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很想问,但没问。
因为同行之间不能刨根问底,这是规矩,不能让人说咱没规矩。
不过我虽然没问,程涛却主动说了。
原来,葛陵大墓不仅被盗了,而且还是多次被盗,考古队清理墓室填土的过程中,总共发现了七处盗洞,最早的一处,东汉时期就有了。
正是这个原因,程涛他们当时只做了勘探,探完并没有搞。
因为要想打穿七米厚的青膏泥,即便是他插地鼠,也得穿防护服带气瓶下去,而且青膏泥层一旦通了气,状态会变的极其不稳定,很容易发生坍塌。
为了这么一座剩锅,冒这种险太不值当了。
这就是他会主动跟我说的原因。
人家压根就没下去……
那么既然被盗了,陪葬品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很简单,就是我之前说过的:古今盗墓贼的不同。
现在值钱的物件,放在东汉时期,好些都属于破烂儿,那时候只要不是金银珠宝,基本上都不会被拿出来。
而由于被盗时间足够早,泥浆涌进了墓室,在泥水的冲击下,剩下的陪葬品,好些都脱离了原来的位置,并被淤泥掩盖住了,这才躲过了后世的盗掘。
特娘的!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放我这都要蹦高儿了,放他那居然连眉毛都不皱一下!
这就搞的我有点儿郁闷,心想还是要多学多干,见多识广,才能波澜不惊……
大队人马到来,我就不用上手了,索性站到一旁抽烟,干起放风的活儿。
过了几分钟,小安哥鬼鬼祟祟溜达过来。
“川子,给。”
“诶?这、这哪来的?”
小安哥塞给我的是一瓶露露。
露露知道吧?
就是一种饮品,承德产的,全名承德露露。
最关键的是!
他给我的这瓶,居然还是温热的……
小安哥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额……那个……刚那谁给我的,说喝了暖乎……”
卧槽?!
摩|挲着铝罐上的余温,我没忍住当场笑了。
“咳~,安哥,这玩意儿咋说,也是人家一片好心,你转手就给我了,不太好吧?”
“艹!”
小安哥脖子一梗噔,牛逼轰轰道:“给我了就是我的,我爱给谁给谁!她管着么?”
“喝!”
……
一小时后。
探针铲子齐上阵,边界卡了出来。
沿着探点走了一遍,我又有点按捺不住了,心里砰砰砰一个劲儿乱跳。
甲字形。
墓室长十二米,宽十米。
这个尺寸放在东周坑里,超过了很多小诸侯王,甚至,比一些贫弱时期的燕国国君还要大!
另外我之前推测的不错,积碳层外围,确实还有青膏泥层,只不过没有顶部那么厚,大概三十公分左右。
除去这两层包裹,推测椁室的实际尺寸,大概长八到十米,宽七到九米,高度两米左右。
高度可能不太准确。
因为椁室上方有大块木制盖板,很厚,探针和铲子都打不下去,如果是多层盖板,或者墓室和椁室的沉降幅度偏大,高度偏差也会变大,具体的情况,只能等挖到的时候才知道。
看看时间快一点半了,我说:“回吧程哥,回去合计合计咋干。”
“合计?”
反问了一句,程涛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我一愣:“咋的?”
“难不成……你想直接就刨啊?”
这不可能。
干不完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不能直接干。
因为我们不是在野地里,而是在牛圈里。
一头牛少来少去的,也得七八百斤重,这要是撒|尿的时候踩塌了盗洞,那不直接暴露了?
再则,散土的地点、破棺的噪音,这些都是问题。
程涛和邵薇对视一眼,笑道:“小萧兄弟,那你觉着,咱应该咋干?”
我左右看了看,思考了半分钟,指向牛圈西南侧,村子主干道的另一头。
“那!”
“那处空地,咱让老四在村里收苞米秸秆,统一堆放到那一片,然后从那先打十一米竖井,再打十米左右的横井,应该就能摸到主墓室!”
程涛又是一笑,点点头道:“十一米竖井再加十米横井,得将近二十多方土,这是个大问题啊!”
所谓大问题不光是指散土,还包括回填。
即便横井不管,只填竖井,那也要留出至少十方土左右。
我想了想,继续道:“藏秸秆里!”
“噗嗤——”
邵薇直接笑了:“小沈把头,你们北派的人,干活都这么草率么?”
“按你说的干法,这个点子从下铲到回填,最快也得两天时间,土藏在秸秆里,你就不怕被人发现么?”
我脸一沉。
怕?
怕个鸡毛啊?
干啥事儿还没个风险?
要是怕这怕那的,不如回家种地算了!
当然这话我并没说出来,不然会显得我很没水平。
皱了皱眉,我耐着性子问:“那你们说咋办?”
“呵呵,回吧!”
程涛拍了拍我后背,说回去我就知道了。
……
大家还记不记得,小安哥我俩刚到窝棚村那天,曾经路过一处地方?
就在院子旁边,有一家,正在干什么来着?
没错,盖房!
万万没想到,这里就是张广才家!
而程涛的计划,居然是要从这家打竖井,然后挖超长横井,干到主墓室!!
多长?
保守估计,也得一百五十米!
这么干舍近求远,工期肯定不止一两天。
但不可否认的是,安全性极高!
再加上有砖墙遮挡,白天晚上都可以开工。
至于土,装袋子里往角落一堆,再用苫布一盖,没人会知道里头是什么……
听完他们的计划,我反应了七八秒,头皮忽的一炸!
我明白了!
我明白他们之前,为什么不怕考古队勘探出来了!
他们哪里是不怕啊?
他们分明是想借考古队的手来勘探!
先不说发现一座没被盗的古墓,考古队多半不会主动发掘。
就算是有这个想法,从完整勘探开始,接下来撰写报告、立项申请、逐级审批、拟定发掘计划、专家开会论证、组建发掘团队、采购设备物资、前置协调公示、动工前的最终核查,最后到真正动工,这一整套流程下来,少说也得大半年!
这么长的时间过去,程涛又是南派最快的选手,别说一百米,一千米也干过去了!
然后等考古队一铲子、一刷子,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干了六七个月后……
嘿!
您猜怎么着?
木椁上被凿出了一个大洞!
不光陪葬品搞的爪干毛儿净,盗洞里还有个露露饮料瓶!
一看出厂日期,今年的,刚好就是发现墓葬的前后……
可想而知,真要是这样,别说小小的喀喇沁旗,整个赤峰、内蒙,乃至整个北方,怕是都要掀起一场文保专项严D行动!
真尼玛狠啊!!
这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
这才是他们对姚师爷的反击!
就像癞蛤蟆跳到了脚面上,它不咬你,它恶心你!
不过很可惜。
勘探这一片的是实习四人组,是专业选手中的业余团队,再加上四人组的老师也不认真,他们的阴谋就没得逞。
抬手擦了擦汗,我干咽口唾沫问:“程哥,这么长的距离,容易挖偏吧,有把握么?”
看到这,想必有的小伙伴就会猜测,我们要上科技了。
要用到激光指向仪、全站仪、陀螺经纬仪之类的高科技定向设备。
是的,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
因为找佛塔之前我就研究过,那群专业搞佛塔的,大多都会在距离塔基数十上百米,甚至几百米的地方开挖,而挖掘过程中为了确保精准,往往就会用到这些东西。
但不料,被我这么一问,程涛却是微微一笑:“兄弟,你就这么看不起我?”
接着他凑到我耳边,小声说了段话,听清他的办法,我嘴巴不自觉,缓缓张大了……
所以,具体要怎么干呢?
嘿嘿~
往后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