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16章无利可图?道义为重(第1/2页)
夷洲的山林依旧苍翠,海风依旧咸湿,但空气中却弥漫开了浓重得化不开的血腥味。
村野治保率领着他的残部与六国旧贵族踏足这片土地时,心中怀揣的是建立一个海外基地、以此为跳板反攻大汉的野心。
他记忆中那个被后世某些思潮影响的、对倭国充满复杂情感的夷洲,成了他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此时的夷洲本土居民,主要是古越人的后裔以及部分从闽越等地渡海而来的先民,他们性情淳朴,多以渔猎、原始农耕为生,部落之间虽有争斗,但整体保持着一种朴素的和平状态。
他们对外来者抱有天然的警惕,对于村野治保带来的所谓“倭国先进文明”和“反汉复国”的****,不仅毫无兴趣,甚至深感厌恶。
当村野治保试图征发青壮加入他的军队,强征粮食补给时,遭到了各部族头人和民众的强烈抵制。
“这里是我们的祖地!我们不与外人争斗,也不欢迎带来刀兵的人!”
一位须发皆白、身材魁梧的部落长老,拄着象征权威的蛇杖,毫不畏惧地站在村野治保面前,用带着浓重土语口音的汉语说道。
“我们世代居住于此,与大汉隔海相望,互不侵犯,为何要听你号令,去攻打他们?”
另一个年轻气盛的猎手也高声质问。
抵抗的声浪此起彼伏,村野治保试图用带来的精美器物、锋利的刀剑进行利诱和威慑,但夷洲民众更看重的是脚下的土地、海里的鱼获和部落的安宁。
他那套建立在后世扭曲认知基础上的“亲倭”想象,在这个时代的夷洲铁骨铮铮的华夏苗裔面前,彻底破产了。
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加上长久以来被刘盈击败、如丧家之犬般逃亡的郁愤,以及内心深处对自身判断失误的狂躁,终于冲垮了村野治保理智的堤坝,他扭曲的脸上浮现出狰狞的杀意。
“冥顽不灵!低劣的蛮族!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就统统去死吧!”
他狂性大发,彻底撕下了伪装,露出了穿越者灵魂中隐藏的极端与残忍。
一场针对夷洲本土居民的、有计划的大屠杀开始了。
村野治保麾下那些穷凶极恶的倭寇残部和六国亡命之徒,挥舞着屠刀,冲向了手无寸铁或仅有简陋武器的部落。火光映红了海湾,哭喊声撕裂了宁静的夜空。
男人被砍杀,女人被凌辱,孩童也未能幸免……
为了震慑剩余的反抗者,更是为了激怒一直在夷洲外围巡航侦查的汉军水师斥候,村野治保下令,将成千上万颗遇害夷洲百姓的头颅,用竹竿高高挑起,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岛屿沿岸最显眼的礁石和海岬之上。
海鸥盘旋,蝇虫嗡鸣,那一片片的头颅,如同地狱的装饰,无声地控诉着暴行,也向大海对面的汉帝国,发出了最残忍、最猖狂的挑衅。
——
夷洲沿岸那恐怖景象的消息,很快通过汉军斥候的急报,传回了长安。
绘有简图的军报呈递到刘盈的御案前,哪怕只是文字的描绘和粗略的图示,也足以让人想象出那修罗场般的惨状。
然而,与刘盈的震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朝堂之上大部分官员的冷漠与不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16章无利可图?道义为重(第2/2页)
“陛下。”
一位掌管财政的老臣出列,语气平淡,“夷洲之地,向为化外,其民不服王化,与禽兽何异?村野治保此獠,穷途末路,自相残杀,于我大汉而言,无异于狗咬狗一嘴毛。我等何必为此劳师动众?”
另一位以持重著称的将军也附和道:“陛下,水师新成,战舰、水手尚需操练。跨海远征,耗费钱粮无数,且夷洲多山瘴疠,易守难攻。若贸然进攻,胜之,所得不过一荒岛;若稍有闪失,损兵折将,岂非得不偿失?”
“正是此理!”
更多官员纷纷点头,“若说征伐倭国,尚有金山银海之利可图。征伐夷洲,所为何来?难道就是为了给那些不相干的化外蛮夷报仇雪恨?”
浪潮般的反对声几乎要将刘盈淹没,在这些深受“华夷之辨”和现实利益考量影响的官员看来,为了遥远海岛上一些“未开化”的蛮民,动用宝贵的国力去发动一场胜负难料、且无利可图的战争,简直是愚蠢至极。
他们无法理解,皇帝为何会对那些“蛮夷”的生死如此在意。
刘盈看着台下众多面露不解甚至不以为然之色的臣子,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愤怒,有悲哀,更有一种超越时代的孤独感。
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这种基于纯粹人道主义和主权意识的考量,是多么的“不合时宜”。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从龙椅上站起,目光如炬,扫视全场,声音沉凝而有力,压过了所有的议论:
“诸卿所言,皆是从利害得失计较。不错,攻打夷洲,眼下看,确实耗费巨大,且无金银之利可图。”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提升,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但朕要问你们,村野治保是何人?他是我大汉的手下败将,是弑杀倭国君王、屠戮无辜的狂徒!”
“如今,他盘踞夷洲,虐杀我华夏苗裔,悬首示威,挑衅天威!此等暴行,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若我大汉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凭此獠在我门户之外耀武扬威,屠戮生灵,天下藩属将如何看待我天朝上国?四夷是畏我之威,还是笑我之怯?后世史笔,又将如何记载朕与诸卿?记载这个号称‘强汉’的时代,面对如此惨绝人寰的暴行,竟选择了龟缩不前,只因‘无利可图’?!”
刘盈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他向前一步,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道:“有些事,不能只用利益来衡量!朕,作为大汉天子,有义务维护天朝尊严,有责任保护华夏苗裔,更有道义,去诛除村野治保这等泯灭人性的凶徒!这不是为了利益,这是为了公道,为了人心,为了我大汉不容侵犯的威严!”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惊雷,震得许多官员哑口无言。他们从未听过一位帝王,将“道义”和“责任”置于赤裸裸的利益之上。
部分年轻或尚有血性的官员,如贾谊等人,已然面露激动之色。
然而,根深蒂固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仍有不少重臣,如曹参等,眉头紧锁,显然并未被完全说服,只是碍于皇帝如此鲜明的态度,暂时不便再直接反驳。
朝堂之上,陷入了僵持与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