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03章此去诛魔,荡平人间,大智爱经。
天下动乱已久。
但江南还算安稳,要不然也养不出来李煜这样的诗人,他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却是一个优秀的文艺青年,而且虔诚信佛,得到佛门的支持。就是可惜了大小周后,算算时间的话,若是没有意外,大周后没几年就要病死了,小周后就不提了。
成王败寇,强纳敌人妻妾很正常,但许诺过又如此欺辱还当众作画就很过分了。
一行人南下讨伐恶人谷。
少年对如今天下的局势倒也没有太大的兴致,争夺天下于他而言易如反掌,反而是此方世界的武道境界深不可测,着实是让他十分欢喜。
他有一种靠自己努力慢慢变强的充实感觉。
深蓝!
加点!
佛门在江南的根基深厚,不戒和尚也算半个地头蛇,他沿途会介绍一些寺庙宝刹佛门典故,但可惜少年并不是那麽感兴趣,偶尔开口询问,也是问这些寺庙传承里面有没有什麽厉害的武学功法。
看得出来他也是一个武痴,不戒和尚决定投其所好,想办法将他引入正途。
傅剑寒的到来却是一件好事。
终于不是一大群的莺莺燕燕了,玉面娘娘身边一群狐媚子,搅得人心烦,看得人眼烦,六根难得清净,如今来了一个真正的武痴,正好远离这些吸髓蚀骨的妖女们。
傅剑寒游历天下,练百家武学,虽然很杂,却也有自己的武道领悟。
他想要自创一门剑术。
邓肯正好也『略懂』剑术,不过他的剑术只适合开无双,杀伐太重,失了点灵巧,不太契合江湖的武学之道。所以这两日他便跟傅剑寒交流武学,玉面娘娘看少年醉心武学,也不敢打扰,却是让三人身边清净了不少。
不戒和尚见此大喜,一些佛门功法也拿出来彼此参详,既然已经破了酒肉戒,那麽其他的戒律也就那样了。
一番交流,邓肯多掌握了几门武功,傅剑寒则是借佛门功法淬炼心性。
当然。
傅剑寒的到来,也不影响少年夜半时分勾栏听曲,南腔北调,玉面娘娘身边的狐媚子们什麽都会,皆是勾栏里面的头牌花魁,而且还有更劲爆的,便是那种需要下半场将小孩子赶走的调调。
习武赶路,夜半听曲。
这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只是尚不知路山君在哪,江湖传闻福建路有高手以无上掌力镇压群雄,夺得了一块天外陨铁,也不知道那人是不是路山君。
少年还为他寻了一门五虎断魂刀的功法。
傅剑寒这几日武道精进,剑气又长了一寸,不知道为何,跟一行人同行,他感觉修炼起来尤为顺畅。
墨蛟化龙失败第二十八日。
一行人已经进入了江南西路,这边道门的影响力也不小,但少年跟江湖其实也没那麽近,所以不怎麽关系佛道之间的道统相争。
「该千刀万剐的石敬瑭!」
「若不是他,我们北地汉儿何至于此?」
一声怒骂,吸引了少年的注意力。
此时一行人身边的那群莺莺燕燕已经另做安置,玉面娘娘在广南西路有一座隐秘的白狐山庄,已经先派她们回去了。那清倌人打扮的侍女则负责打探消息,说起来玉面娘娘在江湖上也有几分人脉,在广南东西两路,也有不少好友,跟百花谷,药王谷的传人等,另有缘法。
不戒和尚好奇一望,看到两个江湖中人打扮的男子,一人下盘极稳,身后背负短枪,另一人做道人打扮,却是跟江南的道门弟子不太一样,绑腿上隐隐看到符印。
「像是来自山东的高手。」
傅剑寒见多识广,轻言几声,自从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后,北地汉儿的日子便十分不好过,江湖中人对石敬瑭也是恨之入骨。
燕云十六州的地理许多人不熟,但你只要知道把BJ割让给了异族,便知道当世汉家儿郎们有多恨了。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马平川。
从五代十国一直到北宋灭亡,长达一百六十多年,如芒在背,如鲠在喉,中原汉人始终得面对异族的铁骑兵锋。
这附近是一座颇为清冷的道观。
那几个汉子也没有入观,就在门外的百年松柏下休息落脚,看到他们一行人,瞬间神色警惕,几人不再言语,匆匆吃了东西便继续赶路,那道人取出一张符纸贴在了众人腿上,嘴唇微动好似念咒,下一秒便见他们脚程极快宛如奔马。
「神行咒。」
「据说是得海外仙山所传。」
玉面娘娘眸光微动,望着离去的几人,轻声道:「青琅仙阁的传承。」
先秦时代的方士们喜欢找海外仙山,寻仙问道,这一脉算是道门,但不属于道教正统。
一些江湖秘闻只有她才知晓,毕竟是青丘的道统,玉面娘娘还是有一些底蕴的。
她的神色微动,传音入密道:「公子。」
「昔日大禹铸九鼎。」
「皆已失传。」
「但实则尚有一鼎存于世间,便是青州鼎。」
青州鼎?
听到玉面娘娘的话,少年也不由面露惊讶,这世间能压过传国玉玺的宝物不多,但九鼎绝对是其中之一。
玉面娘娘传音道:「北方有一门奇功,名为九鼎功。」
「妾身曾经跟人交手时碰到过。」
「着实厉害。」
「乃是高人参悟青州鼎所创功法。」
「但可惜九鼎仅存其一,这门功法可以练成顶尖高手,却难以藉此入道。」
「公子假以时日若是遇到瓶颈,可寻青州鼎一观。」
玉面娘娘身上有一丝青丘的道统传承,便是源自大禹的妻子涂山氏,也就是九尾狐,这世上关于九鼎的辛秘,大概也就她最清楚,虽然未曾参悟过青州鼎,却是知道它的许多秘密。
若要再追溯神话,大禹的几件上古宝物,玉面娘娘都能细细道来,比如说河图丶开山斧丶大禹剑等,乃至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根如意棍。
妻子怎麽会不清楚丈夫有多少家底呢?
不过神话时代的那些传闻有些太过于离谱,玉面娘娘自己都不信,如今江湖秘闻最多也就是追溯到先秦时代,商周时期的秘闻都难以考证。
唐末动乱时,还有道门中人寻找《道德经》原本。
天师张道陵留下的《老子想尔注》,据传还有成仙得道的法门,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从其中参悟出来。
不过九鼎确实尚存其一,青州鼎就在山东。
但是其他的上古宝物,就不用多想了,哪怕是她也仅知道一些神话传闻。
少年神色凝重地微微点头,既然当世还有九鼎之一,那麽他日自己武功大成,肯定是要找上门去,借青州鼎一观的。
玉面娘娘提到上古辛秘,也是滔滔不绝,恨不得将肚子里的那点秘闻全掏出来。
「公子若是对上古宝物感兴趣。」
「将来入巴蜀,可去二郎真君庙一趟,昔日大禹治水所用的开山斧,据传便是落入二郎手中,用来凿开江河,斩杀巴蜀水妖。」
咦?
怎麽感觉有点乱?
等一等。
让我理一理。
此方世界到底是什麽情况,二郎显圣真君也有的吗?
猴子跟二郎神还有这样的渊源?
一个拿着大禹的定海神针,一个拿着大禹的开山斧?
难怪他们演得那麽好。
邓肯一番询问,才从玉面娘娘口中得知了更多的辛秘,不过却跟他想得不太一样,此二郎神非彼二郎显圣真君,如果硬要说联系,大概就是二郎神的原型之一吧。
「演化世界当真奇妙。」
此方世界,玄奘大师确实去了天竺,但却是孤身一人,而且他也是当世的佛门宗师。
至于二郎神,最早收录于唐朝的《教坊记》,如今算是一种民间信仰,虽然也得到过朝廷的册封,但却不算是道门里面排得上号的神位。
二郎神在此方世界乃是治水之神,民间传闻他得到了大禹的开山斧。
「这下真神也有点着落了。」
邓肯一路走来,没遇到任何真神,今日一番秘闻,反倒是琢磨出来了一点点的门道。
此方世界,神位也是不断变化的。
「不会真有定海神针吧?」
他对这些神怪故事倒是感兴趣地很,恰好附近有一座道观,便邀众人前去一看,不戒和尚眉头微皱,莫名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肯定是那妖女说了什麽,让佛门的护法金刚对道门产生了兴趣。
此女妖乃是他的天敌也!
邓肯一行人进了道观,却是觉察到一丝奇怪的地方,因为大殿供奉的神位居然有两个。
一个便是昊天上帝。
另一个则是玉皇道君。
相比之下,居然是玉皇道君的香火更旺盛一点,昊天上帝多是王朝祭祀,民间实则也没有太多的庙宇。
「咦?」
「玉皇道君?」
「此方世界还没有玉皇大帝吗?」少年满脸疑惑。
玉面娘娘跟道门也有些渊源,她看少年神色不解,轻声道:「玉皇道君乃是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编撰的《真灵位业图》中的神灵。」
「又名高上玉帝。」
「排在玉清三元宫右第十一和第十九的位置。」
说到这,她传音入密道:「公子。」
「道门跟佛门相争,便推玉皇道君为玉帝玉皇,自唐代起,渐渐跟昊天上帝一起祭祀。」
道门的神仙融合华夏传统的先天神位。
佛道两家相争,人脑子都打成了狗脑子,佛门也是想尽办法。
不对劲!
十分不对劲。
此方世界有古怪,邓肯虽然对道教不太了解,可是玉皇大帝的名字却是知道的,可看如今的情况,玉皇大帝却是还没有正式出现,不过已经有点如影随形绑定昊天上帝的架势。
邓肯乃是西方霸主,蛮夷也。
跟他讲那麽多弯弯道道,他也懒得去理解,用蛮夷武夫的角度去看,眼前的情况就只有一个解释。
夺神灵位格!
取而代之!
这是西方神灵夺人面相才会用的手段。
水也太深了。
玉皇大帝这个说法,居然是五代十国后才开始出现的吗?
那麽应该是在宋朝时期。
邓肯冥冥中好似感应到了什麽,意识到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遗忘了一些东西,他必须从历史的线索中推演,才能窥探到此方神灵的秘密。
「一切神话的原型是根源世界。」
「而此方世界跟根源相比,似是而非,尚不及神话,但也不同于根源。」
上帝一词乃是源于古老的华夏文明,史书中最早出现上帝一词记载的书籍是《尚书》和《诗经》,昊天上帝或皇天上帝丶苍天丶青天丶老天爷的总称。
以前在西方混,邓肯总以为自己跟上帝有点关系,但如今想一想,那个上帝跟他的关系,未必有华夏的上帝亲近。
上帝之子。
按照东方的说法,那就是老天爷的亲儿子。
不一定就是一神教的那个上帝。
他今日看到昊天上帝的神位,居然有一丝极微妙的感应。
此方世界的阴神居于城隍庙宇之中,可是真神却是一个都看不到,只有神位上笼罩着一缕淡淡的灵光,十分微弱。
绝地天通应该还在。
当世阴曹地府的说法也没有彻底普及,很多地方都是不认佛教的十殿阎罗,东岳帝君都还没有说话呢,地藏王先站起来,坐到一边去。
「神话随着时代而变,神位也是一样的。」
「莫非有人想要取代昊天上帝?」
少年是西方来的蛮夷,对神灵没有任何的滤镜,一神教的发家史他再清楚不过了,西方上帝的演变那可是吃了不知道多少的神话,神灵夺人面相的手段,他心里面一清二楚。
「果然我前面稳妥一点是对的。」
他在此方世界,说不得是一个大大的域外天魔。
一行人游览一番便继续赶路。
玉面娘娘自幼便跟道观结缘,对道门的典故也是耳熟能详,不过她本人有点离经叛道,却是不喜欢道教的那些规矩。
她虽然也兼修道门功法,但是练得一身妖里妖气。
如今她在江湖上也是名声大噪,却是少年斩杀的大半妖魔鬼怪,名头都算在了玉面娘娘的身上,江湖传闻玉面娘娘武功精进,一口气杀了恶人谷不少人,还斩了合欢派的传人。
东海之滨。
一道魁梧的身影盘腿坐在悬崖峭石上,他手中捏着一颗光秃秃的人头,此人头双目深邃,鹰钩鼻,一看便知不是中原人士。
此人头唤作邪莲尊者,名为鸠摩罗夜。
路山君在龙泉镇跟邓肯分开后,便遇到了一个精通化龙掌的绝世高手,也是当初围杀墨蛟的众人之一,两人一番比试打出了火气,路山君嫌弃人身放不开手脚,便显露出来了半人半虎的真身。
因为怕连累少年,他便独自一人遁入群山,一番机缘巧合,却是在东海之滨的悬崖上参悟出一门极为霸道的绝世掌法。
那悬崖石壁上只留了几道骇人掌印,路山君参悟多日,终于是悟出来一点大巧若拙的心得。
可惜掌印不全,他只悟了一半。
「哪来的西域妖僧,居然敢找某兄弟寻仇?」
路山君虎目浮现一丝煞气,他以掌心托起了手中的死人头,张口吐出一道玄色的丹气,那一缕虎煞真气侵入死人头内,瞬间手中托着的妖僧头颅便睁开了双目。
——伥鬼!
路山君这个人直来直去,别人严刑拷问,打探消息,他嫌弃那样麻烦,直接摘了这天竺妖僧的脑袋,用秘法化作一道伥鬼。
山君化形,亦蛮夫也。
「山君!」
那颗死人头睁开双目,神色邪异,似乎已经知道自己身死,被路山君化作了伥鬼。
路山君不喜欢用术法,不代表他不会用。
他将手中的死人头放下,拿起旁边的一卷秘典,摊开一看却是梵文,好在已经翻译过,上面铭刻着《大智爱经》。
爱经?
这妖僧难道不是西域来的?而是天竺来的?
路山君手下,捏爆过不少妖僧的脑袋,乱世多得是这种妖人,而且中原一乱,四方异族修秘法的都是蠢蠢欲动。
「你是天竺来的?」
「为什麽会找某的小兄弟寻仇?」
路山君神色疑惑不解。
难不成他那小兄弟,仇家遍布天涯海角?
天竺妖僧打探他的消息做什麽?
这颗死人头闻言露出一丝苦笑,他有邪莲尊者之名,在江湖上也是顶尖高手,在西域等地更是赫赫凶名,鸠摩罗夜主修大智爱经,密宗的功法也有所涉猎。
他一路从天竺反过来前往中土寻求武道至极,先入XZ,而后跟漠北的大明尊教接触,也是修了不少拜火教的秘法。
在进入中原后,他听闻魔教六支阴阳宗,跟他的法门也有一些相似,还跟轩辕黄帝有些渊源,便想要找上门去探讨一番。
天竺的爱经,密宗的欢喜禅,阴阳宗的秘典,彼此都能相互借鉴。
此人原本是天竺僧侣,印度教和佛教双修,以印度教圣女为根基,修炼瑜伽功,然后以爱经突破,一路融合其他的秘法,藉助密宗和大明尊教的法门,自创了一门绝学,便是路山君手中的《大智爱经》。
这门功法名为大智爱经-三摩地-无上瑜伽功。
第一境为欲海慈航,修『莲花九息法』,观想海底轮生八瓣赤莲。每息默诵『嗡阿吽』真言,以七深三浅呼吸导引业火,转情欲为智慧甘露。
不过他自己也没有修得大成。
鸠摩罗夜前往XZ,未能得到《无上瑜伽法》真本,大明尊教可以给他一些秘法,却不愿意借《大光明大智慧经》一观。
此人进入中原后,想要窥破第三境『真空妙有』,进入『大乐禅定』,证大欢喜果位。
只能想办法借阴阳宗的《阴阳秘典》一观。
这天竺妖僧-鸠摩罗夜,前不久才持『金刚蛇舞印』,借双修跟魔门采补高手同修三日,在气场交融后,依《爱经》所示七十二式,配合脉轮震动频率,以『形交而神不泄,欲炽而念清明』的心境,突破了大智爱经的第二境法门阴阳合一。
一时间,这家伙志得意满,便想着帮魔门做事,藉此功绩提出要求,一观《阴阳秘典》。
阴阳宗久不出世,并未回应。
但合欢派近日死了四个长老,一个传人,便提出他若能除掉邓肯和玉面娘娘等人,便借半本阴阳秘典给他一观。
于是,这天竺妖僧就兴高采烈地出门打探消息去了。
然后他便遇到了去城镇打酒的路山君。
后面的事情不用多说。
鸠摩罗夜自认为近日修为精进,遇到路山君神色大喜,便想要降服他,模仿佛门菩萨罗汉,也弄个猛虎山君当坐骑,正好映衬他的大欢喜果位。
猛虎乃是纯阳之体,虎鞭泡酒,天下我有,这天竺妖僧也懂了不少中原的阴阳五行,认为路山君乃是他修行破境的一大助力,今日遇上简直是天助我也。
结果他被路山君用无上掌力拍得全身稀碎,只剩下这一颗光秃秃的死人头。
无上瑜伽法明明可以精纯采补的真气,但不知道为什麽,他遇到路山君,简直就是以卵击石,真气一触即溃。
「这功法有点邪门了。」
路山君翻了翻这卷大智爱经,随手便想要毁掉,但是仔细一想,又暗自道:「某那小兄弟命犯桃花七煞。」
「看这妖僧言语,他却是跟玉面娘娘同行了。」
「不如留给他。」
「有此秘法,倒也不用担心再被魔门妖女给采补了。」
「大善!」
「就留给某的小兄弟了。」
路山君仰头饮尽烈酒,这中原大地动乱百年,什麽狗屁异域邪神番邦妖人都过来浑水摸鱼了。
想当年,汉唐雄威,万国来朝,这些妖人都乖得跟鹌鹑一样。
今日他出山历世,当先杀几个异域妖人,涨一涨华夏威风。
中原化形的山君,自然也是华夏苗裔,东北那边的老虎除外,毕竟一会儿是华夏的,一会儿是基辅罗斯的。
路山君拎起这颗天竺妖僧的死人头,大步朝着山外走去。
他的掌法已经参悟得差不多了。
这悬崖石壁上的掌印不全,他还得自己想办法补完功法。
云从龙,风从虎。
狂风呼啸。
鸠摩罗夜闭上眼睛,想要双手合十念一句『阿弥陀佛』,却不想只剩下一颗脑袋化作伥鬼,只能挂在路山君的腰间,一路飞跃群山峰峦。
合欢派误我!
他们也没说追杀那少年,会招惹一头百年修行的山君啊。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