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百二十二章家里也得早日实现“市场经济”(第1/2页)
教学楼办公室,戴着一副老花眼镜的校长高章志正在埋头写着教案。
这年代的校长都是一心教书育人,就想着替教育事业做贡献的好领导,比普通老师都勤快得多,每天总是早早来办公室,亲自上课还积极带头参与各种劳动,属实是以身作则的好榜样。
高章志为沧城中学就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精力,然而领着微薄的工资,不比普通老师高多少,更没有什么搞钱的路子,他心里头也从来没想过要这么做。
许承安在门口敲了敲门,高章志这才抬起头来,见到许承安,他有点小意外:“哟,承安,你咋来了?”
“高老师!”
许承安不叫高校长,高章志既是校长也是他以前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叫职称不如老师那么亲切。
在沧城中学念书的时候,高章志对班上所有学生都很好,尤其是许承安这种父母不在的特殊学生尤其关心,还经常叫去他家里吃饭,亦师亦父,许承安对高章志颇为感恩,后来他考师范大学,毕业后当了老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了高章志不少的影响。
他打算给沧城中学盖教学楼,恩师是重要原因之一。
“承安,你找我有啥事吗?”
许承安大早上跑过来,让高章志有点奇怪。
“是的,高老师,我想和你聊几句。”
许承安当下把自己的来意告诉了对方。
高章志听完惊喜不已:“承安,我替沧城中学的每位师生感谢你!”
许承安连忙道:“高老师言重了,我毕竟也是从沧中毕业的,当年念书的时候得到老师诸多照顾,如今我挣到了点钱,只是替母校做了点小事,高老师您才是为沧城,为教育事业付出最多的人!”
两人聊了一会,许承安也没有太磨叽,待会别人还要去上课呢,于是便起身告辞:“高老师,您规划好要盖教学楼的空地,等年后天气暖和一些,我就请工程队过来施工,争取下个学期就能启用,那我就不打扰了,再见!”
“嗯,承安,你慢走!”
“老师请留步,不用送了。”
“……”
高章志老脸写满了欣慰。
尽管许承安没考大学,然而他却利用学识改变了沧城成千上万老百姓的命运,也成了知名的企业家,是自己最为骄傲的学生之一!
……
二月一,腊月二十三,北小年。
大早上,黑土屯各家各户便开始了祭灶神,这也是东北过小年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
施家,厨房和灶台早已擦得干干净净,许承安点上一对红烛和三支香,此外还有灶糖、黄豆、干草等贡品。
随后许承安站在火灶前念念有词:“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请佑我家人们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念诵完点上元宝,等香火烧完,祭灶神仪式便完成了。
许承安走出厨房,三姐妹正在打扫着庭院。
扫尘也是北小年需要做的事,得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同时也象征着清掉晦气和灾祸。
但是三姐妹则不参与祭灶神,因为民间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忌讳,所以许承安在厨房里祭灶神的时候,三姐妹是不能进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百二十二章家里也得早日实现“市场经济”(第2/2页)
许承安点上火柴,把旧的灶神像烧掉。
“二姐夫,为啥每年都得把旧的灶王爷像烧掉呀?”
从小时候开始,她就知道这个规矩,老爹也是这么做的,然而却不懂其中原因。
许承安呵呵一笑:“这叫送灶王爷上天,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就要离开人间,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所以得把旧的画像烧掉送灶神!”
送灶神的习俗和华夏神话传说有关,但并非源于神话传说,它能追溯至到原始人时期。
那会人类对火十分崇拜,因为它不仅能提供温暖和驱赶野兽,还能烹煮食物,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于是原始人经常围绕着火堆举办活动,随着时间推移,久而久之,加上后来神话传说的影响,人们对火的崇拜也便演变成了祭灶神。
“噢,原来是这样啊!”施秋玲又担忧地道:“那灶王爷不会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咱家的坏话吧?”
小妮子读书少,对这些神话传说还是挺迷信和在意的。
许承安故意逗她:“小妮子,那就得看你表现了,要是你平时浪费食物的话,说不准灶王爷就得在玉皇大帝面前告你的状了!”
施秋玲闻言顿时花容失色:“二姐夫,我有次肚子不舒服,还剩小半碗晚饭给倒掉了,要是灶王爷告我状咋办?”
尽管现在施家的生活已经很富足了,但是以前穷苦了那么多年,三姐妹都是很珍惜食物的,平时施秋玲一颗米都得吃得干干净净的,就那次大姨妈突然来了,食欲不振,实在吃不下,这才把碗里的剩饭倒掉。
许承安这么一说,可把她给担心坏了。
“没事,你那是特殊情况,灶王爷能理解的,只要别经常浪费就行!”
许承安乐了。
这傻妮子,不过是一个传统习俗而已,还给当真了啊。
施秋玲拍着胸脯:“哎呀,那还好,以后我可不敢倒剩饭了,要是吃不完的话,就放冰箱里,等明天再吃!”
一旁的施秋宁插口道:“得了,你个小馋猫别杞人忧天,灶王爷不会责怪你的,快点打扫,院子扫完了,待会咱还得擦门窗呢!”
沧城中学已经放假了,寒假期间许承安和三姐妹几乎每天都住屯子里,虽说城里有小洋房,但是住得没意思,还是村里头热闹。
小媳妇不用去上课了很好,美中不足的是就像暑假时那样和大媳妇没啥亲热的机会了。
施秋宁没放假的时候,每周都有两晚得值夜,许承安可以放飞自我。
天天陪自己打牌小媳妇也有点吃不消,许承安那体质实在是太好了,就像永动机似的。
以前施秋晴得去上学,每年回来两次,倒是能应付得了。
可是这半年她都在沧城,那就得另当别论。
假期的情况变成小媳妇吃太撑了,大媳妇没吃饱,市场供需出现了矛盾。
所以说家里早日实现“市场经济”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