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 59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余家越来越热闹了。
    随着大小官员越聚越多,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余令望着这群人心里很烦,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说呢。
    朱县令也来了。
    他如今对余令越来越看不懂了。
    这余家在长安到底是做什么的,太子赠书,东厂有人,竟然还和石柱土司有关系。
    这余令在京城到底是干嘛的?
    突然间,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想法从他脑子里冒了出来。
    这个念头冒出来后就如野草般疯狂的蔓延。
    东厂?
    对的,一定是东厂。
    对的,一定是这样的,而且还是太子那一派的。
    若不是如此,他怎么会得太子赠书,南宫对他还如此的亲昵。
    就如对待家里的晚辈一样。
    去年的时候余家和煤场分成是二八分,今年悄然无息的变成了三七。
    这可是顾全亲自说的。
    今年已经开始向卫所提供蜂窝煤了,一次都是五百两银子的大单。
    就算偏爱,也没有这个偏爱法吧。
    余令不知道朱县令已经把自己想成了东厂的番子了,他和秦家有交情,那纯粹是人家秦家人心善,记得自己这个无名小卒。
    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原因在里面。
    可如今这局面,望着石榴树下一群群捧着茶的官吏,余令心疼的肝都在疼。
    这都是一群“茶仙。”
    余令每次喝茶都是放一丢丢,这群人就不能叫做喝茶,应该说是吃茶,半碗茶叶,半碗水。
    那茶水比中药还苦。
    一个人的量是余令一个月都达不到的高度。
    想想也是……
    呆在衙门没事干,不喝茶做什么?
    这群无聊的人先夸石榴树,夸完了石榴树再夸狗,夸完了狗之后开始夸闷闷。
    一个个闲的没话找话说。
    当知府底下权力最大的一把手同知来到余家的时候,所有的官员都安静了下来。
    这场面县令级别的已经插不上嘴了。
    秦、马两家派来的艾管事和同知要商谈蜀锦销路的事情。
    虽是商贾贸易,但拆开来说也是民生大事。
    川府那边的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桑蚕养殖和丝绸生产。
    种桑养蚕织布是那边百姓赖以生存的手段。
    丝绸有销路,百姓就有活路,销路越广,百姓的生活也就越好。
    长安需要丝绸,因为往北卖可以卖的很好。
    这个问题就是商道互通的问题。
    朱县令虽然身为县令,但也仅仅是县令而已,这种大事情他只能听着,听艾管事和同知商议。
    他根本就插不上话。
    朱县令都插不上话了,余令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老爹和二伯在渭河边上的煤场里干活,四五日才回一次家,这个家如今就由余令当家。
    倒水,倒水,倒水……
    等同知和艾管事知道这里不是说事的地方,两个人边走边聊,走出家门时,那些官员也都走了出去。
    一群人穿着官衣,搞得像视察的一样。
    而地位崇高的秦郡王就像是一个不合群的孩子,没有人主动跟他说话,也没有人往他身边凑。
    大家不是傻子,余令也不当傻子。
    南宫来了,说了几句话就牵着闷闷去钓鱼了,说句实在的,他比秦郡王还招人嫌。
    他站在那里,有的官员腿都在打哆嗦。
    他知道他招人嫌,简单的说了几句就离开,根本不掺和。
    他虽然不招官员喜欢,但南宫却和闷闷合得来,两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就是那个顾全没有眼色,坐在那里不离开。
    望着大家都跟着出去了,余令不想去,他此时迫不及待的想看戚少保的书。
    秦家所赠的两本书分别是《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余令这些年一直在找戚继光的书,奈何市面上根本就找不到。
    一听找戚少保的人,统一回复都是没有。
    这事要怪就怪万历。
    他把自己的老师张居正抄家了,皇帝释放了这么一个信号.....
    而作为张居正爱将的戚继光自然也被朝堂上的群人给记恨上了。
    他被当作“张党的残余”进行了清算,晚年凄惨至极,
    朝堂上的那帮子人也奇怪,明明嘴上把戚少保贬低的一文不值。
    私下里却把戚少保撰写的两部军事书籍当作了珍藏。
    躲在家里偷偷的看,拆开来当作自己的心得,偷偷的让自己家里的子嗣学。
    种种原因汇合到一起,戚少保所写的两本军书在市面上根本就没有机会看到。
    要么是不敢印刷怕被清算。
    要么就是那群人怕被更多人的看到。
    余令粗略的翻看了一下,这两本书写的是两种不同的作战训练体系。
    《纪效新书》主讲的是水战以及平倭寇,是戚继光对于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
    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兵之贵选”。
    《练兵实纪》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所写的治军经验,这本书主要写如何跟关外的鞑子作战。
    如何大兵团练兵。
    这两本书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兵书,而是戚少保他练兵的经验,是实用型,侧重于实战和因地制宜。
    余令一看就迷上了。
    这两本书秦良玉应该是完完整整地细读过,在空白处她还写有自己的心得。
    像小学生做笔记一样写的很认真。
    余令知道现在不是看书的时候,忍着性子把书放到一边,深吸一口气之后打开了秦良玉的亲笔书信。
    信里内容很少。
    多是慰问和嘘寒问暖,中间还夹杂着马祥麟对自己说的话,他借着信件问自己什么时候去他家玩。
    在信的最后,余令看到了秦良玉加重笔迹的三个字。
    多读书。
    信余令很快就读完了,很普通的一封信,可余令的心却是暖暖的。
    自己一个毛头小子,能让名垂青史的大英雄嘱咐多读书。
    余令决定把这封信好好地珍藏起来。
    院子里又热闹了起来,不用想,一定是那些官员回来了。
    余令拍了拍脸,挤出笑容,准备继续去做自己该做的活。
    倒水,倒水,倒水……
    .......
    京城里苏家的院子也热闹了起来。
    二十匹矫健的军马一字排开,仆役忙忙碌碌地往马儿身后的车架子上堆放各种箱子,然后用麻绳绑得紧紧的。
    苏怀瑾跪在苏家老爷子面前。
    在两人之间的地砖上,瓷器碎片遍地都是,这样的场景几乎每隔几日都会上演一回。
    父子两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服输,谁也不低头。
    “为什么偏要我去长安府!”
    苏家老爷子叹了口气,怒喝道:
    “蠢货啊,你去年都及冠了,你不去外面转一圈,我死了,千户之位你能坐稳?”
    “要去那也该去辽东,那才是男儿立功的地方!”
    苏老爷一听这话气的恨不得一脚踹死这个逆子。
    熊廷弼去了辽东,辽东巡抚赵楫和辽东总兵李成梁丧权辱国已成事实。
    清河堡到鸦鹘关失地七十里,孤山新堡失地八十里,宽奠、大奠、永奠、长奠、新奠五堡失地三百里。
    六万四千余军民内迁,死伤无数,为了内迁,辽东总兵李成梁把刀子砍向了自己人。
    熊廷弼弹劾赵、李二人八项罪状,并要求将赵、李二人处斩。
    结果万岁爷留中不发,这件事到如今依旧还压着。
    所以,辽东现在已经是一个烂摊子,谁进去谁完蛋。
    现在辽东是朝堂上浙党说的算,他们与齐党、楚党相互勾连,和东林党斗法呢。
    (ps:浙党主要成员有大学士沈一贯、给事中姚宗文、御史刘廷元,最后投靠了魏忠贤。)
    这个时候往辽东钻,整个锦衣卫必然会受到这群人的打击。
    这逆子,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是吧。
    “非要我请家法是吧!”
    家法二字让苏怀瑾脖子一缩。
    多年的挨打经验让他明白,一旦父亲说请家法了,自己若是还不低头。
    那接下来肯定是要躺一个月的。
    “长安有什么功勋!”
    苏老爷子知道儿子服软了,心里松了口气,但面色不变,语气依旧森严。
    “年初的时候长安来信,矿监沈毅以万岁爷的名义重修佛教祖庭大慈恩寺为万岁爷祈福,万岁爷很开心,也很期待!”
    “那我去做什么?”
    “笨蛋,你去做什么,你都不看箱子是什么?”
    “黄金啊!”
    “对,就是黄金,你去了什么都不干,去表孝心,给佛像镀金箔,让大慈恩漂漂亮亮,给万岁爷祈福!”
    “啊,这就是功勋啊!”
    苏老爷叹了口气,淡淡道:
    “这就是功勋,这是你老子花了二千两从曹公那里买来的,你不干,有的人干。”
    “不去,不是杀敌的活我不干,我要在战场上立功。”
    苏老爷子闻言浑身又开始发抖。
    他不理解,什么都不干都能拿功勋的活,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活。
    为什么到了自己儿子这里就行不通了。
    “听我说完!”
    “父亲您说。”
    “女真和我大明划分了国界线,见女真如此我朝并未出兵讨逆,鞑靼也想试一试,到了长安府查卫所……”
    苏老爷子说的这些都是真的,但他也撒了谎,这些是卫所的事情,自己的儿子去了根本就碰不着。
    苏怀瑾闻言猛地抬起头:“当真!”
    “千真万确!”
    “那我这次以什么名义去长安!”
    “探亲!”
    “探谁?”
    “长安县茹让!”
    苏怀瑾想了想忽然道:“茹家?就是那个在云南险些灭族的茹家?”
    “对!”
    苏家父子之战结束,府里面有了欢声笑语,苏怀瑾望着鼻青脸肿的吴墨阳忍不住道:
    “你也跟着我去?”
    “对!”
    “你老爹花了多少钱?”
    “一千两!”
    苏怀瑾深吸了一口气:“值得么?”
    吴墨阳笑道:“这一次成功,我爹就能世袭百户。”
    苏怀瑾叹了口气:“我真的不想去,在那边连个熟人都没有,这天底下哪有京城舒服。”
    “谁说没有,余令不是在长安么,去了找他玩啊!”
    苏怀瑾一愣,忽然想到了那个什么“法相天地”,忍不住笑道:
    “对哦,他在长安,去了总算有个能说话的人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从升级建筑开始长生 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李道刘夫长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2015:娱乐圈的玩咖巨星 我的谍战岁月 龙崽下凡:我有七个反派爸爸 江湖情长 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 我是表妹(快穿)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漂亮后妈要翻身,我在七零养崽崽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江湖与彼岸 星辰为引:灵魂归渡 心声被偷听,满朝文武齐吃瓜 您完全不按套路施法是吗 佣兵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