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655章以典代卖,上户变下户(第1/2页)
被周立反口怼了一句,鲍管交心中自然不爽,当即就准备开口反驳回去。
然而这种情况,周立怎么可能会给他说话的机会,没等他开口就先一步说道:
“咱们要做的是通过典当的方式,将千亩田地拆分为一百个十亩,以典代卖将土地转让。”
“记住只能是贫户和绝户一定不能是逃亡户,并且明确标注年限,约定银到契还即可!”
“只要年限不到,典当土地就不可转卖,土地也带不走,随时都能将土地拿回来。”
贫户、绝户和逃亡户,在座的人都知道是什么,特别是逃亡户,他们手中都有不少。
毕竟这些人不是地主就是乡绅,手下的正常佃户虽然不少,但不正常的佃户更多。
所谓的绝户就是已经没有人的家庭,但户籍还在,而逃亡户就是那些交不起丁税的流民。
这些人可以说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中,没有他们帮扶,恐怕要不了几天就能饿死。
只是他们一时间没想明白,为什么周立偏偏将逃亡户挑出来。
就在众人沉思之时,周立这边却直接给出了答案。
“这次的摊丁入亩大家都了解过,丁税被融入田税了,以后就不需要再缴纳税款。”
“那么,咱们家中那些逃亡户就不需要逃亡,可以重新回到家乡过正常人的生活。”
“他们没有被咱们钳制的把柄,再加上这些年的压榨,土地转给他们风险很大。”
听完了这里这番话,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然后立刻就有人开口说道:
“那如果是本地逃亡户就没问题了,反正他们走不了,随时都可以拿捏。”
“确实可以,但具体要不要用,由各位自己做决定。”
周立点点头回应,可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鲍管交却再次插嘴说了一句。
“周老板,我们要的是如何降低损失到最低,分田有什么用,拆成小田不一样要交税!”
“你说了半天,好像一直没有说到重点。”
听到鲍管交这句话,在场除了周立之外,不少人都微微皱起了眉头。
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周立的主意是什么,但鲍管交这边却到现在还没弄明白。
周立也懒得再搭理鲍管交,直接将目光看向其他人解释着说道:
“关于将田产以典代卖转移的事情,各位还是需要花点钱打点官府书吏更改记录。”
这话说完后,在场众人都没说什么,唯独只有鲍管交心中越来越不满。
见周立不搭理自己,鲍管交再次开口。
“周老板!!!你是在羞辱我吗?”
“哎!”
听到鲍管交明显带着怒火的声音,周立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心中满是无奈。
他要是周家的家主,那么现在就能直接硬怼回去,大不了以后不跟鲍家生意往来。
但他不是,就算鲍管交是个蠢货,他也不能因此而给家族招惹麻烦。
无奈之下,叹完气了之后他还是得开口解释。
“鲍家主,你是不是忘记了咱们大明的制度是户等制,百姓共分为上中下三等民户。”
“上户田产百亩以上,家中行商有商铺,家资富裕,中户田产三十到百亩,自耕田或小商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55章以典代卖,上户变下户(第2/2页)
“田产不足三十亩地,或是无地的佃农和手工制作一些小玩意贩卖者,统归于下户。”
话说到这个地步,鲍管交才突然醒悟,原来周立要说的是这个,其实他不是不懂。
只是被自己的嫉妒心蒙蔽,脑袋一时间没转过来,结果却被周立当面点出来。
凭良心说他现在是真不希望周立再说下去,实在是太丢脸了,但周立却也没放过他。
“按照《大明律》下户无田者和瘠田地少者只缴丁税,正常有田者缴纳百税三到百税五。”
“中户需要缴纳亩产百税五到百税十的粮税,而咱们这些上户要缴纳百税十到百税十五。”
“并且除了粮税之外还要加征百税十的耗羡,实际上咱们需要缴纳百税二十到百税二十五。”
简单来说就是下户0%-3%,中户5%-10%,上户10%-15%并且加征耗羡的10%,亩产。
所谓的耗羡,只指的粮食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耗,因为上户缴纳的粮食多。
这点在座的人基本都知道,当然他们基本都没出过这个钱,毕竟有投效田存在。
其实要不是周立刚才提醒,在场不少人都几乎忘了户等制的税率问题。
因为他们很长时间都没怎么交税了,这也是鲍管交刚才脑子没能转过来的原因之一。
即便现在他脑子转过来了,但周立却也给出了最后的致命一击。
“刚才鲍家主问为何要分田,目的很简单,将咱们上户的田产分挂在下户身上减税。”
这时,周立突然站起身来,环顾了一圈之后缓缓开口说道:
“各位,趁着现在土地丈量还没有开始,我需要回去交代一下,你们也赶紧准备吧!”
“记住,尽快打点好府衙的书吏,让他们知道该怎么记录,我先走了!”
说完,不等其他人说话,他就转身离开了屋子,看上去一副很着急的模样。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起身打招呼,所有人离开之后,只有鲍管交一人阴沉的坐在原处。
不是他不想走,而是这场局是他组的,得和乐云阁结账了之后他才能离开。
时间缓缓流逝,天边初升的红日将夜幕撕裂,阳光将整个天地照亮。
街上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全都是早起赶集的,上工的还有做小买卖糊口的百姓。
他们本以为今天就和往常一样平淡,然而一队衙役的出现,打破了清早的平静。
只见他们拿出黄榜张贴,随后立刻就有人将黄榜上的内容念诵了出来。
这个时候苏州百姓才知道,原来大明朝又多了一位有泼天功绩的国公爷。
但朝廷多了一位国公,对百姓来说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并没有那么重要。
真正让百姓们沸腾的是衙役贴出的第二张告示,这张告示一出,所有百姓都欢呼了。
因为这告示的内容是摊丁入亩,是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特别是听到朝廷以后将不再收丁税,百姓的欢呼声差点将整个苏州城都掀翻。
而作为这次推行摊丁入亩的钦差,魏武也成了百姓们歌颂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