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三章第五十三章边尘乍起(第1/2页)
英布身披玄甲,站在矿洞入口,看着士兵们将一块块泛着金属光泽的铁矿石搬运出来,堆积成小山。自三日前剿灭那股广陵马贼后,他便在此驻守,每日除了操练骑兵,便是监督铁矿开采,闲暇时便擦拭那对重逾百斤的双戟,眼神里总透着一股按捺不住的战意。
“将军,秦校尉派人送来消息,广陵王赵毅的边军在边境线外集结了三千骑兵,看旗号是‘广陵铁骑’的先锋营。”一名亲卫策马奔来,翻身下马禀报道。
英布闻言,双眉一挑,嘴角勾起一抹狞笑:“广陵铁骑?当年在江淮跟他们交过手,倒是些硬骨头。怎么,输了马贼还不死心,想动真格的?”
“秦校尉说,对方只是在边境游弋,并未越界,像是在试探我们的反应。”
“试探?”英布将双戟扛在肩上,金属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告诉秦武,让他守好防线,别主动挑事,但要是广陵王的人敢踏过界碑一步,老子亲手劈了他们的马腿!”
“是!”亲卫领命而去。
英布望着广陵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沉寂得太久了,久到骨头都快生锈。若广陵王真敢撕破脸,他不介意用这对双戟,让天下人再记起“英布”这个名字。
与此同时,青州城南的万亩稻田里,一片金黄。李参军正陪着几位老农查看“金穗稻”的长势,稻穗饱满沉重,压弯了稻秆,每亩的产量肉眼可见地远超寻常水稻。
“李大人,这‘金穗稻’真是神了!”一位老农捧着稻穗,激动得老泪纵横,“往年种十亩地,收的粮食刚够一家糊口,今年这一亩地的产量,怕是抵得上过去两亩!”
李参军笑道:“这都是世子的功劳,不仅给咱们送来了好种子,还请了农技师指导耕种。等秋收后,官府会按市价收购余粮,保证大家能换上新衣裳,过上好日子。”
周围的农户们闻言,纷纷欢呼起来。民心如田,你播下什么种子,便会收获什么果实。青州百姓对赵珣的认可度,正随着这沉甸甸的稻穗,一点点积累、沉淀。
而在青州城东的棉田里,“雪绒棉”也迎来了第一次采摘。洁白的棉花如同雪球般挂在枝头,纤维细长柔韧。织户们将采摘的棉花带回作坊,用赵珣特意让人打造的新式纺车加工,织出的棉布不仅轻薄透气,保暖性更是远超麻布,引得商人们争相订购。
“陈先生真是料事如神。”李参军看着账本上日益增长的棉布订单,对身旁的陈平叹道,“现在不仅青州本地的商号来进货,连南楚的商人都闻风而动,说要用丝绸来换咱们的棉布呢。”
陈平羽扇轻摇,笑道:“棉布只是开始。等‘雪绒棉’的种植规模再扩大些,我们可以自己染布、制衣,甚至销往西域——那里的牧民最缺御寒衣物,这可是条源源不断的财路。”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广陵王那边怕是不会坐视我们做大。赵毅在青州的商号虽收敛了些,但暗线并未彻底清除,叶先生的剑卫最近又端掉了两个传递消息的据点,缴获的密信里,提到了‘断青州商路’的字眼。”
李参军脸色微变:“他们想动我们的商队?”
“可能性极大。”陈平点头,“尤其是前往西域的那支商队,携带的‘雪绒棉’最多,价值不菲,很可能成为广陵王的目标。我已让叶先生加派人手护送,但愿能平安抵达吧。”
正如陈平所料,前往西域的商队此刻正遭遇麻烦。在距离青州边境百里的“野狼谷”,商队被一群蒙面人拦住了去路。这些人身手矫健,刀法狠辣,不似寻常马贼,领头的是个独眼汉子,手中长刀泛着幽蓝的光泽,显然淬了毒。
“把棉花留下,饶你们不死!”独眼汉子厉声喝道,刀锋直指商队首领。
商队首领是叶孤城挑选的剑卫队长,化名“老刀”,此刻不动声色地握住了腰间的软剑:“阁下是哪路英雄?我们是青州听雪轩的商队,求财不求气,何必伤了和气?”
“听雪轩?”独眼汉子冷笑,“就是赵珣那个黄口小儿的势力?也敢来西域撒野?识相的赶紧滚,否则别怪老子刀下无情!”
话音未落,他已挥刀砍来,刀风带着刺鼻的毒气,直取老刀面门。老刀身形一晃,如同鬼魅般避开,软剑出鞘,化作一道银虹,与独眼汉子战在一处。其余剑卫也纷纷拔刀,与蒙面人厮杀起来。
剑卫们虽只有二十人,但都是叶孤城亲手调教的精锐,配合默契,剑法凌厉,一时间竟压制住了数倍于己的蒙面人。老刀与独眼汉子斗了三十余回合,渐渐占据上风,软剑如同灵蛇,招招指向对方破绽。
“撤!”独眼汉子见势不妙,虚晃一刀,翻身跳上马背。蒙面人也纷纷撤退,眨眼间便消失在山谷深处。
老刀没有追击,只是看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眉头紧锁。这些人的刀法路数,带着明显的江淮风格,尤其是那独眼汉子的毒刀,与广陵王亲卫营的技法极为相似。
“队长,追吗?”一名剑卫问道。
“不用。”老刀摇头,“他们是故意引我们追击,前面怕是有埋伏。清点损失,加快速度,尽早抵达楼兰城,与商会汇合。”
商队重新上路,只是气氛变得凝重起来。他们都明白,这次遭遇绝非偶然,广陵王显然不想让青州的“雪绒棉”顺利进入西域。前路,注定不会平坦。
青州城内,听雪轩的灯火彻夜通明。赵珣正与陈平、叶孤城商议着边境局势,英布也从黑石山赶回,列席旁听。
“广陵王赵毅的铁骑在边境集结,西域商队遇袭,种种迹象表明,赵毅开始动真格的了。”赵珣手指敲击着桌面,沉声道,“他不想看到我们安稳发展,想趁青州根基未稳,逼我们让步。”
英布瓮声瓮气道:“怕他个鸟!主公给末将一万人马,末将保证踏平广陵铁骑的营地,把赵毅的人赶回江淮去!”
“英将军稍安勿躁。”陈平摇着羽扇,“广陵势大,铁骑只是先锋,后面怕是还有大军待命。我们现在不宜与他们正面冲突,否则只会让南楚和京城的人渔翁得利。”
叶孤城清冷的声音响起:“可以派人去广陵边境散布消息,说广陵王无故挑衅青州,意图掠夺铁矿。江淮百姓本就对赵毅的苛政不满,若再得知他们要动刀兵,必然会有怨言,赵毅投鼠忌器,说不定会收敛些。”
赵珣眼前一亮:“叶先生这个主意好!民心可用,我们不一定要真刀真枪地打,舆论也是一种武器。陈先生,这事就交给你安排。”
“属下遵命。”
“另外,”赵珣看向英布,“英将军还是回黑石山驻守,加派巡逻,确保铁矿安全。告诉秦武,边境线外可以放宽松些,让广陵王的人看到我们的‘防御漏洞’,但暗地里要布下天罗地网,一旦他们进入青州境内,就给我狠狠地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三章第五十三章边尘乍起(第2/2页)
“末将领命!”英布兴冲冲地离去,能有仗打,比什么都让他开心。
叶孤城也起身道:“属下再去加固城防,剑卫会严密监视广陵王在青州的所有据点,确保万无一失。”
议事厅内只剩下赵珣和陈平。陈平看着地图上的青州,忽然道:“主公,其实赵毅的动作,未必全是坏事。”
赵珣挑眉:“哦?先生何出此言?”
“广陵的压力,能让青州上下更加团结,也能让那些摇摆不定的官员彻底站队。”陈平道,“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着应对广陵王的名义,进一步扩军、征税、整合资源,名正言顺地加强集权——这比我们自己找借口,要有效得多。”
赵珣恍然大悟,笑道:“先生这是要‘借势’啊。高,实在是高!”
“主公过奖。”陈平笑道,“不过,我们也不能只被动防御。西域的商路必须打通,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战马来源和经济命脉。属下建议,派叶先生亲自去一趟西域,以他的实力,足以震慑沿途宵小,确保商队安全。”
“叶先生走了,青州的城防……”
“有英将军和秦武在,足以应对广陵王的小规模试探。”陈平道,“而且,叶先生此去不仅是护送商队,更重要的是与楼兰商会建立深层次合作,最好能达成盟约,互为犄角,这样才能彻底打通西域商路。”
赵珣沉吟片刻,点头道:“好,就按先生说的办。让叶先生准备一下,三日后出发。”
三日后,叶孤城一袭白衣,背负“飞虹”剑,只带了十名剑卫,悄然离开青州,向西而去。他的身影在官道上渐行渐远,宛如一道流星,划破了青州的天际。
而在他离开的同一天,广陵边境传来消息:广陵铁骑果然按捺不住,派出一支千人小队,试图绕过黑石山,偷袭青州边境的一个小镇。结果被秦武设下的埋伏打得大败,损失惨重,仓皇逃回广陵。
消息传回青州,全城振奋。百姓们奔走相告,都说世子麾下的军队如何英勇,广陵的铁骑也不过如此。赵珣的威望,在这场小小的胜利中,再次得到提升。
秋收时节悄然而至。青州南部的万亩稻田里,金灿灿的“金穗稻”迎来了丰收。农民们欢天喜地地收割着稻子,官府的粮仓很快就堆满了新粮,不仅足够青州军民食用,还余下了数十万石,可以作为储备粮。
“金穗稻”的成功,让赵珣的名声传遍了周边州县。甚至有南楚的官员偷偷派人来青州,想购买稻种,都被赵珣婉言拒绝——这是青州的根基,绝不能轻易外传。
而“雪绒棉”的收获也同样喜人。织户们加班加点地织布,第一批棉布运到南楚边境,就被抢购一空,带回了大量的白银和丝绸。青州的经济,在粮食和棉布的双重推动下,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就在青州一派欣欣向荣之际,一封来自广陵的密信,送到了赵珣手中。信是广陵王赵毅亲笔所写,内容却有些出人意料——他邀请赵珣派人去广陵参加一场“边境会盟”,商议铁矿、商路等事宜,说是“化干戈为玉帛,共促边境繁荣”。
“赵毅这是唱的哪一出?”赵珣看着信,眉头微皱,“刚打了败仗,就想会盟?”
陈平看过信,笑道:“这是缓兵之计。广陵在边境受挫,又怕我们联合西域和南楚夹击,所以想借会盟拖延时间,同时试探我们的底线。”
“那我们去不去?”
“去,为什么不去?”陈平道,“我们可以派一个使者去,表面上与他们周旋,暗地里却加快与西域的合作,扩编军队。等我们准备充分了,再看赵毅还有什么花样。”
赵珣点头:“那就请陈先生亲自去一趟吧,先生智计无双,定能应付赵毅的手段。”
“属下遵命。”陈平拱手应道,“不过,属下离开期间,青州的防务还需主公多费心,尤其是黑石山的铁矿和西域的商队,不能出任何差错。”
“放心,有英将军和叶先生在,万无一失。”
陈平出发的前一天,西域传来捷报:叶孤城护送的商队顺利抵达楼兰城,与楼兰商会达成协议,青州的“雪绒棉”将独家供应商会,而商会则会为青州提供优质战马和西域药材,双方还约定共同修建一条从青州到楼兰的商道,确保贸易安全。
“太好了!”赵珣看着叶孤城派人送回的协议,兴奋地一拍桌子,“有了楼兰商会的支持,我们的战马问题就解决了!英布的骑兵营,很快就能换装成真正的铁骑!”
陈平也笑道:“这意味着,我们与广陵王的实力差距,又缩小了一步。假以时日,未必没有一争之力。”
然而,就在青州上下以为局势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这份平静——广陵王赵毅的亲儿子,赵骠,带着一支精锐卫队,抵达了青州城外,说是“听闻青州物产丰饶,特来拜访”。
赵骠,手段狠辣,他的到来,显然不是简单的“拜访”那么简单。
听雪轩内,赵珣看着城外的烟尘,眼中闪过一丝凝重。赵骠亲自到访,这比赵毅的会盟邀请,要棘手得多。
“主公,赵骠此来,怕是来者不善啊。”李参军忧心忡忡道,“听说他带了五百‘广陵锐士’,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战力极强。”
英布摩拳擦掌:“来的正好!末将去会会他,看看他有什么能耐!”
赵珣摆手:“不可,赵骠是客,我们不能失了礼数。”他看向陈平,“先生还没出发,正好,帮我想想,该如何应对这位广陵公主?”
陈平沉吟片刻,道:“赵骠睚眦必报,且极懂人心。他亲自前来,一是想实地探查青州的虚实,二是想试探主公的态度,或许还想挑拨我们与北椋王的关系。我们只需以礼相待,不卑不亢,既展示青州的实力,也表明我们的立场——合作可以,但想让我们臣服,绝无可能。”
赵珣点头:“好,就按先生说的办。打开城门,我亲自去迎接这位广陵世子。”
青州城门缓缓打开,赵珣带着亲卫,策马而出。城外,赵骠肥硕的身体骑在一匹红鬃马上,身后是五百名甲胄鲜明的广陵锐士,气势沉凝,一看便知是精锐中的精锐。
“赵世子,久仰。”赵骠率先开口,声音清亮,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赵世子大驾光临,青州蓬荜生辉。”赵珣拱手笑道,“里面请,赵某已备下薄宴,为世子接风洗尘。”
赵婉儿微微颔首,策马入城。他的目光扫过青州的街道、城墙、士兵,将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暗暗惊讶——这青州城的繁华与戒备,竟比他预想中要高出许多,赵珣这个人,确实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