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25章放肆!这些后人竟敢如此羞辱我皇阿玛!(第1/2页)
康熙时期!
康熙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康麻子?!
后世人竟然用这种称呼来记载他?!
更离谱的是,那什么“大清第一巴图鲁”、“大清第一老烟枪”的外号,简直莫名其妙。
原本看到“清圣祖”的庙号时,他心口已是提着的。
可没想到……
现在彻底凉透了!
无论是庙号还是外号,自己在后世看来全成了帝王中的笑柄。
康熙怒火攻心,胸口一闷,双眼一黑,整个人便险些栽倒。
周围的皇子们大惊失色,慌忙冲上前搀扶。
“皇阿玛!”
“陛下!”
一时间,殿中场面乱作一团!
……
雍正时期!
“放肆!”
“简直放肆!”
“这些后人竟敢如此羞辱我皇阿玛!”
孝子雍正当场一拍桌,气得把面前的碗直接扣在案几上。
整个人都要被气炸了!
雍正素来以大孝自居,怎能眼睁睁看着父皇被如此亵渎?
在他心里,父皇康熙几乎就是神明一般的存在。
否则,后世怎会尊他为“清圣祖”?!
一旁的李卫赶紧劝解:“主子,息怒。”
“后人少礼,不必与他们一般见识。”
雍正一听,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自己在这发火,又能改变什么?
和那些隔着时空的后世人,又没法理论。
再说……
老爹脸上确实有些麻子,叫一声康麻子,也算不上全然无理。
至于那两个外号,虽然不中听,但也不至于算重辱。
雍正心里一转,怒气便消散了几分。
他叹了口气,重新端起碗,又顺手把李卫的碗拉了过来,把桌上的菜饭全推到里面。
“朕今日没胃口,这些都赏你了。”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外号:清夹宗、冷面王、对线高手、和通泊战神】
在康熙之后登场的,便是他的第四子——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和老爹“康麻子”的绰号相比,雍正的外号可就显得正常得多了。
……
康熙时期!
所有人的视线都齐刷刷落在四爷身上,神色诡谲而复杂。
朝臣的眼底透出意外之色,但这意外之中却夹杂着几分理所当然。
没想到最后的赢家竟是四爷!
虽说在多数人意料之外,但细细一想,又好像合情合理。
康熙诸子虽多,真正能参与夺嫡的不过寥寥。
而这段时间,四爷确实干了不少实事。
与只图虚名的八爷相比,老四显然更为务实。
如今他最终登上皇位,也说得过去。
不少大臣心中顿时打起小算盘——
若真是四爷坐上龙椅,那他们是不是该尽快表态?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太子望着老四,眼神中满是震动。
这小子,可是他的人马啊!
没想到啊没想到,老四竟也藏着这样的野心!
八爷同样死死盯着四哥。
康熙的儿子虽多,可真正有继承希望的,无非是太子与他八王爷自己。
而四哥,一直都算太子的人。
如今,竟被老四摘了果实!
八爷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自己拼命盯着太子,却没料到最终被人横插一脚!
康熙此刻也把目光投向胤禛。
当了几十年皇帝,他对这些儿子再熟悉不过。
太子这些年的种种,早已让康熙心灰意冷。
虽说早早被立为储君,但帝国重担,他既无才能,也无品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5章放肆!这些后人竟敢如此羞辱我皇阿玛!(第2/2页)
在康熙心中,太子早就失去了资格。
大阿哥呢?在废太子时的所作所为,更是让康熙寒透了心,也被彻底排除。
至于八阿哥胤禩,处处模仿自己,却总学不像。
自己宽仁治国,他却靠收买人心。
康熙虽宽容有余,已是弊端重重;而八阿哥比自己更纵容,若真登基,只会把大清拖入深渊。
十四阿哥,练兵治军确实见成效,但胆大而胸襟狭窄,治兵或许行,治国必坏大事。
十三阿哥倒是嫉恶如仇,却性情过于耿直,不堪为帝。
细细比较下来,唯有老四最合适。
康熙望向胤禛,眼神中满是不敢置信:
“莫非真是你小子,将来让我挂上清圣祖的庙号?!”
……
雍正时期!
外号盘点到了自己。
雍正脸色一下子凝重起来。
看到那三个外号,他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好像都不算难听,至少没多少侮辱意味。
雍正极在意身后名,这一点历代帝王无一例外。
最怕的就是在世时没人敢说,死后却被后人戳脊梁骨。
“冷面王……”
“朕在潜邸时,就有不少人这样称呼。”
“这外号,倒也无差。”
“只是不知其余两个是什么意思。”
李卫见主子语气缓和,赶紧笑着奉承:
“主子虽冷面,却是心怀百姓,千古少有。想来后世之人只会称颂您的仁政,绝不会非议。”
雍正听了,神情依旧紧绷,丝毫没有笑容。
“但愿如此吧……”
……
乾隆时期!
乾隆望见镜头转到父皇,神色也跟着凝重起来。
毕竟,下一个就是自己了。
祖父康熙算得上功过参半,结果也被取了个“康麻子”的绰号。
至于自己?
乾隆心中暗暗琢磨:
“朕是十全老人,好像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吧?!”
【冷面王——】
【胤禛作为孤臣式人物,凡事皆以国法为准,不徇私情。】
【他铁面无私,果决冷峻。】
【尤其在惩治贪腐时,抄家是惯用手段,不论王公勋贵还是官宦子弟,皆一视同仁。】
【因而也被称为铁腕皇帝。】
【清夹宗——】
【雍正年间,大量删改史料,因而得此外号。】
【和通泊战神——】
【清军在和通泊惨败,三万大军覆没,仅余两千突围,八旗精锐死伤殆尽,北京旗营几乎家家挂孝。】
【这是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清军百年最大败绩。】
【对线高手——】
【雍正初登基时,合法性遭到质疑,曾静案中反清言论四起。】
【他亲自审讯曾静,并编纂大义觉迷录,回应质疑,强调清统治的正当性。】
天幕很快将雍正的三个外号来历解释清楚。
“冷面王”这一称号,其实在他尚为皇子时就已存在。
彼时雍正被康熙当作孤臣来用,向来不讲私情,果断冷峻。
与八爷的宽仁做派形成鲜明对比,才有了“冷面王”这一绰号。
但这个外号里,其实褒义成分更多。
若没有这样的手腕,他又如何能掌控庞大的帝国?
至于“清夹宗”,那是因为雍正在位时删改了太多史料,才落下了这个称呼。
而几大外号里,最带羞辱意味的,还是“和通泊战神”。
和通泊一役,堪称清军百年来最惨烈的败仗。
几乎将八旗精锐一扫而空,后续的国防和军力都因此受了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