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22章新的基建(第1/2页)
除了修建京杭大运河,陆川还有很多基建方案,就比如建城,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树木等等。
建城是因为大陆王朝发展迅速,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原本的城市数量已经不够用了,很多县城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万,超过了普通县城的承载能力。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进入县城居住也是一个趋势,陆川不想阻止这种趋势,所以解决的方案就只能是建新城,或者扩大旧城区。
相比于扩大旧城区,陆川更喜欢建设一座新城市。
扩大旧城区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要照顾到旧城的规模和地理位置,还要照顾城内居民的感受,真不如另选一个地址,建立新城来得简单。
多建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速度才能快起来,对于如今的大陆王朝来说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开垦荒地这个也不用多说,想要养活这么多人口,那就必须要大规模种植庄稼,但如今大陆王朝的耕地面积还是不够,需要大规模开垦,要不然以现在的农作物产量,真的很难养活大陆王朝这么多人。
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出现粮食危机,是因为大陆王朝发展非常迅速,靠着各种工坊和先进的科技水平,生产了大量的工业品,然后将工业品卖出去,购买大量的粮食回来,填补了粮食的空缺。
但长期这么做也不是办法,毕竟粮食才是人民生活的根本,如此重要的命脉怎么能一直依靠购买?
所以大规模开垦荒地,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就非常重要。
华夏古代历任君王很重视耕地,但很少有君王重视树木,因为他们觉得树木不能吃不能喝,为什么要种植那么多?
而且城外的树木数量太多了,根本不需要担心,所以很少有君王会注意到树木的问题。
但陆川是穿越者,直到树木的重要性,加上他穿越过来之后建造了不少烧砖工坊,而且冶炼金属,锻造各种工具都需要大量的木炭,这就导致京城附近的树木连年减少,已经是光秃秃一片了。
或许现在还看不出来树木的减少有什么影响,但再过几十年,可能就会出现沙尘天气了。
如果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得严重,还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非常大,而且极难治理。
所以陆川打算在水土流失和沙尘天气出现之前,先一步大范围种植树木,恢复生态。
其他人看不懂种植树木背后的原因,但陆川一定能看懂,所以种植树木也被列为了一项工程,和建城、开垦荒地同时进行。
建立新城的工程需要选址,为了确保大陆王朝的发展方向不出现差错,陆川亲自参与了新城选址的工作。
大陆王朝在中原区域的发展是最好的,人口数量最多、最密集,但仅仅发展中原地区是不够的,所以在建设新城的选址方面,陆川先对北方进行了重点规划。
北方原本是游牧民族的地盘,但是因为大陆王朝的一通操作,匈奴、鲜卑还有羌人全都融入了大陆王朝,如今北方草原上大部分都是从大陆王朝迁移过去的,而且人口数量也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22章新的基建(第2/2页)
针对这样的情况,陆川大手一挥,决定在北方同时建立二十座城市,位置就在幽州、冀州和并州的北部或者以北方向。
这二十座城市建立起来之后,不仅能够加强大陆王朝对北方的控制和统治,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中原和南方的人口往北方迁移。
而这二十座城市只是第一步,等这二十座城市建立完成之后,陆川还会继续往北扩张。
或许再往北方建立城市的密度就没有这么大了,但任何一个座城市建立起来,都能加强大陆王朝对北方的掌控。
只有将北方草原彻底纳入大陆王朝的掌控之中,陆川才不会担心北方草原继续出现游牧民族,威胁到大陆王朝的安全。
在北方建立城市也只是第一步,之后陆川还会在西北、西南方向建立城市,促进西北和西南方向的发展。
按照陆川的预计,想要完成在北方、西北和西南建立城市这项巨大的工程,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毕竟建立新城可不是修建水泥路这么简单,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而且陆川出手,绝对不是建立一座只能容纳几万人居住的小城那么简单,必须是能够居住几十万人的大规模城市。
一座大规模城市可以辐射到周围很大一片区域,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这才是陆川想要看到的局面。
只是陆川的计划已经有了大概的方向,但是郭嘉和糜竺却再一次头疼起来。
他们以为陆川搞出来的水泥路工程已经是非常巨大的工程了,没想到陆川扭头就弄出来了京杭大运河工程。
就在他们以为京杭大运河工程足以让陆川安生一段时间的时候,陆川又提出了建新城、开垦荒地和种植树木的工程,让郭嘉和糜竺很是无语。
陆川就不能让他们休息一段时间吗?
陆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是皇帝,只要给下面的人指明方向,给他们提供一个大概的方案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完善,去执行。
只要陆川的指导思想不出问题,那么大陆王朝就能一直持续发展下去。
而到目前为止,陆川做的每一个重大决定,都是没有问题的,都给大陆王朝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所以陆川为什么要停下来?
水泥路工程结束了,京杭大运河工程开始了,但郭嘉和糜竺会一直盯着京杭大运河吗?
郭嘉和糜竺一个是政部部长,一个是经济部部长,他们的任务不是一门心思盯着一件事,而是要领会陆川的战略意图,然后学着陆川的样子,将陆川的战略意图划分成好多个战略目标,然后交给不同的人去执行就可以了。
要是郭嘉和糜竺到了中央政部部长和经济部部长这个位置,还要事必躬亲,那就太不合格了。
所以表面上看郭嘉和糜竺很忙,但实际上他们要处理的事务并不多,也没有那么累。
所以陆川在给他们布置任务的时候,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