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05章时间的河(续)(第1/2页)
又过了一年。
陆沉渊的种树计划,在更隐秘的层面,开始了。
张奇成了这个计划的执行人。
他以一个新成立的“远方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理事长的身份,开始频繁地往返于A国、Y国等顶级学府和科研机构。
这个基金会,表面上是远方慈善基金会的分支,致力于学术交流。
实际上,它的唯一目标,是接触那些在海外,已经取得顶尖成就的夏国科学家。
第一次接触,往往以失败告终。
“我很感谢你们的好意。但是,我在MIT的实验室,是世界顶级的。我的团队,我的项目,都在这里。回国?我回去能做什么?”
这是一位诺奖级别的生物学家,最直接的回答。
“国内的科研环境,还是太浮躁了。到处都是KPI,到处都是项目申报。我只想安安静静做研究。”
这是一位在人工智能领域,早已声名鹊起的青年科学家的顾虑。
张奇没有反驳。
他只是将一份份详细的资料,递到他们面前。
资料上,没有空洞的爱国口号,没有虚无的承诺。
只有“汗青科技”过去两年的成果。
那些不计成本的基础研究投入。
那些绝对以科学家为核心,不受任何行政干预的项目管理制度。
还有陆沉渊亲手设计的,堪称奢侈的薪酬和股权激励方案。
以及一份长达数十页的,关于未来实验室的建设蓝图。
从仪器设备,到团队配置,再到生活保障,事无巨细。
“陆总说,他无法立刻给各位一个世界顶级的实验室。”张奇平静地转述着陆沉渊的话。
“但他承诺,会为各位打造一片全世界最肥沃、最自由的科研土壤。”
“我们现在没有梧桐树,但我们在努力地改良土壤。”
“我们相信,只要土壤足够好,树,自己会开花结果,最终引来凤凰。”
大部分科学家,依旧选择观望。
但怀疑的冰层,已经开始松动。
有几颗种子,已经悄悄地,埋进了他们的心里。
张奇将这些反馈,原封不动地汇报给了陆沉渊。
陆沉渊只是平静地听着,似乎早已预料到。
“张奇,我们之前通过第三方智库提交的那份《关于优化顶尖科研人才引进环境的若干建议》,有后续吗?”陆沉渊像是随口一问。
“有。”张奇的眼神亮了一下,
“报告据说已经放在了相关部门领导的案头。前几天我通过侧面渠道了解到,新一轮的科技人才扶持政策正在酝酿,很多思路,和我们的报告不谋而合。”
“那就好。”陆沉渊点了点头,目光望向窗外,
“我们只负责提问题,提供可行的思路。采纳与否,如何采纳,那是他们的事。守住本分,做好企业该做的事。”
张奇心领神会。
这便是陆沉渊的行事准则:
敏锐地嗅到方向,以专业的方式提出建议,却从不试图干涉和深入,始终与漩涡保持着最安全的距离。
……
这两年,陆沉渊和墨清漓的生活,平静得像一首舒缓的诗。
春天,他们会去郊区的农场。
夏天,他们会去海边住几天,看日出日落。
秋天,他们会一起去逛美术馆和博物馆。
冬天,他们会窝在家里,一人一本书,一杯热茶,坐上一个下午。
陆沉渊的厨艺越来越好。
他甚至学会了做极其复杂的苏帮菜和粤菜。
墨清漓被他养得,脸颊都圆润了一些。
她也学会了煮鸡蛋、摊鸡蛋,以及炒鸡蛋……
虽然,炒鸡蛋的话,味道总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但陆沉渊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
他们的感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没有轰轰烈烈的痴缠。
就像一株植物,在安静的时光里,慢慢地,长出深扎于土壤的根,长出繁茂坚韧的叶。
融入了彼此的生命,成为了对方最不可或缺的空气和水。
陆沉渊和墨清漓的云顶壹号公寓,隐隐变成身边亲密之人的精神港湾。
陆若溪和苏阳是常客。
甚至,当陆若溪和苏阳过来时,苏阳会承包整个厨房。
这一点倒是让陆沉渊对苏阳的认可又提高了几分。
只是,苏阳越来越觉得看不懂自家大舅哥了。
明明看似越来越平和的一个人,却越来越深不可测。
陆芊芊一年也没几天在国内。
只要回国,就一定要在云顶壹号吃一顿大哥亲自做的饭。
唯一让陆沉渊松了一口气的是,今年陆芊芊回国后,姬无双把婚结了。
陆沉渊这才知道当初是虚惊一场。
姬无双结婚时,陆沉渊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当姬无双看到红包数额时,以为陆总是不是输错零了。
陆沉渊似乎知道姬无双的想法似的,告诉她这是“伴侣补偿金”。
偶尔,林远和任茜会一起来家里做客。
林远和任茜已经正式在一起。
不过似乎真的是工作太忙了,这两个人似乎还没有结婚的计划。
而对于陆沉渊,墨清漓知道,看似平静的日子表面下,陆沉渊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大到墨清漓都不愿意让任何事情打断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5章时间的河(续)(第2/2页)
楼梦玲找回自我后,似乎精神上有了某种蜕变,在艺术上隐隐有大器晚成的气象。
楼梦玲的画被海州的一个画廊看中。
画廊背后的老板一方面看重楼梦玲的画,一方面却是看重楼梦玲身份价值,居然几次亲自过来谈合作。
楼梦玲本来就是过来人,几次接触之后,就察觉出此人对自己似乎生出一些不一样的情感。
楼梦玲在不知道怎么抉择时,居然下意识地就开车到了大儿子家。
陆沉渊自然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只是长辈的事,并不好明说。
陆沉渊给母亲做好饭后,只是说了句,“妈,这个世间,任何美好事,你都值得。而且,咱们并不惧怕任何试错的机会。”
楼梦玲看着能给自己遮风挡雨地儿子,心中地顾虑彻底放下。
三个弟弟,似乎不好意思上门打扰。
不过陆沉津倒是会因为工作的原因过来几次。
……
第三年。
世界局势的风,开始变了。
A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多家夏国科技公司发起了制裁。
虽然炮火暂时还未对准渊龙科技这个巨头。
但空气中,已经充满了火药味。
全球化贸易的黄金时代,肉眼可见地正在走向终结。
夏国国内的商界,一片风声鹤唳。
许多严重依赖海外供应链和市场的企业,股价暴跌,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这时,人们才猛然想起,三年前,渊龙科技那些看似“疯狂”的举动。
“渊龙科技专科学校”的第一批毕业生,已经回国。
他们没有成为宗师,但他们带回来的,是宝贵的经验,是先进的理念,是对差距的清醒认知。
这些人,被国内各大科技公司,以天价疯抢。
他们成了黑暗中,最珍贵的火种。
渊龙科技自己,却只留下了不到十分之一的人。
因为,更厉害的人,要来了。
当初持观望态度的诺奖级生物学家,给张奇发来了邮件。
“我看到了你们的诚意。也看到了外部环境的变化。”
“我的项目,需要一个新的、更安全的环境。”
“如果你们的承诺依然有效,我的团队,准备回国。”
第一棵大树,终于决定回归故土。
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陆陆续续,有十几位世界级的夏国科学家,选择接受“汗青科技”的邀请。
陆沉渊三年前改良的土壤,终于迎来了第一批归来的凤凰。
渊龙科技,在所有人看不见的地方,已经完成了最关键的布局。
它的根,凭借着“汗青科技”深深地扎进了夏国最底层的技术土壤里。
它的枝叶,依旧通过“连山科技”,与世界紧密相连。
它成了一个打不垮,也离不开的,矛盾而又强大的存在。
……
这一天,是陆沉渊的生日。
墨清漓没有准备盛大的派对。
她亲自下厨,做了一桌算不上多美味,但心意十足的菜。
她还订了一个小小的蛋糕。
公寓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窗外,是京州璀璨的夜景。
电视里,财经频道正在播报着紧急新闻。
“……A国商务部于今日凌晨,正式宣布,将对夏国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多个关键领域,实施全面的技术出口管制。并将包括渊龙科技在内的三十七家夏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主持人凝重的声音,回荡在安静的客厅里。
暴风雨,终究还是来了。
而且比所有人预想的,来得更猛烈。
墨清漓拿起遥控器,关掉了电视。
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
她看向陆沉渊。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也没有任何惊慌。
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
仿佛在说:啊,该来的,终于来了。
“生日快乐,阿渊。”墨清漓端起酒杯,对他微笑。
“谢谢。”陆沉渊也端起酒杯,和她轻轻一碰。
清脆的响声,像是在为某个旧时代的落幕,献上最终的礼炮。
“他们都说,夏国的科技产业,要迎来最冷的冬天了。”墨清漓轻声说。
“是啊。”陆沉渊喝了一口红酒,“但我们不怕冷。”
他放下酒杯,握住她的手。
“三年前,我开始种树。”
“现在,冬天来了,我们的树,已经长大了。”
“它们或许还不够茂盛,但足以庇护我们,度过这个冬天。”
他看着她的眼睛,目光深邃而温柔。
“而且,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墨清漓笑了。
她站起身,走到他身边,俯身,吻住了他的唇。
窗外,风雨飘摇。
室内,春光荡漾。
这个夜晚,会很长。
但他们知道,等太阳升起时,一个新的时代,也将随之而来。
一个属于他们的,波澜壮阔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