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1851年1月11日,在洪秀全38岁生日的这天,他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集合拜上帝教信徒,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太平军宣布清朝统治䭾为妖魔,称之为清妖,太平军不再剃发,恢复了华夏原本的习俗留起了长发,因为也被满清称为长毛】
【至此掀开了起义的序幕,太平天国的起义如同烈火席卷了整个南方!】
【1851年秋太平军攻克广西的永安洲,十二月在永安洲分封诸王,史称永安封王】
【杨秀清被封东王称九千岁,萧朝贵为西王称八千岁,冯云山为南王称七千岁,韦昌辉为北王称六千岁】
朱元璋;“......”
“儿戏!简直就是儿戏!”
“这才刚打下一处地方就大肆分封诸王,谁教他这麽乾的?”
“都什麽玩意,什麽九千岁丶八千岁丶七千岁的,跟这里数数啊!”
“现在就封了这麽多王,假设真让他成就了大业,他又该如何封赏这些人?”
“不懂什麽叫缓称王吗?”
朱元璋看着太平天国这一系列操作人都看呆了。
“他不是读了几年书吗,怎麽连这麽浅显的道理都不懂。”
“如此作为太平天国绝无成事的可能,即便真取了天下,也会亡於内乱!”
朱元璋看的心都揪成了一团,到底会不会造反啊!
一个李自成丶一个洪秀全怎麽都这麽蠢呢!
他简直恨不得冲到天幕中手把手教他们怎麽弄。
在开始的源头就给自己埋下这麽大一个雷。
群臣也捂脸不忍直视,真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啊。
瞧瞧朱元璋一路走来的操作,再对比洪秀全,人和人的差距还是太大了。
即便是站在时代浪潮的风口上乘风而起,也没有那个能力把握住机会。
也是,像朱元璋这样的人,华夏几千年都没出几个。
其他一些雄才伟略的帝王看的也是眼皮子直跳。
【两年不到的时间,太平军势如破竹,展现出极强的战斗力,陷安庆攻武昌丶克长沙,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
【在这个过程中,冯云山和萧朝贵在战争中殒命】
“一群农民军两年的时间就打到南京了?”
“这他妈也行?”
“世界真的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啊,这样都可以的话,那我是不是也能行了?”
“满清之前吹的那麽邪乎,结果就这?一群泥腿子两年就攻克了几乎整个南方。”
各朝的民众指指点点了起来,太平军的军事行动实在是太顺利了。
清军简直就是一触即溃跟猪没什麽区别。
这给了许多人一种错觉,换他们上是不是也能做到这种地步。
贞观年间。
“你们说是太平军太厉害了,还是满清的军队太废物了?”
“领土广袤丶国库充裕丶三亿人口丶百万大军之前说的那麽恐怖,结果就这啊。”
“朕本来以为是英军太厉害了,4000人就取得了这麽大的战果,合着是满清太废物了,实在是精彩。”
李世民语气中满是阴阳怪气,之前他还在想要是真对上满清后该怎麽打,对於庞大的清王朝他的心里也是比较忌惮的。
如此一看根本就是披着虎皮的羊。
人倒是多了,但那些人并不能为他所用啊。
其他各朝只是看热闹嘲笑,咸丰年间,天下各处无数人眼睛瞬间亮了。
以往的大清在他们的眼中是无比强大的,是一个无法触及的庞然大物。
但看过太平天国运动后,披在满清身上的虎皮被彻底揭开。
无数民众失去了对他的敬畏之心,太平天国这样都行,换做他们呢?
登录用户跨设备永久保存书架的数据,建议大家登录使用
朝堂上许多官员也泛起了些许涟漪,洪秀全区区一个落第的秀才都能做到这般地步,他们难不成会比他要差?
这天下我未必坐不得!
事情就是这样,一旦被揭开了底细,露出了自己的血条,那麽其他人就会失去对他的敬畏。
【在占领南京后,洪秀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首先拆散家庭将男女人口编入男行女行,严禁男女私会的家庭生活】
【所有个人和家庭的财产都要上缴天国圣库,生活所需实行供给制,并下令居民每日诵经拜上帝,并严厉禁止吸食鸦片饮酒嫖娼】
【同年十二月,天朝的领导层制定出了更加系统的基本社会制度——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内容思想就是有田同耕丶有饭同食丶有衣同穿丶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按人口平分土地是这个制度的精华部分,从理论上来看这个制度对於当时而言是十分超前的,对於穷苦的百姓来说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同时洪秀全开科取天下士,并且还开设了女科,禁止妇女缠足,单论这件事其实还算个人事】
许多百姓陷入到这个被虚构出来的乌托邦的世界中。
世界上真的会存在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世界吗?
听起来确实好棒啊。
如果真的是这样,他们可以命都不要,去拼一个这样的未来。
各时空的朝堂听到这里则是炸开了锅。
不论他们口头上说的多好听,他们也清楚这样一个世界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怎麽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
不说人生来就有不同的差异,平均的话是谁被平均?
总不能一个人勤勤恳恳,一个人懒惰不堪,也能过上一样的生活吧。
如此谁还愿意做事?
这样的想法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是,这话说的很好听,给太平天国底下的人画了一张巨大的饼,但这个饼终有被戳破的那天,届时迎来的就是全面的反噬。
汉高祖年间。
“何其短视也,太平天国绝无成事的可能。”
萧何默默摇了摇头,张良和附和道,“这个政权在根子上就埋下了许多祸端。”
“宗教丶权力争夺丶制度都是巨大的隐患。”
“看似鲜花似锦,一旦停下脚步这些问题就会如浪潮将他们覆灭。”
“我断定,太平天国将亡於自己的手中。”
乾隆年间。
乾隆此刻脸色复杂到了极点。
既是庆幸又是晦气。
他自然也看出来了太平天国如此行事断无成事的可能。
在他看来这就是一群异想天开的乌合之众!
可就是这样一群乌合之众,竟然打的他的大清连连败退,几乎丢失了整个南方!
现在问题就尬在这里,要是说太平天国是草台班子,是乌合之众,那麽被他打的找不到北的大清又成了什麽?
乌合之众都不如?
他死了才多少年啊,怎麽大清就变成了这样啊!
乾隆目光落在了顒琰身上,祖宗的基业全给他败光了!
可是不交给顒琰又能交给谁,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乾隆摇了摇头也不想这麽多了,他现在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先顾好自己再说吧。
反正都这样了,和珅这笔钱也没有必要留给他了,不如朕自己享受了再说。
後人都说他活的爽,他觉得还不够爽!
至於他死後?由他们去吧,反正後世也落到了汉人手中,无非是早一点晚一点罢了,又值当什麽。
悟了,这一刻乾隆也悟了!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请到用户中心-「站内信」页面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