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02章竟有这般事?(第1/2页)
在他们心中,大都督始终是顶天立地的周公瑾,是忠诚于江东与主公的典范。
此刻,大都督在他们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不禁有所动摇。
“这里还有一封。”
忽然,又有人发现新的书信,立刻大声宣读。
“大都督早已怀揣独立之意,先占江陵,再取襄阳,随后夺取荆州南部四郡,进而发兵胁迫主公割让江东九郡!”
那人读完后,身旁的士兵顿时勃然大怒,一把抓住那人的衣襟道:“胡言乱语,大都督怎会是这般人物?”
“正是,大都督与先主情同兄弟,绝不会做出背叛之举!”
“我也难以相信大都督会如此行事。”
众人义愤填膺。
由此可见周瑜在江东将士心中的崇高地位!
“我……我也无法相信,但布帛之上确实如此书写。”
被揪住的人一脸委屈地说道。
“哼,这必定是曹操的奸计,快扔进火堆烧掉。”
此话一出,立刻得到众人的附和。
很快,那块灰布便投入了火盆之中。
“快看,这里还有!”
然而,刚烧完一处,远处又有人惊呼。
一群人急忙赶往另一处。
“大都督坐镇江陵,却不救援主公,分明是在养精蓄锐!”
此言一出,全场再次陷入沉寂。
众人同时涌起疑窦。
主公究竟是否真在合肥失利?
大都督是否会前去救援?
越是思量,众人就越渴望探知真相。
一时之间,江东将士心神恍惚,个个仿若失魂落魄……
江陵城内,周瑜暂居之所。
此时,周瑜推门入屋,欲小憩片刻以恢复精力。
毕竟连日来忧心忡忡于曹军攻打江陵之事,几乎未曾合眼。
可是他才刚躺下,门外便传来吕蒙急切的呼唤:“大都督,有要事相告!”
紧接着,吕蒙便径直闯入。
周瑜站起身来,见吕蒙神色慌张,便知事态紧迫。
因为若非紧要之事,吕蒙断不会这般莽撞,甚至连敲门都顾不上,更不用说等待回应便强行闯入。
“子明,有何急事?”
周瑜问道。
“适才赵霸寄来三千封信,信内尽是蛊惑江陵军心之语,末将仅览其一,便知情势危急,故而立刻前来求见大都督。”
吕蒙注视着周瑜,语气严肃地说,“眼下,怕是唯有大都督能稳住局势。”
“竟有这般事?”
周瑜眉宇间闪过一丝寒意,心中亦暗恨自己疏忽大意。
赵霸率军前来挑战,定是明知无功而返,却依旧前来,他本该料到其中必有隐情。
只是那时未曾深思,才铸成此错。
然此刻并非懊悔之时,他随即披挂整齐,对吕蒙道,“走,速速随我去城头一看究竟。”
“诺。”
吕蒙拱手。
二人离开府邸,急急登至城头,只见四周士兵仍聚集一处,手中捧着一封封信件阅读,竟未察觉周瑜到来。
吕蒙刚欲呵斥制止,周瑜却摇摇头,缓缓靠近几名士兵身旁,侧耳倾听起来。
“先主公之子孙昭,被大都督私藏挟制,只待主公衰弱,便用孙昭掌控江东!”
哗!
士兵们顿时议论纷纷,连周瑜也不由变色。
此言纯属荒谬。
孙昭早已于数月前被曹军掳走,至今下落不明。
他根本不知孙昭身处何地,又谈何挟制?
周瑜瞬间醒悟,这些书信内容不过是随意编造,意图动摇江东军心而已。
他正欲开口澄清,忽听一名士兵说道:“孙昭已被曹军掳走,怎会落入大都督之手,分明是诽谤!”
众人点头附和,却又疑惑道:“只是孙昭失踪许久,不见大都督派人寻觅,此事似乎另有蹊跷。”
此言一出,众士兵皆蹙眉沉思。
周瑜脸色微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2章竟有这般事?(第2/2页)
若他派遣人手搜寻孙昭,必然惹得主公及江东文武猜忌,以为他别有用心。
况且当时主公已派出众多人力寻找孙昭,他认为无需再添助力,以免伤了君臣情谊。
仅仅这些低级兵卒,怎会懂得高层的权谋之争,他们根本无法看清其中的关键,这才对现状产生诸多质疑。
此刻,周瑜察觉到局势变得复杂起来。
尽管所有事情皆为虚构,但每件事都被编排得煞有介事,用来迷惑江东士卒绰绰有余。
“快瞧,这儿还有一封,说大都督之子周循并非其亲生子!”
“什么?竟有这样的事?”
“若非大都督的骨血,那又是谁的?”
忽地,远处再度引发骚动,此消息太过震撼,较之前大部分传闻更具吸引力。
刹那间,众多士卒纷纷朝那边涌去。
而周瑜只觉胸闷难耐,紧握双拳,愤然击向墙壁。
“苏贼欺我过甚,实乃不孝之辈。”
周瑜怒斥道。
他确是怒不可遏。
这般下流言论亦能写出,实在卑劣至极。
其实周瑜错怪了苏晨,三千封信里仅有少部分核心内容出自他手,之后便全权交由赵霸处理。
可赵霸狡猾得很,认为仅写几封信内容太少,索性又掺杂了不少额外内容,许多花边消息都是他从前在世家府邸墙角或房梁偷听到的。
稍作改动后,直接流传到了城中。
并非想动摇江东军心,纯粹为了恶心人、气气周瑜罢了。
要是周瑜因此气得生病,岂不更便于攻打江陵?
“大都督莫要动怒,这般拙劣之言只会招来笑柄。”
吕蒙虽也愤怒,却强压怒火,劝慰道。
“嗯。”
“走,咱们过去看看。”
周瑜点头应允,收敛情绪,随后迈步前行。
“大都督驾到!”
“快,各自归位。”
城墙上的江东士卒顿时一片慌乱,急忙散开归位,而后低头自责。
“子明,你去把所有信件收集过来,我要亲自看看苏祭酒写了些什么。”
周瑜并未责备士卒,而是转向身旁的吕蒙说道。
“是。”
吕蒙即刻领命而去。
周瑜站在城头,遥望远方曹操的大营,周围一片寂静,无人出声。
他收回视线,转向身旁一名士兵。
这士兵尚显青涩,周瑜便开口询问:“你今年多大了?”
“回禀都督,我今年十九。”
年轻人因周瑜亲自发问而激动,脸涨得通红。
“成亲了吗?”
周瑜接着问。
“嗯。”
周瑜轻轻拍了拍他的肩,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都督,我叫张二。”
“待曹军退去,你就回江东吧。”
周瑜说道。
“啊?都督为何要我走?”
张二疑惑地问。
“不是让你走,是送你回去。”
周瑜摇头,未再多作解释。
转身欲行时,张二突然开口:“都督,传言主公在合肥战败,这是真的吗?”
周瑜的脚步停了下来,脸色难堪地回头。
张二被他的神情吓到,连连后退半步。
周瑜有些为难,主公战败之事确凿无疑,但若传出去,江东军心必乱。
因此,他一直对此秘而不宣,就连周泰这样的大将也未曾告知,只与吕蒙一人知晓。
但他向来不善撒谎,此刻被人问及,便淡然回应:“主公并未失败,只是暂时撤退而已。”
“哦。”
张二放下心来,又问,“那么主公召唤您增援却被您拒绝之事,也是真的吗?”
周瑜再次愣住。
这些问题太过尖锐,令他无从作答。
踌躇片刻,他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去。
张二满腹狐疑地看着周瑜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