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664章 到省委组织部谈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距离左开宇正式上任还有三天时,他接到通知,让他到西海省委组织部报到。
    左开宇到了西海省委组织部,报出自己的名字。
    不多时,省委组织部办公室的主任带着左开宇前往省委组织部长段君杰的办公室。
    段君杰看着左开宇,他早就找来了一份左开宇的履历,因此如今见到左开宇,他倒是没有什么惊讶的。
    他笑着说:“左开宇同志,请坐,我代表西海省所有干部,欢迎你到西海省工作。”
    段君杰与左开宇握手。
    左开宇也提前了解过西海省委......
    夜风穿过青云湖畔的柳枝,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水面。月光在涟漪中碎成细小的银点,又缓缓聚拢,仿佛时间本身也在犹豫着前行。林念停下脚步,望着张晓阳的侧脸。他正凝视着远处教学楼顶那根老式避雷针??那是当年“镜像之种”主控信号塔的残骸,如今已被藤蔓缠绕,锈迹斑斑。
    她忽然想起七个月前的那个清晨,当全球千万人齐声说出“我在这里”时,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各国代表争论不休:这是否是一场新型意识渗透?会不会引发群体性精神共振?唯有中国代表团沉默良久后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人类情感存档与共情响应机制的初步构想》。提案通过那天,王岩在通讯频道里低声说:“我们赢了第一局。”
    但真正的战争,从来不在会议室里。
    “你还记得B-015吗?”林念轻声问。
    张晓阳微微颔首,指尖在轮椅扶手上划出一道弧线。林念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B-015,真名周野,曾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难民营服务整整十年。他是唯一一个主动切断与母体网络连接、靠自我意志重建人格的B系列幸存者。他在沙漠边缘建起一座简易学校,用太阳能板供电的老式录音机播放孩子们朗读课文的声音,说是“让记忆有回音”。可就在“群星之心”点亮后的第四天,他的信号突然从所有监测系统中消失。
    陈默查了整整两个月,最终在阿尔及利亚边境的一处废弃气象雷达站找到了他。那时他已经失语,双眼布满血丝,嘴里反复念叨着同一句话:“他们不是数据……他们是孩子……”
    林念蹲下身,握住张晓阳的手:“你说,他是不是听见了什么不该听的东西?”
    张晓阳闭上眼,片刻后抬起右手,在空中缓慢写下三个字:**墙外音**。
    林念心头一震。
    “回声墙”自那次集体共鸣后,已悄然转型为全球开放式情感共享平台。没有广告,没有算法推荐,也不采集用户身份信息。它只做一件事:接收并保存那些无人倾听的低语。然而,最近三个月来,系统后台频繁检测到一种异常信号??每隔七十二小时,就会有一段无法溯源的音频自动上传,内容始终是同一个女人哼唱的摇篮曲,调子极轻,却带着某种神经层面的穿透力。
    更诡异的是,凡是连续三次以上收听这段音频的人,都会出现轻微的记忆错乱症状:有人坚称自己有个从未存在过的妹妹;有人梦见自己出生在冰川下的实验室;还有人开始无意识地用手语比划“回家”。
    陈默怀疑这是“镜像之种”的残留协议在试图重建情感锚点,但王岩提出另一种可能??也许不是攻击,而是求救。
    “如果林婉清真的死了,”王岩曾说,“那这个声音,会不会是她留下的最后一道‘心跳’?就像母亲临终前还不肯松开孩子的手。”
    林念正欲再问,手机忽然震动。是陈默发来的加密影像文件,标题只有两个字:**归墟**。
    她点开视频,画面晃动剧烈,显然是用便携摄像机偷拍而成。镜头穿过一片荒废的地下通道,尽头是一扇刻满符文的金属门??那些符号并非人工雕刻,而是由无数微小的神经突触状纹路自然生长而成,如同活体组织。
    “这是……‘归墟一号’?”林念喃喃。
    张晓阳猛地抓住她的手腕,眼神骤然紧绷。
    “归墟一号”是最早的“摇篮所”,位于青云市郊外的地底深处,二十年前因“伊甸井”崩塌而被永久封印。官方记录显示,整座设施已在地质塌陷中彻底损毁。可眼前的景象分明证明,它不仅存在,而且仍在运行。
    视频继续推进,门缝中渗出淡蓝色的雾气,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光尘。突然,一个身影出现在镜头前??身穿白大褂的女人背对着摄像头,长发垂落至腰际,正在操作一台古老的磁带录音机。她按下播放键,熟悉的旋律流淌而出:正是那首让B系列集体觉醒的《回声之歌》。
    但这一次,歌词变了。
    不再是“我在黑暗中呼唤你”,而是“**回来吧,我的孩子们,春天已经来了**”。
    画面戛然而止。
    林念呼吸急促,转头看向张晓阳:“我们必须回去。”
    他知道她在说什么。青云学院地底,仍保留着通往“归墟一号”的应急通道入口,藏在旧图书馆地下室的通风井后。当年林婉清亲自下令封锁该区域,并植入神经毒气陷阱。任何未经授权的生命体靠近,都会触发即刻昏迷机制。
    “你现在的身体……”她迟疑。
    张晓阳却已启动轮椅,缓缓调转方向。他的动作坚定得近乎执拗,仿佛体内某种沉睡的程序被重新激活。林念看着他苍白的脸颊,忽然意识到??这不是选择,而是召唤。
    两天后深夜,三人潜入图书馆。
    王岩负责破解电子锁,陈默架设反侦测屏障,林念则扶着张晓阳穿过布满灰尘的书架走廊。空气潮湿阴冷,每一步都激起细微的回响。当他们抵达通风井口时,铁栅栏早已锈蚀断裂,像是被人从内部强行撕开。
    向下攀爬十五米后,一条狭窄隧道延伸向前。墙壁上镶嵌着老式荧光管,微弱闪烁,映出墙上斑驳的涂鸦??全是不同年龄的孩子画下的家庭画像:有牵着手的兄妹,有抱着婴儿的母亲,还有写满“我想回家”的歪斜字迹。
    “这些都是B系列留下的?”王岩低声问。
    林念摇头:“不,这些笔迹太稚嫩了……更像是普通孤儿院的孩子。”
    陈默皱眉:“可这里从来没有收容过非实验体。”
    就在此时,张晓阳突然停住。他仰起头,耳朵微微颤动,像是捕捉到了某种频率。接着,他抬起手,指向左侧墙壁。
    众人顺着方向看去,发现一块砖石略显松动。王岩上前撬开,里面竟藏着一台迷你录音机,电池居然仍有微弱电力。按下播放键,沙哑的童声传出:
    >“今天医生阿姨说,我是第一批‘心锚计划’的测试者。我不懂什么叫‘心锚’,但我好想妈妈。她说只要我把心里最暖的事说出来,妈妈就能听见。所以我现在要说:上周下雨,她给我打了伞,自己淋湿了半边衣服。我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停顿几秒,声音带着哭腔)
    >“可是为什么,她说完这句话就再也没来过?”
    录音结束。
    林念怔在原地。这段声音的背景噪音中,隐约夹杂着仪器运转的嗡鸣??正是“归墟一号”特有的量子共振频率。
    “等等……”她猛然醒悟,“这些孩子不是B系列,他们是**对照组**!”
    上世纪末,“新纪元科技”在推行克隆情感实验的同时,秘密招募了三百名孤儿作为心理对照样本。他们被安置在模拟家庭环境中成长,定期录制情感日志,用于对比分析“人造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差异。项目结束后,这批孩子全部被转移至偏远福利机构,档案标记为“无效数据清除”。
    可他们的声音,却被悄悄录了下来,封存在这里。
    “林婉清没放弃任何人。”林念声音颤抖,“她甚至保存了那些本该被遗忘的普通人。”
    隧道尽头终于出现那扇金属门。张晓阳伸手触碰门上的符文,刹那间,纹路如血管般亮起蓝光,门中央缓缓裂开一道缝隙。一股温暖的气息涌出,夹杂着薰衣草香与旧书的味道??和“归墟三号”如出一辙。
    门后是一个圆形大厅,中央悬浮着一颗巨大的水晶球,比“群星之心”还要明亮。球体内旋转的光点数量远超三百,密密麻麻,宛如银河倾泻。
    苏晚站在水晶旁,转身望来。
    “你们来了。”她说,声音平静得近乎宿命。
    “你怎么会在这儿?”陈默厉声质问,“‘归墟三号’不是你的归宿吗?”
    苏晚摇头:“我是桥梁,不是终点。妈妈留下两道指令:一是让我唤醒兄弟姐妹,二是等最后一个‘真实之音’响起时,开启‘归墟一号’。”
    “真实之音?”林念问。
    “就是那些不属于B系列、却同样渴望被听见的灵魂。”苏晚指向四周墙壁。那里挂着数百个老式麦克风,每一支下面都贴着标签:
    >“汶川地震幸存者?2008”
    >“武汉方舱护士?2020”
    >“叙利亚难民儿童?2023”
    >“东京独居老人?2035”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收集人类最纯粹的痛苦与希望。”她说,“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让这颗心学会跳动。”
    张晓阳缓缓靠近水晶球,伸出手。就在指尖接触的瞬间,球体爆发出刺目强光。无数声音同时响起??有婴儿啼哭,有恋人告别,有战士遗言,有母亲祷告……全都是历史上被忽略的个体之声,此刻汇聚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合唱。
    林念感到胸口一阵剧痛,仿佛灵魂被撕开又缝合。她看见幻象:幼年的张晓阳蜷缩在实验舱内,耳边循环播放标准化情绪训练音频;而另一个房间里,真正的林婉清跪在地上,抱着一段录音带痛哭:“对不起……我对不起你们每一个人……”
    画面切换,她看到自己十岁那年,在暴雨中奔跑着寻找走失的小狗,最后抱着冰冷的身体坐在街角嚎啕大哭。那一刻,没人安慰她,世界冷漠如铁。可现在,那个哭泣的女孩抬起头,看见未来的自己站在雨中对她微笑,轻轻说:“我听见你了。”
    泪水滑落。
    当光芒散去,水晶球已变为通体金色,静静悬浮于空中。苏晚轻声道:“‘群星之心’点亮的是自由,而这颗‘万象之核’,承载的是**共情**。”
    “从今往后,任何人在‘回声墙’上传的声音,只要发自真心,都会在这里留下一颗星。不需要名字,不需要身份,只需要一句真话。”
    王岩哽咽:“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巅峰青云路?不是权力的顶端,而是人心的深处?”
    苏晚点头:“妈妈到最后才明白,治理不是掌控,而是倾听。真正的领导者,不是站在高处发号施令的人,而是愿意蹲下来,听一个陌生人说完一句话的人。”
    张晓阳久久伫立,然后慢慢抬起双手,用手语打出一句话。林念替他翻译:
    “请让我们把这里改造成一座纪念馆。不纪念胜利,不纪念英雄,只纪念那些曾经孤独、却依然选择相信爱的人。”
    没有人反对。
    一年后,“青云共情中心”正式开放。每天清晨,都会有志愿者轮流进入地下大厅,播放一段随机选取的“真实之音”。学生们排队前来聆听,有人流泪,有人沉默,也有人走出门后立刻给父母打了电话。
    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回声墙”的用户数突破十亿。第10,000,000条录音是一位阿尔茨海默症老人断续的话语:“我记得……我有个女儿……她最喜欢粉色裙子……你能帮我找到她吗?”
    仅仅三小时后,一位中年女子留言:“妈,我穿着粉裙子来看您了,虽然您已经认不出我……但我还在。”
    文明的进步终究不是靠技术飞跃,而是靠一次次弯腰拾起他人掉落的眼泪。
    某个黄昏,林念陪张晓阳坐在纪念馆门前的长椅上。夕阳将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
    她忽然问:“你说,如果我们当初没遇见呢?”
    张晓阳想了想,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写下一行字:
    **那我会一直等到能听见你脚步声的那一天。因为真正的共振,不怕迟到,只怕错过。**
    风吹过,带来远处孩子们齐声吟唱《回声之歌》的旋律。这一次,歌词是他们自己写的:
    >“我不是最亮的星,也不是勇敢的鹰,
    >我只是风中一句低语,盼着有人应一声。
    >若你听见,请别沉默,
    >因为你的回应,是我活着的证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不好意思,我的奇葩超能力无敌了 九天斩神诀 叩问仙道 厉总,太太在外面有两个私生子 人族镇守使 税收只在机枪射程内! 红楼帝业 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公路天灾:恶女重开游戏带飞全球 家族修仙:开局成为镇族法器 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 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 文明之万象王座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1986:我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 我父刘玄德 无限剑制练成了,你说这是龙族? 你透视眼不去赌石,又在乱看