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6章 笔试风云,暗度陈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考前模拟培训接近了尾声,进行这场模拟答辩,培训就结束了。
    教室里的空调低沉嗡鸣,像某种疲惫的叹息,在耳边持续震动着。
    冷气从头顶缓缓落下,拂过每个人的后颈,带来一阵阵清凉与压抑交织的感觉。
    虽然是模拟,但每个环节都逼真得令人有些压力。
    空气里弥漫着纸张与墨水的味道,混合着空调吹出的干燥气息,让人不自觉地屏住呼吸。
    肖锋的笔尖在模拟答辩草稿纸上顿住,纸面微微泛黄,带着些许陈旧的气息,指尖摩挲时能感受到细微的毛边,仿佛是被反复翻阅过的记忆。
    他抬头望向窗外,阳光刺眼,蝉鸣如潮水般穿透玻璃窗涌进室内,震得人耳膜发胀,连心跳都似乎与那声音共振。
    三天前张教授说的话仍在肖锋的脑海中回响:“选调生不是选会背书的机器,是选能把政策吃到骨头里的破局者。”
    这句话成为他此次模拟答辩的核心思想,也奠定了他的立论基调。
    “下一位,肖锋。”随着叫号声响起,答辩教室的门被推开。
    穿白衬衫的男生起身,西装袖口蹭过桌面,带起半页写满《孙子兵法》批注的稿纸,纸边在空中轻轻翻飞,像一片飘零的落叶,边缘还残留着铅笔勾画的痕迹。
    他弯腰捡起时,余光瞥见第一排评委席上,张教授正用红笔在打分表上画圈——那是前几位考生的论述里,关于“基层矛盾调解”的部分,大多停留在“加强宣传”“组织培训”的套话。
    这一细节为后续肖锋的表现埋下对比伏笔。
    “各位老师好。”肖锋站定,目光扫过七张严肃的脸,最后落在张教授镜片后微挑的眉峰上,“我抽到的题目是如何用法治思维破解乡镇信访积案?”
    他突然想起上周在社区帮母亲调解时遇到的案例,老人因宅基地纠纷上访三年,镇里每次都用“特事特办”压服,结果越压越闹。
    这个具体案例不仅增强了论述的真实性,也为后文的制度性建议提供了现实依据。
    “《孙子兵法·虚实篇》说‘致人而不致于人’,”肖锋的声音清冽起来,仿佛划开闷热空气的一道冷风:
    “基层治理中,我们常陷入被动,群众上访才去应对,矛盾激化才去解决,这不是‘致于人’吗?”
    评委席传来纸张翻动的轻响,像是风吹过林间的沙沙声。
    张教授放下红笔,身体微微前倾,连椅子发出的细微摩擦声都清晰可闻。
    这动作变化暗示了他对肖锋观点的认可与兴趣提升。
    “要变被动为主动,得用制度划清‘可为’与‘不可为’。”肖锋举起从母亲调解记录里整理的案例集,纸张边缘已经有些卷曲,上面密密麻麻贴着彩色便签:
    “比如建立信访预诊机制,每月梳理矛盾隐患,用人民调解法明确调解时限,用行政诉讼法框定行政裁量边界!这样既给群众明确预期,也让干部有章可循——”
    几声突兀的掌声响起。
    坐在末位的刘学姐率先鼓掌,指节敲得桌面咚咚响。
    她的眼神在评委之间游移了一瞬,像是在试探。
    紧接着,其他评委交换了一个眼神,第二声、第三声掌声陆续响起,最后连成一片。
    张教授摘下眼镜擦拭,镜片后的目光亮得惊人:“你这思路,把兵法融进法治里了。”
    他伸手按住肖锋要收走的答题卡,“这张我留着。”
    肖锋走出教室时,后颈还沾着薄汗,汗水顺着脊椎缓缓下滑,浸湿了衬衫领口,留下一道温热的痕迹。
    走廊尽头的窗户漏进穿堂风,吹得他脖颈一阵凉意,像是有人轻轻在他耳边吐息。
    他摸出手机,屏幕亮着李昊的未接来电——三个,时间都在模拟答辩开始后拨打的
    “肖锋是吧?聊聊……”
    转角处突然冒出个穿POLO衫的男人,腋下夹着黑色公文包,脸上堆着笑,香水味浓烈扑鼻,混着烟味刺得人睁不开眼。
    他说话时呼出的气息带着一丝焦躁的热气。
    “不用了。”他低头看表,声音冷静但略显紧绷,“我赶时间。”
    “年轻人别死脑筋。”男人的手搭上他肩膀,力道重得发疼,“李律师他爸和考务组张处长是老战友......”
    肖锋猛地侧过身,男人的手扑了空。
    他望着对方瞬间冷下来的脸,想起省纪委校友说的“汇款记录”,喉咙里泛起一丝腥甜。
    “谢谢好意。”他扯了扯皱巴巴的西装领口,布料粗糙地摩擦着皮肤,“但我相信考试公平。”
    当天夜里,李昊在律所顶楼吸烟室摔了烟灰缸,火星子溅在定制衬衫上,烫出个焦黑的洞。
    空气中弥漫着烟草与酒精混合的苦涩味道。
    第二天,选调生考试举行笔试,考场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风吹过树冠,带来几片落叶,轻轻擦过他的裤脚,带来一丝秋日的寒意。
    肖锋坐在第一考场第三排,看着前排林涛抖腿的背影,昨天他还在群里炫耀“跟主考官吃过饭”。
    肖锋故意把笔掉在地上,弯腰捡笔时,他瞥见邻座考生的答题卡,前两题已经写了半页,墨迹未干,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
    “不急!”肖锋默念着自己笔记本最后一页的批注:“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前半场考试,肖锋只在选择题上画了几个圈,论述题的空白处留着大片空地。
    林涛回头瞥了他一眼,嘴角扯出冷笑,笔尖在纸上划得飞快,发出刷刷的声响。
    监考老师经过边时,皱眉看了一眼肖锋几乎空白的试卷,又摇摇头走开。
    直到分针指向“45”,肖锋的笔突然动了。
    他盯着最后一道论述题:“基层维稳与依法行政是否存在矛盾?”笔锋在“矛盾”二字下重重画了道线,接着写道:
    “表面看是‘稳’与‘法’的冲突,本质是‘运动式治理’与‘制度性治理’的博弈。”
    他想起北大导师的“制度弹性理论”——制度不是铁板一块,而是留足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空间。
    “比如处理群体事件,既不能为求稳突破法律底线,也不能僵化执法激化矛盾。”
    肖锋写下母亲调解过的养猪场污染案例,“用《环境保护法》明确赔偿标准,用《行政调解法》设定协商时限,这就是制度弹性。”
    就在他奋笔疾书的同时,第二排的林涛已停下笔,正频频回头,眼中带着几分不屑与得意。
    而右侧的女生也在悄悄加快书写节奏,显然意识到有人正在反超。
    收卷铃声响时,肖锋在答题卡背面还行书写着半行字。
    张教授拿过试卷时,镜片后的眼睛突然亮起来——那半行字是:“法如剑,稳如鞘,剑入鞘方得长久。”
    “这思路。”张教授在评卷会上推了推眼镜,“把政策高度和实践深度揉在一起了。”
    他翻开肖锋的模拟答辩答题卡,两张纸的批注惊人地相似,“此人不是临时抱佛脚,是真把基层问题吃进心里了。”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成绩公布前,张教授特意召开了一个小型研讨会,展示了肖锋的答卷作为范例,引发了评委们对“制度弹性”理念的热烈讨论。
    不少资深评委当场表示,这是近年来少见的兼具战略眼光与操作性的答卷。
    笔试成绩公布前夜,李昊在酒吧灌下第三杯龙舌兰。
    威士忌的味道苦涩,刺激着喉管,酒液滑入胃中,带来一阵灼烧般的疼痛。
    手机弹出考务组的消息:“肖锋总分第二,面试名单压不住。”他捏碎了酒杯,玻璃渣扎进掌心,血珠顺着指缝滴在大理石台面,像朵开败的玫瑰。
    “别再插手了。”林涛父亲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省里有巡视组在查考务问题,张处长昨天被约谈了。”
    李昊的手剧烈颤抖,手机“啪”地摔在地上。
    屏幕裂成蛛网,照出他扭曲的脸。
    与此同时,市图书馆的自习室里,正在复习准备面试的肖锋合上泛黄的《三十六计》。
    书页间透出淡淡的油墨香,指尖摩挲封面时能感受到轻微的凹凸纹理。
    最后一张夹着母亲的便签:“锋儿,妈看你写的案例,比我调解的还明白。”
    肖锋摸出面试通知单,纸张边缘被翻得卷了毛边。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在“面试时间”那行字上镀了层银。
    远处大楼灯光一盏盏熄灭,只剩某间休息室还亮着。
    隐约有男声飘过来,带着炫耀的尾音:“我跟主考官张教授可是老相识......”
    “叮——”
    手机震动,是刘学姐的消息:“明天面试休息室,有人要搞事情。”
    肖锋抬头望向窗外,指尖轻轻敲了敲《三十六计》的封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规则类怪谈:4016 全家变纸片人,我只想拍全家福啊 第一领主[全民求生] 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前世夫君来求娶,都重生了谁还嫁他 满级重生,柔弱医修她卷哭整个修仙界 邪龙出狱,从女战神退婚开始无敌 黄雀在后 玄学糊咖靠地府KPI爆红了 西游:我在西游捡宝贝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柳色逢时 让你摆地摊,没让你城管局门口摆 我一个兽医啊!你解锁大医系统! 重生1978,为国铸剑 遮天之绝世大黑手 恶毒雌性洗白后,兽夫们夜夜修罗场! 替嫁嫡女:虐渣打脸不回头 绝对命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