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百四十九章敢动我的兵看我愿意不
沈云澈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眼神坚定:“我要让所有人看到,这不是什么卑微的劳作,而是改变北境命运的壮举!”
他挥动铁锹,将一铲泥土扬起:“每一铲土都是为了北境的未来!”
士兵们受到鼓舞,干劲十足地投入工作。
渐渐地,原本狭窄的河道开始变得宽阔,湍急的水流变得平缓,一条通往外界的“生命线”正在形成。
与此同时,沈云澈还派出了几支小队,前往周边的小国进行外交接触。
他们带去了北境特有的皮毛和药材,希望能够建立友好的贸易往来。
一个月后,第一批外国商人来到了北境。
他们带来了丝绸、香料和各种北境人从未见过的物品。
市集上人头攒动,百姓们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沈将军!”
一个老农握着沈云澈的手,激动得泪流满面,“我活了六十多年,从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这些东西,以前只有贵人才能享用啊!”
沈云澈拍了拍老人的肩膀:“这只是开始,以后会更好。”
夏老将军站在旁边,目光复杂地看着这一切:“云澈,我开始相信你的话了。或许,北境真的能够强大起来。”
“不是“或许“,而是“一定“。”沈云澈坚定地说,“我要让每一个北境人都过上富足的生活,让北境成为一个不受京城控制的富庶之地!”
夏老将军叹了口气:“你的野心很大啊,云澈。”
沈云澈望向远方:“这不是野心,是责任。”
三个月后,河道疏通工程已经完成了一半。
士兵们的劳作成果有目共睹——河水变得更加平缓,河床更加宽阔,小型船只已经可以通行。
城墙修建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新的城墙比原来高出一倍,更加坚固,能够抵挡极端的风雪天气,也能防御可能的敌人攻击。
最令人惊叹的是地窖工程。
按照沈云澈的设计,士兵们挖出了数十个深达地下三丈的大型地窖,内部结构复杂,能够使冰块在夏季也不融化。
“简直不可思议!”当第一批冰块被送往南方并换回大量金银时,夏老将军震惊地说,“我们竟然能靠卖冰发财?”
沈云澈微笑着解释:“南方富商为了在盛夏能够享用冰镇美食,愿意付出高价。而我们北境,冰是最不缺的东西。”
柳琴站在一旁,美丽的眼睛里闪烁着钦佩的光芒:“将军真是神机妙算!”
沈云澈摇摇头:“这不过是最基本的贸易原则——物以稀为贵。北境的冰在南方是稀罕物,南方的丝绸在北境也是珍品。我们只是做了最合理的交换。”
一名将领激动地说:“将军,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不用三年,北境就能成为最富裕的地方了!”
“不仅如此。”
沈云澈的眼神变得深邃,“当我们足够强大时,谁还能左右我们的命运?那个远在京城的皇帝,又有什么资格来命令我们?”
帐篷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他的话震撼了。
“将军,这是要…”一名将领欲言又止。
沈云澈举起酒杯:“不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夜深了,所有人散去后,沈云澈独自一人站在高台上,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
那是士兵们修建地窖的工地,即使在夜里也没有停工。
“在想什么?”柳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沈云澈没有回头:“在想北境的未来。”
柳琴走到他身边,轻声问:“我们真的能成功吗?一旦京城发现我们的意图…”
“他们会发现的,迟早会发现。”沈云澈的声音平静,“但等他们反应过来时,我们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北境了。”
“你就这么自信?”
沈云澈转过身,目光如炬:“我有三千精兵,足以让任何小国俯首称臾。”
“我有完善的贸易网络,足以让北境富足强盛。我有忠诚的将士,足以让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不朽的基业!”
他的声音充满力量,仿佛能穿透黑夜,传向远方:“京城的皇帝算什么?他不过是坐在金銮殿上发号施令的傀儡罢了!真正的力量,在这里,在我们手中!”
柳琴被他的气魄所震撼,美丽的眼睛里噙满泪水:“将军…我愿追随您到天涯海角!”
沈云澈微微一笑,目光转向远方那片被夜色笼罩的土地。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负责边境巡逻的斥候翻身下马,踉跄着冲上高台,声音因急促的呼吸而断断续续。
“报…报告将军!边境哨所发现…发现一支不明军队,正朝我们北境方向快速靠近!”
沈云澈眼神一凛,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寒:“多少人?看清旗号了吗?”
斥候喘着粗气,脸上带着惊魂未定之色。
“至少…至少五千人!装备精良,行动迅速!火把连绵数里!看他们的旗号…是…是京城派来的禁军!领头的旗帜上,绣着一个斗大的‘赵’字!”
“赵刚?”
沈云澈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声音平静得可怕,却蕴含着风暴前的宁静,“他倒是来得快。五千禁军,看来皇帝老儿是真坐不住了。”
他负手而立,目光投向远方那片被火光映红的夜空,仿佛能穿透黑暗,看到那支气势汹汹的队伍。
赵刚坐在高头大马上,挺着高傲的头颅。
一个月前,
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金銮殿上,皇帝正听着太监的禀报,龙颜大悦。
“好!好!赵爱卿果然忠心耿耿,办事得力!此番拿下北境,朕重重有赏!”
一旁,几位朝中大员相互使着眼色,嘴角挂着得意的笑容。
他们早就看不惯夏老将军在北境拥兵自重,更垂涎北境如今因贸易而带来的巨大财富。
“陛下圣明!”一位尚书躬身道,“北境苦寒之地,本不应有此等富庶。夏廷老迈,早已不适合镇守边疆。赵将军年轻有为,定能为陛下收回这笔财富!”
另一位大臣附和:“正是!陛下,北境的皮毛、药材,南方的丝绸、茶叶,这其中的利润何等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