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22章雍正:我爹,天下无敌啊——!!(第1/2页)
雍正居然把这种本该用来形容神话人物的称呼,强行扣到自己亲爹头上,怎么看都有点像暴发户的审美。
不过雍正为何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原因。
他登基之时本就争议不断,在这种不稳定局势下,自然要把父亲的功绩吹到无与伦比,好为自己的统治增加合法性。
只是这吹得……未免太过火了!
尤其是他给康熙定论时,那叫一个绞尽脑汁。
能想到的好词全给加上去了,几乎用尽了“伟大、光辉、正确”所有的赞词。
放眼史书,根本找不出第二个人能和康熙并肩。
雍正简直差点把话挑明:我爹康熙,是古往今来第一牛人!
雍正:我爹,天下无敌!
他这番吹捧,把群臣都整傻眼了。
大家挠头直犯愁:您把康熙说得这么逆天,我们该给他上个啥庙号啊?
史书里根本没找到能配得上的!
最后还是雍正自己拍板,大笔一挥,落下一个字:——“圣!”
这庙号有多夸张?
等于是把康熙的功绩吹成堪比神明。
站在另一个角度理解——那就是雍正干脆把自己爹当神人了。
可问题又来了:除了“圣”字,这个“祖”字和康熙也不算匹配。
毕竟康熙只是大清第四位皇帝,入关后的第二代统治者。
既不是开国之君,也没真正开创新的王朝基业。
硬要冠个“祖”字,多少显得勉强。
不过话说回来,康熙在位时南征北战,确实等于把天下重新打了一遍。
所以“祖”字的争议并不算太大。
后人真正纠结的,还是那个过于神化的“圣”字。
……
大秦!
“子议父臣议君,真是岂有此理?”
始皇帝冷声开口,话语带着帝王的威严。
秦始皇虽是第一帝,但他既无谥号,也无庙号。
他认为子议父臣议君,皆失礼制,不合规矩。
于是自称“始皇帝”,后世则以二世、三世顺序相继传承。
“圣祖?呵,还不如没有。”
看着“清圣祖”的庙号,秦始皇更是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
在他眼里,这就是“子议父、臣议君”的恶果!
无论过度的褒扬,还是极端的贬低,对皇帝而言,都是失敬。
真正能做到公允评价的,又有几人?
“你若登基,切不可恢复此制。”
始皇转头叮嘱扶苏,语气斩钉截铁。
要是他死后,扶苏竟给自己安上个“圣祖”的庙号,他非得从皇陵里爬出来掐死他不可!
扶苏素来重视礼法,但对父皇的规矩也绝不敢违背。
“父皇所定,自当遵从。”
“帝王之责,在于庇佑百姓。”
“功绩如何,自有后世公论,又岂是一个名号能定?”
听到这番话,秦始皇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笑意。
“说得好。”
“朕一统天下的功绩,后世自有定论。”
“纵然没有庙号、谥号,又能如何?!”
“帝王的功业,岂是区区名号能够评定的。”
“真正的帝王,应当以实绩立身,而非追逐那些虚假的虚名。”
……
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想到自己的庙号——世宗。
这称呼,说起来也算是个不错的名号了。
要知道在西汉时期,庙号还相当罕见,并不是所有皇帝都能得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2章雍正:我爹,天下无敌啊——!!(第2/2页)
能留下庙号的,绝非寻常之君。
尤其在西汉,设立庙号的标准极为严苛。
就连他的父皇汉景帝,开创了“文景之治”,都没有得到庙号。
当然,这其中也有景帝本身的原因。
说到底,是因为他的私德有亏。
下棋能下到抡棋盘砸人,还闹出人命!
这一污点,使得后世对他评价大打折扣,最终与庙号无缘。
“圣祖?”
“想想就觉得可笑。”
“后世真是什么荒唐名号都能冒出来。”
汉武帝刘彻冷笑出声。
没有合适的庙号,就随意创造一个?
尤其“圣祖”这种名号,夸张得过了头,反倒显得虚假,活生生成了笑话。
“父皇所言极是。”
“评定帝王功业,当以公允为本。”
刘据也开口附和,语气郑重。
“若是吹捧父皇到了如此境地,岂不是有失公正?”
“而‘圣祖’这种称号,更是前所未有。
若真有这样的圣祖,那天下岂会有亡国之事?”
在他们所处的年代,庙号评定标准严格无比,圣祖这种名号闻所未闻。
因此,刘彻与刘据听到这个称谓,只觉得滑稽至极。
简直就是胡闹!
……
贞观时期!
“哈哈哈哈!圣祖?!”
李世民在太极殿里仰天大笑,笑声久久回荡。
太极殿的气氛,也随之变得轻快了几分。
大唐之后,庙号虽渐渐多了起来,但大家依旧循规蹈矩,鲜有人胡乱为之。
李世民对自己倒是颇为满意。
他亲手打下大唐江山,开创了“贞观之治”。
最终得了个“太宗文皇帝”的名号,他也算心满意足。
可若说到“圣”字——他李世民自觉也难以担当!
“纵然儿子想尽孝心,臣子竭力表忠,但也不该对先帝过分吹捧至此。”
“如此虚浮,反倒是没有骨气。”
“对先帝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亵渎?”
李世民摇头笑叹。
在他看来,评定帝王功业,必须以公正为先。
若是失去了公允,那岂不是人人都能胡乱安个名号?
唯有在公允的基础上,才能挑出合适的庙号。
然而大清的继任者,竟然给康熙安上一个“清圣祖”的庙号!
儿子吹捧父亲,李世民还能勉强理解。
毕竟孝道难表,儿子想给父亲冠上最辉煌的名号,也算情有可原。
可奇怪的是——那些大臣们怎么就一点骨气都没有?!
竟无人敢劝,任由这种贻笑大方的庙号出炉!
这哪里是赞美,分明是抹黑!
李世民不由冷哼:这些大臣,实在太没立场了。
若是他敢给父亲李渊安上“圣祖”这种庙号,魏征怕不是立刻冲出来,当面一顿劈头盖脸的驳斥!
“由此可见,清朝的臣子们,大多是不敢谏言之辈。”
“新皇帝如此荒唐,他们竟也视而不见?!”
李世民对大清的印象,瞬间大打折扣。
长孙无忌点头附和:“大清毕竟是外族入主,统治必然以高压为先。”
“在这种局势下,敢于直言的,恐怕寥寥无几。”
房玄龄也点头:“既然是异族政权,其汉臣自不敢多言。”
李世民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