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4章 反制,从考前模拟布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天,肖锋来到省委党校参加考前模拟训练。
    阶梯教室里浮着粉笔灰的味道,细碎颗粒在阳光中缓缓飘落,像一场无声的雪,落在他的肩头。
    肖锋站在门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内袋——布料被他摸得软塌塌的,像团被揉过又展平的云,指尖触感微微发涩,仿佛摩擦的是旧日时光。
    “哟,这不是被论坛挂出来的北大高材生么?”
    带着刺儿的声音从右后方扎过来,混杂着走廊穿堂风的凉意,仿佛一粒尖锐的砂子滑进耳膜。
    肖锋转头,看见林涛正倚着走廊的玻璃幕墙,金丝眼镜反着光,手里转着支万宝龙钢笔,笔帽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宛如一柄未出鞘的剑。
    这是同期考生里出了名的“官三代”,爷爷是副省级干部,父亲是省交通厅副厅长,母亲在省委组织部挂职,而他与李昊是狐朋狗友。
    “林同学。”肖锋点头,声音比走廊里的穿堂风还淡,喉咙间像是压着一块薄冰,连吐出的字都带着霜气。
    他注意到林涛脚边放着个鳄鱼皮公文包,搭扣闪着冷光——和三天前在律师事务所楼下瞥见的李昊同款,皮革上隐约有细微划痕,在阳光下如同蛇鳞般闪烁。
    林涛直起身子,钢笔“咔嗒”顶在肖锋胸口,那力道虽轻,却如一根针戳入皮肤,带来一阵隐隐的刺痛。
    肖锋垂眼盯着那支钢笔,想起昨夜在出租屋反复看的《公务员录用规定》。
    第三十一条明确写着,录用考察重点是政治素质、道德品行、能力素质。
    作风问题需“查证属实”方可影响录用。
    李昊散布的谣言连个证人都没有,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林公子提醒得是。”他后退半步,让开钢笔的攻势,语气依旧平稳,“我确实该多向林公子请教。”
    林涛的眉梢挑了挑,像是没料到肖锋会这么软。
    他甩了甩公文包,转身往教室走,皮鞋跟敲出得意的节奏:“劝你早点退出,省得等下出丑没人救你。”
    肖锋望着他的背影,指节在裤缝上轻轻叩了两下——
    这是母亲教的“制怒诀”,小时候和人吵架,母亲就捏着他的手敲桌角:“先让对方把气撒尽,破绽才会露出来。”
    阶梯教室前排已经坐了七八个考生。
    肖锋挑了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刚坐下就听见前排传来窃笑:“听说他被前公司开除了?”“北大又怎样,现在选调生竞争多激烈……”
    他摸出笔记本,笔尖在“模拟答辩核心目标:展示政策理解+抗压能力”下画了道横线,纸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风吹过枯叶。
    “肖锋!”叫他的声音从讲台方向飘过来,
    肖锋循声望去,是刘学姐,她带着一丝急促与温和,像是冬日里的一杯热茶,暖而不烫。
    她穿着米色西装套裙,发梢沾着点粉笔灰,正冲肖锋招手。
    肖锋合起本子走过去,闻到她身上淡淡的茉莉香——和社区调解室里母亲泡的茉莉花茶一个味道,温润而熟悉,仿佛回到童年午后的小院。
    “别坐最后排,评委余光能扫到角落。”刘学姐拉他到第二排,指尖点着他的笔记本,指甲略带粉色,在纸上留下淡淡的印痕。
    “刚才看你记的重点,不错。但评委里那个张教授,他最烦夸夸其谈。”
    她压低声音,指甲在“抗压能力”四个字上敲了敲,“等下答题别抢着说,先听问题,理清楚逻辑再开口。”
    肖锋点头,看见她西装第二颗纽扣有点松——和上周在市纪委门口遇见时一样。
    那天他去查前公司的劳动纠纷档案,正好撞见她抱着一摞卷宗出来,也是这么边说话边帮老大妈指路。
    “记住,沉稳比聪明更重要。”刘学姐拍了拍他肩膀,转身往讲台走。
    路过林涛身边时,那小子正把公文包“啪”地摔在桌上,掏出份装订精美的《基层治理调研报告》,封皮印着“省社科院”的烫金logo,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像是炫耀的勋章。
    “现在开始抽签。”主持人话音刚落,林涛就举着抽到的“1号”签站了起来,皮鞋跟磕得地板响:“我先来。”
    肖锋翻着笔记的手顿了顿。
    他注意到张教授坐在评委席中间,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正用红笔在评分表上画圈——和北大法学院老教授改论文时的动作一模一样。
    林涛的答辩内容果然华丽:从“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讲到“数字乡村建设案例”,中间穿插了三个省社科院的调研数据。
    肖锋数着他用了多少次“我认为”“我建议”,数到第七次时,张教授的红笔突然停住,推了推眼镜。
    “林同学。”张教授的声音像片薄冰,“你提到的‘建立乡镇数字政务平台’,预算从哪里出?”
    林涛的嘴角僵了僵:“可以申请省级专项……”
    “去年省级财政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已经缩减了15%。”张教授打断他,红笔在“资金来源”栏画了个大问号,“没有解决具体问题的对策,只不过是空中楼阁。”
    肖锋在笔记本上记下:“对策需落地,数据要核实。”笔尖戳破了半页纸——这和他昨夜修改的“乡镇财政赤字解决方案”不谋而合。
    “下一位,肖锋。”主持人的声音让他的后颈微微发紧。
    他起身时碰倒了矿泉水瓶,“啪”的一声在教室里炸开,像一颗突如其来的雷。
    前排有女生捂着嘴笑,林涛的钢笔尖在桌上敲出短促的节奏,仿佛某种暗语。
    肖锋弯腰捡瓶子,指尖触到冰凉的瓶身——这是他特意买的,标签上印着“农夫山泉”,和社区调解室里给上访群众倒的水一个牌子,瓶壁上的水珠顺着指尖流下来,像时间滑过掌心。
    他直起身子,对着评委席鞠了个躬,腰弯到45度:“各位老师好,我叫肖锋,北大法学院2020届毕业生。”
    张教授抬眼,镜片后的目光像把尺子,精准地量着他的每一句话。
    肖锋看见他手边摆着《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书脊有明显的翻折痕迹——和他出租屋里那本一模一样。
    “肖锋同学。”张教授翻开评分表,“如果现在让你解决乡镇财政赤字问题,你会怎么做?”
    肖锋的手指在大腿上轻轻敲了三下。
    他想起昨夜在社区公告栏前,听见两位老支书聊天:“现在村里最愁的不是没钱,是钱不知道咋花才不打水漂。”
    “各位老师,《孙子兵法》有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他声音放得很慢,像在给第一次听故事的孩子讲书,“财政困局表面是钱的问题,本质是资源配置的问题。”
    张教授的红笔悬在半空。
    “首先要‘致人’——理清资金流向。”肖锋从西装内袋摸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封面还带着些许潮湿,像是雨水或汗水留下的印记。
    “我查了近三年江东省23个财政赤字乡镇的审计报告,发现78%的非必要支出集中在形象工程。”
    他翻开本子,纸页间掉出张照片——是上周在青河镇拍的,崭新的文化广场空无一人,瓷砖缝里长着野草,在镜头下显得格外荒凉。
    “其次要‘不致于人’——优化资源配置。”他捡起照片,举高让评委看清,“把建广场的钱拨给特色农业合作社,青河镇的蓝莓产业能带动300户增收,税收三年就能覆盖投入。”
    教室里突然静得能听见空调的风声,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肖锋看见刘学姐眼睛亮了,张教授的红笔在“逻辑清晰”栏画了个满星。
    林涛的钢笔“当啷”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时,脖子红得像煮熟的虾,仿佛连呼吸都被压抑。
    “模拟答辩结束。”主持人的声音让肖锋回过神。
    他鞠躬时,听见后排传来零星的掌声,像春天第一阵雨,轻轻洒落在心头。
    “肖锋同学留一下。”张教授摘下眼镜,指节抵着下巴,“你刚才提到的审计报告数据,是自己整理的?”
    “是的。”肖锋摸出手机,调出加密文件夹,“从省审计厅官网下载的原始数据,用Excel做了交叉比对。”
    张教授接过手机,扫了眼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表格,突然笑了:“北大法学院的学生,倒像个基层老会计。”
    他把手机还回去,指了指评分表最下方,“正式面试时,请保持这种‘笨功夫’。”
    这轮模拟结束,肖锋攥着手机往教室外走,走廊的窗户正对着操场。
    他看见林涛站在操场边的香樟树下打电话,手舞足蹈的样子像只炸毛的公鸡,嘴里似乎在咆哮着什么。
    手机在掌心震动,肖锋低头看了一下,是条未读短信,号码陌生,内容只有四个字:“你有危险。”
    山风卷着几片香樟叶飘过来,打在他手背上,凉丝丝的,像某种无声的警告。
    肖锋望着远处渐暗的天色,把手机揣回口袋。
    有些局,才刚刚布下;有些剑,也该让藏锋的鞘再紧些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玄学糊咖靠地府KPI爆红了 西游:我在西游捡宝贝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柳色逢时 让你摆地摊,没让你城管局门口摆 我一个兽医啊!你解锁大医系统! 重生1978,为国铸剑 遮天之绝世大黑手 恶毒雌性洗白后,兽夫们夜夜修罗场! 替嫁嫡女:虐渣打脸不回头 绝对命运游戏 网游之王者再战 美综:与人为善,功德无量! 暗里偷香 丈夫偏爱老小三,我转身官宣小奶狗 重生八零,回到录取通知书被烧毁前 越界缠绵 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八零长姐如虎开局砸了渣爹结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