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五百六十八章战与不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北唐的深秋裹着肃杀之气,紫宸殿内的青铜仙鹤香炉吞吐着白烟,却驱不散满殿凝重。皇帝李昭的指尖叩击着御案,发出沉闷的声响,目光扫过阶下群臣:“北周大军陈兵边境,连夺三城,诸位爱卿,战,还是不战?”
    “陛下!”大将军赵承渊踏出班列,铁甲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北周狼子野心,若不予以痛击,恐其得寸进尺!末将愿率十万大军,踏平北周!”他腰间悬挂的玄铁虎符随着动作轻晃,仿佛在应和主人的豪情。
    “赵将军此言差矣!”吏部尚书张元礼急步上前,官袍下摆扫过青砖,“北唐历经三年大旱,国库空虚,百姓疲惫。此时开战,粮草、军饷从何而来?依臣之见,当遣使求和,以图休养生息。”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主战派与主和派各执一词。李昭眉头紧皱,余光瞥见角落里沉默不语的丞相李近春,开口道:“李丞相,你意下如何?”
    李近春缓步上前,展开一卷泛黄的舆图:“陛下,北周此次来势汹汹,看似势不可挡,实则暗藏破绽。他们虽连夺三城,但战线拉得过长,后勤补给必然困难。若我们坚守城池,伺机而动,定能寻得破敌之机。”
    “坚守?”赵承渊冷笑,“丞相这是要学缩头乌龟?北周人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难道我们就坐视不理?”
    李近春并未动怒,而是指着舆图上的一处城池:“赵将军可知,这雁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我们守住此关,北周大军便难以深入。同时,可派精锐骑兵绕到敌后,截断他们的粮草补给。”
    正当群臣争论不休时,一名侍卫神色慌张地闯入:“陛下!急报!北周大军已兵临雁门关下!”
    李昭猛地起身,龙袍扫落案上的奏章:“传朕旨意,命雁门关守将死守城池,赵承渊即刻率军支援!”
    雁门关外,北周的战旗如林,密密麻麻的士兵推着攻城车,呐喊声震天动地。守将王勇站在城墙上,望着黑压压的敌军,握紧了腰间的长剑。
    “放箭!”随着一声令下,无数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军。北周士兵纷纷举盾抵挡,却仍有不少人被射中,惨叫声此起彼伏。然而,北周军队训练有素,很快便调整阵型,继续发起进攻。
    攻城车重重撞击着城门,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城墙上的守军往下倾倒滚烫的热油,投掷巨石,试图阻止敌军。但北周士兵悍不畏死,前赴后继地冲向城门。
    “报!”一名士兵跑来,“北门告急,敌军已架起云梯!”
    王勇立刻率军赶往北门,却见北周士兵如蚂蚁般顺着云梯往上攀爬。他挥舞长剑,砍断几根云梯,将试图登城的敌军推下城墙。然而,北周的攻势太过猛烈,城墙上的守军渐渐力不从心。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传来马蹄声。赵承渊率领援军赶到,如同一把利刃,插入北周军队的侧翼。北周军队顿时阵脚大乱,被迫后撤。
    雁门关暂时保住了,但危机并未解除。北周军队在离城十里处安营扎寨,准备再次进攻。赵承渊与王勇登上城墙,望着敌营的火光,眉头紧锁。
    “北周这次来者不善,他们的攻城器械比我们先进许多。”王勇说道。
    赵承渊点点头:“我已派人向朝廷求援,希望能多调些粮草和兵力过来。不过,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得想个办法主动出击。”
    与此同时,北周军营内,北周皇帝宇文昊正与大将军独孤战商议军情。“雁门关久攻不下,看来北唐也不是那么好对付。”宇文昊皱着眉头说道。
    独孤战却胸有成竹:“陛下勿忧。末将已派人潜入北唐境内,一旦摸清他们的粮草囤积地点,我们便可发动奇袭,断其粮草。没了粮草,北唐军队不战自溃。”
    宇文昊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就这么办。此次出征,我一定要拿下北唐,一统天下!”
    在北唐都城,李近春正在丞相府中研究舆图。一名密探悄然潜入,呈上一封信函。李近春打开一看,脸色大变:“北周竟派人来烧我们的粮草?不行,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他连夜进宫面见皇帝,详细汇报了此事。李昭听后,神色凝重:“李丞相可有应对之策?”
    李近春沉思片刻,道:“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在粮草囤积处设下埋伏,等北周的人一来,就将他们一网打尽。同时,派人去雁门关通知赵将军,让他做好准备,一旦敌军粮草被断,便主动出击。”
    李昭点头同意:“好,就依丞相所言。此事关系重大,务必小心行事。”
    几天后,北周的间谍果然潜入北唐的粮草囤积处。就在他们准备放火时,四周突然杀出大批北唐士兵。间谍们措手不及,很快便被全部歼灭。
    消息传到北周军营,宇文昊勃然大怒:“没想到北唐早有防备!独孤战,你还有什么办法?”
    独孤战沉思良久,道:“陛下,我们可以从水路运粮,绕过北唐的防线。同时,加紧打造更多的攻城器械,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攻破雁门关。”
    宇文昊无奈地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然而,北唐也没闲着。李近春派人暗中破坏北周的水路运输,又联络周边的小国,让他们在北周后方制造骚乱,牵制北周的兵力。
    雁门关的战事陷入胶着状态,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李近春看着难民们凄惨的模样,心中悲痛不已。他再次上书皇帝,请求与北周议和。
    “陛下,这场战争已经持续太久,百姓们饱受战火之苦。如今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无法轻易取胜。议和,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李近春说道。
    赵承渊却坚决反对:“丞相这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们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岂能半途而废?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我们一定能打败北周!”
    李昭犹豫不决,他既想结束战争,还百姓安宁,又担心议和会被北周视为软弱,将来会面临更大的威胁。
    就在这时,一封密信送到了李昭手中。信中是北周朝中一些大臣对宇文昊穷兵黩武的不满,以及他们愿意与北唐议和的意愿。李昭心中一动,决定派人前往北周,试探议和的可能性。
    北周这边,宇文昊也渐渐意识到战争的艰难。国内民怨沸腾,粮草供应也越来越紧张。当北唐的议和使者到来时,他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考虑议和的条件。
    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北周归还所夺的三座城池,双方以现有边境为界,互不侵犯;同时,开通边境贸易,促进两国经济交流。
    消息传来,北唐和北周的百姓们都欢呼雀跃。这场持续数月的战争,终于画上了**。李近春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的田野和村庄,心中感慨万千。
    “战与不战,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选择。”他喃喃自语道,“只有以百姓的利益为重,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然而,和平的表面下,暗流依然在涌动。北周的一些激进派将领对议和极为不满,他们暗中集结势力,准备再次挑起战争。而北唐这边,赵承渊也对议和耿耿于怀,认为这是一种耻辱。
    一天深夜,赵承渊秘密会见了几位武将,商议起兵之事。“我们不能就这样算了!北周人欺人太甚,我们一定要让他们知道,北唐不是好惹的!”赵承渊说道。
    雁门关的寒风卷着砂砾,将城头的战旗撕得猎猎作响。李近春抚过腰间佩剑,冰凉的剑柄传递着熟悉的触感。北周军营方向,一匹通体漆黑的战马踏碎晨雾而来,马上之人银甲配红袍,腰间悬着的玄铁重剑在阳光下泛着冷芒,正是北周“修罗将军”刘志武。
    “北唐无人了吗?”刘志武的声音裹挟着嘲讽穿透战场,“派个文弱书生来充数?”他抬手摘下头盔,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左眼上狰狞的疤痕从眉骨直划到颧骨,平添几分凶煞。
    李近春稳步踏出城门,玄色锦袍在风中猎猎翻飞:“听闻刘将军横扫北周边境,今日特来领教。”他话音未落,刘志武突然暴喝一声,战马人立而起,重剑裹挟着雷霆之势劈来。
    “来得好!”李近春侧身避开,长剑出鞘,寒芒与重剑相撞,火星四溅。刘志武力大无穷,每一剑都带着开山裂石的气势,李近春却如游鱼般穿梭,剑锋专寻对方破绽。两人在尘土飞扬的战场上往来交锋,兵器相撞的巨响震得观战士兵耳膜生疼。
    十招过后,刘志武突然收剑后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想不到北唐还有你这般身手的书生!”他舔了舔嘴角血迹,猛地将重剑插入地面,双手握住剑柄,周身气势暴涨:“接我这招‘修罗怒’!”
    只见刘志武浑身肌肉紧绷,玄铁重剑上泛起诡异的红光。李近春瞳孔骤缩,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迫感。他深吸一口气,剑尖轻颤,施展出北唐皇室秘传剑法“龙吟九变”。剑光如游龙,与刘志武的重剑轰然相撞,气浪掀翻周围数名士兵。
    激战正酣时,刘志武突然变招,剑锋直取李近春咽喉。千钧一发之际,李近春脚尖点地,凌空翻身避开,却在落地时不慎踩中石块,身形微微一晃。刘志武抓住机会,重剑横扫而来,李近春举剑格挡,虎口震裂,鲜血顺着剑刃滴落。
    “去死吧!”刘志武狞笑,重剑再次高举。就在这时,李近春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突然弃剑,双掌拍出,正是北唐失传已久的“碎星掌”。刘志武猝不及防,被这掌力击中胸口,踉跄后退数步,嘴角溢出鲜血。
    “你居然会碎星掌!”刘志武满脸震惊,他曾听闻此掌法威力无穷,却以为早已失传。李近春趁机捡起长剑,剑尖直指刘志武:“刘将军,还要继续吗?”
    刘志武擦去嘴角血迹,突然大笑起来:“好!好!今日虽败,却败得痛快!”他将重剑插回腰间,“不过,北唐与北周的恩怨,不会就此了结。”说罢,他翻身上马,扬尘而去。
    李近春望着刘志武远去的背影,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他低头看着自己受伤的手,心中却涌起一股豪情。这场单挑,不仅为北唐扬了威,也让他在武道上有了新的领悟。
    回到城中,士兵们欢呼雀跃,将李近春高高抛起。然而,李近春却深知,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北周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无论面对怎样的强敌,都要守护北唐的每一寸土地。
    夜幕降临,李近春独自站在城头,望着北周军营方向的点点火光。伤口传来阵阵疼痛,但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突然,身后传来脚步声,是大将军赵承渊。
    “李丞相好身手!”赵承渊抱拳行礼,眼中满是敬佩,“今日一战,让北周知道我们北唐并非无人。”
    李近春苦笑:“赵将军谬赞了。刘志武实力强劲,今日若不是他轻敌,胜负难料。而且,北周此次折了面子,定会卷土重来,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赵承渊点点头:“丞相所言极是。我已派人加强城防,同时整顿军备,随时准备迎战。”他顿了顿,“只是,粮草问题......”
    李近春叹了口气:“我会尽快想办法。如今战事吃紧,百姓负担沉重,我们必须找到一个两全之策。”
    两人正说着,一名士兵急匆匆跑来:“报!北周大营传来消息,明日将有援军抵达!”
    李近春与赵承渊对视一眼,眼中皆是凝重。看来,更大的挑战即将到来。
    第二天清晨,北周援军果然抵达。密密麻麻的士兵如同潮水般涌来,战鼓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李近春站在城头,望着敌军阵容,心中快速盘算着应对之策。
    刘志武再次出现在阵前,这次他身后跟着数位北周将领。“李近春!”刘志武高声喊道,“今日就让你见识一下北周真正的实力!”
    李近春深吸一口气,大声回应:“刘将军,昨日你败在我手下,今日也不会例外!”他转头对赵承渊说:“赵将军,按计划行事!”
    赵承渊点头,随即下令:“放箭!”霎时间,无数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军。北周军队早有准备,迅速举起盾牌,结成盾阵向前推进。
    就在这时,李近春突然带着一队骑兵从侧门杀出,直扑敌军后方。刘志武见状,立刻率军拦截。两人再次交锋,这一次,刘志武明显有了防备,每一招都沉稳有力。
    战斗愈发激烈,李近春的手臂早已酸痛不堪,但他咬紧牙关,继续战斗。他知道,这场战斗关系到北唐的存亡,容不得半点退缩。
    激战中,李近春发现了敌军的破绽。原来,北周援军的粮草运输队护卫力量薄弱。他当机立断,分出一部分兵力,突袭粮草运输队。
    “不好!”刘志武发现李近春的意图后,脸色大变,“快回防!”但已经来不及了,北唐骑兵如猛虎下山,很快就将粮草运输队击溃,熊熊大火冲天而起。
    北周军队顿时大乱,李近春抓住机会,率军发起总攻。赵承渊也从城中杀出,两面夹击,北周军队溃不成军。
    刘志武见大势已去,心中满是不甘。他挥舞着重剑,试图挽回败局,却被李近春一剑刺伤手臂。“刘将军,投降吧!”李近春喊道。
    刘志武怒目圆睁:“我刘志武宁可战死,也不会投降!”他突然弃剑,拔出腰间匕首,冲向李近春。李近春侧身避开,反手一剑,刺入刘志武的肩膀。
    刘志武跪倒在地,鲜血染红了他的红袍。他望着李近春,眼中满是恨意:“今日之仇,我定当报之!”说罢,他突然咬碎口中暗藏的毒药,倒地身亡。
    李近春望着刘志武的尸体,心中五味杂陈。他虽为北唐赢得了这场胜利,但也深知,战争带来的只有伤痛。他转身看着战场上的士兵和百姓,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北唐远离战火,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
    这场战役后,北周元气大伤,暂时无力再战。北唐迎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但李近春并未放松警惕。他开始整顿内政,发展经济,同时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队实力。
    他还亲自前往边境,安抚百姓,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在他的努力下,北唐渐渐恢复了生机,百姓们对他的爱戴也越来越深。
    然而,李近春知道,和平不会永远持续。北方草原部落蠢蠢欲动,南方诸国也在暗中观望。北唐的未来,依然充满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面对怎样的敌人,他都会守护这片土地,守护北唐的百姓。因为,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使命。
    其中一位武将犹豫道:“可是,这是陛下的决定,我们这样做,岂不是谋反?”
    赵承渊眼神一狠:“陛下被那些文臣蒙蔽了!只要我们能打败北周,到时候陛下也只能承认现实。”
    就在赵承渊等人密谋时,李近春却早已有所察觉。他派人密切监视赵承渊的一举一动,同时进宫面见皇帝,将此事告知。
    李昭大惊失色:“没想到赵承渊竟敢如此!李丞相,你说该怎么办?”
    李近春沉思片刻,道:“陛下,我们可以先稳住赵承渊,派人去说服他。若他执迷不悟,再采取强硬措施。”
    于是,李昭派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去劝说赵承渊。老臣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让赵承渊放弃了起兵的念头。
    这场危机虽然暂时化解,但李近春知道,和平之路依然充满挑战。他开始着手整顿军备,加强边境防御,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北唐真正强大起来,不再受外敌的欺负。
    在北周,宇文昊也在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意识到,连年的战争不仅让百姓受苦,也让国家元气大伤。于是,他开始推行改革,减轻百姓的赋税,发展农业和商业。
    时光流逝,北唐和北周在和平的环境中逐渐发展壮大。边境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两国百姓的交流也越来越多。曾经的敌人,渐渐变成了合作伙伴。
    多年后,李近春站在两国边境的集市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当初坚持议和的决定是正确的。战与不战,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百姓的幸福。而和平,才是百姓最大的福祉。
    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就在两国享受和平之时,北方的草原部落开始崛起,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李近春望着北方的天空,眼神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北唐和北周又将面临新的挑战,而战与不战的抉择,或许又将摆在两国的面前。但无论如何,他都希望,两国能携手共进,共同抵御外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下山后,替嫁美娇妻赖上我了 权力巅峰:从一等功开始平步青云 杖毙而亡:娘娘重生宠冠六宫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刹那灿烂 我是最大总裁 驴大宝的种田修仙记 宫斗谁爱斗谁斗,我换嫁摄政王冠绝京城 趁高冷校花青涩,忽悠她做老婆 霍格沃茨从窃取权柄开始 我一个道士,会点法术怎么了 穿成修仙女炮灰,我炸了女主鱼塘 天魔道圣 npc太软,玩家大佬纷纷沦陷 疯批母女在年代逆袭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恶女流放垃圾星,靠白嫖系统逆袭 灭世洪水,我在浮萍之上建桃源 直播读毛茸茸心声,我暴富爆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