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18章 皇上,廷议炸了(又是一个日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次日,紫禁城东阁。窗外的日头已经有些晒人了,殿内却还残留着一丝凉意。
    官员们分班次站定,将殿内挤得满满当当。
    上首坐着的是首辅黄立极,下首是工部尚书李从心、刑部尚书薛贞、兵部尚书王在晋、户...
    崇祯十二年正月,京师雪未化,风如刀割。乾清宫内炭火熊熊,却压不住殿中凝重气氛。王承恩捧着一叠急报立于阶下,面色铁青;骆九跪伏在地,额上冷汗涔涔。崇祯端坐龙椅,手握朱笔不动,目光死死盯住案上那封来自辽东的密信??纸面已被鲜血浸染一角。
    “赵文远……阵亡了?”他声音极轻,仿佛怕惊醒一场噩梦。
    骆九颤声道:“是……昨夜子时,东厂细作自锦州脱身归来,亲见其尸首悬于城门三日,清军以铁钩穿肩,曝于风雪之中。临终前犹执剑不倒,口中高呼‘大明万胜’!守城将士三百七十二人,尽数战殁。”
    殿内死寂。檐角铜铃被风吹得叮当乱响,像无数冤魂在哭诉。
    崇祯缓缓闭眼,喉头滚动,良久才道:“取朕的黑袍来。”
    王承恩一怔:“陛下?”
    “朕要为赵文远服丧一日。”他说得平静,“传旨天下:追赠骠骑将军,谥‘忠烈’,赐葬八宝山,子孙世袭百户。另拨白银千两抚恤遗属,并命工部在其故里浙江义乌立碑建祠,永享香火。”
    话音落下,他又睁开眼,目光已转为寒铁:“清军既敢辱我忠臣,朕便教他们知道,什么叫血债血偿。”
    次日清晨,圣旨连发六道:
    其一,命秦良翰提督九边军务,统率宣府、大同、延绥三镇兵马共八万人,即刻出塞反攻,目标直指沈阳以西之赫图阿拉??努尔哈赤起兵之地;
    其二,命徐光启督造“镇海级”战舰提速完工,原定十艘增至十五艘,限期三个月内下水五艘,余者半年内全部建成;
    其三,征调讲习所毕业生五百人编入军中,担任“战术参议官”,负责火器调度、地形测绘与后勤统筹;
    其四,开放太仆寺马厩,全国征马一万匹,凡献马者每匹赏银十两,优先供给北伐骑兵;
    其五,下令“御史巡察司”全面彻查九边粮道贪腐案,凡克扣军饷、虚报损耗者,不论品级,就地正法;
    其六,宣布全国进入“总动员状态”:男子年满十六皆可应募从军,女子可入军工坊织布制衣、炼硝造药,老弱则组织修路运粮。每户若有一人从军,免税三年;二人以上,赐田十亩。
    诏书传出,举国震动。河南、山东百姓扶老携幼奔赴兵站,河北妇人自发组成“红巾队”,日夜赶制战袍箭袋。江南富商联名捐银百万两,愿助“复辽大业”。就连昔日讥讽新政的老儒们,也有不少人送子投军,临行只说一句:“去吧,莫堕祖宗威名。”
    二月初七,秦良翰率大军出喜峰口。时值春寒料峭,积雪盈尺,但士气高昂。队伍前列高举赵文远灵位,由其亲兵背负前行,沿途百姓焚香跪拜,哭声震野。周允文亲至军前宣读《讨逆誓词》,并当众斩杀两名克扣军粮的千总,血洒旌旗。
    与此同时,沈明远奉命巡视山西至宣府一线粮道。他带三十名巡察吏微服而行,昼宿破庙,夜行荒径,半月间查获大小贪官四十七人,其中竟有户部郎中私通敌谍,将明军布防图售予清廷细作,换取黄金二百两。沈明远当即下令将其绑赴军营辕门前,当众剖心祭旗。
    消息传回京师,崇祯默然良久,提笔批曰:“此心不赤,焉能护国?今后凡叛国者,皆以此例处之。”
    三月中旬,第一批讲习所出身的“战术参议官”抵达前线。这些青年多出身寒门,熟读《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精通算术地理,且无世家牵绊,敢言敢为。他们在军中推行“分段指挥制”,将传统千人队拆分为百人小组,各配火铳、轻炮与信号旗,实现灵活协同作战。更设计出“雪地伏击阵型”:利用夜间低温使火药不易受潮,在雪坡设伏,待敌骑兵冲至半山腰时突然点燃引信,滚石雷火齐发,一举歼敌。
    四月初五夜,秦良翰亲率精锐突袭赫图阿拉外围屯堡。是夜大雪纷飞,清军毫无防备。明军以火把蘸油点燃雪墙,制造幻影迷惑哨兵,随后分三路包抄,用改良定国炮轰塌城墙。战斗仅持续两个时辰,攻克敌寨七座,缴获粮草三万石、战马五千匹,并生擒皇太极堂弟巴布泰。
    捷报传来当日,崇祯未饮庆功酒,反而召见讲习所全体师生于文华殿。他对台下数百青年朗声道:“你们读的不是圣贤书,而是救国策!你们写的不是文章,而是刀枪!今日之战果,半出于前线将士浴血,半出于尔等纸上筹谋!”
    他转身命人取出一幅巨图??乃全国疆域详图,上标红点数十,皆为未来军屯城选址。“十年之内,我要让这每一处红点都变成新城!让每一个边民都能安心耕种、读书、婚嫁!而你们,就是这座新天下的基石!”
    群情激奋,齐声高呼:“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大明开太平!”
    五月十八,第五艘“镇海级”战舰“定辽号”正式下水。徐光启亲乘试航,自天津出发,仅用两日便抵旅顺废港。他登岸勘察旧战场,见断壁残垣间仍有焦骨散落,不禁泪下。归途中遇风暴,船体剧烈颠簸,随行工匠皆面无人色,唯徐光启立于船头,手持罗盘测算风速洋流,口中喃喃记录数据。
    返京后,他立即上疏建议:“渤海航线须设灯塔三十六座,分布于庙岛、长山列岛及辽东半岛南端。每塔配备双层玻璃罩风灯,由讲习所毕业生轮值管理,并附气象观测簿,每日上报天气变化。”崇祯准奏,并特批经费十万两,称“此非仅为军用,更为千秋航运之基”。
    六月初九,朝鲜国王遣使来朝,献上清军在鸭绿江流域布防图,并允诺派水师五千协同作战。崇祯厚加赏赐,赐朝鲜王“忠义藩屏”金匾一面,又命礼部拟定《中朝联防章程》,规定两国边境互派巡查使、共享情报、联合剿匪,战时兵力统一调度。
    然而就在局势渐趋明朗之际,一道惊人消息自陕西传来??李慕白现身西安!
    据报,此人化名“白云子”,勾结当地白莲教残余,在终南山设坛讲经,宣称“天命转移,紫气东来”,蛊惑饥民万余人围攻县衙,烧毁新政学堂,杀害讲习所派出的民政协理员三人,其中一人竟是女学生林婉儿,年仅十九,被害前仍高喊“我是朝廷派来的老师,请乡亲们相信我”!
    崇祯闻讯拍案而起:“朕容忍你逃,是想让你亲眼看着自己的谎言崩塌!如今你竟敢再兴妖祸,毒害百姓,真是自寻死路!”
    他当即下令:命骆九亲率东厂缇骑三百,携画像nationwide通缉;调沈明远率御史巡察司精干五十人赶赴陕西,会同三法司会审此案;同时启用“科学讲堂”巡回宣讲团,前往关中各县公开实验揭穿邪术。
    七月十二,沈明远抵达长安。他并未直接进山剿匪,而是先在城南广场搭台设坛,举行“破妄大会”。台上陈列各种所谓“神迹”道具:自动敲鼓的木傀儡、冒烟喷火的铁箱、能“腾空飞行”的竹架风筝。他请曾参与制造的工匠当场演示机关原理,并邀请百姓亲手拆解验证。
    “诸位请看,”沈明远举起一只铜鸟翅膀,“这所谓的‘仙禽传旨’,不过是用松脂润滑关节,借风力转动齿轮罢了。它不会飞,也不会说话,只会被人操纵骗钱害命!”
    台下哗然。一名老农抢上前抚摸残骸,痛哭道:“我家闺女就是因为听了这个‘神仙’的话,把救命粮都献出去了……饿死了啊!”
    当晚,宣讲团深入乡村,播放幻灯片讲解血液循环、地球绕日等常识。许多村民第一次看到人体骨骼图,惊骇之余亦觉新奇。有个孩子指着画面问母亲:“娘,原来我们肚子里真有这么多管子?那先生说的‘魂魄离体’是不是假的?”母亲愣住,继而点头:“怕是……哄人的。”
    舆论迅速转向。短短十日,已有两千余人主动退出白莲教,交出符咒经书。更有信徒反戈一击,向巡察司举报李慕白藏身之所。
    八月初一凌晨,骆九率缇骑突袭终南山玄阳观。经过激烈搏斗,击毙护教死士二十三人,活捉李慕白。此人被捕时仍在念咒施法,声称“雷神将降,诛灭尔等逆贼”,却被骆九一脚踹倒,冷笑:“你的雷神不来,倒是陛下的诏狱等你多年了。”
    押解回京途中,李慕白一度绝食求死,但骆九命人强行灌粥,每日宣读各地揭穿邪术的奏报给他听。当他听说自己一手打造的“飞天铜鸟”已在开封被孩童当作玩具拆解玩耍时,终于崩溃,嚎啕大哭:“我本只想赚些银子……谁想到他们会当成真神供奉啊!”
    九月初九重阳节,北京菜市口人山人海。李慕白被绑赴刑场,身后高悬横幅:“伪神惑众,残害忠良,罪无可赦!”沈明远代表御史巡察司宣读判决书后,崇祯特旨免其凌迟,改为斩首示众,头颅悬挂正阳门三日,以儆效尤。
    行刑那一刻,天空忽降细雨。有人看见李慕白最后抬头望了一眼皇宫方向,嘴唇微动,似在低语,却无人听清。
    与此同时,北方战线再传佳音。秦良翰采纳讲习所参议官建议,采用“步步为营、屯田推进”策略,在辽河以西连建五座棱堡,每堡驻军两千,垦田三千亩,形成纵深防御体系。清军数次反扑均告失败,伤亡逾万。皇太极被迫撤回沈阳,遣使求和。
    崇祯拒不见使,只回一句话:“除非归还辽东全境,交出历年掳掠人口,否则,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冬十月,第一批移民抵达新建军屯城“定辽城”。五百户家庭来自河南、山东灾民,每人领到种子、农具与三月口粮。城中已建成学堂、医馆、铁匠铺与粮仓,墙上刷着大字标语:“此地非苦寒边陲,乃吾辈新生家园。”
    一位老农蹲在自家屋前丈量分得的八亩地,老泪纵横:“我一辈子给地主种田,挨打受骂。如今……竟是我自己做主的地了?”旁边孙子递上一本《初级算术课本》,笑着说:“爷爷,老师说明年教你认字呢!”
    而在京师,讲习所迎来了第三届毕业典礼。这一届共有男女学员一千二百人,其中女性占四成。崇祯亲临现场,为每一位合格者颁发“国士凭信”,并宣布:“自明年始,所有州县长官选拔,必须经过讲习所政绩考核与百姓评议双重评定。无讲习所出身者,不得任实职!”
    礼毕,他独自登上钟楼,俯瞰整座京城。夜色中,万家灯火如星河铺地,学堂、驿站、工坊依旧亮着灯光。远处传来孩童诵读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有大德而为民……”
    王承恩悄然走近:“陛下,该回宫了。”
    崇祯摇头:“再等等。你看那边,那家新开的印刷坊还在赶印《农政全书》副本,准备送往辽东。还有那个挑灯夜读的年轻人,是他写了《火器改良十策》,被徐大人采纳了。这些人,不再只是顺民,而是共建江山的人。”
    他轻叹一声:“朕以前总想着如何驾驭群臣,如何压制权宦,如何打败敌人。现在才明白,真正的根基,不在紫禁城,而在千万普通人手中握着的锄头、笔杆和火铳。”
    雪花静静飘落,落在讲习所门前的石狮上,落在刚刚竖起的“御史巡察司”牌匾上,也落在城外十里长亭里一对年轻夫妻相拥告别的情景中??丈夫要去辽东戍边,妻子将一包家乡土放进他行囊,哽咽道:“回来时,咱们的孩子就能叫爹了。”
    崇祯望着这一切,久久不语。
    他知道,这场奋斗还远未结束。清廷仍在北方虎视眈眈,官僚积弊尚未根除,民生艰难依旧遍布四方。但他也清楚,有些东西已经变了。
    民心醒了,眼睛亮了,脚步动了。
    而这,比任何一座城池的收复,都更接近胜利的本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港城尤物 暗影熊提伯斯的位面之旅 小师妹的土味情话让师兄们破防了 末法天地长生仙 预支未来,贷成道祖 1994:菜农逆袭 剑碎星辰 山河祭 全民拾荒求生!我能看到全图资源 海风吻过讲台 女帝:让你解毒,没让你成就无上仙帝 恋综:每天一个新人设 一人:混在一人里拍摄一人之下 重生61,我带了一座军火库 假太监征服女帝,从长生不死开始! 从废灵根开始问魔修行 忽悠华娱三十年 与强势归来的白月光大佬先婚后爱 鹰视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