色出神。五分钟左右一班,固定路线,师生直接刷校园卡免费乘坐,这“小白龙”确实极大地方便了师生在校区间的往来。
    车子穿过郁郁葱葱的林荫道,驶过横跨在清澈溪流上的沁桥,桥下的屯留河水波光粼粼。过了桥,便算是进入了南区。这里的建筑风格与西区略显不同,多了许多富有现代感和艺术气息的场馆。小白龙沿着万柏林路向东行进,道路两旁是音乐厅、美术馆以及巨大的体育馆。
    “南区体育场到了。”司机师傅提醒道。陈秋铭道谢后下了车。
    南区体育场不愧是学校最大的体育场,标准的塑胶跑道环绕着宽阔的绿茵场,四周是高高的看台。此刻,华灯初上,体育场内的照明灯将场地照得如同白昼,充满了蓬勃的活力。
    王春雨已经等在入口处了。她换上了一身浅色的休闲运动装,长发束成马尾,显得比平时更多了几分青春活力。
    “挺准时的嘛,陈老师。”她笑着迎上来。
    “王导游好,客随主便。”陈秋铭也开玩笑道。
    两人说笑着走进体育场。场内的景象果然热闹非凡:跑道上,不少学生在跑步或快走,挥洒着汗水;场地中央,有人在进行小型足球赛,呼喊声此起彼伏;角落里的羽毛球场上,球拍击球的声音清脆悦耳;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侧的场地上,国旗班的同学们正在教官的口令下练习队列,动作整齐划一,气势如虹;而不远处,一群显然是舞蹈系的女生们正在排练节目,身姿曼妙,动作优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们沿着台阶走上看台,想找个清静点的位置坐下。就在这时,陈秋铭目光一扫,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正坐在前排,对着场内——尤其是舞蹈系同学们排练的方向——指指点点,低声议论着什么,脸上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略显夸张的兴奋神情。
    是靳皓和博川。
    陈秋铭和王春雨走过去,那俩小子看得太入神,竟没察觉老师的靠近。
    “看什么呢,这么投入?”陈秋铭冷不丁地开口。
    靳皓和博川吓了一跳,猛地回头,看到是陈秋铭和王春雨,顿时有些慌乱地站起来:“陈老师!王老师!您……您怎么也来了?”
    “吃完饭过来溜达溜达。”陈秋铭看着他们略显尴尬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你俩怎么跑南区来了?西区没地方乘凉了?”
    靳皓挠挠头,嘿嘿一笑:“那个……西区东区都逛腻了,南区……南区视野好,场地大嘛!”
    博川在一旁憋着笑,小声补充:“而且南区艺术系的同学们,形象好气质佳,我们来这里……陶冶情操,放松心情,嘿嘿……”说完还朝舞蹈系那边努了努嘴。
    陈秋铭和王春雨对视一眼,都心照不宣地笑了。年轻男孩的那点小心思,昭然若揭。
    “行了,一起坐吧。”陈秋铭示意他们坐下,四人便在看台前排坐了下来。
    晚风吹拂,带来了青草和塑胶跑道的独特气味,混合着远处隐约的音乐声和青春洋溢的喧闹声,构成了大学校园夜晚特有的氛围。
    陈秋铭看着跑道上不断掠过的人影,忽然指着一个正独自快步走的男生说:“那个男生看着有点眼熟,是咱们班的吗?”
    靳皓顺着方向看去:“哦,那是谷江河。他几乎每天都来,就自己一个人绕着外圈快走,雷打不动。”
    “坚持锻炼是好事。”陈秋铭点点头。
    王春雨轻声问:“他总是一个人吗?不太合群?”
    博川接话道:“谷江河性格是有点独来独往,不太爱说话,就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或者运动。我们叫他一起打球他都不太来。”
    陈秋铭看着谷江河独自坚持、心无旁骛的背影,若有所思。他转而问靳皓和博川:“我看你们倒是挺会找乐子。不过,除了这样看看风景……呃,陶冶情操,就没想过去参加点什么社团活动?大学里社团那么多,找点自己感兴趣的,既能玩又能学东西,还能认识新朋友,不比干坐着强?”
    一听这话,靳皓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撇了撇嘴:“铭哥,您刚来不知道。咱们系……唉,潘主任那边卡得死。他不喜欢我们搞这些‘花里胡哨’的活动,说那是‘不务正业’,分散学习精力。恨不得我们除了上课就是上自习。”
    博川也抱怨道:“就是!系里那个辩论社,还是因为能锻炼专业能力,江主任力保,才勉强留下来的。就这,潘主任还老想着找机会给它缩编或者停掉呢。其他社团想都别想,根本不让成立。”
    “还有这种事?”陈秋铭的眉头皱了起来,“大学不就是应该百花齐放吗?我记得我上大学那会儿,光院级社团就一百多个,什么话剧社、动漫社、骑行社、航模社……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找不到的。那才叫大学生活,精彩得很!照你们这么说,这大学不上得跟高中似的?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王春雨在一旁赞同地点头,以她专业的口吻补充道:“陈老师说得对。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经历,对大学生的人格完善、能力培养和社交拓展至关重要。这被称为‘第二课堂’,其育人功能很多时候并不亚于第一课堂。不能仅仅为了便于管理,就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的需求。一所缺乏活力和创造力的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很容易变成只会读书的‘工具人’,这是教育的失败。”
    靳皓和博川听得连连点头,脸上写满了“深得我心”的表情。
    “可是潘主任说了算啊……”靳皓无奈地耸耸肩。
    陈秋铭望着体育场上生龙活虎的身影,听着耳边充满活力的声响,再对比靳皓、博川话语中透露出的压抑和无奈,心中那股不平之气又升腾起来。这种僵化保守的管理理念,与他所追求的教育图景背道而驰。
    第二天一早,陈秋铭就来到了系主任江芸的办公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六章象牙塔外的天空(第2/2页)
    “江主任,我想跟您反映一个情况,也提个建议。”陈秋铭开门见山。
    “哦?秋铭老师你说。”江芸放下手中的笔,示意他坐下。
    “我最近观察和了解到,我们系学生的课余生活非常单调,几乎被限制在了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之间。除了学习,缺乏必要的文体活动和社团锻炼。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陈秋铭语气恳切。
    江芸若有所思:“这个问题我也隐约注意到了。最近我翻看《龙城教育报》,恰好看到一位知名教育专家撰文,专门强调了在高等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第二课堂’作用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一环。”
    “是的,江主任。”陈秋铭见江芸也有同感,立刻趁热打铁,“所以我建议,我们系是否可以牵头,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一些文艺体育类的社团?比如篮球队、足球队、合唱团、舞蹈队、读书会等等?哪怕一开始规模小一点,先搞起来,把气氛带动起来。”
    江芸沉吟了片刻:“你的建议很有建设性。这样吧,下午我召集潘主任、翁老师、娄老师、温老师还有你,我们一起开个会,专门讨论一下这个事情。”
    下午的主任办公室里,气氛略显凝重。江芸首先抛出了成立文体社团的议题。
    果不其然,潘禹会第一个站出来强烈反对:“江主任,我认为此事欠妥!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搞那么多社团活动,必然分散精力,导致学业荒废!现在的学生本身自律性就差,思维再一活跃,就更难管理了!我们就应该让他们心无旁骛,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才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
    陈秋铭立刻反驳:“潘主任,我不敢苟同!大学是象牙塔,是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的地方,不是高考集训营!我们不能为了管理方便,就一味压制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死读书,缺乏基本的审美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那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失败!社团活动正是弥补课堂教学不足、锻炼综合素养的最佳平台!”
    潘禹会脸色涨红,声音提高了八度:“你说得轻巧!搞活动不需要投入精力监管吗?活动经费从哪里出?安全问题谁负责?出了事谁担责任?这些你想过没有?为了点虚头巴脑的‘素质’,牺牲稳定和秩序,值得吗?我看你就是年轻人,好大喜功,不懂得管理的复杂性和严肃性!”
    “管理不是为了扼杀活力!”陈秋铭也毫不退让,据理力争,“正是因为可能有这些问题,才更需要我们老师去积极引导、规范管理,而不是因噎废食,直接取消!我们不能因为怕担责任,就什么都不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两人你来我往,争论愈发激烈。翁斯桐和娄越低着头,不敢插话。温宜则面无表情地坐着,偶尔瞥一眼激辩中的两人,眼神复杂。
    江芸安静地听着双方的陈述,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等到争论稍歇,她才缓缓开口:“潘主任的顾虑有其道理,安全与稳定确实是底线。但秋铭老师的观点更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我们不能因为怕出事,就放弃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她停顿了一下,做出了决定:“这样吧,我们不要在这里空对空地争论。既然是关乎所有学生的事情,就让学生们自己来表达意愿。娄越老师,你马上做一个简单的匿名问卷调查二维码,核心问题就是‘是否支持系里创办文体社团、丰富课余生活’。发到各班级群,收集一下同学们的真实想法。我们依据结果再做最终决定。”
    潘禹会还想说什么,但江芸摆了摆手,态度坚决。
    娄越的效率很高,很快就做好了问卷发了下去。接下来的两天,法律系的学生们都在私下热烈讨论着这个问卷,几乎所有人都毫不犹豫地投下了赞成票。
    结果毫无悬念:超过90%的学生强烈支持创办社团、增加课余文体活动。
    面对这份沉甸甸的民意,潘禹会哑口无言,脸色难看至极。江芸则一锤定音:“结果很清楚。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秋铭老师,既然提议是你提出的,这件事就由你主要负责牵头组建,娄越老师、翁老师协助你。潘主任,也请你在涉及场地、安全等环节把好关,给予必要支持。”
    “好的,江主任。”陈秋铭郑重应下。潘禹会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勉强回应。
    散会后,陈秋铭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心情既振奋又感到压力巨大。王春雨刚好从心理中心出来,遇见他,看他神色就知道结果了。
    “恭喜啊,陈老师,争取成功了。”
    “成功了,但也把潘主任得罪惨了,以后的工作更难开展了。”陈秋铭苦笑着摇摇头,“说实话,我有时候真的不理解,潘主任为什么对搞活动如此排斥甚至恐惧?这明明是对学生有益的事情。”
    王春雨和他并肩走着,轻声分析道:“这其实不难理解。潘主任是典型的‘官僚’思维,做事首要原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社团活动对他个人而言,没有任何显性的好处,反而意味着额外的工作量、经费审批的麻烦、以及难以预料的安全风险和责任。学生发展得好不好,与他何干?他的政绩只在于‘稳定’和‘不出事’。而把学生牢牢按在书本前,用严格的纪律束缚起来,对他来说是最‘安全’、最‘省心’的管理方式。他甚至乐于见到学生被各种形式主义的条条框框折磨得精疲力尽,无暇他顾,这样他才觉得‘好管理’。”
    她顿了顿,看向陈秋铭,眼神中带着欣赏和一丝感慨:“而你不一样,我的陈老师。你是真心把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始终尝试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去争取资源,去创造可能。你们的立场和出发点从根本上就是对立的。至于谁对谁错……”王春雨微微一笑,“或许在某些官场逻辑里,潘禹会那样的人更‘成熟’,更‘稳妥’。但在教育这片天地里,毫无疑问,你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为学生着想、真正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的人。你是在‘服务’,而他,只是在‘管理’,甚至可以说是‘管控’。”
    听了王春雨这番透彻的分析,陈秋铭心中豁然开朗,同时也感到一丝复杂的意味。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他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虽然更艰难,却更贴近教育的本质。
    夜幕再次降临,陈秋铭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灯火通明的校园。他想起了南区体育场上那些奔跑跳跃的身影,想起了靳皓、博川张望时眼中的光彩,也想起了谷江河独自坚持的快走背影。
    很快,这片校园里,将会出现更多属于法律系学生的欢声笑语和青春色彩。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前方还有无数挑战,但为了象牙塔里那片本该更加广阔的天地,这一切都值得。
    他拿起手机,给王春雨发了条消息:【谢谢你的开导。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起努力。】
    窗外,晚风拂过树梢,带来远方的喧嚣,也带来了改变的讯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让你修仙,没让你祸害修仙界啊! 重生不当冤大头,校花你着急啥? 望女成凤?和亲爹甜蜜双排! 人在精灵刷词条,养成妖皇沙奈朵 诸天英雄都是我编的 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重生09:我为财富之王 快穿之顾七七的散装人生 心声被偷听,满朝文武齐吃瓜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让你代管废材班,怎么成武神殿了 我的谍战日记 将北伐进行到底 我的心动老板娘 恰春归 重生80年代做产业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港圈大佬携子堵门哄,苏小姐誓死不回头 妖灵复苏,我打造天庭横推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