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23章投资意向(5000+)
长安飞机制造厂分房子,年终奖,还有部门绩效奖金,更别说生活待遇了。
长安飞机制造厂本身虽然没有什么产品可以回馈地方,但是李松有宝马摩托车啊。
现在国内的宝马摩托车紧俏的不得了,虽然有好几个厂子生产,但是需求量太大了,几家摩托车厂是有计划的,因为不能盲目的扩产。
只要给当地一些摩托车的提车单,把什么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更关键的是,长安飞机制造厂需要的东西,能看到钱,不管是给这边提供副食产品,还是粮食什么的,都是钱货两清。
不会向其他单位打白条。
当然上级部门在借调的时候也考虑到了一些因素,踏实能干的老实人优先,然后是家庭困难的。
比如有些技术人员人到中年,原来单位的宿舍根本不够一家人住的,或者是儿子要结婚等等的,都需要钱。
再加上飞机制造厂有足够的资金,别的不说,李松给国内授权的那些材料技术,摩托车技术,这些已经在创造利润了,更别说摩托车出口的外汇了。
虽然国内现在对于外汇的需求程度没有历史那么迫切,因为李松上需要外汇主要是购买技术,生产设备。
但是想要国际贸易,还是要有外汇,总不能以物易物,而且说实话,美元保值率的确高。
当然作为李松来说,不需要手里捏那么多外汇。
现在也不是李松满世界投资的好时候,因为这个时候阿美与肥熊正斗的厉害。
再等几年再去世界其他地方投资,首先把自己产业做起来,然后在欧美拉一些人上自己战车。
就像宝马摩托车在全世界的经销商,这些人赚了钱,自然就在自己的战车上了。
当然自己的战车也要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不然的话,说不定就被人瓜分了。
几个部门都转了转,这些部门里面的技术人员虽然早就听说老板年轻,没想到这么年轻。
李松在飞机场开了一个小会,一方面听取各个项目组的工作汇报。
“老板,现在中远程客机项目组的人最多,进度依然是最快的,只是这架飞机还没有命名。”马总工开口汇报工作。
“这个你请示请示上级部门,看看上面有什么计划没有。”李松开口说道。
“好的,另外就是星辉客机项目组暂时不需要人手了,直升机项目组人员也趋于饱和了,人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B型运输机现在还需要一些人手。”
“后续生产直升机,B型运输机还有中远程客机需要多大的产能?”马总工又问道。
“老马,技术攻关完成之后,咱们厂只是生产最核心的东西,发动机,飞机的控制系统等等的,其余的全部交给其他厂子来做,至于产量主要是中远程客机。”李松也没想着自己一个厂子就把活干完了。
“当然配套厂最好是在长安这边,这样方便我们沟通,还有降低物流成本,这个你跟地方上商量一下,到时候我们不但可以提供技术,还可以提供资金扶持。”李松是想打造一个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B型运输机这个数量不会太多,差不多也就一百来架。”
“B型运输机大概要多久时间可以出样品?”李松现在最关心的是在阿美发现飞行不行之前,能不能把飞机样品拿出来,然后利用国际局势拿到适航证以及飞行许可。
因为这种运输机作为货机是完全没问题的,李松可以不卖飞机,但是要飞机去别的国家搞运输,这个还是可以的。
“最长三年应该没问题。”马总工考虑了一下。
主要是长安飞机制造厂的任务比较重,今年可以量产星辉客机,中远程客机估计不行,直升机这个应该差不多。
明年中远程客机可以量产。
B型运输机的技术工艺更高,当然有了制造中远程客机的经验,再来制造这个就容易的多。
但是这种大飞机从样机到量产,谁知道会要多久,一切顺利的话,从样机到定型量产,也要小一年的时间。
如果有什么问题,三五年,五六年,七八年也不是不可能。
“涡桨发动机呢?”李松点点头,三年也才1984年。
阿美是在差不多1985年就发现肥熊不行了,所以才会收割小本子。
其实阿美也不得不收割小本子,因为阿美与肥熊那个时候都不行了,可以说就看谁先倒下。
所以在那个之前自己都有把握拿到飞机在欧美的适航证以及飞行许可。
“这个今年年底应该可以量产。”马总工开口说道。
“嗯,星辉客机多久可以回厂维修保养?”李松又问道。
“月底,计划是月底,如果按照计划回厂,就会按照设计的进行维护保养,然后前往欧洲申请飞行许可以及适航证。”马总工说的是按照计划。
维护保养就是要把这架飞机喷漆,然后内部重新装饰,这样才能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西方。
现在星辉客机还是一架黄皮机,机舱内部安装的是一些设备,用来进行测试。
“嗯。”李松点点头,到时候从港岛起飞前往欧洲,自己说了要邀请尼克以及一些记者乘坐飞机。
当然李松还要让百盛公司也派人去,因为以后飞机要卖也是百盛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卖。
长安飞机制造厂暂时不直接面对客户。
主要是规避一些交易上的问题,因为内地还没加入WTO。
“老马,涡桨发动机这个进度快一些,因为到时候要生产一些单涡桨发动机的小飞机。”李松单独嘱咐了一句。
单涡桨小飞机,李松准备捐给内地,然后布置到高原。
现在水平対置六缸发动机,飞行高度限制,很难适应高原气候。
因为国内很长一段时间,没办法对边境地区的情况进行实时的掌握。
导致了隔壁的家伙不断的蚕食咱们的土地,今天占了山坡,明天占个瀑布。
现在用无人机什么的不现实,但是用涡桨发动机的小飞机问题不大。
主要是喜马拉雅山脉我们这边条件太恶劣了,隔壁那边因为是在山脚以及山下,所以能够不断的蚕食我们的土地。
而且换装涡桨发动机的小飞机,速度会比现在的熊猫飞机要高一倍。
“好!”马总工记下来了李松的要求。
第二天李松就飞沪上,李松来这边一方面是因为朱玲,另外一方面是晶圆厂还有光刻机厂,会放在这边。
历史上引进的三寸晶圆生产技术也是落地在这边无锡。
内地在做这种成套,成体系的技术攻关的经验十分丰富,一个项目有几十上百个单位参与。
事实上后来内地一直采用了这样的模式,在大的项目上,都是分开来做。
当然这个最考验各个部门的协调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内地这边喜欢开会。
没办法,沟通就需要开会,不开会几十上百个单位怎么沟通。
不过晚上李松住在沪上的小洋楼里面,小洋楼住的其实不是很舒服,布局什么的李松不怎么喜欢。
当然考虑到地段,环境,也就没办法了。
朱玲也不是每天都回沪上这边,要看剧组的安排,在沪上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里面拍摄的时候就来这边住。
“我接到了西游记,还有红楼梦剧组那边的通知,下个星期要去京都。”李松与朱玲两个人窝在沙发上,看着14寸的熊猫牌彩电,而且是遥控的,但是只有9个频道。
遥控按键就9个,不过9个已经足够多了。
这就是李松拿到内地的彩电生产技术。
这个时候的14寸,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还有12寸的。
21寸的彩电还没生产出来,电视是黑色的塑料外壳。
这样一台彩电,要票的价格是650,不要票的价格是850.
这个价格已经很便宜了,因为进口的14寸的彩电,需要1100以上,14寸的国产黑白电视都需要420元。
现在国内这种电视就是奢侈品。
“嗯,去吧。”李松点点头。
朱玲是真的喜欢演戏,这两个剧组拍摄进度就没那么快,当然也是与凤凰电视台合拍的,里面有不少港岛的演员。
李松现在就是拿钱开拓内地市场,让凤凰电视台的演员在内地混个脸熟。
现在看起来港岛的演员比内地的要风光多了,历史上就是因为港岛演艺界对于内地演员的刮目相看。
所以导致后面内地市场起来了,只有少部分早早来内地发展的部分演员接住了这么一波流量。
其余的都没接到这波流量。
当然港岛这个地方的人一直对内地都有点刮目相看,就好像是城里人看乡下人一样。
当然国内的某些城市也是一样,什么臭外地的,什么乡下人。
电视里面正在播放新闻,就是有关熊猫飞机的,而且是国际新闻。
“根据本台报道,由羊城宝马汽车厂生产的熊猫牌单引擎固定翼飞机,获得了阿美FAA机构的安全认证,获得了阿美的飞行许可以及适航证。”
“FAA机构的工程师对于这架飞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下面请看报道。”
电视里面,主持人播报这个新闻,然后就转到了CBS电视台采访赛文的新闻片段。
李松也第一次看到这个新闻报道,看到赛文用美式英语开口说话,当然新闻里面有字幕。
赛文一边说,一边还做各种肢体动作,这是欧美大部分人说话时候都会这样做。
“熊猫飞机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这样能够大大增强飞机的结构力!”
“整架飞机的零部件数量比同类型的少百分之八十。”
“而且模块化设计也降低了飞机的故障率。”
“我们知道零部件越多出故障的概率越大!”
“从整体的制造工艺上来说,熊猫飞机可以说是单引擎螺旋桨,小型飞机当中制造工艺水平最高!”
“机身采用了最先进的一体铸压技术,并且铝合金材料性能比同类型的要高百分之三十。”
然后赛文还说自己也订购了一架飞机。
当然什么反垄断什么的肯定不会剪辑进来。
最后说到有数万架订单的时候,李松也是微微一愣,有那么多吗?
最后主持人继续开口说道:“受到此次事件影响,熊猫牌单引擎固定翼飞机的订单突破六千,还在飞速增长。”
然后还有羊城宝马汽车厂生产小飞机的组装车间。
“呀,阿美那边这么多人买飞机吗?”朱玲也是很惊讶,这可是飞机啊,哪怕是小飞机。
“嗯,他们那边市场潜力大,不过这次订单越多亏的越多。”李松点点头。
“为什么?”朱玲好奇的看着李松问道。
“我是赔本赚吆喝,阿美那边小飞机有着很成熟的市场,我想要打开市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利。”
“要是不让利,客户肯定不会来买我的小飞机。”
“你想不想学这种小飞机?”李松手摩挲着朱玲丝绸般光滑的皮肤,开口问道。
“开飞机?”
“这个好学吗?”
“好学,这种小飞机操作简单。”
“这架飞机价格是多少?”
“对外售卖价格是一万美元。”
“那么国外的呢?”
“四万美元?”
“这样你岂不是要亏很多?”
“亏也亏不了多少,一架明面上亏上千美元吧,不过我这个是把内地的商品出口赚美元,所以具体的什么衡量,不好说,反正亏就亏了,要是有上万架订单,那么后续我们也可以在阿美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李松又说道。
“嗯?”朱玲有些不明白。
“一方面是我的飞机拉低了商品价格,阿美那边要是按照我的价格,估计一架要亏一万多美元。”
“另外就是我会把市场潜力短时间榨干,在我不卖的情况下,后续两三年这个市场都很小,阿美的飞机制造厂估计要破产。”
“当然也有方法,那就是从我们这边进口零部件,然后组装,这样后续我就不单独在阿美那边售卖整机,当然严格的来说,熊猫飞机这次的订单,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贸易,这个是众筹。”李松的算盘打的叮当响。
李松最开始就是有这个想法,因为熊猫飞机后续的维护保养,还有后续的订单。
而且在众筹的时候,在众筹合同里面又不包括售后维修保养。
这个交给众筹俱乐部来处理,当然自己要提供必要的零部件。
而且阿美肯定不会让自己垄断他们的市场。
他们那边什么德行李松一清二楚。
所以自己必须要转换一下思维或者转换一下方式。
当然更重要的是自己不可能一直持续亏本的继续生产。
反正众筹与正常商品之间有差价是很正常的。
没赶上订单的很正常。
毕竟作为客户来说,又不可能不要。
当然这只是李松的想法,究竟事情会发展到哪一步,这个很难说!
大不了不做就是了。
李松把整个事情划分为几个阶段,现阶段就是赔本赚吆喝!
至于第二阶段怎么发展,就要看后续。
其实这也是后面阿美的经济模式。
代工!
零部件进口组装!
因为金融化带来的影响就是这样。
朱玲听到李松说了这么多,但是还是有些理解不完全。
但是这并不妨碍心理对李松的崇拜。
因为不是谁都能上电视的。
而且还是国际新闻!
国内很多看到这些新闻的还是一脸懵逼。
当然羊城这边的人都知道,因为小飞机出厂测试的时候,每天都在天上呜呜的飞。
只是上了国际新闻才知道,原来这些飞机是出口的。
当然宝马汽车厂的名声也响亮了。
汽车厂第一批面包车,已经开始销售。
不过这些都面对一些单位!
不过这就像撒胡椒面一样,根本不够。
上级部门还在进行筛选,要把面包车技术给那些企业!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最近很多人就往京都去跑部!
因为谁都知道拿到这样的技术,那就等着起飞。
看看那些以前的兄弟厂,本来大家都差不多。
但是有些拿到了摩托车有些拿到了工程机械技术!
现在人家福利好的不得了。
自己要是把技术拿不回去,那么会被整个厂里面的人戳脊梁骨!
当然上级部门现在也比较头疼!
给谁不给谁,还有战略布局等等!
现在谁都知道,拿到技术之后,整个厂子就不愁吃喝,再也不需要发工资的时候打白条。
再也不需要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
第二天李松,就与百盛公司的人会合。
百盛公司就是来签合同投资寸4晶圆厂的。
之所以让百盛公司来签约,就是为了以后扩张。
当然百盛公司并不掌握技术,只是一个总公司而已。
技术还是在合资的公司里面,并且总公司的人也无法接触到这些技术。
李松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怕有人窃取技术。
反正任何事情就要小心一点。
当然合资的就有全新的规定,反正至少说现阶段李松拿出来的这些规定是比较全面的。
当然还有一些核心的东西就要分开,哪怕被人偷走一部分,别人也没办法获得完整的技术。
“李先生,久仰,久仰!”这次参加签字的人级别非常高,当然现在只是签意向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