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823章大胆去做(第1/2页)
张俊微微沉吟,说道:“郭明涛没有牵扯出其他人。在调查郭明涛的问题时,也没有发现他存在贪污腐败的情节。”
徐沛生哦了一声,眉头微微蹙了一下,缓缓说道:“这不合情理吧?郭明涛在临钢集团掌权那么久,手下人数众多,把持了整个企业的命脉,居然只在过年过节过生日的时候,收受过别人的送礼?按理来说,一个人只要敢收礼,而且是收那么大的礼,那他的贪欲,就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点。”
张俊点头说道:“书记,其实我也觉得不太对劲。其他人查出来的贪污数额,都比郭明涛要多。郭明涛是个很精明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这帮人贪了钱。”
徐沛生严肃的说道:“这件案子,处理得太过仓促了!虽然说是为了临钢集团的稳定大局考虑,为了稳住股价不跌,但也不能查个半吊子!”
他是市委书记,对市里的事情所讲的话,是具有指示意见的。
在调查郭明涛一伙人的受贿情节时,市纪委采取的是雷霆手段,行动迅速,再加上各种证据调查得很清楚,所以结案也很快。
其他人的受贿情节,只需要调查财务进出存,调查各种报销单据,再进行比对,就能发现端倪。
但是郭明涛是副董,主管人事工作,他如果受贿,手段和方法肯定更加隐蔽,可能主要接受几个心腹手下的进贡,还有其他更高级的行贿、受贿方法。
有的人贪财,什么财都接,不管是谁送的都敢要。
但有的人则很谨慎,他必须先了解你的为人,信任你,才肯收你的钱。
这就好比,有的男人饥不挑食,只要是个女人就敢上,但有的男人要求却比较高,只挑自己喜欢的。
这也是在调查取证时,纪委和张俊等人,都没能查到郭明涛更多违法犯罪事实的原因所在。
凡事都要讲证据。
查无实证,只凭揣测,是无法给郭明涛定其他罪名的。
现在徐沛生怀疑,郭明涛所犯的罪,不只这一点,要求对他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张俊当然也想把事情彻查明白,于是说道:“书记,那就继续深挖?”
徐沛生右手食指凌空指点了几下:“肯定要继续调查下去!郭明涛之所以咬死了不交待其他问题,一是为了减轻刑罚,二是幻想有人可以保他!只要他不咬出其他人,就还有机会减刑。”
张俊浑身一震,心想徐沛生这是看得透彻呢?还是掌握了什么证据?或者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亦或只是单纯的想把事情搞大?
徐沛生严厉的说道:“张俊,临钢集团是上市企业,一个副董一旦陷入贪污,后果不堪设想,你再仔细调查一下,从平时想不到的角度进行调查!现在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这些手段,也被犯罪分子应用到了行动当中。”
张俊深以为然,说道:“前不久,我看到一个新闻,有人利用高科技手段,从银行每个储户的账户里转走一毛钱,最后达到了令人震惊的金额,这叫老鼠搬家。”
徐沛生沉声说道:“对,现在的高科技手段,的确日新月异。那些苦心积虑钻营的坏人,他们往往比我们更先掌握这些技术。我们调查取证的思路,是不是也应该拓展一下?别人在眼皮底下把钱贪走了,我们却查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23章大胆去做(第2/2页)
张俊心想,徐沛生想得还真是够深入。
两人讨论了一番临钢集团的事情后,张俊提到了成立皮革集团一事。
“书记,临革厂成立以来,业绩一直都还不错,只可惜一步走错,所以才导致今天这个局面的出现。但我以为,皮革产业本身还是值得做的。如果我们能把全市上规模的皮革企业进行整合,加强管理和监督,就能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强。”
对此事,徐沛生是支持的。
他赞许的说道:“张俊,我市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临钢集团的成功,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但是我们拿得出手的企业还是太少了。成立皮革集团是一个大胆的创新试验。我以为值得一试。你具体有什么打算?”
“书记,我市原来有一家制革企业,还是七十年代末成立的,后来因为经营不善,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倒闭了。但在我市还有其他几家规模不错的制革企业,其中三家是民营企业。”
徐沛生沉吟道:“张俊,你不会是想把国有和民营企业进行整合吧?这行得通吗?”
张俊说道:“临革厂其实已经进行过一轮改制,只不过还没有完全脱离政府的控制,如果我们再进行一番改革,将它彻底改造为自主经营的企业,弱化政府对它的影响和控制,然后和其他皮革企业一起,组建新的皮革集团呢?”
徐沛生道:“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企业的改制,进行了好几轮,可是你有没有发现,只要曾经是国有的企业,不管后面怎么改,还是无法脱离体制内的框架。而领导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可能完全散失。”
张俊喔了一声:“是的,临革厂的弊端就在于此。我们想让它市场化,但当地的个别领导,又想插手它的内部事务。而这种插手,多半跟贪腐有关。毕竟企业是利润大头,随便弄一弄,就有油水可以捞。”
徐沛生道:“这就是症结所在。张俊,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呢?”
张俊也是人,不是神。
那么多神人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张俊怎么可能想得出办法?
张俊心情有些沉重。
因为他知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斗争。
就算他成立皮革集团,就算他在任时,能把这家企业做好,但他一旦离开,后面的事情就难以预料,就好像临钢集团一样变了质。
可是,不能因为害怕失败,害怕变质,就不去做!
改革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只有不停的尝试,不停的改变,才有可能找到最适合的发展之路。
对于即将成立的皮革集团,张俊打算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
可是这种管理方式,最后有没有效果?他现在也不得而知,只能尽力去试。
徐沛生看出他的担忧,便给他打气,道:“张俊,你的想法是好的,那就大胆的去尝试。不要怕犯错,我们要有试错的决心,也要有容错的本事!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