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三十二章天大的机遇!
“听说,压了周朝整整一百多年的辽人,最近在周人手下大败?”
周朝东边,赵国御书房。
赵皇王莽对着身侧坐着的宰相笑着问道。
“是。”
“是有这个消息。”
宰相呵呵一笑,眯着一双眸子,看似人畜无害。
但仔细看就能发现,宰相的眸子中,满是冷冽之色。
“你怎么看?”
王莽看了一眼宰相问道。
“两个办法。”
宰相不动声色道,“要么杀了,要么招揽!”
“招揽?”
赵皇笑着摇摇头,“李彧这一个月做的桩桩件件,可都是对周朝忠心耿耿。”
“怕是招揽不了吧?”
“他好色!”
宰相忽然开口道。
“……”
赵皇沉默了片刻。
“我赵国境内美人随便你挑选!”
“半月之后,出使周朝,你来帮朕招揽李彧!”
“至于出使周朝的理由……就重建邦交吧!”
“是!”
宰相拱手称是,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而与此同时,梁国和齐国的御书房里也都出现了类似的对话。
中原大地,五国割据了一百多年。
如今最弱的周朝早已被他们当作了盘中餐,只等这走下坡路的王朝咽下最后一口气,他们便动手蚕食。
可临了临了,周朝却出现了李彧这样的人物。
强行给周朝把命续上了。
这是他们不允许的。
其余四国未经商量,便不约而同达成了共识。
李彧此人,要么招揽到手,为他们所用。
要么就死!
“绝不允许他继续为大周效力!”
“这天下,已经没有周朝的位置了!”
……
解决了河间府水患,又解决了大同的辽人入侵,朝堂之上的暗流也被李彧拦下。
大周朝堂,现在已经暂时的相安无事。
萧乾和赵藩找不到李彧的把柄,更没有对付他的办法,此时也偃旗息鼓,不得不蛰伏起来。
而李彧,也空了下来。
有时间陪覃水月几人。
期间,李彧也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良,用沙子烧出了不少玻璃出来。
甚至还想办法将烧红的玻璃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经过李彧的摸索,还真被他弄出了不少的造型。
像什么简单一点的蛇、狼虎豹,李彧大概能捏出一个形状来。
甚至还成功用玻璃做出了一面镜子。
还用这面镜子当作彩礼,将祝未央娶进了家门。
日子,就在李彧和祝未央几人的快乐生活中飞速过去。
今日一早。
来自五国的信函忽然到了京城,到了萧明月的龙案之前。
……
“陈国,赵国,梁国,齐国还有辽国……都在这个时候递来了出访的文书。”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阴谋?”
暖阁中。
萧明月看着摆在案头的来自各国的出访文书。
一双黛眉蹙在了一起。
沉声自言自语道。
她虽然在上位之后处处被掣肘,但她对于大周的形势还是很清楚的。
在李彧出现以前,大周日渐式微,活脱脱像一个快要炖熟的肥肉。
只要瓜熟蒂落,分崩离析,周围五国便会一拥而上,将他们大周蚕食殆尽。
可如今为何要出访?
李彧?
嘶……
忽然,萧明月思绪停留在了这个名字上。
“对了!”
“李彧!”
萧明月猛地抬起头,看向了秋萍。
“你说,五国突然到访,是不是对李彧有所图谋?”
“毕竟大周能在一月之内焕发生机,和李彧有脱不开的干系。”
“他们此行,是不是奔着李彧而来的?”
“很有可能。”
秋萍闻言一怔,随即沉着脸点了点头。
“他们是想要……”
“不是招揽李彧,就是要……杀了他!”秋萍看了一眼萧明月后,沉声道。
“……”
萧明月闻言沉默了下来。
片刻后,她叹了口气。
“朕倒是不担心李彧被人招揽去了,朕倒是担心这五国到时候招揽不成,想要对李彧痛下杀手……”
“李彧可是我大周兴国的希望,无论如何,朕也不想让他受到威胁……”
“不然。”
萧明月皱着眉头道,“朕就拒绝了他们!”
萧明月虽是一介女流,但一直以来都是强硬的,只有在思考到关于李彧的问题时,才会有顾虑。
甚至是退缩的情绪。
因为她深知,如今大周缺了谁都行,甚至是缺了她这个皇帝都行,但就是不能缺了李彧。
“陛下,不妥。”
秋萍连忙摇头道。
“五国一起出访,若是一起拒绝了,难保他们不会借机发挥。”
“若是兴起刀兵,可就不妙了。”
“再者说。”
“即便我们不接受他们的出访,他们想要拉拢或者是暗杀李大人还是有不少的办法。”
“至少我觉得,与其让他们暗中搞小动作,倒不如将他们放在眼皮子底下,会更安全一些。”
“……”
萧明月沉默了片刻。
“你去将李彧请来,朕要听听他的意见。”
“是!”
……
不多时,秋萍便带着李彧来到了暖阁之中。
只是,此时的秋萍脸色红润,身上的衣衫还有些不整齐。
萧明月一看便知道二人之间发生了什么。
瞪了一眼秋萍,萧明月看向了李彧。
“坐。”
“好。”
李彧点头,坐在了早已为他准备好的锦凳之上。
“李大人,我此次请你来是想询问,关于五国出访大周之事。”
“你有什么意见?”
来的路上,李彧就一边在秋萍身上忙活,一边听秋萍说过了这件事。
此时早已想好。
脱口而出道。
“让他们来!”
“虽然对我有些风险,但这同样也是天大的机遇!”
“哦?”
萧明月眸子一亮,“此话怎讲?”
“简单。”
李彧开口道,“五国出访我大周,目标一定是我,这没的说。”
“但他们多多少少也存了试探大周的心思。”
“所以,他们势必会想办法以比试的方式压我们一头,或试探我们的虚实。”
“而辽人甚至可能借这个机会,将他们的损失在我们身上找补回来。”
“但既然是比试,就有输赢和彩头。”
“舍得下本,就能拿得下重利。”
“这对我大周来说,如何不是机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