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体压铸的机身,其实主要就是中间座舱,整个结构不超过两米,高度不超过一米五。
座舱的门这些又是单独冲压!
另外动力舱也是单独压铸,动力舱还采用了部分的钢铁构件,主要就是发动机长期震动带来的影响!
一体压铸技术高,节约成本!
李松心里有个想法,就是把这些飞机的零部件可以送到众筹俱乐部。
让所有人都可以直观的看到飞机用的材料,还有技术。
这也是国内现在最先进,而且就是在世界上也很先进的一体压铸设备。
制造出来的零部件可以给别人看。
制造工艺,还有制造设备就不给别人看。
铸压出来的机身,上面已经预留好了其他的安装孔。
不再需要另外的开孔,也不再需要另外的焊接。
刚刚出来的零部件温度很高!
李松耐心地等待着温度降低,然后技术员对零件进行验收!
首先就是验收零件的尺寸!
因为这种小飞机的飞行高度最多就四千米。
所以对于机身的密封性要求不是很高。
尺寸验收之后就是材料验收!
也就是机身材料的强度以及温度工艺有没有达标。
李松耐心的等待着尺寸的验收!
最终尺寸验收没问题。
下一步就是更详细的强度以及温度工艺检测。
到时候如果温度工艺有问题,又会调整温度设计!
一体铸压,因此不需要再进行二次加工。
材料性能就不会因为二次加工的温度变化以及应力变化而产生变化。
零件二次加工之后,还要进行温度工艺。
温度工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让材料性能达到要求。
另外一个就是释放材料的应力!
就拿简单的开孔来说开孔的温度如果过高,开孔附近的材料与周围的其他材料就会形成一个区间!
这个区间就可能导致应力变化或者材料性能变化。
材料的应力释放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放在露天风吹日晒进行应力释放,但是这种时间久!
另外一种就是用温度工艺释放应力。
这种就需要的是技术!
温度工艺也是压铸当中最核心的技术。
看到生产验收结果,李松只是点点头。
相关的技术人员看李松没说什么,也是松了一口气。
李松名下的这些厂,技术攻关都是有绩效奖励。
熊猫飞机机身一体压铸的绩效奖励是二十万!
技术人员自己选的,三个月之内完成。
也就是说李松不给大家定时间,大家自己定时间。
也就是三个月之内完成的话最低就有二十万的绩效,这个最低是因为每提前十天就会增加一定数量的绩效。
但是超过三个月之后,绩效也会以十天为一个节点降低!
如果四个月完成的话,那么可能只有十万的绩效甚至五万!
如果预定的三个月完成,五个月完成的话,那就没有任何绩效!
李松也不喜欢开会,跟大家画大饼。
对于打工的人来说,最有用的就是钱。
老板在上面天天讲,每天讲一两个小时,还当不了发两百块钱!
而且这样每个部门都是你追我赶的,想要早点完成绩效!
因为来李松这边上班的,大部分都缺钱。
不缺钱的退休了,不会再次千里迢迢的来羊城这边上班!
而且有绩效奖金,团队里面某些人想要偷奸躲懒,就会被其他人排斥,甚至举报。
因为偷奸躲懒会导致项目进度滞后,从而大家少拿奖金。
俗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李松轻轻松松的用这一招,让来自天南地北的工人凝聚成一条心。
根本不用什么其他的方式。
“零部件造好之后,给我准备两份所有的零件!”
“并且上面标清楚零件的参数!”
“下一步要对所有零件进行测试!”所有的零部件都要进行寿命测试,防腐蚀测试,以及强度测试。
强度测试主要是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抗压,一个是抗拉!
其实飞机的机身做这些测试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飞机的测试主要是机翼的寿命测试。
机翼的寿命测试就是用设备上下晃动机翼。
来模拟飞机的起降次数。
一直要把机翼折腾断裂!
“嗯!”熊猫飞机项目组的负责人点点头。
整个熊猫飞机项目组的绩效奖金是一百万。
机身一体铸压20万,机翼铸压20万,控制系统10万,动力设备四十万,其他杂七杂八的十万!
这个绩效之所以不高,是因为有现成的完整的图纸。
也就是要把图纸上面的技术变成现实中的东西。
项目组内部的各个部门也是互相盯着。
哪个部门的项目滞后,就会引发其他部门的不满。
因为大家完成这个任务之后,又要接另外的任务。
如果因为一个部门而耽误了整个项目,那其他部门的人都会冷嘲热讽,甚至没好脸色。
因为宝马汽车厂的工人年纪都偏大。
这些人现在挣高工资了,不趁着还有些时间多挣点!
等到退休了,想挣高工资都挣不了。
熊猫单螺旋桨固定翼飞机的制造进度很快。
铝合金的缸体已经完成了初步生产,正在对量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因为零部件的生产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个是试验阶段,试验阶段就是不计成本的要把图纸变成实物。
第二个阶段就是小批量试验生产,这个主要就是把试验阶段的生产工艺优化成量产工艺!
第三个阶段就是量产!
现在发动机样品已经生产成功,下一步就是要把样品生产工艺转化为量产工艺。
因为样品生产都是技术人员为主,而以后的量产工艺就是普通工人为主!
因为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的生产技术比较多。
而量产工艺的普通工人,他只是需要掌握他所在的工位的生产工艺。
也就是说要把发动机的生产步骤合理的安排。
怎么样安排能够让发动机生产又快又好。
很多时候有些厂拿到技术,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原厂好!
就是因为量产生产工艺的问题!
量产生产工艺,关系到整个发动机生产的成本以及产量。
而且量产工艺是根据不同的生产设备进行调整。
也就是说同样两个车间,可能因为加工设备型号的不同,导致量产工艺也有所不同!
“主要是时间太紧了,不然的话就采用复合材料!”
“不过现阶段复合材料的成本更高。”
“复合材料本身成本高,还有技术要求也高!”李松倒是想上复合材料,但是国内现在在化工方面的技术生产出来的复合材料价格反而比金属材料要高。
复合材料应用在大型飞机上,主要是让大型飞机减重,从而节省更多的燃油,因为大型客机的寿命至少是几十年。
中短程客机每天在三千到五千公里。
大型远程客机每天在八千公里。
哪怕能够节省百分之一的燃油,也会为航空公司节省多少燃油。
这也是为什么就像汽车之类的,很少用复合材料。
汽车也可以用碳纤维之类的材料,但是用碳纤维的汽车就成了奢侈品。
碳纤维一公斤最低也要几十块钱。
而钢铁一公斤才要多少钱!
就像复合材料的自行车,一辆多少钱,钢铁或者铝制造的自行车又才多少钱。
并不是什么东西都适用用复合材料。
熊猫样机应该能在下个月完成生产。
熊猫样机这个其实并没有多少难度。
最难的就是水平对置发动机!
而且这个控制系统就是采用的机械控制。
并没有采用液压控制或者电传控制。
当然电传控制本身其实也是液压控制,通过电信号控制液压设备!
只是把传统的液压管路变成了电路。
这种小飞机采用机械控制,又简单又容易维护,而且还十分可靠!
哪怕在后面智能时代来临,一些大型设备还是采用了备用的机械控制方式。
因为机械控制方式是最可靠的!
也是所有大型设备最后的安全底线。
至于其他的仪表之类的,这个就更简单了。
现在这种小飞机并没有什么导航系统之类的,上面就一个无线电台。
当然也不可能有雷达这样的东西。
因为这种小飞机,一方面靠地面参照物,另外一方面就靠塔台引导!
因为塔台有雷达,可以探测到这种小飞机的航向高度距离!
而且这种小飞机的安全性很高,有快好一点的空地都可以降落,因为它的速度不是很高!
而且这种固定的小飞机,哪怕是引擎故障也能够滑行降落!
不过李松还是在这种小飞机上准备了降落伞。
当然已经要说了,没经过专业训练的跳伞就是找死。
这个怎么说呢,到最危险的时候赌一把。
然后李松又来到了面包车生产车间。
1.2L面包车是六座。
1.5L是九座或者七座!
座椅可拆卸!
而且是后驱模式。
另外底盘比较高,空载190毫米,满载150以上!
主要就是应对现在国内糟糕的路况。
底盘低了真的不行。
1.2L的发动机已经开始量产,不过变速箱还在进行量产工艺阶段!
现在发动机以及变速箱正在进行测试。
汽车厂自己建立了专业的测试车间。
这是国内现在第一个专业的测试车间。
另外已经有样车生产出来,也在进行测试。
占地100平方公里的专业测试场地正在建设。
当然测试的这些车并没有完成。
也就是说并没有喷漆之类的。
因为要通过测试来看看汽车的整体框架!
还有要对底盘进行调教之类的!
不过这种面包车在工地上测试还算可以。
极限运行状态还是不错的。
铸铁发动机就适合这种糟糕的路况。
“李先生!”马胜利也在测试场地这边。
一起的还有科委的工作人员!
科委正在制定汽车测试标准,也就是各种项目的测试标准都是引用的宝马汽车厂的测试标准。
羊城科委已经制定了摩托车,舷外机的测试标准。
只有通过这个测试标准的测试,才能够获得国家颁发的安全许可证以及生产许可证。
当然这对于国内的其他厂家来说,有一个过渡期!
因为有的厂子生产的根本就没办法达标。
还有更多的标准在制定当中,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等。
这些标准又深层次的影响着材料的标准。
比如这些家电用的电线,电线的标准一定要比家电的功率要高,要连续使用多少小时,不超过多少温度。
另外还有噪音标准!
这些以前都是没有的!
而现在陆陆续续的也要推出这些标准。
“辛苦马先生了!”
“不知道多久能够完成验收!”李松笑呵呵的说道。
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虽然说整个测试标准科委采用了汽车厂的标准。
但是相关的测试数据还是要存档,这样才能颁发生产许可证!
不能因为标准是汽车厂制定的就可以走后门。
“应该很快了!”
“主要是很多的测试项目场地还没完成!”
“其实汽车厂已经可以开始生产,只是标准是老版的标准!”马胜利开口回答。
因为专业的测试,包含十万公里测试之类的。
这种需要在专业的场地当中测试,而且要不间断的进行测试!
还有暴雨测试!
还有温度测试,也就是在零下四十度到零上多少度之间的测试!
另外还有跑道测试,也就是颠簸路段或者弯道。
国内以前根本就没有这些测试项目。
在测试的过程中测试整个汽车的结构性能等等多方面。
如果跑十万公里车就散架了,那显然是不符合标准的。
国内几大汽车厂,生产出来的汽车只要能开出厂子,那就算交付了。
根本没有这么多项目的测试内容。
当然对于国家层面来说也不能一刀切。
所以就搞了个老版标准以及新版标准。
五年之内老板标准还能够生产,但是五年之后全部采用新版标准。
因为标准不单单涉及到汽车制造厂,还涉及到上游的材料生产商!
而且也涉及到更多的法律问题!
还好现在的汽车都是公家单位!
“我们还是采用新版的标准算了!”李松跟马胜利是熟人,刚才也就是开玩笑!
“就是不知道汽车采购方面?”李松开口问道。
“李先生,这个就不用操心了!”
“现在我国对于汽车的需求量太大了,去年就进口了三万多辆!”
“这还是因为各种原因没办法,进口那么多。”
“当然,去年摩托车也缓解了国内的运输压力!”
“上级做了一个统计,就是各个单位需要的车辆数量都超过二十万辆,这还是小型客车!”
“至于说卡车的需求量就更高了!”
“汽车厂生产多少要多少!”马胜利开口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