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莽古尔泰的脸色铁青。
他看着那片混乱的江滩,看着自己麾下最勇猛的巴图鲁冷僧机的无头尸体被亲兵抢了回来,摆在地上。
那身漂亮的蓝色棉甲,如今沾满了泥污和血块。
“爷…贝勒爷…”一个分得...
崇祯二十一年正月初一,紫禁城内外张灯结彩,然年节喜庆之中,却透着一股不同往年的肃穆。乾清宫早朝未启,内阁值房已灯火通明。王承恩捧着三份加急密报匆匆穿廊过殿,衣角带雪,呼吸凝霜。
第一封来自南京:礼魂盟余党夜袭钟山水利中枢,虽被“脑波守卫”提前识破并击退,但其引爆一座备用泵站,导致秦淮河下游灌溉系统中断两日,万余亩冬小麦受旱。更令人惊心者,现场遗留帛书一幅,血书八字:“火净浊世,礼归诗书。”署名赫然是黄维桢亲笔。
第二封出自广州:一名自称“天机子”的道士在市井宣讲,称“电光塔乃逆天之物,引雷祸国”,蛊惑百姓围攻气象局。冲突中,三名科技宣导团成员受伤,一台便携式风速仪被砸毁。当地驻军出面弹压,才未酿成大乱。然据线报,此人实为礼魂盟“观星部”执事,精通历法谶纬,专以天象恐吓愚民。
第三封则由远洋舰队旗舰“探索二号”发回:孙玉娘率队驶入南太平洋深处,在东经一百七十度、南纬十度海域发现一座浮岛遗迹。岛上残存石构建筑群,布局呈八卦形,中央立有一根黑曜石柱,顶端镶嵌水晶球,经检测仍存微弱电磁波动。最诡异的是,岛周海水含盐量异常偏低,且水下声呐探测到规律脉冲信号,每隔十二时辰重复一次,疑似某种远古自动装置仍在运行。
崇祯览毕,默然良久,忽问:“柳青枝何在?”
“回陛下,柳总提调昨夜未归讲习所,据说是去了西山动力厂,亲自督改‘先锋号’第三代引擎。”
“传她即刻入宫。”崇祯起身踱步,“还有徐光启、詹天佑、沈明远,一并召来。朕要他们当面议出对策。”
辰时三刻,六位重臣齐聚乾清宫暖阁。炭盆烧得正旺,窗外雪落无声。
“诸位可知,朕最惧者非叛乱,非外患,而是人心之盲。”崇祯将三封密报送至案前,“黄维桢读尽圣贤书,却要用火把天下烧回洪荒;那‘天机子’借天道之名行祸乱之实;至于这浮岛……若真是前人遗智,为何湮没千年?是不是也曾有人高呼‘奇技淫巧,败坏纲常’,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众人低头不语。
柳青枝轻声道:“陛下所忧极是。技术可造桥铺路,亦可炸堤焚仓。关键不在器物,而在掌器之人是否明理。”
徐光启接言:“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加快‘国民认知工程’。如今孩童虽入学堂,然其父兄多仍信鬼神、惧变革。若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思维惯性,纵有千般利器,终将毁于愚昧之手。”
崇祯点头:“你说得对。朕决意推行‘三级启蒙计划’。第一级,六岁以上儿童必修《自然通识》,教材由讲习所统一编撰,图文并茂,务求浅显;第二级,各县设‘科学夜校’,农闲之时召集成人听课,合格者减免赋税;第三级,选拔百名青年学者,赴海外游学三年,带回西洋最新学理,归国后任地方教谕。”
詹天佑拱手:“陛下宏图远略,然眼下长江大桥工期紧迫,若因礼魂盟作乱延误进度,恐影响全国交通大计。”
“无妨。”崇祯冷笑,“朕已下令,自今日起,所有重点工程实行‘战时管制’。工匠持特制磁卡出入工地,每日晨昏两次脑波验证;运输车队由装甲飞鸢护航;混凝土搅拌站加装震动感应报警器。若有异动,京营火器营一个时辰内即可驰援。”
话音刚落,殿外急报:保定精炼厂发生爆炸!
众人皆惊。沈明远腾地站起:“不可能!新厂建成仅半年,全用防爆建材,燃料管道均埋地三尺,怎会自燃?”
“不是自燃。”王承恩脸色铁青,“厂卫抓到一人,身穿工服,口音像山东人,身上搜出一张图纸??正是‘动力膏’反应釜的薄弱点标注图。他还供认,厂里有两名管事早已被收买,平日偷偷更改温度参数,蓄意疲劳设备。”
崇祯双目如炬:“又是内鬼。传朕旨意,立即启动‘清源行动’:凡涉核心技术岗位者,无论官职高低,全部重新审查背景,三代亲属逐一登记;同时启用‘情绪谱系分析仪’,对可疑人员进行心理压力测试。”
他顿了顿,又道:“另外,通知秦良翰,‘先锋号’不必再拘泥于铁路。朕要它上公路、下田地,变成‘万能动力车’,配犁铧可耕作,装水泵可抗旱,加炮架便是移动火力点。让百姓亲眼看到,这铁兽不是吃人的妖魔,而是救命的神驹。”
会议持续至午时方散。柳青枝未及回府,直奔西山试验场。雪地中,“先锋号3型”已初具雏形。与前代不同,此车采用四轮独立驱动,底盘升高,配有可拆卸多功能接口。秦良翰正指挥工人安装新型液冷引擎,散热片呈蜂窝状排列,外覆石棉隔热层。
“这次用的是改良版‘动力膏’?”柳青枝问。
“嗯,掺入微量稀土元素,燃烧更稳,尾气几乎无色。”秦良翰抹了把脸上的油污,“你看看这个。”他打开控制面板,露出一块铜质齿轮组,“我们尝试用记忆合金做调速机构,高温时自动扩张咬合,低温收缩脱开,实现无电自控。”
柳青枝眼睛一亮:“若能成功,便可摆脱对电子元件的依赖,适合边远地区使用。”
正说着,远处传来轰鸣。一辆装甲飞鸢低空掠过,投下一封热封密信。柳青枝拆阅后,眉头紧锁:“南京方面确认,黄维桢已逃往徽州山区,藏身于齐云山某道观。他正在集结一批‘义士’,宣称要在春分日‘祭天焚器’,目标可能是黄山脚下的自动化茶园。”
“那就让他烧。”秦良翰冷笑,“我们早就在所有茶园装了‘假目标系统’。他们若真去烧,烧的不过是几台木头模型和烟雾发生器。等他们得意忘形时,埋伏的电磁网一罩,全员生擒。”
“不。”柳青枝摇头,“黄维桢聪明得很,不会轻易上当。他真正想烧的,是我们心中的希望。我们要做的,不是设陷阱,而是给他看真相。”
三日后,一支由十辆“先锋号3型”组成的车队驶入徽州。车上载着投影仪、发电机、净水器、播种机,还有一整套便携式教室设备。随行的除了科技宣导团,更有数十名曾在礼魂盟宣传下抵制新政的村民??如今他们已是熟练的操作员。
车队在黟县广场停下。夜幕降临,巨幅白布悬起,电光塔微型版启动,播放一部名为《一滴油的故事》的纪录片:从河南油田开采,到精炼成“动力膏”,再到驱动火车、灌溉农田、点亮万家灯火。画面最后定格在一个老农脸上,他握着孙子的手,看着自家田里自动收割机来回穿梭,喃喃道:“原来这不是妖法,是人心换来的日子啊。”
次日清晨,山中传来消息:齐云山上,十余名年轻道士主动下山,请求学习机械维修。而黄维桢本人,则在观中枯坐整夜,拂晓时撕毁了所有讲稿,只留下一句题壁诗:“大道无形,因执而成魔。”
与此同时,徐光启在天文台取得惊人发现。通过“恒星测微仪”连续观测,他不仅证实地球公转,更捕捉到一颗肉眼不可见的暗星存在迹象??因其引力扰动周边星体轨迹。他大胆推测,宇宙中或存大量“隐形天体”,其质量远超可见星辰。
奏折呈上,崇祯连夜召见。“若真如此,”他沉吟道,“则我辈所知之天地,不过冰山一角。徐卿,朕准你建造‘观天镜’,并拨款设立‘暗物质研究专项’。记住,不要怕别人说你荒诞。当年哥白尼说地动,也被人当作疯子。”
五月十五,长江大桥主拱合龙前夕,突遇百年不遇洪水。江水暴涨八丈,钢梁晃动剧烈,焊接作业被迫中断。詹天佑立于桥墩之上,浑身湿透,嘶声指挥:“增派浮箱稳基!开启应急锚链!所有人戴好防坠索!”
危急关头,新研发的“智能应力监测网”发出警报:右岸第十七号铆接点出现裂纹扩展趋势。指挥部立即调来两架改装飞鸢,携高压速凝胶喷射器空中作业,五分钟内完成修补。
当日戌时,主拱终于精准对接。礼炮齐鸣,两岸火把连成光河。崇祯再次亲临,站在桥中央宣布:“此桥不以山名,不以地名,而称‘复兴桥’。它不只是钢铁之桥,更是旧邦新命之桥,是愚昧与文明之间的桥!”
秋收之后,全国第二次科技巡展启动。这一次,展品更加贴近民生:太阳能炊具、风力磨坊、沼气发电池、甚至还有为残疾老兵设计的机械义肢。每到一地,柳婉儿必亲自示范疫苗接种,孩子们排成长队,笑着卷起袖子,称那一针为“勇气勋章”。
年底,大洋科学院传来捷报:孙玉娘率队重返南太平洋浮岛,成功激活黑曜石柱内部装置。水晶球亮起蓝光,投射出一幅三维星图,竟与徐光启测算的“暗星”位置完全吻合!更令人震撼的是,石柱底部刻有一行汉字变体,经破译为:“存火者,非金木水火土,而在人心不熄。”
崇祯亲赴科学院观摩演示,久久伫立于星图之前。良久,他转身对众学者道:“先人早已知晓天地之秘,却因世人不肯相承,只得埋于荒岛,待有缘者拾起。今日之我们,既是拾火之人,也是传火之种。莫负此责,莫辱此名。”
腊月廿四,小年。北京科技公园举办“未来之夜”活动。万名孩童手持荧光棒,组成一幅巨大地图,象征大明疆域。随着倒数结束,全场灯光骤灭,天空升起无数小型热气球,每个吊篮中都放着一封信??那是孩子们写给十年后自己的梦想之书。
一个小女孩跑到柳青枝面前,递上一张画:月亮上站着穿汉服的人,脚下是铁轨蜿蜒,通向火星。
“姐姐,你说将来真能去吗?”
柳青枝蹲下,轻轻抱住她:“能。只要你一直相信,一直学下去,总有一天,你会亲手把这条路铺到星星上去。”
风停雪歇,月出东山。
在帝国每一个角落,实验室的灯依旧亮着,学堂的读书声未曾断绝,工厂的机器持续轰鸣。新的伏笔已在悄然埋下:讲习所秘密档案显示,镍钛记忆合金残片与浮岛石柱成分高度一致,极可能源自同一文明;而“语音记录仪”最近录下的一段海底声波,经分析竟含有数学序列,疑似某种信息编码……
然而此刻无人焦虑,无人迟疑。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知识之火不灭,纵使黑暗再深,也终将迎来破晓的轰鸣。
而这,正是崇祯二十年以来,无数人用汗水、信念乃至生命,共同铸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