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53章:他们两个不会已经在一起了吧(第1/2页)
冷秋月被沈佩珍热情的拉着双手,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三舅妈,其实安安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我是真不知道,不过我觉得她应该也不讨厌诚安,不过因为她现在的心思不在感情上,所以才一直没有接受诚安吧。”
沈佩珍叹口气,说道:“她的心思是不在感情上,可你表弟已经等不了了,再等下去,都要三十岁了,我当父母的该劝的也劝了,该说的也说了,可他就是喜欢那个许安安,眼瞅着周围的老同事老同学都抱上了孙子孙女,舅妈心里也着急。”
这是人之常情,但感情这事外人是很难掺和进去的。
冷秋月笑着说:“这样吧,过几日我约一下安安,再问一问她的态度。”
沈佩珍笑着点头:“那行。这事就麻烦你了。”
冷秋月笑着说:“舅妈,刚才你还说一家人没必要说麻烦不麻烦的呢。”
沈佩珍笑了起来:“对对对,一家人没必要天天把这些客气的话挂在嘴边。”
等冷秋月跟霍瑾辰坐进了车里,霍瑾辰才问冷秋月:“你不是说你同学感情上的事情你不过问吗?怎么又答应了三舅妈了?”
冷秋月说:“不是不过问,而是不掺和,问一问还是可以的。其实说真的,我也挺想知道安安跟你表弟现在发展到哪一步了。”
霍瑾辰一愣,问道:“这话什么意思?他们两个不会已经在一起了吧?”
冷秋月连忙道:“我可没这么说啊,只是听说去年农业大学有个项目,就是去西北培育优质棉花,其实当时学校里的领导是要求男生去的,毕竟你也知道西北那地方条件艰苦,学校领导也是怕女同学受不了那种艰苦的条件。
但是许安安向学校领导申请了。
你想想,谁在西北?”
霍瑾辰笑道:“怪不得这小半年一直没见到许安安,原来是跑西北去了。”
冷秋月说:“但是两个人如今到底戳没戳破那层窗户纸,我就不知道了。正好前几天她也回来了,我正打算请她吃饭叙叙旧呢。”
吉普车很快就到了凤凰制衣厂。
因为提前打过招呼,所以门卫的人很快就将冷秋月跟霍瑾辰放了进去。
霍瑾辰跟冷秋月一起进了工厂办公室。
池明智正在跟几位工厂的领导骨干商量事情,听到冷秋月跟霍瑾辰来了,有几位骨干本想起身离开的,却听到池明智说道:“大伙儿,先不要走,正好听一听冷同志的主意。”
冷秋月先是跟其他人介绍了一下自己。
她将手中的名片分给众人,笑着说:“这两年我们公司一直在从事旗袍的出口生意,但是因为旗袍的工艺跟定位的原因,每年出口的数量非常的有限,如今我打算成立时装部,主攻国内时装行业,可凡事讲究个循序渐进,我这一开始也没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一下子投下去建设自己的工厂,所以就想先采取代加工的形式,不过各位放学,代加工所需的材料跟设计甚至是质检都是由我们来提供,我们会支付加工费。”
说完后,池明智点点头,又问在坐的各位骨干,说道:“各位,你们觉得如何?”
一开始还没人说话,直到池明智又笑着说了一遍:“大家各抒己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3章:他们两个不会已经在一起了吧(第2/2页)
其中一位年纪较小的男同志笑道:“既然厂长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说几句。是这样的,咱们厂这两年的效益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当然了,这也不是咱们一家厂面临的问题,其他很多厂子也面临跟我们相同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工人没活干,没活干,就发不出来工资,发不出来工资就填不饱肚子。
都说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咱们工厂又何尝不是呢?不管这订单是不是给咱们厂里的,只要这衣服是咱们给做出来的,钱咱们收到了,何必管其他的呢?
厂长,我说完了。”
池明智抬抬手,让年轻的男同志坐下。
池明智看了其他几位未发一言,但是看起来脸上表情不是很同意的骨干,笑着说:“小余说的很好,还有没有其他人有相同或者不同的意见?”
一位年轻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女人说道:“我也同意小余的意见,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咱们长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没订单,工人没工作可做。”
池明智点头:“嗯。还有人有不同的意见吗?”
一位年纪较大的男同志指了指身子,说道:“我说两句吧。”
池明智笑着说:“好,老王你来说两句。”
老王说道:“我年纪大了,有时候思考问题就没有年轻人那么乐观,有时候呢,总是忍不住去往不好的方面想。”
池明智笑着摆摆手,说道:“老王你在咱们厂当了二十年的副厂长,你这可不是看问题没那么乐观,而是想的更全面。”
老王笑着问大家:“大家愿意听听我的意见?”
他都这么问了,旁人自然要捧场了,连忙道:“您说您说。”
老王说道:“小余跟咱们钟会计说的都没错,咱们工厂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没订单,没活儿,我们接受冷同志的代加工的订单自然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我总觉得现阶段的困难只是这个阶段的,等过段日子,经济复苏,我们客户下的订单一定会增加上来的,可我们工厂的生产量是一定的,到时候我们的生产能力被冷同志这边占用了一块,岂不是就没办法满足自己客户对产量的要求了?”
其实这位王副厂长说的没错。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期,正是国家最艰难的一段时期之一,这段时期因为国际关系等原因,国外对国内进行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封锁,使得国内的企业跟人民过的尤其的困难。
可是国内人们凭借自己的努力熬过了这几年,后面几年开始,经济慢慢复苏,很多国有企业也因此重新恢复了活力,尤其是像纺织业服装业这些轻工业,经过了这段低估后,客户跟订单量开始大幅度的增加。
甚至到了最后工人要两班倒,才能赶出来生产量。
到那时候冷秋月的订单只会占用他们的生产量,毕竟,他们自己的单子赚的钱可比只赚代加工的钱要多很多。
池明智笑着说:“其实老王这话说的也没毛病。”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转而问冷秋月,“冷同志,你对此有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