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17章他赢了(第1/2页)
金昌已经带领军队来到了山脚下,因为他已经得到确切消息,李舜臣和百余守旧派就在这座山里面,只是因为天色已经晚了,不方便直接登山进攻,所以金昌决定休息一晚上,明天一早发起进攻。
可就是到了晚上,突然开始下雨了,而且还是大雨。
金昌站在营帐门口,看着瓢泼大雨,很是担心。
虽然金昌只是低级将领,但也知道下大雨的时候在山脚下驻扎是很危险的事情,万一雨势太大,将山上的泥土、石块什么的都冲刷下来,那就是可怕的泥石流,可以轻易将他这万余军队全部吞没!
若是早知道今天晚上会下大雨,他是绝对不会在这种地方安营扎寨的。
可他下午的时候明明观察过天象,经验告诉他晚上不会下雨,要不然他也不会如此冒险。
可如今……
金昌面色严肃,他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个时候也不能轻易带领士兵转移,因为现在是深夜,而且还下着大雨,谁知道周围是不是出现了水坑?
更何况冒着大雨转移,就算能够顺利找到新的地方安营扎寨,被大雨淋透的士兵也会生病,严重影响战力。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金昌只能祈祷不要出现泥石流这种可怕的自然灾害,要不然一切就都完了。
但是不管金昌如何祈祷,泥石流还是发生了。
最开始的时候金昌根本就没有发现泥石流,如果不是天空出现一道闪电,照亮了半边天,让金昌敏锐地捕捉到了从山上倾泻下来的泥石流,他根本就看不到山上的情况。
看到泥石流的时候,金昌眼前一黑,再也顾不上别的,急忙下令让所有士兵分散,就近找结实的掩体,千万不要被泥石流冲走。
一旦被卷入泥石流之中,任凭他有天大的本事,最后也只能是一个死。
面对这种恐怖的自然灾害,让士兵集中起来根本就没有用,只有分散开来,祈求大部分士兵能够避开泥石流的冲击,保存足够的力量。
金昌的命令刚刚传下去,士兵们就听到了从山上传来的声音,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然后就有士兵在黑暗之中被泥石流卷走了……
泥石流来得很快,从金昌发现泥石流的踪迹到泥石流席卷整个营地,也就三五分钟的时间。
但就这三五分钟的时间,一万人的营地已经破败不堪,九成以上的营帐被毁,半数以上的士兵不见了踪影,九成以上的将领也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就连金昌这个主要将领,竟然也被泥石流给卷走了。
剩下的士兵躲在掩体后面瑟瑟发抖,不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好在大雨已经开始变小了,但所有的士兵依旧被大雨淋湿,浑身都开始打哆嗦。
就在他们以为雨停了之后就没事了的时候,山上突然传来动静。
“下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我们包围了,看在大家都是高句丽人的份上,放下武器投降,可以留你们性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17章他赢了(第2/2页)
声音是从山上传过来的,但是幸存的士兵往周围看了看,发现周围竟然出现了大片火把,在火把的光亮之下,还能看到影影绰绰的旗帜,看起来规模不小。
李舜臣还在喊,“放下武器,束手就擒,我们不会为难你们。我们高句丽人过得本来就很艰难了,为什么还要自相残杀?刚才的泥石流就是上天给我们的警示,让我们团结起来,重建高句丽王国,难道你们还不明白吗?”
剩下的四千多士兵继续张望,他们想要看看有没有将领主动站出来,帮他们做一个决定,但是很可惜,等了几分钟,没有任何人主动站出来。
金昌已经被泥石流卷走了,九成以上的将领也不知所踪,剩下的几名将领看到李舜臣那边的阵仗这么大,早都被吓得不敢出来了。
四千多士兵等不到主心骨,但李舜臣却一直在劝他们投降,而且还给了他们最后一刻钟的期限。
一刻钟之后,如果他们不投降,那李舜臣就要下令进攻了。
一旦发起进攻,所有的结果就只能由他们自己承担了。
随着李舜臣不断提醒他们一刻钟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终于有士兵承受不住压力,从掩体后面冲出来,将武器丢到地上。
“我投降!我愿意投降!”
这些士兵都是高句丽人,李舜臣的话也算是说中了他们的心思。
高句丽人归顺大陆王朝之后过得虽然安稳,但却都打了亡国奴的身份,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想法。
如今大陆王朝让他们攻击李舜臣,结果半路遭遇泥石流,损失惨重,李舜臣不仅没有趁机攻击他们,反而还给了他们一个投降的机会,这说明李舜臣是真的不想高句丽人自相残杀,是真正在为高句丽人着想。
所以他们还有理由继续坚持?
不是他们不听从大陆王朝的命令,而是如今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他们继续战斗下去了。
打下去就是全军覆没,失去一切,所以他们为什么不能投降?
有一名士兵投降,就有更多的士兵跟随,短短几分钟,就有上千名士兵放下武器,从掩体后面走了出来,向李舜臣投降。
剩下的三千多士兵虽然没有投降,但也在观望,想要看看李舜臣是怎么对待那些投降士兵的。
而李舜臣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主动从山上下来,走到那一千投降士兵面前,“好,大家都是高句丽人,相互之间没有必要如此为难,你们在这里遭遇泥石流,还淋了雨,已经很可怜了,我就不让人捆你们了,只要你们把武器交给我就行,等天亮之后,你们要是愿意留下来,那就跟着我,要是不愿意留下来,我可以放你们回去。”
“是!多谢李大人!”
士兵听到李舜臣对他们如此宽容,心里激动,纷纷道谢,还主动将丢在地上的武器放到李舜臣面前。
那些没有投降的士兵看到李舜臣的态度这么好,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回去,也就动心了,纷纷站起来,丢下武器向李舜臣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