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14章毒蛇潜行,遁入长安(第1/2页)
刘盈力排众议,对蒯通与李左车联名上奏的“教化安边”之策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支持。
诏书颁下,帝国的力量开始向西部倾斜,但这次不再是刀兵与铁骑,而是承载着文明火种的竹简、笔墨与饱学之士。
朝廷从国库拨出专款,委任精通政务与文教的官员,奔赴凉州与西域,主持兴学事宜。
在龟兹、疏勒、于阗等西域主要城邦,一座座颇具汉家风格的官学拔地而起,虽不及中原郡国学府宏伟,却也青砖黛瓦,书声朗朗。
精通胡汉双语、胸怀开阔的儒生被高薪征召,他们带去的不仅是《论语》《诗经》的微言大义,更有《九章算术》的实用技巧,《农桑辑要》的耕种良法,以及《汉律》中关于产权、契约、刑罚的明确规定。
起初,一些保守的胡人贵族对此心存疑虑,不愿将子弟送入“汉人的学堂”。
蒯通并不强逼,而是以身作则,率先将自己麾下几名胡人将领的子弟送入官学,并公开褒奖那些主动送子入学的部落头人,给予其部落贸易税收上的轻微减免。
李左车在凉州则更为直接,他明确告知各部首领,其子弟若不通晓汉文,未来将无法承袭朝廷认可的首领地位,亦不可在州郡担任任何官职。
利益导向与政策引导双管齐下,效果立竿见影。
渐渐地,官学中胡人子弟的比例越来越高。
孩子们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当他们与汉人子弟同窗共读,一起背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起演算勾股方田,一起在蹴鞠场上奔跑竞技时,那种基于文化习俗的隔阂便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消融。
他们开始习惯使用筷子,欣赏汉家音乐,甚至觉得宽袍大袖的汉服也别有一番风雅。
更深远的影响发生在民间,随着懂得汉语的胡人越来越多,胡汉之间的交流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
汉人商队带来的不再是单纯的商品,还有更先进的耕作技术、水利工程和医疗知识;胡人提供的也不再仅仅是牲畜和玉石,他们的畜牧经验、瓜果栽培技术也丰富了汉人的生活。
市集上,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却少了许多因误解而生的争执。
通婚现象也开始增多,一个既能说流利胡语又能写一手漂亮汉字的“双语”混血下一代,正在西域茁壮成长。
西域都护蒯通敏锐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发现自己需要亲自出面处理的部落纠纷越来越少,郡县官吏的政令推行得愈发顺畅。
以往需要派兵威慑才能征收的赋税,如今大部分部落都能按时主动上交。
街市之上,巡逻的汉军士兵不再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甚至可以与当地的胡人老者坐在茶馆里闲话家常。
“陛下此策,真乃神来之笔。”
蒯通在写给刘盈的私信中感叹,“昔日需以刀剑维系之秩序,今以诗书礼乐便可潜移默化。胡汉之界渐泯,西域民心,已真正开始向化长安。都护府如今之要务,非弹压管控,而在于引导教化,兴修水利,保障商路,此间安宁,胜似中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14章毒蛇潜行,遁入长安(第2/2页)
西域,这片曾经动荡难安的土地,在文化融合的春风化雨下,正呈现出一种发自内在的、坚实的安宁。
刘盈的“皇恩浩荡”,不再仅仅是赏赐与赦免,而是化为了能让每一个普通胡汉百姓都切身受益的秩序、知识与机遇。
——
西域如铁桶般日益稳固的局面,自然通过隐秘渠道传到了阿提拉的耳中。
他藏身于凉州边境一处看似普通的商栈内,听着心腹的汇报,那张经过巧妙易容、显得平平无奇的脸上,看不出丝毫喜怒,但紧握酒杯、微微发白的手指关节,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废物!一群目光短浅的废物!”
他在心中暗骂,既骂那些不堪大用、轻易就被民众自发清除的西域代理人,也骂那看似无懈可击的大汉文化同化政策。
“刘盈……你这一手,确实高明。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心为上。”
他意识到,在西域乃至凉州这类边缘地带继续煽动民族对立,不仅成功率渺茫,而且风险极高。
汉朝的绣衣使者绝非等闲,自己每一次露头,都可能留下蛛丝马迹。继续下去,无异于飞蛾扑火。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而要击败一个巨人,必须了解他力量的源泉。”
一个大胆而疯狂的念头在阿提拉心中成型。他决定放弃在边疆的零星骚扰,潜入大汉帝国的腹地,最好是都城长安。
“我要亲眼看看,这个被称为‘天朝上国’的文明,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阿提拉眼中闪烁着野火般的光芒,“我要学习他们的语言,研究他们的历史,观察他们的政府结构,了解他们的科技水平,洞悉他们的人情世故!我要从中找到他们的弱点,找到他们强盛外表下可能存在的裂痕!”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但也符合阿提拉作为穿越者和一代枭雄的性格。
他拥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力。他命令手下最精锐的几名死士,分散潜伏,保持静默。
自己则带着两三个绝对忠诚且同样精于伪装的随从,开始了彻底的“汉化”过程。
他们弄来了完整的汉人身份文牒,通过收买边境小吏或利用之前死亡汉人的身份,换上汉人服饰,刻苦学习关中官话,甚至模仿汉人的举止礼仪。
阿提拉本就心智非凡,加上超越时代的理解力,进步神速。
不过数月,他已然能操着一口略带异域口音但流利的汉语,与汉人商贾谈论物价,与士子吟诵简单的诗句,其言行举止,若非极其熟悉胡人特征者仔细分辨,已难看出破绽。
他如同一滴水,融入了通往长安的商旅人流之中。
沿途,他仔细观察汉朝的驿站系统、道路维护、村庄治理、农田水利,越是深入了解,他心中的震撼便多一分。
这个帝国的组织能力、行政效率和基层控制力,远比他凭借历史知识想象的更为强大和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